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治疗与心理治疗.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42505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4.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治疗与心理治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音乐治疗与心理治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音乐治疗与心理治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音乐治疗与心理治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音乐治疗与心理治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音乐治疗与心理治疗.docx

《音乐治疗与心理治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治疗与心理治疗.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音乐治疗与心理治疗.docx

音乐治疗与心理治疗

音乐治疗与心理治疗概述及学习意义

大纲

一、概念的异同

二、两者共有的因素

1.治疗的目标

2.治疗的基本原则

3.治疗中的共同因素

三、两者的不同点

1.治疗手段的不同

2.对大脑活动的影响不同

四、学习音乐治疗与心理治疗的意义

1.我国目前严重的心理问题需要心理治疗和音乐治疗

2.社区心理服务大有可为

知识点汇总

概念

C01:

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

C02:

音乐治疗(Musictherapy)

C03:

治疗关系

原理和观点

K01:

心理治疗与音乐治疗的异同

K02:

心理治疗和音乐治疗的目标

K03:

心理治疗和音乐治疗的原则

K04:

音乐治疗独特的原则

K05:

治疗关系的特征

K06:

非言语技巧

K07:

倾听技巧

K08:

治疗的设置

K09:

音乐治疗与心理治疗手段的不同

K10:

音乐治疗与心理治疗对大脑活动的影响不同

K11:

学习音乐治疗与心理治疗的意义

重要信息

I01:

现代音乐治疗源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就音乐对健康作用的探讨——1950年美国创立国家音乐治疗协会

正文

一、概念的异同

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是在治疗师与来访者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上,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治疗师运用心理治疗的有关理论和技术对来访者进行治疗的过程;是激发来访者的求助动机和调动来访者的潜能,以消除或缓解来访者的心理问题与障碍,促进其人格的成熟和发展的过程。

音乐治疗(Musictherapy)是利用音乐促进健康、消除身心障碍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即治疗师以音乐的实用性功能为基础,按照系统的治疗程序,应用音乐或音乐相关体验作为手段,治疗疾病或促进身心健康的方法。

现代音乐治疗源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就音乐对健康作用的探讨——1950年美国创立国家音乐治疗协会。

之后,音乐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心理治疗方法在世界各国发展起来。

从概念上讲,心理治疗与音乐治疗具有共同性,即目的都是为了帮助来访者改善目前的心理状态,治疗过程都包括治疗师、治疗对象及咨访关系。

二者最基本的区别在于,音乐治疗主要依靠音乐的体验作为引发治疗性改变的催化剂。

目前普遍认为,音乐治疗是心理治疗的一种形式。

二、两者共有的因素

1.治疗的目标

心理治疗的根本目的是激发来访者的潜能,以消除或缓解来访者的心理问题与障碍,促进来访者人格成熟。

其中,缓解或消除症状是其近期目标,而促进来访者人格成熟则是远期目标。

2.治疗的基本原则

心理治疗的一般性原则主要有以下六点:

(1)帮助来访者自立的原则,即治疗师要明确工作的目的是促进来访者的心理成长,而不是使来访者在生活中对治疗师产生心理依赖,因此要避免扮演来访者的人生指导教师的角色。

(2)客观中立原则,即治疗师必须在治疗过程中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

(3)尊重来访者的原则,即治疗师应尊重每一位来访者的权利和尊严,以真实、诚实、真诚的态度帮助来访者。

(4)原则,即治疗师应尊重来访者的个人隐私。

(5)时间限定原则,即治疗师在其临床服务工作中应注意遵守治疗时间的规定,无特殊情况不得随意延长或更改已经约定的会谈时间。

(6)关系限定原则,即治疗师在其临床服务工作中应按照本专业的道德规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不得利用来访者对自己的信任或依赖牟取私利,不得与来访者发生专业工作以外的社会关系。

音乐治疗是心理治疗的一种方法手段,因此它应遵守与以上心理治疗相同的治疗原则。

除此之外,音乐治疗还有一些特殊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1)顺序性原则,即音乐治疗要根据来访者的心理特点,按一定的顺序播放音乐或者不同性质的音乐先后演奏。

除了音乐的选择外,从播放音量角度来看,音量也要逐渐增大,让来访者逐渐适应,而对于躁狂性精神患者,治疗师们可先播放强烈的音乐使其产生共鸣,然后逐渐转换为平静的音乐使其安静下来。

(2)学习与启发原则,指在进行音乐治疗时,对不懂音乐的来访者进行教育和引导,向来访者介绍有关音乐创作的背景和音乐家所要表达的意境。

(3)体验原则,即治疗中让来访者根据音乐所营造的氛围,用心体验自己的情绪或感受。

3.治疗中的共同因素

(1)治疗关系

①定义:

治疗关系是治疗师与来访者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是建立在对来访者进行帮助的基础之上,来访者通过这种关系中的支持性因素而发生改变。

这种关系的实质是一种工作联盟,它是建立在治疗师与来访者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基础上的。

②特征:

一是独特性,即这种治疗关系是治疗进行的载体。

二是客观性与主观性。

客观性是指在心理治疗的全过程,治疗师应保持客观中立的立场,不将个人的意见强加给来访者;主观性则是指治疗师在治疗过程中应以同情、真诚的态度对待来访者,尊重来访者,使之感到温暖。

上述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有利于治疗关系的深入发展。

三是专业限制,包括治疗关系独特性的限制、职责的限制和时间的限制等。

(2)非言语技巧

①目光与面部表情:

二者能够反映来访者心理活动的变化。

②身体姿势的变化:

身体姿势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具有特定的含义,会谈中身体的移动常常具有心理学意义。

③声音特征:

来访者音量的提高或降低、语速的改变等常常反映其心体验的变化和某些心理特点。

(3)倾听技巧,主要有开放式提问、鼓励与重复语句、对质、对感受的反馈等。

(4)治疗的设置,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①心理治疗室布置,其一般要求有:

应该给人温馨、舒适、简洁的感觉;应配有沙发、茶几或桌椅,也可以有书架等;用艺术画、绿色植物、工艺品等装饰,体现治疗师个人的文化风格,但不宜显得杂乱。

同时,心理治疗室的布置也会因不同流派而有所不同,如精神分析应设有用于自由联想的躺椅,音乐治疗应配有音乐治疗仪,等等。

②治疗的约定。

首先,在接受治疗之前应有预约,可通过或面谈这两种方式进行;其次,治疗的频率一般是每周一到四次,每月一到两周,视不同的病种、病期、治疗方法而不同;再次,接受治疗要按标价付费。

三、两者的不同点

1.治疗手段的不同

心理治疗的手段是语言,主要通过谈话进行治疗;而音乐治疗的手段是音乐,主要通过聆听、表演等音乐活动进行治疗。

2.对大脑活动的影响不同

目前生理心理学研究认为,大脑两半球以及大脑皮层的不同部位各具相对独立的功能。

语言中枢位于左半球,而音乐中枢位于右半球。

左半球偏重认识过程的理性认识阶段,是抽象思维与求同思维智力活动控制中枢;而右半球侧重感性认识阶段,是形象思维与求异思维控制中枢,是人类创造力的基础。

由此可见,音乐治疗与心理治疗在手段上的不同,反映了音乐与语言对大脑两半球影响不同,两者的作用也有较大的差异。

四、学习音乐治疗与心理治疗的意义

总的来说,学习音乐治疗与心理治疗的意义主要在于达到其治疗目标,即解决心理问题,促进人格成熟,提高生活质量,以建立更加和谐的社会。

1.我国目前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需要心理治疗和音乐治疗

(1)我国心理问题严重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

在中国,有2-3亿人患有心理疾病,其中包括抑郁、焦虑和长期失眠;在抑郁症来访者中仅仅10%的来访者真正得到专业治疗,而他们中有10-15%自杀。

除此之外,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和哈佛大学1993年在对全球疾病负担进行的调查时就已预测:

采用伤残调整生命年的减少作为精神疾病负担的衡量指标,显示精神神经疾病占中国疾病总负担的比例,将从20世纪90年代的14.2%,上升到2020年的15.5%,在中国疾病总负担中占到第一位;《中国青年报》一篇文章指出,精神疾病已经成为中国疾病之首,甚至超过了心血管疾病;而更令人吃惊的是,心理危机研究和干预中心的数据显示每年有25万中国人死于自杀。

(2)心理疾病发病率高

在2008年6月1日世界心理健康日,精神卫生中心的统计表明,心理问题发生率比20世纪70年代末整整上升了5倍。

然而,的心理问题治疗机构却很少。

(3)市缺乏社区心理服务

据我们2008年对市虹口和浦东这两个区的调查访问,这两个区的社区(街道)中仅十分之一的社区有心理服务,这说明的社区心理服务还远不能满足需要。

综上所述,我国如此严重、如此大量的心理问题,却又缺少专业治疗,说明普及心理治疗和音乐治疗相关知识、建立更多相关服务机构的迫切性和必要性,而作为领导干部理应带头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

2.社区心理服务大有可为

目前,社区心理服务的一些实践经验说明需要社区心理服务,老百姓对提供的就近的心理服务持欢迎的态度,社区心理服务大有可为。

这里我们以市虹口区凉城街道从2004年开始开展的“心理服务进入社区”活动为例,来介绍社区心理服务的主要功效和经验。

(1)社区心理服务解决问题的类型

表格:

凉城街道来访者问题的汇总(2008年)

心理问题

件次

比例

独居老人孤独感

856

40.82%

邻里纠纷和家庭纠纷苦恼

750

35.77%

失业人员心理问题

303

14.45%

网络成瘾

111

5.29%

情绪困扰

47

2.24%

躯体化心理疾病

23

1.10%

自杀

11

0.52%

合计

2101

100%

 

饼状图:

凉城街道心理问题种类及比例

41%

36%

14%

5%

2%

1%

1%

孤独感

邻里冲突烦恼

失业苦闷

青少年网络成瘾

情绪困扰

躯体化症状

自杀

上面的表格及饼状图表明了社区所处理的心理问题类型:

老年人中的孤独感和精神性问题是调查中表现最突出的心理问题,而其它较普遍的精神困扰主要来自于邻里纠纷和家庭纠纷的苦恼、失业人员的心理问题、网络成瘾、情绪困扰、躯体化心理疾病以及自杀等。

(2)社区心理服务的功效

通过对凉城街道“心理服务进入社区”活动的调研,我们发现社区心理服务解决了群众的许多现实心理问题,使群众的心理环境、生活环境、人际关系更为和谐,从而使其提高了生活质量。

因此,这种心理服务的方式应该是我们的社会向着文明和进步发展的必然选择。

(3)凉城社区心理服务的成功经验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①当地领导的重视;②专业机构的支持;③工作者和志愿者的良好意识;④地方资金的支持。

总之,凉城街道社区心理服务为基层领导干部推广心理治疗和音乐治疗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也以事实说明了心理治疗的普及是可行的。

音乐治疗的功能和机理

大纲

一、音乐治疗的功能

1.音乐的生理(物理)功能

2.音乐的人际(社会)作用

3.音乐的心理(情绪)作用

4.音乐的审美功能

二、音乐治疗的生理学机制

1.音乐治疗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2.音乐治疗对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

3.音乐治疗影响人的神经——分泌系统

4.音乐治疗调节人体全身与局部免疫功能

三、音乐疗法的心理学机制

1.感知觉中的听觉与音乐治疗

2.情绪情感与音乐治疗

知识点汇总

原理和观点

K01:

音乐的生理(物理)功能

K02:

音乐的人际(社会)作用

K03:

音乐的心理(情绪)作用

K04:

音乐的审美功能

K05:

音乐治疗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K06:

音乐治疗对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

K07:

音乐治疗对分泌系统的影响

K08:

音乐治疗对人体全身与局部免疫功能的调节

K09:

听觉与音乐治疗

K10:

音乐治疗与情绪情感

重要信息

I01:

前联音乐治疗专家别特鲁辛将不同特征的乐曲按快乐、愤怒、忧伤、宁静4种情绪加以区分

正文

一、音乐治疗的功能

1.音乐的生理(物理)功能

首先,音乐可以引起多种生理反应,如使血压降低、呼吸减慢、心跳减慢、皮肤温度升高、肌肉电位降低、皮肤电阻值下降、血管容积增加、血液中的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的含量降低等,从而,明显地促进人体的稳态,减少紧焦虑,促进放松。

其次,生理和心理上的长期紧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损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