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健脑食物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445811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3.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的健脑食物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儿童的健脑食物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儿童的健脑食物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儿童的健脑食物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儿童的健脑食物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儿童的健脑食物Word格式.docx

《儿童的健脑食物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的健脑食物Word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儿童的健脑食物Word格式.docx

因为,晚餐距离第二天的早上相隔10小时左右,虽然说睡眠时无须补充食物,但孩子的生长发育却一刻也不会停止,夜间也是一样,仍需一定的营养物质。

若晚餐吃得太少,则无法满足这种需求,长此以往,就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可见,孩子的晚餐不仅不能少吃,还应吃饱吃好。

热量少但不是数量少对孩子的晚餐安排,首先要考虑的是热量,少食高脂类或不易消化的食物,提高晚餐质量可有效地改善人的营养状况。

因此,身体较瘦弱的孩子,家长更应重视孩子的晚餐,利用改善晚餐质量来提高孩子的体质。

相反,若孩子体重已经超重甚至发胖,则应坚持“晚餐吃少”的原则。

一般来说,晚餐热量为全天进食热量的25%~30%为宜,但这个“少”指的是热量要少,而不是减少数量,因为数量少了,孩子吃不饱,还会影响晚上的睡眠质量。

如果孩子晚上还喊饿,可以适当在睡前1小时增加1~2次加餐。

加餐的食物要有营养,比如,牛奶、面包、少许坚果(花生、核桃等)、水果等,避免给孩子一些太肥腻的食物或那些含盐含糖较多的零食。

菱波四班

含乳饮料不能当奶喝

由于牛奶可以促进人体健康的科学道理日益深入人心,天天喝奶已逐渐成为一种时尚。

但随之而来也出现一些本不该出现的现象,用含乳饮料代替牛奶食用便是其中一例。

含乳饮料不能代替奶

我们讲的奶,包括液体奶(如鲜牛奶、“纯”奶和各种花色奶)、发酵奶(如酸奶)和固体奶(如各种奶粉)。

这些液体奶、发酵奶或按说明调成的奶粉乳液,其各种营养成分应接近鲜牛奶,不应额外对水。

例如,每100毫升乳液中蛋白质含量不得低于2.5克。

也就是说,各种名称的奶或乳,必须确保其营养成分,其中蛋白质含量不得低于25克/100毫升,否则,就只能称含乳饮料,而不能叫奶或乳。

含乳饮料与各种奶或乳不同,从根本上讲它是饮料,而不是奶。

虽然它包含必备的牛奶成分,但其中更多的是水。

从蛋白质含量上不难看出含乳饮料与奶的区别。

奶或乳蛋白质含量不得低于2.5克/100毫升,而乳饮料或乳酸菌乳饮料蛋白质含量不低于1克/100毫升,乳酸饮料或乳酸菌饮料蛋白质含量不低于0.7克/100毫升。

由此可见,含乳饮料的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只相当于鲜牛奶的1/3左右。

很多家庭将味道较好、宜于被儿童接受的含乳饮料当成牛奶给孩子喝,有些学校甚至选择含乳饮料作为学生奶给学生食用。

这样做危害极大,长此以往,势必影响儿童的营养以及体格发育和智力发育。

为什么那么多的人误将含乳饮料当成奶去给孩子们食用呢?

主要原因便是他们缺乏必要的营养知识,不了解含乳饮料归根结底是一种饮料,它虽然含有奶,但其食用价值与牛奶不同。

因此,他们在购买商品时,便只看到名称中“奶”以前那几个大字,而忽略了最具名称意义的“饮料”那两个字,误以为这些“奶”比牛奶更有营养。

其实,商品成分说明中第一项明明写的是水,而不是奶。

选择合格含乳饮料

我们反对以含乳饮料代替牛奶食用,但并不反对人们去喝含乳饮料。

在各种饮料中,含乳饮料独树一帜,它在解渴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有的还添加了对人体有益的乳酸菌。

但是,当前含乳饮料的质量却不能令人满意。

据国家技术监督局今年第二季度抽查,31种含乳饮料产品中,合格的只有9种,占29%,不合格项目恰恰是蛋白质、维生素A和维生素D等营养成分含量严重不足。

而娃哈哈和乐百氏两种AD钙奶饮料质量较好。

看来,购买含乳饮料,必须认准商标,选择质量可靠的产品。

含乳饮料包括两大类。

一类为发酵型含乳饮料,其中除牛奶外,还加入了乳酸菌发酵,对人体有较好的保健作用。

另一类,虽然口味也酸酸甜甜,但其中却不含乳酸菌,是用酸味剂调配而成的,称配置型含乳饮料。

消费者在购买时应加以区分。

微波食品,宝宝能吃吗

微波炉加工的食品你还给宝宝吃吗?

如何正确的给宝宝用微波炉加工食品呢?

微波炉是怎样烹饪食物的

所有的电磁波每经过一次电波周期,就会从正极变为负极。

交流电可以增快电波的周期。

水分子有正极和负极,因此当水接受正负交替的微波能量时,水分子会迅速转动。

微波炉用交流电产生的微波使食物中的水分子以每秒钟几十亿次的速度旋转,造成分子之间巨大的摩擦力,使食物迅速加热。

微波食品安全吗——两种声音的讨论

微波食品是否安全到现在也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让我们看看这两种声音都是如何说的吧!

反方

微波炉会产生微波泄漏。

用微波炉加热的食物的分子吸收大量能量,引起蛋白质的分解,导致分子异变,形成新的奇怪的分子。

人体不能识别这些分子,所以有毒性,还可能致癌。

微波食品的营养价值减少了60%~90%,包括矿物质和生化酶,维生素B、C、E,甚至连蛋白质的营养成分也减少了。

正方

国际标准严格规定微波炉的微波泄漏量不得超过每平方厘米5毫瓦,微波炉工作时所产生的辐射甚至比一根普通日光灯管还要少,不会对人的健康产生任何危害。

常规烹饪和微波烹饪的过程中都可能引起一些蛋白质分子的结构改变,在一定的条件下,如174~176℃条件加热10分钟(1989年Lubec发现)会产生D-氨基酸。

D-氨基酸是否对人体不利众说不一,有人认为摄入一定量后对肾脏、肝脏有少许毒性,但目前没有发现任何进一步研究和结论性的报道。

微波加热对营养素的影响根据时间和体积功率不同而不同。

一般而言,微波加热食物中维生素A的损失在10%~27%之间,维生素B2和维生素E的损失约为3%~19%,维生素B1的损失则介于24%~55%之间。

宝宝的食品应该以新鲜、干净、营养全面等为前提,妈妈应该尽量给宝宝准备营养全面,容易消化的食品。

所以现在超市里的琳琅满目的微波食品、速冻食品因为其加工时间无法确定,是否有添加剂也需要考察,所以妈妈不妨还是费些时间亲手给宝宝准备最新鲜的食品。

用微波炉给宝宝加热食品因为时间短,加热的食品以水、果泥等为主,还是可以不要过于担心,放心使用。

给宝宝用微波炉加热食品的注意事项

1、加热水或奶以后要充分摇匀,喂宝宝之前要先试一下温度,以防烫伤。

2、用奶瓶加热水或奶,奶嘴里会有一点水或奶,这些通常都会变得很热,妈妈一定要注意,加热后要拧松奶瓶,让奶嘴里的水或奶流回到奶瓶里,充分摇匀。

3、用微波炉加热糊状食品后也要充分搅匀,试过温度后才能给宝宝食用。

不能直接加热果泥、菜泥罐头,要把罐头盖打开或者把果泥、菜泥舀到碗里才能加热。

如何正确操作微波炉

1、微波炉应放在平稳、干燥、通风的地方,炉子背部、顶部和两侧均应留出10厘米以上的空隙;

2、炉内不能使用金属或带有金属配件的容器,也不能使用木制或竹制器具,而应使用耐热玻璃、耐热陶瓷等专用器皿;

3、鸡蛋必须打碎并搅拌均匀后再放进炉内,否则有可能引起爆炸事故;

4、在微波炉烹调完毕后,拿取食物时也应使用夹具,以防烫伤。

惯出来的8种“饮食”病

1、未能及时添加辅食:

在婴儿辅食添加的关键时期,没有给宝宝适宜的锻炼,使宝宝的咀嚼能力、味觉发育落后于同龄儿童。

应对方法:

从婴儿四个月起,随着月龄的增加,要依据由少到多、由一种到多种、由软到硬、由细到粗的原则,逐步添加辅食。

2、零食过多:

在宝宝添加离乳食品期间,发现了他爱吃的食物,以后就不断地买回来。

餐前零食过多,正餐自然也就吃不下了。

父母一定要了解幼儿营养的知识,还要让孩子懂得可乐虽然好喝,但是会长胖;

果汁很好喝,但是会阻碍食欲,也容易造成蛀牙。

3、玩玩吃吃: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不爱吃饭,就采取了讲故事、做游戏边吃边玩的方式。

结果适得其反,不但进一步分散了小儿进餐注意力,还易发生呛食等意外。

不妨尝试一下鼓励法:

孩子不好好吃饭时就不理他,但当他又拿起勺子好好吃时,立刻告诉他很喜欢他吃饭的样子。

4、食物品种过于单调:

有些妈妈担心宝宝消化吸收不好,总给他吃那么几种常吃的“安全”的食品,使孩子产生了厌恶情绪。

菜的烹调方式也不要一成不变,应尽量混合多种食物,口味以清淡为主。

哪怕只有一枚鸡蛋,也可以做成鸡蛋饼、鸡蛋羹、鸡蛋汤,千万不要总让宝宝吃煮鸡蛋。

5、讨厌某种食物的颜色:

很多小朋友都不喜欢黑色的食物,比如:

芝麻糊、发菜等。

对一些新奇的新的、与平时饮食味道不一样的食物,也可能不爱吃。

父母要利用适当的方式来吸引孩子,譬如:

设计成色香味俱全及造型独特的餐点、混合于孩子喜欢的食物中,或用孩子可接受的理由来引导。

6、受父母饮食习惯的影响:

父母尽量不要在幼儿面前批评食物,即使自己不喜欢,也应该给孩子食用。

应对方法:

通常两岁左右的孩子开始学习周遭人物的行为举止;

一些不良的饮食和用餐礼仪的形成,可能就是在不自觉中学习到的。

7、曾经有过不愉快的经验:

如果以前吃了某种食物后肚子疼或很不舒服,或者是在不愉快的环境下被迫吃下的。

这样就会使孩子对这种食物产生抗拒的心理,非常排斥它。

父母要尽量避免在饭桌上斥责孩子,以免破坏进餐情绪。

也不要强迫孩子吃太烫的食物,会损伤宝宝娇嫩的口腔粘膜。

而且经常吃过烫的食物,还有致癌作用。

更不要把孩子一个人留在那里吃饭。

即使您不能守在身边,您要让孩子有个“伴”,可以给他一个洋娃娃或卡通动物玩具扮演这个角色。

8、父母太过在意:

有些孩子知道父母很在意自己是否吃饱饭,因此就利用这些来控制父母,提出诸多条件,如:

你给我买什么什么,我才会吃饭。

吃,一旦变成“筹码”,问题也就无法消失,更不能彻底解决了。

其实父母对于孩子吃得太少或不吃的焦虑,主要是担心孩子营养不良、长得比别的小孩瘦小。

但事实上,每个人的高矮胖瘦各有天生,只要孩子健康,并不差人一等。

儿童吃糖过多,可能爱发脾气

  有些家长习惯以糖果或甜点作为对孩子的奖励,但上海市营养学会名誉理事长、上海第二军医大学赵法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适当摄入糖分对身体是有益的,但食入过量,除了会导致营养不良、肥胖和龋齿外,还可能引发“甜食综合征”。

  这是因为,蔗糖会在体内转化为葡萄糖,而葡萄糖在氧化分解的过程中需要含有维生素B1的酶来参与。

儿童如果长期摄入糖分过量,消耗掉大量维生素B1,造成维生素B1不足,最终就会影响到葡萄糖的氧化,产生较多氧化不全的中产物,如丙酮酸、乳酸等。

这类物质过多,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使孩子表现出精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爱哭闹、好发脾气等。

所以,赵教授建议,对于那些偏爱甜食的孩子,家长平时应多给他吃一些富含维生素B1的食物,如糙米、豆类、动物肝脏等作为补充。

  “当然,糖果和甜点也不是孩子的绝对禁忌”,赵教授说。

一般认为,对于1岁以内的婴儿,母乳、配方奶粉等自然食物中的糖和淀粉已能满足其生长发育和日常活动的需要,不需要进行额外的补充。

幼儿摄取食品中的添加糖时,每天应控制在每千克体重0.5克左右,比如,体重为15公斤的幼儿,每天吃糖7.5克为宜。

随着年龄增长和体重增加,食糖量可略有增加,但儿童不宜超出每日24克,成人则每日不宜超过20克。

  赵教授提醒,饭前、睡前不要让孩子吃糖果。

饭前吃糖,会使血糖升高,导致饥饿感消失,使孩子吃饭时食欲差,过了吃饭时间又饿。

这时许多孩子只好再吃糖果。

长期这样,会使孩子身体所需要的其他营养供应不足,造成营养不良。

此外,饭前吃糖,大量的糖留在胃里,会导致反酸、腹胀等肠胃不适。

儿童饮食方面的11个提醒

1、饮食要注意酸碱平衡食物分酸性和碱性两类。

鱼肉禽蛋米面为酸性。

蔬菜、水果、豆类及豆制品为碱性。

人体内存在自动调节酸碱平衡系统,只要饮食多样化,吃五谷杂粮,就能保持酸碱平衡。

2、饭前喝汤好小儿饭前喝少量的汤,好比运动前做活动,使消化器官活动起来,使消化腺分泌足量的消化液,能使小儿很好地进食饭后也会感到舒服。

3、吃好早餐一日之计在于晨,早餐的好坏关系到小儿生长发育。

如不注意,小儿在上学时就会迟钝、精力不足等保护性抑制,发生低血糖。

全日总量摄入中早餐占30%,午餐占40%,晚餐占30%。

4、午餐前不要饮纯果汁果汁易于吸收营养丰富。

但午餐前40分钟不要让小儿饮果汁。

因这样小儿在午餐时会少吃一些主食,而一日之内摄入量并无增加,失去的却是在正常午餐中所获取的营养。

5、馒头营养好面包,色香味都比较好,由于是用烘炉烤出来,会使面粉中赖氨酸在高温中发生分解而用蒸气蒸馒头则无此弊,蛋白质含量高,从营养价值来看,吃馒头比吃烤面包好。

6、鲜鱼与豆腐合吃提高对钙的吸收鱼最好和豆腐一起炖着吃,因为鱼体内含丰富维生素D,豆腐则含有较多的钙,若单吃豆腐,人体对钙就不能充分吸收,若将其与鱼一起食用,借助鱼体内丰富维生素D,可使人体对钙的吸收提高20倍。

7、不易喝过多饮料可乐里咖啡因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较强兴奋,也是小儿多动症病因之一,而汽水降低小儿胃液消化力杀菌力,影响正常食欲。

8、吃鸡蛋的禁忌不能生吃,蛋清中一种蛋白质同蛋黄中的铁结合阻止铁的吸收。

蛋经煮熟这些就不存在了。

不能多吃。

蛋吃多了消化不掉的蛋白质和肠道细菌,会腐败生成对小儿有毒害的物质。

9、喝豆浆注意事项鸡蛋中粘液性蛋白容易和豆浆中胰蛋白酶结合,产生不被体内吸收物使豆浆失去营养价值。

红糖有机酸能够和豆浆中蛋白质结合产生变性沉淀物。

10、谨防婴幼儿牛奶贫血症孩子断奶后,不可全部依赖于牛奶喂养,忽视其他营养食物,应适当添加辅食,如菜泥,蛋,胡萝卜等。

否则时间长了易得牛奶贫血症。

11、不吃汤泡饭汤和饭混在一起吃,食物在小儿口腔不嚼烂就同汤一起咽进胃里去了。

舌头上神经没受充分刺激,使食物不能很好消化吸收,日子长了小儿变瘦,也会引起胃病。

一些食品会“损脑”!

当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宝宝健康聪明,要实现这一美好的愿望,就必须掌握一些生活中的科学知识。

  那么,有哪些“损脑食品”应尽量少给孩子吃呢?

下面列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损脑食品”清单:

  一、白糖

  白糖是典型的酸性食品,如果饭前多吃含糖分高的食物,害处尤其显著。

因为,糖分在体内过剩,会使血糖上升,感到腹满胀饱。

长期大量食用白糖会引 

起肝功能障碍。

如果孩子吃白糖过多,不仅容易发胖,而且糖汁留在牙缝里,容易造成龋齿。

长期过量地食用白糖,易使孩子形成酸性体质和酸性脑,严重影响孩子 

的智力发展。

因此,为了保护孩子的智力,尽量少让孩子吃白糖以及用白糖制作的糕点饮料等。

  二、精白米、面类

  精白米、面类,是生活中常食用的食品,颇受人们的欢迎,然而在制作的过程中,有益的成分已丧失殆尽,剩下的基本上只是碳水化合物。

而碳水化合物在体内只能起到“燃料”的作用。

因此,这些食物不是益脑食品,而是一种损脑食品。

  三、咖啡

  咖啡是世界三大饮料(咖啡、可可、茶叶)之一。

据科学分析,咖啡具有提神之功能:

有人认为,咖啡是一种兴奋剂,有利于大脑清醒。

其实不然,因咖 

啡含的咖啡因,是一种生物碱,对人的大脑有刺激作用,以致引起兴奋,在咖啡作用的影响下,向大脑输送的血液会减少,如果父母给孩子过多地喝咖啡,就会严重 

影响孩子的智力发展。

  四、肉类

  在生活中,不少父母为了使自己的孩子身体长得健康,每天给孩子吃多种肉类食品,几乎一日三餐都煮肉汤 

或者是煮肉粥给孩子吃。

据科学分析,人体如呈微碱性状态是最适宜的,如偏食肉类,则会使人的体液趋向酸性。

如长年累月地积累酸性,便会导致大脑反应迟钝。

科学试验证明,在孩子的膳食中,肉的成分偏高了,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智力发展。

纠正宝宝吃独食有高招

宝宝喜欢什么就让他一个人吃,看着他津津有味地独自享受食物的时候,许多妈妈都会满心欢喜。

可是,妈妈们还没意识到这个小问题也会产生大影响吧!

一位妈妈向专家咨询:

我的女儿3岁多,吃独食的毛病很厉害,凡是他喜欢吃的东西,都不许别人动,喜欢吃的菜要放在自己面前,不让别人吃,连爸妈也不例外。

请问:

有什么好办法帮她改掉这个毛病?

这位妈妈已经意识到了吃独食的毛病了。

生怕现在不及时纠正等到他长大了很难来挽回。

实际上,宝宝吃独食多与大人溺爱纵容有关,好的尽让着宝宝吃,对宝宝百依百顺,于是便养成了宝宝不愿意与人分享的习惯。

怎样矫正这个毛病呢?

对于宝宝,说教是苍白无力的。

从根本上来说,需要爸妈改善家庭教养方式,撤消溺爱与纵容;

同时,也要讲究方式与策略,才能马到成功。

为此,我们给爸妈提供以下一些高招,让爸妈养出聪明懂事的乖宝宝。

让宝宝尝到苦头与甜头

林爸爸跟我们分享他的经验:

有一阵子,我女儿总是把爱吃的东西全霸在手里,给她讲道理也不管事。

于是我宣布,以后再独霸就不给她买了。

有一次,女儿霸占一包巧克力独自吃光了,以后,无论她怎样请求我都不给她买,并且让她知道这是对她独霸的惩罚。

又有一次,女儿把香蕉分给大家,全家人都表扬她,我高兴地告诉她,因为她让大家吃到了好吃的香蕉,明天我还要买来请她分。

就这样,我坚持赏罚分明,很快就扭转了女儿独霸食物不给人吃的毛病。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一位姓尹的父亲也这样说:

我的小孩也吃独食,我就用他的行为反过来教育他。

我买来一些他最爱吃的食物,当着他的面我独自有滋有味吃起来。

宝宝向我提抗议了,我就用他平时拒绝的话对待他,并且让他意识到这就是学他的样,他难过地低下了头。

我趁热打铁给他讲道理,他真心点头了。

充当爱心小使者

另外,一位戴爸爸说:

我和爱人商量了一个治本的办法,让宝宝体验爱心。

如妈妈吃香蕉时说:

香蕉真好吃,爸爸一定喜欢吃,宝宝,麻烦你把香蕉送给爸爸吃。

爸爸削好苹果说:

妈妈多辛苦啊,来,宝宝请你把这个苹果送给妈妈吃等等。

宝宝反复当爱心小使者,就慢慢懂得了心中要有他人,常省下自己爱吃的送给我们,并且因此感到非常高兴。

还有其他方法,例如:

称赞其他小朋友懂得分享,让宝宝学习等,都是纠正宝宝吃独食的策略。

其实,宝宝的行为与爸妈教养方式有很大关系,碰到独占食物、不愿意与人分享的宝宝,爸妈更要利用一些有创意的小方法让宝宝了解这样做是不好、不对的,宝宝也才会更懂事、体贴。

营养保健:

儿童不宜多吃彩色食品

生产彩色食品所用的染料是合成色素,它是从石油或煤焦油中提炼出来后,经化学方法合成的,含有一定的毒性。

  儿童摄入少量允许使用的食用染料,虽然不会立即引起临床可见的反应,但会对机体产生一定的影响。

  首先,这种食用染料能消耗体内的解毒物质,干扰体内正常的代谢反应。

主要表现为体现内亚细胞结构受到损害,干扰多种活性酶的正常功能,从而使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激素等的代谢过程受到影响,症状为腹胀、腹痛、消化不良等。

  其次,合成色素还可能积蓄在体内,导致慢性中毒。

当合成色素附着胃肠壁时,使之产生病变;

附着泌尿系统器官时,容易诱发器官结石。

  再次,儿童体内各器官组织比较脆弱,对化学物质尤为敏感,如过多食用合成色素,会影响神经冲动,容易引起好动或多动症。

让儿童性早熟的食品要当心!

如今,儿童性早熟已成了全社会所关注的问题。

性早熟的儿童,进入青春期后身高将比同龄伙伴矮约10~15厘米。

近年来儿童性早熟现象越来越普遍,年龄也越来越提前。

导致儿童“性早熟”的缘由除了视听产品中“儿童不宜”的情爱镜头,以及整个社会的“泛情爱化”资讯外,就是不当的喂养方式。

父母在有意识地切断视听传播途径外,更要注意后者,让宝宝远离可导致“性早熟”的食品。

可入药的大补类食品包括冬虫夏草、人参、桂圆干、荔枝干、黄芪、沙参等。

中医指出,越是大补类的药膳,越易改变孩子正常的内分泌环境,造成其身心发展不平衡。

  禽肉,特别是禽颈,现今市场上出售的家禽,绝大部分是用拌有快速生长剂的饲料喂养的,禽肉中的“促熟剂”残余主要集中在家禽头颈部分的腺体中,因此,吃鸡、鸭、鹅的颈部,就成为“促早熟”的高危行为。

  反季节蔬菜和水果,冬季的草莓、葡萄、西瓜、西红柿等,春末提前上市的梨、苹果、橙和桃,几乎都是在“促熟剂”的帮助下才反季或提早成熟,一定要避免给幼儿食用。

  油炸类食品,特别是炸鸡、炸薯条和炸薯片,过高的热量会在儿童体内转变为多余的脂肪,引发内分泌紊乱,导致性早熟;

而且,食用油经反复加热使用后,高温使其氧化变性,也是引发“性早熟”的原因之一。

每周光顾洋快餐两次以上,并经常食用油炸类膨化食品的儿童,“性早熟”的可能性是普通儿童的2.5倍。

  

某些儿童口服液,针对儿童市场的很多标榜“长高长壮”的补剂和口服液,相当部分含有激素成分。

这些激素使孩子在五六岁时长得比同龄儿童高大壮实,其骨龄已达8岁或10岁。

而等孩子进入正常发育阶段时,反而不见长了。

孩子吃饭有“黄金法则”

奶奶追着喂,爷爷说好话求,妈妈急得直叹气,爸爸说起来就摇头,但是宝宝就是不好好吃饭……解决宝宝不好好吃饭就没有好办法吗?

有!

首都师范大学儿童心理学教授、北京史家小学分校兼职科研副校长王文娟介绍了一条让宝宝好好吃饭的“黄金法则”:

吃什么和什么时候吃,家长说了算;

吃不吃和吃多少,孩子说了算。

早晨起来,妈妈做好了早点,宝宝一看不对自己的口味,摇摇头说,我不吃这个,我要吃冰淇淋。

妈妈要很耐心地告诉他,咱们家早晨只有牛奶、鸡蛋和馒头,早晨不能吃冰淇淋的,你如果现在不吃饭,就要等到中午12点才能吃午饭,这中间只能喝水,没有食品的。

孩子还是说,不吃不吃就是不吃!

妈妈再问一遍,还是这样,那好吧,这时候妈妈就要毫不犹豫地把早餐收起来,把零食都藏起来,放到孩子找不到、够不着的地方。

到了中午12点,孩子一看是面条,喊道:

不吃不吃我不吃,我要吃麦当劳。

这时候妈妈不要着急,要耐心地告诉孩子,午饭就是面条,没有麦当劳,你如果不吃,就要等到下午爸爸回家后才能吃晚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