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万载二中届高三实验班第三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381956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64.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万载二中届高三实验班第三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西万载二中届高三实验班第三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西万载二中届高三实验班第三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西万载二中届高三实验班第三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西万载二中届高三实验班第三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万载二中届高三实验班第三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

《江西万载二中届高三实验班第三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万载二中届高三实验班第三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西万载二中届高三实验班第三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

7.有学者认为,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仅仅是资本运动的全球化,而非经济福音的全球化。

西方资本的大规模跨国运动将世界的生产和交换活动连为一体,但是从世界性的生产和交换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却没有在全球合理分配。

这一观点旨在强调经济全球化

A.表现为大规模的跨国运动B.不利于世界经济均衡发展

C.使生产和交换活动更密切D.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

8.瓦西里•康定斯基在《关于艺术的精神方面》评价某艺术家说:

“在他最近的作品中,实现了对物质逻辑上的破坏,然而他并不是釆取瓦解的方法,而是把物质的各部分分开,然后建设性地四散各处”》这位艺术家的作品是

9.如图是古代中国某朝代中枢机构示意图(局部),这一朝代应该是

A.秦朝B.西汉C.唐朝D.宋朝

10.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经济发展状况不佳的主要原因是

A.统治者不重视B.人民的负担太重

C.战乱的破坏和影响D.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

11.西汉时,一大夫随汉武帝外出打猎,汉武帝得到一头小鹿,交给大夫带回,路遇母鹿,两鹿互相哀鸣,大夫便放了小鹿。

董仲舒断曰:

“中感母恩,虽废君命,徙之可也”,对大夫减轻了处罚。

董仲舒断案体现的思想是()

A.君权神授B.德主刑辅C.天人感应D.三纲五常

12.《辛丑条约》的签定,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是指

A.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中国政治主权完全丧失

C.中国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D.中国的领土完全为列强所瓜分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2分)

13.(25分)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离不开正确的政策制定和稳定的发展环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朝前期,统治者坚持认为:

“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要避免“为农者相率而趋于工矣”。

为此,对工商业实行重税政策,全国各地税关税卡林立,“关津有过路之税,镇集有落地之税”。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新航路开辟后,西欧许多国家,纷纷鼓励本国制造业的发展,为增加出口额而给予手工工场以扶植,包括政府津贴、授予特权、国家订货以及提供修路、疏河、建港等方便商业流通的条件等等。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1869—1936年中国市场商品量年均增长率(%)

1869—1894

1894—1908

1908—1920

1920—1936

国内生产商品

0.97

3.51

11.37

3.81

进口洋货净值

3.59

6.53

5.65

1.72

合计

1.25

4.02

10.46

3.60

注释:

市场商品量包括国内生产(含在华外商工厂生产)商品、进口商品。

——吴承明《中国的现代化:

市场与社会》

材料四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政府对现代化的全球化倾向有了明确的认识,提出要与世界接轨,要引进和利用世界各国的一切先进文明……从而实现了现代化进程的全球化与中国化的合理结合。

——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和西欧实行的经济政策对社会发展产生的不同影响。

(7分)

(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上表所反映的近代中国市场商品量年均增长率变化的轨迹,举例说明导致1920-1936年中国市场商品量年均增长率异常的国际因素。

(10分)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外交角度说明我国“实现了现代化进程的全球化与中国化的合理结合”。

(8分)

14(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认为,公元前8世纪至前3世纪在中国、希腊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飞跃,是人类精神的大觉醒时期,形成了各具特点的文化传统,他称之为“轴心时代”。

其时的思想家们流传下了许多著名的观点或名言:

国别

人物

观点或名言

希腊

普罗泰格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知识即美德

认识你自己

中国

孔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为政以德”“克己复礼”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

材料二 戊戌年春,康有为出版《孔子改制考》并再版《新学伪经考》(1891年初版)。

在这两本书中,康有为把孔学推到国教的位置上,冀图创立自己的中国式的思想体系,并自称创立新孔教的马丁·

路德。

材料三“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囹圄……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

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

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孔子与古希腊思想家探究对象的相似之处和各自的根本目的。

(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丁·

路德的核心思想主张。

材料二中康有为为何自称为“创立新孔教的马丁·

路德”?

(3)依据材料三概括陈独秀所倡导的西方思想是什么?

谈谈你对陈独秀“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这一观点的看法。

15.(15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光绪帝《定国是诏》

材料二:

日本明治维新的领导人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

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日本维新以来,崇尚西学,仿效西法,一变其积习,而焕然一新,甚至于改正朔,易服色,几与欧洲诸国无异。

盖其意以为非此不足与之抗衡也,然日本自此财用益绌,帑藏益虚,国债积至巨万,外强中槁,难持久远。

……其实所学西法,亦徒袭皮毛,未得其精,而已嚣然自足矣。

——王韬(1828——1897)《弢园文录外编》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内容,指出中日改革的主要异同点?

(9分)

(2)材料三认为日本“所学西法,亦徒袭皮毛,未得其精”。

你是否赞同,依据史实说明理由。

(6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答案】B

【解析】

析试题分析:

根据材料可以看出为雅典做出突出贡献的外邦人在经过公民大会的投票通过后可获得雅典公民权,故A错误;

C项材料没有体现;

D项与材料内容无关;

克里斯提尼注重对公民权的限制一定程度上可以维护雅典公民的利益,故选B。

考点: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克里斯提尼改革

2.【答案】B

试题分析:

根据图表可以看出,1900年美国、德国制造业迅速发展。

1900年美国、德国还没有建立殖民霸权,故A项错误;

1900年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美国、德国进入垄断阶段,垄断程度较高,推动制造业迅速发展,故B项正确;

美国没有经历封建社会,不存在封建因素,故C项错误;

欧亚移民涌入只符合美国,故D项错误。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

影响

3.【答案】B

题干体现了马丁·

路德“因信称义”的主张,反对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

A不对,宗教改革没有否定宗教信仰;

C不对,宗教改革旨在反对教皇和教会的权威,没有动摇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材料中无从体现,所以本题选B。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马丁·

路德的主张

4.【答案】A

【解析】苏维埃政府成立后,立即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废除旧的等级制度,宣布国内各民族人民权利平等,废除教会一切特权;

并接管银行、铁路,对企业开始实行工人监督。

后来将大企业收归国有;

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5.【答案】B

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根据所学知识,社会进步主要体现在新式工具的使用上,“电车”是新式交通工具,体现了社会的进步;

“马车”“人力车”等不是新式交通工具。

故选B项。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交通工具的更新

6.【答案】B

根据材料“我们的胜利乃是战胜那些想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

”即可弄清楚“杜鲁门主义”的政策内涵实际上针对的是苏联,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美苏同盟关系破裂,两极格局形成,美国对苏联实行“冷战”,概括出对外政策推行杜鲁门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冷战

7.【答案】B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题干材料中“非经济福音的全球化”“世界性的生产和交换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却没有在全球合理分配”说明经济全球化中不利于经济平衡,故本题选择B项。

A和C只是材料反映一个方面信息;

D材料中没有提及该信息。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评价

8.【答案】D

本题考查解读图片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材料中“逻辑上的破坏,物质的各部分分开,然后建设性地四散各处”说明该美术创作方法和毕加索立体派分割、支离破碎感觉的画法相似,《格尔尼卡》是毕加索立体画派典型作品,故D正确;

A是浪

漫主义;

B是现实主义;

C是印象派。

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

美术·

立体画派

9.【答案】D

【解析】从“三司使”的设置判断是宋代。

10.【答案】C

【解析】略

11.【答案】B

本题材料提到,“中感母恩,虽废君命,徙之可也”,对大夫减轻了处罚。

这反映了以德为主,减轻刑罚的思想,结合所学知识,西汉治国思想在汉武帝时期是独尊儒术,德主刑辅的。

因此选B。

ACD虽属董仲舒思想,但是不符合材料,排除。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思想

12.【答案】C

【解析】《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列强对华侵略方式的重要转变——有瓜分到“以华治华”政策,从此清政府成为列强在华代理人,即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13.【答案】

(1)中国:

强化了小农经济(1分);

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成为近代中国落伍的重要因素(2分)。

西欧:

大力扶植工商业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开辟。

(2分)

(2)轨迹:

从小幅增长到大幅度提高、又大幅回落。

(3分)

因素:

1931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

1929爆发世界性经济危机。

(4分,每点2分)(其它言之成理的回答也可酌情给分)

(3)经济上,初步形成了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加入世贸组织、亚太经合组织,参与全球化的世界经济。

(每点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给4分)

外交上,制定独立自主的不结盟外交政策;

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每点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给4分)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材料有效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一中“要避免‘为农者相率而趋于工矣’”等信息可知中国实行的政策是重农抑商,联系所学知识来回答这一政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即可,从材料二中“纷纷鼓励本国制造业的发展,为增加出口额而给予手工工场以扶植”的信息可知西方实行的政策是重商主义政策,联系所学可知,这一政策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开辟。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表格材料有效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变化的轨迹依据表格中“国内生产商品”的再各时期的数据变化可概括出从小幅增长到大幅度提高、又大幅回落。

第二小问国际因素抓住1920—1936年间重大的时间来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得出1931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关键就是说明我国融入世界的表现,经济方面可从对外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加入世贸等角度来列举史实进行说明;

外交方面可从新时期外交政策的变化及其成就来说明,如制定独立自主的不结盟外交政策;

古代中国的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重农抑商;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殖民扩张·

重商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入世;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新时期外交的成就

14.【答案】

(1)相似之处:

把人、人类社会作为探究的对象。

(2分)根本目的:

古希腊思想家是发展和完善城邦民主政治;

孔子是巩固奴隶主贵族政治。

(2)核心主张:

因信称义,信仰得救。

(2分)原因:

康有为希望效法马丁•路德,通过改造儒家思想为资产阶级变法服务。

(3分)

(3)提倡科学和民主。

(2分)陈独秀全面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在批判中继承和发展。

(1)依据材料一,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强调“有思想力的

人是万物的尺度”;

孔子之处“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孔子与古希腊的思想家都把人和人类社会作为研究对象。

古希腊的思想家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权利、责任,有利于完善民主政治;

孔子关注的是社会问题,主张人要服从社会,维护奴隶社会的统治秩序。

(2)结合所学知识,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核心主张是“因信称义”。

康有为希望效法马丁·

路德,通过创立孔教,把儒家思想由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改造为资产阶级变法的思想基础,改造儒家思想为资产阶级变法服务。

(3)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材料三中的“德先生”、“赛先生”分别指民主、科学;

陈独秀全面否定传统文化,全面肯定西方文化,这是新文化运动的局限。

在对待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问题上要坚持传承与创新的态度;

要把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吸纳优秀的外来文化相结合。

古代和近代中西方的思想成就。

15.【答案】

(1)相同点:

都面临遭受西方殖民侵略的相同背景;

都以自强为目的;

都主张向西方学习,且都是有选择性学习;

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

都在一定程度上

推动了本国近代化进程。

(3分。

言之成理、答出3点即可)

不同点:

日本改革的推行者更加强势,日本天皇掌权,而中国光绪帝无实权;

日本改革更加全面与彻底,涉及到政治制度各个层面,而清政府改革没有从实质上触动封建制度与文化;

日本向西方学习的选择性更明确,军国主义色彩极其浓厚;

结果中国失败,但也传播了民主和救亡图存的思想,推动了思想解放,日本由此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成为列强之一,走上对外扩张道路,给东亚及世界和平造成伤害,也给其自身造成困局。

(6分。

言之成理、答出3点即可)

(2)不同意:

明治维新全面深刻学习西方的近代文明,使日本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

体现在:

经济上,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政治上,确立起了民主制度;

思想上,传播了西方近代文化。

同意:

主要体现在:

政治上,天皇掌握重权,议会形同虚设;

思想上,推行愚民政策,灌输天皇崇拜思想;

军事上,倡导武士道精神。

(1)主要相同点联系所学知识可从改革的背景、改革的方式、改革的目的、改革的作用等角度来对比归纳即可。

主要不同点结合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的相关史实,可从领导者的力量、改革措施的全面有效、改革的影响等角度来对比归纳即可。

(2)此题为开放性题目。

不同意。

从积极的方面来评价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全面深刻学习西方的近代文明,使日本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

经济上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促进了工业化;

政治上确立民主制度,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思想上传播西方近代文化,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同意。

从明治维新的弊端来评价。

政治上天皇掌握重权,议会形同虚设,人民的民主权力有限;

思想上推行愚民政策,灌输天皇崇拜思想;

军事上倡导武士道精神,极富侵略意识。

选考一历史上重大改革·

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的内容和认识;

历史上重大改革·

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的内容和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艺术创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