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高教版)复习讲义.doc
《病理生理学(高教版)复习讲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生理学(高教版)复习讲义.doc(37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病理生理学
第一章疾病概论(Introductiontodisease)
第一节健康和疾病的概念(conceptsofhealthanddisease)
一、健康(health)
Health--isastateofcompletephysical,mentalandsocialwell-beingandnotmerelytheabsenceofdiseaseorinfirmity.(健康是躯体、精神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
这个定义于1946年成立时提出,1948年正式通过。
将近60年来,一个字都没有改动,充分说明这个定义的经典性和权威性。
躯体上的完好状态指躯体结构、功能和代谢的正常,采用当今的科技手段未发现任何异常现象。
精神上的完好状态指人的情绪、心理、学习、记忆及思维等处于正常状态,表现为精神饱满、乐观向上、愉快地从事工作和学习,能应对紧急的事件,处理复杂的问题。
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指人的行为与社会道德规范相吻合,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在社会中承担合适的角色。
同时,这个定义也隐含了医学模式的转变,也就是从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
它强调健康不单是躯体上没有疾病,而且在精神上、社会功能上必须完好。
世界卫生组织上述关于健康的定义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目前已受到广泛的认可。
二、疾病(disease)
什么又是疾病?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对疾病有不同的观点。
a)idealism(唯心主义):
疾病是鬼神作怪,菩萨不保佑。
b)popularviewpoint(通俗的观点):
dis-ease(不舒服)
按老百姓的通俗观点,疾病是不舒服(dis-ease)。
但我们跑5000米长跑,感到腰酸腿痛,也不舒服;有些人患了肝脏、肺脏的肿瘤,在早期并没有感觉出“不舒服”,直到单位体检的时候才被发现。
所以,按“不舒服”来定义疾病似乎还不够准确。
c)ancientIndianMedicine:
气、胆、痰三种体液失衡
d)ancientChineseMedicine:
阴阳五行的失调
古印度医学和中医学对疾病的认识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具有一定的道理。
e)generallyaccepted:
Diseaseisdefinedasanabnormallifeprocesswhichisinducedbydisordersofhomeostasisundertheactionofcertaincause(s).
目前一般认为,疾病是在一定病因作用下,机体自稳(homeostasis)调节紊乱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在此过程中,躯体、精神及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被破坏,机体进入内环境稳态失衡、与环境或社会不相适应的状态。
三、亚健康(sub-health)
亚健康指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包括躯体性、心理性、人际交往性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发生率很高。
根据WHO统计:
人群中真正健康的人只占约5%,患病的人占约20%,处于亚健康的人占75%。
在中国,亚健康者>7亿,而中青年是亚健康的高发人群。
亚健康可由多种原因引起。
如工作、学习负荷过重导致人体身心疲惫;家庭、社会及个人的麻烦事过多导致人烦躁、忧虑;环境污染导致人体质下降;生活及工作方式不科学破坏人体正常的“生物钟”等等。
某些遗传因素亦在亚健康的发生中具有作用。
亚健康的表现十分复杂,可有下述多种表现形式:
①躯体性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为疲乏无力,精神不振。
②心理性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为焦虑、烦躁、易怒、睡眠不佳等,严重时可伴有胃痛、心悸等表现。
这些问题的持续存在可诱发心血管疾病及肿瘤等的发生。
③人际交往性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为与社会成员的关系不稳定,心理距离变大,产生被社会抛弃和遗忘的孤独感。
④过劳死指亚健康状态未进行及时干预,一部分人出现未老先衰、猝然死亡的恶果。
亚健康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以向健康或疾病转化。
减轻工作负荷,化解心理矛盾,积极开展体育锻炼,改变不良的工作生活习惯,可促使亚健康向健康转化;长期忽视亚健康的存在,不处理,则亚健康向疾病转化。
因此,我们要充分重视亚健康的危险性,促使亚健康向健康转化。
图:
健康与亚健康、疾病的关系
第二节病因学(etiology)
下面我们进一步讨论第二个问题:
病因学
病因学主要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
一、疾病发生的原因(cause)
病因是指引起疾病必不可少的、决定疾病特异性的因素。
如结核杆菌引起肺结核;乙肝病毒引起乙型肝炎。
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很多,一般可分为以下七大类:
1、生物性因素(biologicalfactors)
生物性因素主要指病原微生物及寄生虫。
这类病因引起各种感染性疾病,其致病性取决于病原体侵入的数量、毒力及侵袭力(invasiveness),亦与机体本身的防御及抵抗力大小有关。
图:
病原微生物
图:
寄生虫
2、理化因素(physicalandchemicalfactors)
高温(或寒冷)、高压(或突然减压)、电流、辐射、机械力、噪声、强酸、强碱及毒物等
3、营养性因素(nutritionalfactors)
指各类必须物质或营养物质等的缺乏或过多。
4、遗传因素(geneticfactors)
遗传性因素指染色体畸变或基因突变等遗传物质缺陷。
基因突变(genemutation)--基因结构发生改变,使得蛋白质表达、结构、功能发生变化而致病。
如凝血因子Ⅷ的突变或缺失导致甲型血友病。
染色体畸变(chromosomalaberration)——指因染色体数目的异常或结构的改变而致病。
5、先天性因素(congenitalfactors)
指在妊娠期能损害胎儿发育的有害因素,这些因素导致各种畸形和发育缺陷,如唇裂、腭裂、无脑儿等。
有些先天性因素是基因突变,也属于遗传性因素。
但大多数先天性因素是获得性的,如风疹病毒的感染,致畸药物的使用等。
图:
唇裂
图:
无脑儿
6、免疫因素(immunologicalfactors)
免疫反应过强、免疫缺陷或自身免疫反应等免疫因素均可对机体造成影响。
过敏反应(anaphylacticreaction):
如对青霉素、血清制品的过敏
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disease):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免疫缺陷病(immunodeficiencydisease):
如艾滋病,由于HIV病毒破坏淋巴细胞而使机体免疫功能全面崩溃,常因并发感染而死亡。
7、社会心理因素(socialandpsychologicalfactors)
指紧张的工作,不良人际关系,恐惧、焦虑及愤怒等不良情绪反应。
它们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防治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不是一个单纯生物学的概念。
人具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复杂的社会联系,经常会碰到社会、心理问题。
这些问题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防治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这就是为什么单纯“生物医学模式”要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道理。
二、疾病发生的条件(condition)
条件指影响疾病发生的因素(促进或抑制)——机体状态或自然环境
例如:
①营养不良、过度劳累→抵抗力↓→结核菌入侵→结核病
在这里,营养不良及过度劳累是条件,而结核菌是病因。
②婴幼儿→呼吸道防御功能不全→病原微生物感染→呼吸道传染病
在这里,呼吸道防御功能低下是条件,病原体是病因。
此外,还有两个与条件相关的名词:
诱因和危险因素。
诱因(precipitatingfactors)——加强病因作用,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例如:
①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上消化道大出血→诱发肝性脑病
②体力活动、过多过快输液、情绪激动→诱发心力衰竭
危险因素(riskfactors)——分不清是原因还是条件时称之。
例如:
高血脂症、高血压、抽烟等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第三节发病学(Pathogenesis)
发病学是研究疾病发生的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由于课时数的限制,此处仅讨论疾病发生的普遍规律和基本机制。
我们把它归纳为“四大规律”、“三大机制”。
一、疾病发生的普遍规律
Fourlaws(四大规律):
(一)自稳态的失衡与调节(imbalanceandregulationofhomeostasis)
正常状态下,机体通过神经、体液的精细调节,各系统器官、组织、细胞之间的活动互相协调,机体与自然及社会环境亦保持适应关系,这种状态称为稳态(homeostasis)。
疾病发生时,稳态调节的某一方面首先发生紊乱,原有的平衡被打破,机体通过反馈调节(特别是负反馈调节)在病理状态下建立新的平衡。
各种新平衡的建立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发挥某些代偿作用,同时也形成了各种疾病不同的病理特点。
例如发热的过程:
正常状态下,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体温调定点是37℃,人体体温也是37℃左右,昼夜之间波动不大,此时,调定点与体温是平衡的,机体的产热与散热也是平衡的,这就叫自稳态。
当病原体感染,内生致热原释放时,体温调定点可升高(如40℃),此时调定点与体温之间的平衡被打破,于是机体发挥调节功能,使产热增加,散热减少,致使体温升高,直至达到40℃,这时机体在病理状态下建立新的平衡。
图:
发热的三个时相
Ⅰ.体温上升期;Ⅱ.高温持续期;Ⅲ.体温下降期;红线代表体温调定点曲线;黑线代表体温曲线。
(二)损伤与抗损伤(Damageandanti-damage)
损伤与抗损伤也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普遍规律。
它贯穿疾病始终,其双方力量对比决定了疾病的发展方向和预后。
对各种损伤做出抗损伤反应是生物机体的重要特征,也是生物机体维持生存的必要条件。
原始的单细胞生物即具备这种特征,如阿米巴原虫遇到有害刺激时,可伸出伪足进行逃避。
当生物进化至哺乳动物及人类,机体各器官系统已具备精细的功能分化,由神经-内分泌系统协调机体对损伤的反应,抗损伤反应也因此变得十分复杂。
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机体需要动员各种抗损伤机制来帮助排除病原体,抑制各种损伤因子,促进创伤修复,增强机体对损伤的抵抗力等。
图:
损伤与抗损伤
上面这张示意图描述了疾病过程中机体的损伤与抗损伤发应,大圆圈外的箭头代表各种损伤因素,如感染、中毒等。
而机体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复杂而完善的抗损伤机制。
小圆圈内的箭头代表机体的抗损伤反应,如解毒功能、应激反应,抗氧化酶等。
抗损伤反应对损伤因素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但有时也有交叉或非特异性抗损伤反应的存在。
如:
毒物作用时,机体可同时激活解毒、应激反应、抗氧化酶等反应。
做为医生,我们就时要加强或维持机体的抗损伤能力,而尽量减轻损伤因素的作用。
提问:
食物中毒时发生呕吐,是否需要止吐:
答:
不需要。
有时还要催吐洗胃。
(三)因果交替(alternationofcauseandresult)
因果交替是指原因与结果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