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70 ,大小:9.94MB ,
资源ID:1637688      下载积分:1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63768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病理生理学(高教版)复习讲义.doc)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病理生理学(高教版)复习讲义.doc

1、病理生理学第一章 疾病概论(Introduction to disease)第一节 健康和疾病的概念(concepts of health and disease)一、健康(health) Health- is a state of complete physical, mental and social well-being and not merely the absence of disease or infirmity.(健康是躯体、精神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 这个定义于1946年成立时提出,1948年正式通过。将近60年来,一个字都没有改动,充分说明这个定义

2、的经典性和权威性。 躯体上的完好状态指躯体结构、功能和代谢的正常,采用当今的科技手段未发现任何异常现象。精神上的完好状态指人的情绪、心理、学习、记忆及思维等处于正常状态,表现为精神饱满、乐观向上、愉快地从事工作和学习,能应对紧急的事件,处理复杂的问题。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指人的行为与社会道德规范相吻合,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在社会中承担合适的角色。 同时,这个定义也隐含了医学模式的转变,也就是从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它强调健康不单是躯体上没有疾病,而且在精神上、社会功能上必须完好。 世界卫生组织上述关于健康的定义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目前已受到广泛的认可。二、疾病

3、(disease) 什么又是疾病?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对疾病有不同的观点。 a) idealism(唯心主义): 疾病是鬼神作怪,菩萨不保佑。 b) popular viewpoint (通俗的观点):dis-ease(不舒服) 按老百姓的通俗观点,疾病是不舒服(dis-ease)。但我们跑5000米长跑,感到腰酸腿痛,也不舒服;有些人患了肝脏、肺脏的肿瘤,在早期并没有感觉出“不舒服”,直到单位体检的时候才被发现。所以,按“不舒服”来定义疾病似乎还不够准确。 c) ancient Indian Medicine:气、胆、痰三种体液失衡 d) ancient Chinese Medicine:阴

4、阳五行的失调 古印度医学和中医学对疾病的认识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具有一定的道理。 e) generally accepted: Disease is defined as an abnormal life process which is induced by disorders of homeostasis under the action of certain cause(s). 目前一般认为,疾病是在一定病因作用下,机体自稳(homeostasis)调节紊乱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在此过程中,躯体、精神及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被破坏,机体进入内环境稳态失衡、与环境或社会不相适应的状

5、态。三、亚健康(sub-health) 亚健康指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包括躯体性、心理性、人际交往性亚健康状态)。亚健康发生率很高。根据WHO统计:人群中真正健康的人只占约5,患病的人占约20,处于亚健康的人占75。在中国,亚健康者7亿,而中青年是亚健康的高发人群。 亚健康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工作、学习负荷过重导致人体身心疲惫;家庭、社会及个人的麻烦事过多导致人烦躁、忧虑;环境污染导致人体质下降;生活及工作方式不科学破坏人体正常的“生物钟”等等。某些遗传因素亦在亚健康的发生中具有作用。 亚健康的表现十分复杂,可有下述多种表现形式:躯体性亚健康状态 主要表现为疲乏无力,精神不振。心理性亚健康

6、状态 主要表现为焦虑、烦躁、易怒、睡眠不佳等,严重时可伴有胃痛、心悸等表现。这些问题的持续存在可诱发心血管疾病及肿瘤等的发生。人际交往性亚健康状态 主要表现为与社会成员的关系不稳定,心理距离变大,产生被社会抛弃和遗忘的孤独感。过劳死 指亚健康状态未进行及时干预,一部分人出现未老先衰、猝然死亡的恶果。 亚健康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以向健康或疾病转化。减轻工作负荷,化解心理矛盾,积极开展体育锻炼,改变不良的工作生活习惯,可促使亚健康向健康转化;长期忽视亚健康的存在,不处理,则亚健康向疾病转化。因此,我们要充分重视亚健康的危险性,促使亚健康向健康转化。图:健康与亚健康、疾病的关系第二节 病因学(et

7、iology) 下面我们进一步讨论第二个问题:病因学 病因学主要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一、疾病发生的原因( cause ) 病因是指引起疾病必不可少的、决定疾病特异性的因素。如结核杆菌引起肺结核;乙肝病毒引起乙型肝炎。 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很多,一般可分为以下七大类: 1、生物性因素(biological factors) 生物性因素主要指病原微生物及寄生虫。这类病因引起各种感染性疾病,其致病性取决于病原体侵入的数量、毒力及侵袭力(invasiveness),亦与机体本身的防御及抵抗力大小有关。图:病原微生物图:寄生虫 2、理化因素(physical and chemical factors

8、) 高温(或寒冷)、高压(或突然减压)、电流、辐射、机械力、噪声、强酸、强碱及毒物等 3、营养性因素(nutritional factors) 指各类必须物质或营养物质等的缺乏或过多。 4、遗传因素(genetic factors) 遗传性因素指染色体畸变或基因突变等遗传物质缺陷。 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基因结构发生改变,使得蛋白质表达、结构、功能发生变化而致病。如凝血因子的突变或缺失导致甲型血友病。 染色体畸变(chromosomal aberration)指因染色体数目的异常或结构的改变而致病。 5、先天性因素(congenital factors) 指在妊娠期能损害胎儿

9、发育的有害因素,这些因素导致各种畸形和发育缺陷,如唇裂、腭裂、无脑儿等。有些先天性因素是基因突变,也属于遗传性因素。但大多数先天性因素是获得性的,如风疹病毒的感染,致畸药物的使用等。图:唇裂图:无脑儿 6、免疫因素(immunological factors) 免疫反应过强、免疫缺陷或自身免疫反应等免疫因素均可对机体造成影响。 过敏反应(anaphylactic reaction):如对青霉素、血清制品的过敏 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免疫缺陷病(immunodeficiency disease):如艾滋病,由于HIV病毒破坏淋

10、巴细胞而使机体免疫功能全面崩溃,常因并发感染而死亡。 7、社会心理因素(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指紧张的工作,不良人际关系,恐惧、焦虑及愤怒等不良情绪反应。它们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防治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不是一个单纯生物学的概念。人具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复杂的社会联系,经常会碰到社会、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防治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这就是为什么单纯“生物医学模式”要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道理。二、疾病发生的条件(condition) 条件指影响疾病发生的因素(促进或抑制)机体状态或自然环境 例如: 营养不良、过度劳累抵抗力结核

11、菌入侵结核病 在这里,营养不良及过度劳累是条件,而结核菌是病因。 婴幼儿呼吸道防御功能不全病原微生物感染呼吸道传染病 在这里,呼吸道防御功能低下是条件,病原体是病因。 此外,还有两个与条件相关的名词:诱因和危险因素。 诱因(precipitating factors)加强病因作用,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例如: 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上消化道大出血诱发肝性脑病 体力活动、过多过快输液、情绪激动诱发心力衰竭 危险因素(risk factors)分不清是原因还是条件时称之。 例如:高血脂症、高血压、抽烟等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第三节 发病学(Pathogenesis) 发病学是研究疾病发生

12、的规律和机制的科学。由于课时数的限制,此处仅讨论疾病发生的普遍规律和基本机制。我们把它归纳为“四大规律”、“三大机制”。一、疾病发生的普遍规律 Four laws (四大规律): (一)自稳态的失衡与调节(imbalance and regulation of homeostasis) 正常状态下,机体通过神经、体液的精细调节,各系统器官、组织、细胞之间的活动互相协调,机体与自然及社会环境亦保持适应关系,这种状态称为稳态(homeostasis)。 疾病发生时,稳态调节的某一方面首先发生紊乱,原有的平衡被打破,机体通过反馈调节(特别是负反馈调节)在病理状态下建立新的平衡。各种新平衡的建立对疾病

13、的发生发展发挥某些代偿作用,同时也形成了各种疾病不同的病理特点。 例如发热的过程:正常状态下,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体温调定点是37,人体体温也是37左右,昼夜之间波动不大,此时,调定点与体温是平衡的,机体的产热与散热也是平衡的,这就叫自稳态。当病原体感染,内生致热原释放时,体温调定点可升高(如40),此时调定点与体温之间的平衡被打破,于是机体发挥调节功能,使产热增加,散热减少,致使体温升高,直至达到40 ,这时机体在病理状态下建立新的平衡。图:发热的三个时相.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体温下降期;红线代表体温调定点曲线;黑线代表体温曲线。 (二) 损伤与抗损伤(Damage and anti-

14、damage) 损伤与抗损伤也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普遍规律。它贯穿疾病始终,其双方力量对比决定了疾病的发展方向和预后。 对各种损伤做出抗损伤反应是生物机体的重要特征,也是生物机体维持生存的必要条件。原始的单细胞生物即具备这种特征,如阿米巴原虫遇到有害刺激时,可伸出伪足进行逃避。当生物进化至哺乳动物及人类,机体各器官系统已具备精细的功能分化,由神经-内分泌系统协调机体对损伤的反应,抗损伤反应也因此变得十分复杂。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机体需要动员各种抗损伤机制来帮助排除病原体,抑制各种损伤因子,促进创伤修复,增强机体对损伤的抵抗力等。图:损伤与抗损伤 上面这张示意图描述了疾病过程中机体的损伤与抗损伤发应,大圆圈外的箭头代表各种损伤因素,如感染、中毒等。而机体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复杂而完善的抗损伤机制。小圆圈内的箭头代表机体的抗损伤反应,如解毒功能、应激反应,抗氧化酶等。 抗损伤反应对损伤因素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但有时也有交叉或非特异性抗损伤反应的存在。如:毒物作用时,机体可同时激活解毒、应激反应、抗氧化酶等反应。 做为医生,我们就时要加强或维持机体的抗损伤能力,而尽量减轻损伤因素的作用。 提问:食物中毒时发生呕吐,是否需要止吐: 答:不需要。有时还要催吐洗胃。(三)因果交替(alternation of cause and result) 因果交替是指原因与结果不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