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理论与实务1301第十三章货币的均衡与失衡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426118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理论与实务1301第十三章货币的均衡与失衡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金融理论与实务1301第十三章货币的均衡与失衡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金融理论与实务1301第十三章货币的均衡与失衡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金融理论与实务1301第十三章货币的均衡与失衡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金融理论与实务1301第十三章货币的均衡与失衡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融理论与实务1301第十三章货币的均衡与失衡文档格式.docx

《金融理论与实务1301第十三章货币的均衡与失衡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理论与实务1301第十三章货币的均衡与失衡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融理论与实务1301第十三章货币的均衡与失衡文档格式.docx

  货币均衡与市场总供求均衡不过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因此,表现市场供求均衡与否的物价水平波动也可以作为货币均衡与否的外在表现形式。

  三、货币均衡的实现机制

  货币均衡作为市场供求均衡的一种反映,其自身均衡对市场供求均衡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均衡的实现离不开利率的调节。

  例如,在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时,利率将下降,而利率的下降会增大货币的需求,进而使得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相等,货币均衡得以实现。

当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相等时,市场达到了均衡,此时的利率水平是均衡的利率水平。

第二节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均衡

  一、国际收支及国际收支平衡表

  

(一)国际收支的概念

  1.国际收支的含义

  国际收支是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进行的全部交易的货币价值记录,是一国对外经济活动的综合反映。

  2.国际收支的特点

  1)国际收支是个流量概念,记载的是一个国家某一时间段内的对外经济交易状况,具有期限性特点。

  2)判断一项交易是否应包括在国际收支的范围内,所依据的不是交易双方的国籍,而是交易双方是否有一方是该国居民。

  3)国际收支以交易为基础,其所记录的交易包括四类:

价值交换、单方面转移、移居、其他根据推论而存在的交易。

  价值交换。

即一国居民向另一国居民提供的商品、劳务和金融资产等并从对方得到价值相等的回报。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种按复式簿记记账原理编制的统计报表,系统记录一国一定时期的国际收支状况,是各国制定合理的对外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

国际收支平衡表包括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储备资产、净误差与遗漏四个主要项目。

  1.经常账户

  也称经常项目,反映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实际资源的转移,是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项目,包括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四个明细项目。

  1)货物

  货物项下记录的商品进口和出口的外汇收支。

是一国的对外贸易收支,也称有形贸易收支。

出口记入贷方,进口记入借方,其差额称为商品贸易差额。

  2)服务

  服务输出记入贷方,服务输入记入借方。

  3)收入

  指生产要素在国家之间的流动所引起的报酬的收支,包括职工报酬和投资收入。

  本国居民因拥有外国企业直接投资资本所有权、证券和债权(长短期贷款和存款)所有股利、利润和利息收入记入贷方。

非居民因拥有本国直接投资资本所有权、证券和债权所得股利、利润和利息记入借方。

  4)经常转移

  经常转移包括所有非资本转移项目。

  从本国向外国无偿转移记入借方,而从外国向本国的无偿转移则记入贷方。

  2.资本和金融账户

  

(1)资本项目

  包括资本转移,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购或出售两项。

  资本转移又包括投资捐赠和债务注销。

资本转移不同于经常转移之处在于:

后者经常发生,规模较小,并直接影响捐助者与受援者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

前者则不经常发生,但是规模较大,也不直接影响双方当事人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

  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购或出售专指不是由于生产创造出来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收购或出售。

  资本项目是按净额记录的。

  

(2)金融项目

  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是金融项目的三个明细项目。

同资本项目一样,金融项目也是按净额记录的。

  3.储备资产

  指一国政府持有,并可随时使用的对外金融资产,又称为官方储备或国际储备。

  4.净误差与遗漏

  它是一个平衡项目,当贷方大于借方时,就将差额列入该项目的借方;

当借方大于贷方时,就将差额列入该项目的贷方。

  二、国际收支差额与货币均衡

  

(一)国际收支差额

  贸易账户差额、经常账户差额、国际收支总差额是经常被分析、非常重要的三类差额。

  1.贸易账户差额

  贸易账户差额是包括货物与服务在内的商品、服务进出口之间的差额,等于商品和服务出口—商品和服务进口。

如果差额为正,称为贸易账户顺差;

如果差额为负,称为贸易账户逆差;

如果差额为零,则称为贸易账户平衡。

  2.经常账户差额

  贸易账户差额加上收益账户差额和经常转移账户差额即为经常账户差额,因此,经常账户差额的变化受其子项目差额的影响。

  3.国际收支总差额

  在没有特别指明的情况下,国际收支的顺差或逆差指的就是总差额。

总差额大于零,表明国际收支顺差,储备资产增加;

总差额小于零,表明国际收支逆差,储备资产减少。

  

(二)国际收支差额对货币供求的影响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的国际收支差额对该国的货币供求有着重要的影响。

  1.国际收支差额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1)固定汇率制度下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当一国国际收支顺差时,外汇存量的净增长意味着商业银行向市场中投放的本国货币增加,也即货币供给量的净增加。

所以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如果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顺差,将会增加货币供给。

相反,如果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则会相应缩减货币供给。

  

(2)浮动汇率制度下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浮动汇率制度下,因汇率变动的自发调节,一国的国际收支不会长期呈现顺差或逆差的状况,也就不会由此而导致货币供给量的长期扩张或收缩。

  2.国际收支差额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1)贸易账户差额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出口大于进口,即贸易账户顺差时,外汇收入大于外汇支出,为了保持汇率稳定,货币当局投放本国货币,外汇储备增加,本国货币需求扩大;

反之,本国货币需求减少。

  

(2)资本与金融账户差额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资本流入,将增加对本国货币的需求,反之,将减少对本国货币的需求。

  (三)国际收支差额对市场供求的影响

  国际收支差额特别是贸易账户差额对市场供求的影响最为主要。

若贸易账户顺差,则会增加一国市场总需求,在存在闲置资源的情况下,会拉动本国产出,增加就业。

相反,若贸易账户逆差,则会减少一国市场总需求,会对本国产出、就业水平产生不利影响。

  三、国际收支的调节

  

(一)财政政策

  运用财政政策调节国际收支的失衡,主要是通过扩大或缩小政府财政支出、提高或降低税率等措施。

  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政府可以实施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减少政府支出,提高税率。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将会降低本国各类经济主体对进口商品的需求,从而改善国际收支逆差状况。

  

(二)货币政策

  运用货币政策调节国际收支,主要是通过调整汇率或利率等金融变量,用以影响进出口和资本流动。

  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政府可以采取提高利率的对策,吸引资本流入本国,改善国际收支的资本和金融账户;

也可以采取让本币汇率贬值的对策,促进本国商品的出口,改善国际收支的经常账户。

  (三)外贸政策

  运用外贸政策调节国际收支,主要是通过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来实行贸易管制。

  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政府可以通过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对出口商品采取出口退税、免税,达到奖励出口、限制进口的目的。

第三节 通货膨胀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与度量指标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

  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由于货币供给过多而引发货币贬值,物价全面、持续上涨的货币现象。

  对此有两点需要说明:

  第一,通货膨胀是一种纸币现象,是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数量的结果。

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由于货币具有贮藏手段的职能,能够自动调节货币流量,因此通货膨胀一般不会产生;

而在纸币流通条件下,一方面是纸币流通从技术上提供了无限供给货币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国家权力又可以强制货币进入流通。

  第二,这里讲的物价上涨不是个别商品或少数几种商品价格的局部上涨,而是各种商品价格水平的普遍上涨,是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

而且,物价的上涨不是暂时的、一次性的上涨,而是一贯的、持续的上涨,有段较长时期的上涨过程。

  

(二)通货膨胀的度量指标(注意各种指标之不足)

  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即我们通常所称的CPI,又称零售物价指数,它是一种用来测量各个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平均变化程度的指标。

  2.批发物价指数

  这是反映不同时期批发市场上多种商品价格平均变动程度的经济指标。

  3.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又称“国民生产总值折算价格指数”,是衡量一国经济在不同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价格水平变化程度的经济指标。

  (三)通货膨胀的种类

  1.按照通货膨胀期间物价上涨的程度不同,可以将通货膨胀分为温和的通货膨胀和恶性通货膨胀。

  2.按照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不同,可以将通货膨胀分为公开型的通货膨胀和隐蔽型的通货膨胀。

  3.按照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不同,可以将通货膨胀分为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等。

  二、通货膨胀的成因

  

(一)需求拉动说

  该理论认为,之所以发生通货膨胀,是因为各国政府采用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刺激了社会总需求。

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就导致了通货膨胀。

  

(二)成本推动说

  成本推动说是从供给方面解释通货膨胀的成因。

该理论认为,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也会引起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三)结构型通货膨胀理论

  所谓结构型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情况下,由于某些经济结构方面的原因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

  1.经济部门结构

  不同经济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是不同的,如开放部门劳动生殖道率的增长率较高,而非开放部门劳动生殖道率的增长率较慢,但在国内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上,生殖道率增长较慢的部门的工人往往会要求与生产率增长较快部门的工资上涨率看齐,这就使其工资增长速度快于本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从而引起物价水平的上升。

  2.供需结构

  在一些国家的一定时期内,由于经济转型,需求结构升级,或者缺乏有效的资源配置机制等,可能存在供需不对称的矛盾。

  三、通货膨胀的影响

  

(一)通货膨胀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通货膨胀可以引起收入的再分配。

收入再分配的结果,必然导致某些社会成员受害,某些成员受益。

  通货膨胀时期,工资收入的增长总是滞后于物价上涨的速度,因而广大工薪阶层的社会成员,往往是通货膨胀的受害者,包括企业工人、公司职员、政府雇员、院校教师、部队官兵,等等。

那些从利息、租金、稿酬等获得收入的社会成员也将受到通货膨胀的损害,因为这部分收入并没有随同物价上涨而增加。

  受通货膨胀损害深度最深的是退休者和老年人。

  通货膨胀时期,利息、租金收入者遭受损失的同时,它们的支出者则因为以贬值的货币支付利息或房租而实际上增加了收入,所以,利息与房租等的支出者是通货膨胀的受益者。

  对于处于需求旺盛且是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企业来说,由于其是产品价格的主动制定者,其产品价格可以伴随着各种成本的上升而相应上升,甚至高于成本上升的速度,因而,这类企业往往是通货膨胀的受益者。

  

(二)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促进论

  该观点认为,适度的通货膨胀具有正的产出效应,能够促进经济增长。

  原因在于:

第一,通货膨胀中,工人工资的增长速度滞后于物价的上涨速度,因此,通货膨胀是一种有利于资方的国民收入再分配。

企业利润的提高刺激了私人投资的积极性,从而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

第二,通货膨胀中,人们的名义收入水平伴随着通货膨胀的上升而相应的增加,在实行累进所得税制的情况下,收入水平的增加会使人们按照更高的税率等级缴纳个人所得税,政府税收收入增加,从而有条件增加货币供给量,形成适度的通货膨胀,可以有效刺激需求,使投资增加,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增加。

  2.促退论

  该观点认为,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有害无益,具有减少产出的效应。

  主要原因在于:

第一,通货膨胀会降低借款成本,诱发过度的资金需求,使金融机构加强信贷配额管理,从而削弱金融体系的运营效率,导致正常融资活动的瘫痪。

第二,较长时间的通货膨胀会增加生产性投资的风险和经营成本,从而迫使资金流向生产部门的比重下降,流向非生产部门的比重增加,不利于经济发展。

第三,通货膨胀持续一段时间后,市场价格机制将遭到破坏,扰乱价格体系,使价格信号失真,资源配置失调,削弱经济的活力。

  3.中性论

  该观点认为,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实质上不产生任何影响,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主要是因为,公众存在合理预期,在一定时间内他们会对物价上涨作出合理的行为调整,这种调整会抵消通货膨胀产生的各种影响。

  我国大部分经济学者认为,通货膨胀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只是存在于开始阶段的短题意内并且只有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

从长期看,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弊大于利,特别是总供求基本平衡或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通货膨胀的不良影响极大,危害而广,对生产、流通、分配、消费都有破坏性的作用。

  四、通货膨胀的治理

  

(一)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

  具体来说就是,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利率、在公开市场上卖出证券等政策操作来减少货币供给量,使得通货膨胀得以缓解。

  

(二)实施适当的财政政策

  特别是针对于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来讲,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即:

缩减政府支出,减少政府购买与投资,进而减少社会总需求,使得通货膨胀得以缓解。

  (三)实施适当的收入政策

  1.以指导性为主的限制

  2.以税收为手段的限制

  3.强制性限制

  (四)指数化政策

  指数化政策是指按通货膨胀指数来调整有关经济变量的名义价格,而使其在通货膨胀条件下保持实际值不变。

  1.利率指数化

  即根据通货膨胀率来调整名义利率,以保持实际利率不变,使利率可以最优配置资本资源。

利率指数化应用较为广泛。

  2.工资指数化

  3.税收指数化

  五、中国的通货膨胀问题

  其一,“体制转轨说”。

  其二,“结构说”。

  其三,“人口说”。

这种理论认为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用较少,尤以土地资源更为稀缺,资源的缺乏导致价格上升形成通货膨胀。

第四节 通货紧缩

  一、通货紧缩的含义与判断标准

  1.通货紧缩的含义:

通货紧缩是指由于货币供给不足而引起货币升值,物价普遍、持续下跌的货币现象。

  2.通货紧缩的判断标准:

物价水平是否持续下降。

  二、通货紧缩的负面影响

  从表面上看,通货紧缩中的物价水平的下跌似乎提高了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和效用,给其带来一定好处,但从长远来看,持续的物价下跌将给国民经济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从投资看,实际利率的提高使企业减少投资,投资减少后,企业的生产规模相应会缩减,雇佣工人的数量将减少,整个社会表现为产出下降,经济萧条,失业增加。

  从消费看,物价还会下跌的预期使人们减少即期消费,消费不足,经济运行陷入衰退。

  三、通货紧缩的成因与治理

  

(一)欧文·

费雪的债务通货收缩理论

  

(二)费里德曼等从货币角度解释通货紧缩的成因

  (三)波特尔等从供给角度分析通货紧缩的成因

  (四)克鲁格曼从需求角度对通货紧缩成因的分析

第十三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通货膨胀是一种( )

  A.货币现象  B.商品现象

  C.过剩现象  D.短缺现象

[答疑编号111130401]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察了通货膨胀的概念这一知识点,通过通货膨胀的概念的叙述,我们不难发现,通货膨胀属于一种货币现象。

故答案应选A

  2.治理通货膨胀应采取的货币政策操作是( )

  A.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降低再贴现利率

  C.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  D.降低存贷款利率

[答疑编号111130402]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察了治理通货膨胀的措施这一知识点。

面对通货膨胀的治理问题,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利率、在公开市场上卖出证券等政策操作来减少货币供给量,使得通货膨胀得以缓解。

故答案应选C

  3.着重从社会供给方面解释通货膨胀成因的理论是( )

  A.需求拉动说  B.成本推动说

  C.结构失调说  D.投资推动说

[答疑编号111130403]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察了治理通货膨胀的成因这一知识点。

需求拉动说是从需求的角度上解释通货膨胀的成因的;

成本推动说是从社会供给方面解释通货膨胀成因的理论;

结构失调说则是从结构失衡的角度上解释通货膨胀成因的;

投资推动说是迷惑项。

故答案应选B

  4.下列关于通货膨胀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一种货币现象

  B.表现为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涨

  C.反映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的不均衡状态

  D.反映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的不均衡状态

[答疑编号111130404]

  『答案解析』本题仍然考察了通货膨胀的概念这一知识点,通过通货膨胀的概念的叙述,C选项是错误的。

  二、简答题

  1.简述国际收支的特点与国际收支平衡表主要内容。

[答疑编号111130405]

  『正确答案』国际收支的特点

  国际收支平衡表包括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储备资产、净误差与遗漏四个主要项目。

  2.简述采用消费物价指数度量通货膨胀的优缺点。

[答疑编号111130406]

  『正确答案』

  采用消费物价指数度量通货膨胀的优点在于:

操作简单,核算容易。

  采用消费物价指数度量通货膨胀的缺点在于:

消费品只是社会最终产品的一部分,不能说明全面的情况,所以用该指标来度量通货膨胀时有局限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