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440144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49.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

(2)国家:

美国;

事件:

明治维新

(3)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变革:

戊戌变法

(4)国家:

西班牙、葡萄牙;

新航路开辟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57年英国在亚洲进行殖民统治时引发的一次民族解放战争是印度反英民族大起义,沉重的打击了英国的殖民势力。

(2)根据材料二“1853年,佩里将军的舰队陈兵东京湾,日本无力抵御它们”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首先打开日本大门的是美国,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的改革,大力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宣告了一个迅速改革和西方化时代的到来”。

(3)依据材料三“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引发日清战争”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清战争”是指甲午中日战争;

此次战争后,“日清战争”的“清”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行了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是戊戌变法。

(4)依据材料四“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不可思议的是,开启人类这一历史大幕的,并不是当时欧洲的经济和文化中心,而是偏居在欧洲大陆西南角上两个面积不大的国家”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两个面积不大的国家”指的是率先开辟新航路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是指新航路的开辟。

2.材料明治政府成立后,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对原有工矿企业加以改造和扩建并新建了一些厂矿,通过这些方式,把大量的西方科学知识和技术吸收进来,大大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明治政府在推行文明开化政策时,发布了一系列法令,废除了一些传统的习俗,并且宣传和鼓励民众采用西方的一些生活方式.如1871年8月,发布了《断发脱刀令》,鼓励人们效仿西方的发式。

1872年12月,宣布废除原来高级官员常用的直衣、狩衣等服装,确立西式礼服为官员礼服,并提倡官员在平时也穿西装,西方的一些社会习俗逐渐在日本传播开来,扫除阻碍文明进步的绊脚石。

——吴彤《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期间中日吸收西方文化之比较》

(1)材料反映了日本历史上哪一场改革?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1)明治维新

(2)论述:

观点: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论述:

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实行文明开化政策,日本实现转折,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在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为主要形式的体制改革,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推动中国农村和农业的发展,因此成功的改革能不断推动国家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分析】

(1)根据材料“明治政府成立后,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摆脱民族危机,日本开始学习西方进行改革,从1868年起,明治政府在“富国强兵”的口号下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

因此材料反映了日本历史上的明治维新。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观点:

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国的发展蕴涵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

在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为主要形式的体制改革,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推动中国农村和农业的发展,因此成功的改革能不断推动国家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点睛】

解答此题,抓住关键词“改革”,结合历史可知,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因此提取观点:

结合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内容及影响,进行分析即可。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红色风暴的起源:

彼得大帝和他的帝国》一书中作者写道:

彼得大帝是俄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声名赫赫的人物,他在自己任期内锐意改革和进取,使俄国由欧洲的穷乡僻壤变成了世界强国。

……彼得大帝不仅造就了一个时代,而且成就了一个欧亚大帝国。

彼得大帝在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和文化等各个方面为后来者做出了深邃的明嘱和暗喻。

材料二

(1)材料一中,为何对彼得大帝给予如此高的评价?

请你结合史实说明。

材料二反映了与彼得大帝相关的什么事件?

材料三19世纪中叶俄国、英国生铁产量对比表

1861年俄国、英国、德国铁路里程对比表

(2)你从材料三中得出什么历史信息?

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这与彼得大帝的关系。

材料四农民在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还能分到一份土地,但须向地主缴纳高于实际地价2~3倍的赎金,其中,20%~25%由农民支付现金,其余由政府以有息债券的形式代付,农民要在49年内连本带息向政府还清。

据统计,到1910年农民还清政府贷款时,付出的赎金高达20亿卢布。

(3)材料四反映的是哪一事件?

这一事件的领导人是谁?

这一事件是什么性质的改革?

(4)某学者认为,这一事件是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和掠夺,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

请在材料四中找出相关证据。

(1)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材料二图l反映了彼得一世改革中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图2反映了彼得大帝营建新首都圣彼得堡。

(2)19世纪中叶,俄国的发展远远落后于英国、德国。

在彼得大帝的统治下,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3)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4)同意。

“须向地主缴纳高于实际地价2—3倍的赎金…‘付出的赎金高达20亿卢布”

(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彼得大帝是俄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声名赫赫的人物,他在自己任期内锐意改革和进取,使俄国由欧洲的穷乡僻壤变成了世界强国。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第二小问根据图片可知材料二图l反映了彼得一世改革中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2)根据材料三的统计数字可明显看出,当时俄国的发展远远落后于英国、德国,其根本原因是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链接所学可知,在彼得一世的统治下,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3)根据材料四“农民在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还能分到一份土地”等信息可知,这反映的是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

根据所学可知,1861年改革是农奴主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4)根据所学可知,该学者的说法是正确的,根据材料“但须向地主缴纳高于实际地价2~3倍的赎金”“据统计,到1910年农民还清政府贷款时,付出的赎金高达20亿卢布。

”可知1861年农奴制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所以说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和掠夺。

4.观看下面两幅图片并阅读相关文字介绍,回答问题。

图一:

17世纪初,英国殖民者借经商贸易之名,以掠夺性的剥削来压榨印度人民,以武力来蚕食和霸占印度国土。

印度民众对立情绪不断增长,终于爆发了大起义。

1857年5月10日,起义首先在密拉特爆发。

各地士兵和民众纷纷响应,不到4个月,起义的烈火迅速燃遍几乎整个北印度。

起义势力以德里、坎普尔和勒克瑙为三大中心。

图二:

西班牙殖民主义者在拉丁美洲的残暴统治和大肆掠夺,引起当地除欧洲白人以外的所有人民的强烈不满和反抗,并由此引发了拉丁美洲殖民地的独立运动1813年,玻利瓦尔领导委内瑞拉人民举行起义,从此开始了艰苦卓绝的独立斗争。

1816年以后的十年间,玻利瓦尔率领起义军队,不屈不挠,英勇作战,由北向南,转战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等地,横扫南美大陆上的西班牙军队,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地。

(1)从以上图片及文字介绍中,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2)根据文字介绍分别写出印度和拉丁美洲人民反抗的殖民国家。

(3)以上图文介绍反映出起义的性质是什么?

(1)可从起义原因、起义时间、殖民国家、领导人、起义地点(起义中心)、起义结果等方面回答。

(2)英国、西班牙

(3)民族解放运动

(1)结合图片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可以获得起义的起义原因、起义时间、殖民国家、领导人、起义地点(起义中心)、起义结果。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印度民族大起义反对的殖民国家是英国,英国对印度进行了残酷的殖民掠夺,激起了印度全国上下的反抗;

拉丁美洲人民反抗的殖民国家是西班牙,拉丁美洲除了巴西是在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之下,其他地方主要是西班牙殖民地,西班牙殖民者在拉丁美洲开采金银,经营种植园,役使印第安人和黑人劳动,后来,当地土生白人也对殖民统治下的掠夺极为不满,因此爆发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3)依据图片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幅图片反映的史实印度人民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和拉丁美洲人民反抗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他们的目的就是摆脱殖民统治,赢得民族独立,或者说民族解放,因此,它们都具有民族解放运动的性质。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633年到1689年幕府发布了五次“锁国令”。

第五次“锁国令”全面限制一切外来船只,规定只有中国、荷兰的船只才能与日本通商,且通商地点限定在长崎一港。

幕府垄断了所有对外贸易。

1715年,幕府发布《正德新令》,限定每年来航的中国船只不能超过30艘,银6000贯;

荷兰商船限定2艘,银3000贯。

——《日本历史》

材料二:

1868年4月6日(旧历3月14日),天皇首次发布了新政权的国策方针,即《五条誓文》:

“广兴会议,方机决于公论;

上下一心,盛行经纶;

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倦怠;

破除旧来之陋习,一本天地之公道;

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国之基。

”五项内容反映了新政权的进取精神,传统的“锁国”政策被摒弃,为日本的现代化改革选定了基本的方向。

材料三:

1870年和1873年,明治政府先后设置了工部省和内务省,前者偏重发展重工业,后者以发展农业、产品加工和海运业为主。

此后日本的工业化主要是在这两个机构领导下进行的。

在1880年以前,主要是大力创办国营企业,由国家资本带动资本主义工业化。

以国家财力引进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设备和人才,建立了一些规模大、投资多的国有企业。

进入80年代后,除铁路和军工企业外,大部分国有企业被处理给私人经营,通过给予各种补助金、优厚贷款等形式,扶植了一批大财阀和大资本家,如三井、三菱、古河、浅野、川崎等。

材料四:

1871年文部省设立后,西方近代教育制度被系统引进日本。

废除了旧的藩校和设在寺院中的学塾,确立了小学、中学和大学三级教育体制,其中小学为义务教育。

1877年成立了东京大学。

政府还每年选派品学兼优的青年到欧美留学。

通过各项教育改革,为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其他维新事业的顺利进行,输送了必不可少的人才。

——材料二至材料四均出自《世界通史》第二编工业文明的兴盛

(1)请根据材料一回答此时的日本幕府推行的是什么政策?

(2)材料二这一国策的发布表明当时日本正在发生的重大事件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回答,这是日本政府采取的什么措施?

(4)根据材料四回答,这些措施反映了当时日本进行了哪一方面的改革?

(1)锁国政策

(2)明治维新

(3)殖产兴业,大力发展经济扶植国内兴办各类企业,发展经济)

(4)教育改革

(1)依据材料一“从1633年到1689年幕府发布了五次锁国令”“规定只有中国、荷兰的船只才能与日本通商,且通商地点限定在长崎一港”分析可知,此时的日本幕府推行的是锁国政策。

(2)依据材料二“1868年4月6日(旧历3月14日),天皇首次发布了新政权的国策方针,即《五条誓文》”“五项内容反映了新政权的进取精神,传统的“锁国”政策被摒弃,为日本的现代化改革选定了基本的方向”分析可知,材料二这一国策的发布表明当时日本正在发生的重大事件是明治维新。

1868年,明治天皇政府颁布一系列改革措施,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生活等方面,史称“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3)依据材料三“在1880年以前,主要是大力创办国营企业,由国家资本带动资本主义工业化。

进入80年代后,除铁路和军工企业外,大部分国有企业被处理给私人经营,通过给予各种补助金、优厚贷款等形式,扶植了一批大财阀和大资本……”分析可知,这是日本政府采取的经济措施:

殖产兴业,大力发展经济扶植国内兴办各类企业,发展经济。

(4)依据材料四“1871年文部省设立后,西方近代教育制度被系统引进日本。

通过各项教育改革,为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其他维新事业的顺利进行,输送了必不可少的人才”并结合所学分析可知,这些措施反映了当时日本进行了教育改革。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00年左右,它(大西洋)一变而成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其巨大的影响波及各方。

一般看来,这一变化对欧洲人是有利的,但对其他地方(美洲、非洲等)的人则意味着灾难

——《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两次工业革命)给工业化各国带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

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西方列强将世界上大片地区强行纳入资本主义的统治之下。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争斗便尖锐起来。

——《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三“原始积累的方法决不是田园诗式的东西。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马克思《资本论》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指出当时最早进行殖民扩张的是哪两个国家。

这一变化“有利”于欧洲人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2)归纳材料一、二的相关内容,佐证材料三中马克思的观点。

(3)依据上述材料,指出欧洲资本主义进行原始积累的主要方式。

(1)葡萄牙和西班牙;

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

(2)给美洲、非洲等地带去灾难;

将大片地区强行纳入殖民统治。

(3)殖民掠夺,奴隶贸易。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中世纪晚期,西欧商品经济空前繁荣,需要拓展市场,推销产品,寻找原料。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便开始了早期的殖民掠夺。

最早进行殖民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

殖民扩张中,欧洲的殖民者掠夺到大量财富,为欧洲积累了资本,从而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根据材料一“这一变化对欧洲人是有利的,但对其他地方(美洲,非洲等)的人则意味着灾难”、材料二“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争斗便尖锐起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便开始了早期的殖民掠夺,有助于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但是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因此马克思认为,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英国殖民者进行殖民掠夺外,也从事贩卖非洲黑奴的活动。

因此欧洲资本主义完成原始积累的主要方式是殖民掠夺和奴隶贸易。

7.日本从19世纪中期的落后封建小国发展成为今天的资本主义强国,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同答问题。

材料一1868年是日本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

从此,日本进行了急速的资本主义改革,大力学习西方,毫不犹豫地采用当时来说堪称最新的方法,即利用铁路和轮船为中心的产业革命的成果,聘请外国专家;

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用了短短几十年它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差不多用了200年左右时间才完成的近代化进程。

——摘编自《大国崛起》

(1)1868年日本开始了什么改革?

据材料一指出日本近代化进程呈现什么特点?

导致这特点的原因有哪些?

(改革:

促进民族交融)

(2)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古代历史上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各族人民愿望、促进民族交融的是哪一改革?

促进民族自救)

(3)19世纪60年代,中日两国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两国分别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

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1)改革:

明治维新;

特点:

时间短,速度快;

原因:

采用西方最新技术,重视教育。

(2)北魏孝文帝改革。

(3)中国洋务运动,日本行明治维新。

结果是中国洋务运动失败,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了,其的根本原因在于,日本明治维新,向西方学习,以发展资本主义为目的,对封建制度进行全面冲击,获得成功。

而洋务派是在维护封建统治的前提下,只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最终因封建统治的腐朽而失败。

(1)根据材料“1868年是日本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

用了短短几十年它走完了西方资不主义国家差不多用了200年左右时间才完成的近代化进程。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摆脱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日本在1868年进行了明治维新。

由“用了短短几十年它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差不多用了200年左右时间才完成的近代化进程”;

可知,日本近代化进程的特点是时间短,速度快;

导致这一特点的原因有,采用西方最新技术,重视教育。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学习和接受汉文化,更好的统治中原广大地区,北魏孝文帝在494年把都城从平成迁到了洛阳,实行一系列汉化政策,进行改革。

因此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各族人民愿望、促进了民族交融。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年代,中日两国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日本实行明治维新。

8.材料一

早在1876年,刚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就以武力强迫朝鲜签定《江华条约》……1894年,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加紧控制朝鲜……1910年,正式吞并朝鲜。

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根据三则材料评价明治维新

【答案】评价:

①性质:

明治维新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②作用:

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资本主义到了,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③局限:

但是改革保留了旧制度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根据材料一“1868年后日本经济发展迅速”,可知,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1872年,1905年的图片”,可知,日本引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由材料三,可知,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因此评价明治维新:

1868年,日本开始的明治维新,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资本主义到了,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但是明治维新却保留着大量封建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

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

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1858年6月林肯的演讲

材料二美国内战中南北双方的力量对比:

北方

南方

人口

2200万

900万(包括300万黑奴)

军队人数(至1865年)

150万

100万

工业产量(1860年)

占91%

占9%

铁路里程

5万多千米

约1.4万千米

海军舰只(至1865年)

700艘

少量

材料三列宁认为:

“这场战争具有极伟大的、世界历史性的、进步的和革命的意义……为了推翻黑奴制度,为了推翻奴隶主的政权,就是使全国多年进行内战,遭到同任何战争分不开的无穷的破坏、摧残和恐怖,也是值得的。

(1)材料一中林肯所说的“裂开的房子”指的是什么?

这段演讲集中体现了林肯的什么思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美国内战初期北方节节失利,最后却能够获胜。

(3)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列宁为什么说这场战争使全国遭到“无穷的破坏、摧残和恐怖,也是值得的”。

(1)美国独立后,南北两种经济形式之间矛盾日益尖锐。

维护国家统一。

(2)内战初期,南方准备充足,先发制人,北方则措手不及,导致节节失利;

为扭转战局、争取民心,林肯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南方黑人纷纷参加联邦的军队,这给北方带来了新的战斗力,使整个战局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且北方领土和人口比南方多,经济军事实力雄厚。

(3)这次战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基本上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开辟了道路。

(1)第一问,依据材料一信息“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独立后,南方盛行种植园经济,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迅速,南方种植园使用了大量奴隶,北方禁止实行奴隶制,南北两种经济形式之间矛盾日益尖锐。

第二问,依据材料一信息“我不期望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