大学生孩子气表现背后的心理机制分析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460527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53.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孩子气表现背后的心理机制分析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大学生孩子气表现背后的心理机制分析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大学生孩子气表现背后的心理机制分析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大学生孩子气表现背后的心理机制分析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大学生孩子气表现背后的心理机制分析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生孩子气表现背后的心理机制分析Word下载.docx

《大学生孩子气表现背后的心理机制分析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孩子气表现背后的心理机制分析Word下载.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生孩子气表现背后的心理机制分析Word下载.docx

3、

4、

最后,本文据此研究结果,根据大学生“孩子气”行为表现的特点,结合心理学的知识,提出了预防大学生“孩子气”行为的科学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孩子气人格因素自尊

TheStudyOnCollegeStudents’PsychologicalFactorsOfBeingChildbehavior

——BasedOnTheRosenbergSelf-esteemQuestionnaire

[Abstract]Withtheinformationage,Internethasbecomeoneofthetoolsnecessarypersonallife,bornoutofonlinegamesisendless.PopularinrecentyearsandcausedwidespreadpublicconcernabouttheStolingVegetablesGame,itismustbementioned.StolingVegetablesGamereferstothenetworkgamevirtualfarm,stealthevegetablesofcultivation,saleforvirtualcurrency,ortogetgameexperience,toachieveahigherlevel,theplayerthegamebystealingvegetablesinordertoobtainsatisfactionfromandthepleasureoftheact.Withthepopularityofthegametostealvegetables,stealingvegetablesaddictsareincreasing.AndStolingVegetablesGameaddictioncausedbyaseriesofsocialproblemshavebeguntoattractattention.StolingVegetablesGameaddictionisnotmerelyoneoftheonlinegameaddiction,ithasitsownuniquecharacteristics,whichdeserveourin-depthstudy.Students,ascommunityspecialandalargegrouphasitsowncharacteristics.Now,collegestudentsstealingvegetablesaddictshavetostealvegetablesaddictsaccountedforasignificantportionofquantity.Studythereasonscollegestudentsstealingvegetablesaddiction,vegetablesaddictionofCollegeStudentsstealthepsychologicalfactorsandhowtopreventstudentsstealingvegetablesaddictionhasbecomeahottopicinsocialandacademiccircles.

Throughcollegestudentstostealvegetablesaddiction-relatedpsychologicalmechanisms,scientificanalysisofgameaddictionincollegestudentsstealingvegetablescausesandeffectsofstudentsgrowingvegetablesandgameaddictionpsychologicalfactors.Combinedwiththerelevantprinciplesofpsychology,CollegeStudentsstealvegetablesthepsychologicalmechanismofaddiction,moralcognition.Inthisstudy,collegestudentsstealingvegetablesaddictionself-madequestionnaireandEysenckpersonalityquestionnaire,thestudentsStolingVegetablesGameaddictionwithsex,gradeandpersonalityfactors.Theresultsshowthat:

1,StudentsStolingVegetablesGameaddictsandtheirsexthereisnosignificantdifference

2,StudentsStolingVegetablesGameaddictsandtheirgradeswheretherearesignificantdifferences.Freshmanandsenioryearstudentscomparedtosophomoreandjunioryearstudentsformedmoreeasilystealvegetablesaddiction.

3,StudentsStolingVegetablesGameaddictionanditspersonalityintheinternalandexternalextraversion(E)ispositivelycorrelatedwithneuroticism(N)andthecoverof(L)negativelycorrelatedwithpsychoticism(P)thereisnoobviouscorrelation.

4,CollegegirlswhoStolingVegetablesGamethanboystostealvegetablesintheP,Escoredhigherontwodimensions,therearesignificantdifferences.Itshowthatgirlscomparedtoboysstealvegetablesaddicts,theyhavemoreextrovertpersonality,morepronetoloneliness.

Finally,accordingtostudentsthecharacteristicsofStolingVegetablesGameaddiction,thepresentstudyaddictionpreventionofstudentsthescientificadvicetostealvegetables.

[Keywords]CollegeStudentskidultPersonalitySelf-esteem

引言

2002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指出,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大学生这个特殊时期的生理与心理的特点,以及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际关系纷繁复杂,又因为我国国民经济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以及每个家庭孩子数量的逐渐减少,父母的过度满足与保护,使部分大学生养成了依赖、回避、退行的人格,大学新生开学的家族护卫队、把自己的脏衣服寄回家、自带奶瓶、睡觉必须抱着毛绒玩具、花钱雇贴身保姆、回避社交……而大学生的思想处在正在形成但尚未定型的时期,一方面处于“心理断乳期”,心理上应该脱离父母的保护和依恋,逐渐成长为独立的社会成员,自我意识更加强烈。

另一方面由于竞争的激烈以及大学生高敏感、高自尊的性格,不稳定的情绪,会因为挫折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和自尊的挑战。

心理教育作为高校德育的组成部分,在大学生认识自我、完善个性、健康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高校加强心理教育,。

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是必须的。

“孩子气”的表现就是这个时期部分大学生矛盾心理的表现,对于这个现象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的人格分析,探究“孩子气”大学生背后的人格因素与特点,而自尊作为人格系统中的核心环节,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本文主要就自尊因素与大学生“孩子气”的关系进行相关研究,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分析、解释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希望能够引起学校、家长、社会对大学生自尊心理的注意,有针对性的开设心理辅导课程,改善潜在的对大学生发展不利的人格因素,关注大学生特有的自尊表现形式,对于他们的社会性发展及时、积极地进行引导!

目前,心理学的相关文献还没有就“孩子气”与自尊这一课题进行研究的记录,对于大学生“孩子气”这一想象的研究也比较少,2007年江苏省委青少年工作重点课题“大学生kidult现象的研究”就大学生kidult族的行为特征、群体心理及kidult时尚文化对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教育带来的冲击进行了调查研究。

中国矿业大学的王传棨、丁菊把kidult现象看做是青年亚文化,他们从现代媒体传播与大众消费文化背景、后现代文化影响以及文化分析中的功能主义、冲突论和文化生态学视角等方面对kidult现象进行了文化解读[5]但一些和大学生自尊、人格对其生活的影响的研究还是很多的。

刘涵慧、周洪雨等人在“人格特征对不同类型框架下决策的影响”中表明,人格因素中忧虑特质较高的人经常处于担忧的心理环境下,因而在处理相关行为时做出的决策也会出现偏差,那么是否“孩子气”的大学生人格中的忧虑特质更高呢?

晏碧华等人在“青少年印象管理倾向及其人格影响因素”中提出了印象管理的概念: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往往根据情境、交往对象的特点有意无意的选择适当的言语、表情、动作,从而达到控制他人对自己形成某种印象的目的。

进而发现印象管理具有保护自尊的功能。

由此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孩子气的大学生由于刚刚脱离温暖的、熟悉、依赖的生活环境。

不得在陌生与平等的学校环境下,用“孩子气”这一外在表现,留给别人应该被呵护的印象,来保护自己的自尊?

并且在其问卷调查结果中发现自尊与人际倾向呈正相关。

而Astra和singg也指出自尊水品那个高的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比较自信、主动、容易得到别人的信任[7]。

文是在论研究基础上对其研究的步扩展。

我国学者井世洁通过研究发现高自尊可以使其以积极态度应对突发的事件,而低自尊的人则在社会交往中会过多的想到个人的不足,并将潜在的困难想象的比实际更严重。

那么“孩子气”表现者是不是低自尊的人格特征呢?

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罗伯特.费尔德曼在对早期成年个体(19-40岁)的研究中发现,使最其快乐的并非钱财或物质目标的实现,而是独立感、胜任力自尊或他人的良好关系(sheldonetal.,2001)也就是其心理需求得到满足的时刻。

大学生活是人们生活方式的一个转折期,在面对新的任务时其心理需求与现实需要的矛盾是否也是“孩子气”产生的部分原因呢?

本研究对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大学生具有“孩子气”心理特质的探讨,有利于高校对于大学生心理的关注与辅导,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过分表现“孩子气”的大学生进行指导与干预,使其能更好的适应融入大学生活,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本研究结合Rosenberg自尊问卷与个性成熟测验量表,着重对大学生“孩子气”表现者的人格特点与自尊进行探讨,深入分析大学生“孩子气”表现者在个性成熟度及自尊等人格因素上的差异,这些不仅是心理学专业领域的创新,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对他们及时进行辅导和干预,使得大学生能够真正达到身心的健康发展。

1文献综述

1.1概念澄清及相关定义

1.1.1孩子气的定义

关于孩子气的严格定义作者没找到相关的文献,以下是前人比较标准的解释

(1)心理学上曾把这种言谈举止和为人处事中充满着稚气、行事带有孩子气、渴望回归到孩子的世界、整天沉溺于自己的幻想中、拒绝长大的行为特征称为“彼得·

潘综合征”(peterpansyndrome),是指童话故事中的彼得·

潘所代表的不愿意长大、拒绝投入成人世界的心理疾病,而现在Kidult作为一种超越传统价值的新人生观在现代社会却得到了充分的发展[6]。

(2)kidult原本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扮成熟的孩子,二是孩童化的成人,到了后来使用的含义偏向了后者,泛指成人孩童化现象,含意是指有着小孩特质的心态、心境、个性、趣味的成年人,或指有稚气、童真、赤子之心的成人,现在用来形容今天普遍的新成年人现况,可翻译为成人孩童[5]。

(3)弗洛伊德提出的自我防御机制中“退行”的概念也是孩子气的一个很好的定义:

指放弃已经形成的成熟适应技巧而退回到早期的不成熟的方式,以满足自己的欲望。

我们可以把这理解为精神分析对孩子气这一表现的解释,后面将会详细分析。

1.1.2人格的定义

在2000多年的历史中,很多心理学家对人格都有自己的理解。

现在归纳五种

(1)普林斯认为“人格是一切生物个体的先天倾向、冲动、趋向、欲求和本能,以及由经验而获得的倾向和我趋向的总和。

(2)华伦和卡尔启尔把人格定义为“一个人在任何发展阶段的全部组织

(3)詹姆斯把人格分成四个层次:

一是物质的自我,包括包括一个人的财产家庭等,二是社会的自我,即在交往中人们对他的承认。

三是精神的自我,即自我的统一部分,尽可能的排除人格各部分见的不协调因素。

四是纯粹的自我集对自我进行反省的自我。

(4)肯扑夫:

“人格是人对环境进行独特的适应过程中所具有的那些喜欢系统的总和”

(5)奥尔波特归纳总结了潜热对人格概念的理解,他认为,“人格是在各异内在心理物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他决定人对环适应的独特性”[1]。

1.1.3自尊的定义

1、自尊是指个体在整体上和特定方面对自我的积极和消极的评价[2]。

2、James把自尊定义为“每个人都有的对自我的一般感觉,它独立于我们对自己满意或不满意的客观因素之外”[3]。

3、Rsenberg认为“自尊是个体认为自己有价值的程度,是个体对自己价值的一种个人判断。

它一般包括对自己在身体、社会性、心理上、道德、能力上总体的评价;

对自己总体的积极的感觉,喜欢或接纳自己;

相信自己的能力”[3]。

1.1.4心理断乳期

指个体在心理上脱离父母的保护和对之的依恋,逐渐成长为独立的社会成员。

心理上的成长使得他们变得自我意识更加强烈,感觉自己已经是大人了,遇到问题时候更希望独立完成,借此向家长证明自己[4]。

1.2六大人格理论概述

1.2.1特质论

特质理论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代表人物有奥尔波特、卡特尔。

特质理论认为,特质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人以特质来组织经验,也把特质作为测评人格的基本单位。

由于每个人对环境的经验与反应各异,所以每个人的特质是不同的,奥尔波特有句名言:

“同样的火候使黄油融化,使鸡蛋变硬”[1]

1.2.2生物学论

比较经典的是荣格的人格动力理论、艾森克三维度人格理论、以及进化人格理论。

荣格认为人格有三个层次意识、个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开创了人格的遗传进化研究的先河。

他强调人格的统一与整体性,人格本身就是一个动力系统,他的运行需要心理能量的滋养。

艾森克强调人格由三个基本维度:

内倾-外倾(E)、神经质(N)、和精神质(P)。

他认为三个维度都具有一定的生物学基础。

进化人格理论认为物种在适应环境大的进程中,随着生理特点的不断进化,其心理与行为也因为自然选择的结果而变化。

人格的差异就是个体在进化过程中采用不同的应对策略而产生的结果

1.2.3行为学习论

该理论忽视先天遗传对人格的作用,强调环境对人格的决定意义。

华生认为人格是机体一切行为的总和,他主张全面精确地研究人格,通过观察一个人的学习、生活等确定其主要的人格特征。

斯金纳则重点研究操作性条件反射尤其是强化对人格的影响。

班杜拉认为各自在社会学习模仿中就能学到某种行为,并把它们总结出自己独特的行为法则,形成自己的人格。

1.2.4交互作用论

主要理论有鲍亚世的人格文化决定论,他认为人格受文化环境的影响,人格应建立在个体对文化环境反应的方式。

林顿和卡丁纳的文化与人格交互理论则进一步探讨文化与人格的交互作用,强调社会的初级制度度人格形成的决定性作用。

沙利文的人际关系理论丛人际关系方面对人格做了深入论述,认为自我动能是人际行为的方式,自我系统是人格的自我评价系统,人在追求生理需要和避免焦虑的经验中就会人格化。

1.2.5人本论

人本论中不得不提的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及罗杰斯的自我理论。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七种,需要的满足情况对于自我实现及人格的完善度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罗杰斯建立了一个人格改变的新模式,他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向健康、积极地方向成长的力量,人格发展的基础就是自我实现的倾向。

1.2.6认知论

主要有威特金的认知方式论、罗特的行为认知论、凯利的认知建构论等。

总的来说就是认知论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信息加工模式,导致个体会有不同的行为反应与认知,而认知的差异就造成了人格的差异。

1.3用具体人格理论分析大学生“孩子气”的心理机制

1.3.1影响大学生人格的因素

1、生理结构变化导致的心理障碍 

大学生处于青春期晚期与成年早期的过度阶段,生理发展虽已成熟但仍不稳定,心理也达到了成熟,但是心理成熟并不意味着社会性的成熟。

基本处于一个相互重叠的时期。

在大学生活的环境中,他们开始正视自己的身体发育,同龄间对于性的理解与讨论,是部分在家长呵护下长大的大学生物质所错,进而觉得自尊受损,把自己封闭起来不去面对,进而退行到自己孩子气的世界里。

而大学生的感觉能力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灵敏程度,对于复杂的人际关系开始深刻的体会,这就更使孩子气的大学生不愿正视自己的成长,不愿承受这个时期的心理成长。

2、认知的发展

埃里克森在人格发展渐成理论中提到,大学生这一年龄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及防止同一性的扩散,他们开始摆脱肤浅的、表面的自我认识,自我意识开始形成。

而在高中阶段学业或人际上取得过巨大成功的或者当时没有感觉到人际关系重要性的新生,可能会因为巨大的落差体验及不安全感不被接受感而出现“新生调试反应”即一系列与大学体验相关的心理症状,包括孤独、焦虑和抑郁。

3、人际关系不和谐

这一时期的青年一方面渴望得到身后的友情以补充在新环境中内心的孤独,另一方面又由于自尊、人格的不同甘愿忍受孤独而不愿接受再人际交往中产生的挫折。

有的人可以慢慢克服与适应而有的人会演变为社交恐惧,产生迷茫、愤怒、羞愧等情绪,有的人则选择以“孩子气”的行为与心理要应对,至于每个人的应对方式与人格自尊有无关系,这正是我们要研究的。

4、“边缘人”的人格构成

奥苏贝尔认为青年期是心理生物学因素和心理社会学因素的综合作用期。

大学生在社会角色上虽然已经脱离了孩子的群体,但还不能坚定完全的履行成人的义务,担负成人的责任,在心理上还是处于“边缘人”的立场。

而大学生活中各种社团、比赛等活动竞争又非常激烈,某些人格的大学生就会产生心理障碍,在急于证明自己与不敢面对失败上选择回到孩提时代

1.3.2具体理论分析“孩子气”人格与自尊的关系

1、弗洛伊德的“倒退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发展有五个不同的阶段:

1、口唇期(0-8个月)2、肛门期(2-3岁)3、性器期(3-6岁)4、潜伏期(6-12)5、生殖期(12-)弗洛伊德认为从低级阶段过渡到高级阶段的首要条件是解决前一阶段的主要矛盾和冲突,“孩子气”的大学生可能由于没能解决好低级阶段的冲突,是低级阶段的特征保持了下来,形成了阻碍高级阶段发展的心理障碍,因而出现早期阶段的停滞,所以当他们在大学遇到新的激烈的竞争时,他们就退回到较早的阶段。

比如一个人在儿童时期口唇的欲望没有被满足,于是表现在后来在大学期间还是喜欢用奶瓶。

再比如一个人在小时候对母爱缺失很严重,使得他在大学的时候希望继续保留“孩子气”的心理特质一次得到更多的如母亲般的关爱。

当然不能就绝对说在早期的发展需要没有被满足或是发展停滞就一定会在后来的人生发展中表现出倒退的心理行为。

至于为什么很多大学生出现“孩子气”的心理行为表现,是什么不同于其他人的人格特质引发了他们的倒退行为,还是需要大量的实验研究的。

本文主要探讨的是自尊这一变量是否与其相关。

2、埃里克森的发展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包括机体的成熟、社会关系、自我成长。

他在弗洛伊德的五大阶段的理论下。

提出了自己的发展八阶段论。

前五个阶段是和弗洛伊德平行的但论述很少有一致的地方,后三个阶段他把重点放在个体的社会经验上。

这八个阶段分别为:

1、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0-1)2、自主对羞愧和疑虑(1-3)3、主动对内疚(3-6)4、勤奋对自卑(6-12)5、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20)6、亲密对孤独(20-25)7、繁殖对停滞(25-65)8、自我整合对失望(65-)

根据现代大学生的特点,应属于第五阶段后期及第六阶段。

也就是说在同一性的确定方面还不是很稳定,埃里克森认为部分人如果在建立同一性的过程中受到挫折,可能会以某种方式逃离这一形成过程,“孩子气”这种心理表现与行为就是因为他们想通过扮演社会所不需要的角色作为表达自己所不想成为那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