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松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373367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07.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松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绿松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绿松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绿松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绿松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绿松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绿松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松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绿松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英文名称:

turquoise

  矿物名称:

  结晶状态:

通常呈块状或皮壳状隐晶质集合体

  颜色:

浅至中等蓝色、绿蓝色至绿色,常有斑点、网脉或暗色矿物杂质

  光泽:

蜡状光泽

  摩氏硬度:

5-6

  密度:

2.76(+0.14,-0.36)g/cm3

  光性特征:

非均质集合体

  多色性:

  折射率:

1.610-1.650,点测法通常为1.61

  双折射率:

集合体不可测

  放大检查:

常见暗色基质

  紫外荧光:

长波:

无至弱,绿黄色;

短波:

  吸收光谱:

偶见420nm,432nm,460nm中至弱吸收带

成因分析

  绿松石经过现代矿物学研究是一种含水的铜铝磷酸盐,归类于磷酸盐矿物。

这是一种水流沉淀生成的矿物。

绿松石在液态浸流沉淀生成的过程中颜色从蓝、绿色到浅绿、浅黄色。

硬度因成矿过程中结晶压力和后期压力和风化条件导至差异较大,绿松石在现代宝玉石鉴定分类中被列为半宝石,其中蓝色的为贵重首饰石品种,蓝色及蓝绿色翠绿等色彩纯正,结构致密者皆可为高端艺术雕刻的首选,绿松石因其绝美的色泽是一种东西方传承共赏的宝玉石。

类别等级

国际通用分法

   

绿松石属优质玉材,中国清代称之为天国宝石,视为吉祥幸福的圣物。

绿松石因所含元素的不同,颜色也有差异,氧化物中含铜时呈蓝色,含铁时呈绿色。

其中以蓝色、深蓝色不透明或微透明,颜色均一,光泽柔和,无褐色铁线者质量最好。

国际宝石界将绿松石分为四个品级:

一级品即波斯级;

二级品即美洲级;

三级品即埃及级;

四级品即阿富汗级。

一级品为质量最优的绿松石。

  绿松石质地细腻、柔和,硬度适中,色彩娇艳柔媚,但颜色、硬度、品质差异较大。

通常分为四个品种,即瓷松、绿松、泡(面)松及铁线松等。

  瓷松:

是质地最硬的绿松石,硬度为5.5~6。

因打出的断口近似贝壳状,抛光后的光泽质感均很似瓷器,故得名。

通常颜色为纯正的天蓝色,是绿松石中最上品。

  绿松:

颜色从蓝绿到豆绿色,硬度在4.5~5.5,比瓷松略低。

是一种中等质量的松石。

  泡松:

又称面松,呈淡蓝色到月白色,硬度在4.5以下,用小刀能刻划。

因为这种绿松石软而疏松,只有较大块才有使用价值,为质量最次的松石。

但在绿松石原料日益缺乏的今天,常采用注塑、注蜡以及染色等人工处理方法,改善其质量及外观,因而也可"

废物利用"

  铁线松:

绿松石中有黑色褐铁矿细脉呈网状分布,使蓝色或绿色绿松石呈现有黑色龟背纹、网纹或脉状纹的绿松石品种,被称为铁线松。

其上的褐铁矿细脉被称为"

铁线"

铁线纤细,粘结牢固,质坚硬,和松石形成一体,使松石上有如墨线勾画的自然图案,美观而独具一格。

具美丽蜘蛛网纹的绿松石也可成为佳品。

但若网纹为粘土质细脉组成,则称为泥线绿松石。

泥线松石胶结不牢固,质地较软,基本上没有使用价值。

国内绿松石等级

  根据颜色、光泽、质地和块度,我国工艺美术界一般将绿松石划分为三个等级:

  

(1)一级绿松石:

呈鲜艳的天蓝色,颜色纯正、均匀,光泽强,半透明至微透明,表面有玻璃感。

质地致密、细腻、坚韧,无铁线或其他缺陷,块度大。

  

(2)二级绿松石:

呈深蓝、蓝绿、翠绿色,光泽较强,微透明。

质地坚韧,铁线或其他缺陷很少,块度中等。

  (3)三级绿松石:

呈浅蓝或蓝白,浅黄绿等色,光泽较差,质地比较僵硬,铁线明显,或白脑、筋、糠心等缺陷较多,块度大小不等。

国外绿松石等级

   国外根据绿松石的颜色、透明度以及杂质分布的特征将绿松石分为四个等级,这些等级有时用一些地名来表示,这里的名称仅用与质量等级,并不指示地理产地。

  

(1)一级品

  一级品包括以下三种不同结构的绿松石

  A、最上等的绿松石呈强-中等的蓝色,颜色柔和而均匀

  ,没有暗色或浅蓝色斑点,没有铁线,强光泽和半透明使绿松石表面有玻璃感。

绿松石孔隙度小,相对密度较大。

这个等级很少见,常见于波斯出产的松石,故商业上成为波斯级;

  B、颜色和质地匀为上等,但绿松石表面有一种诱人的蜘蛛网花纹,这时铁构成的象线一样细的线条网格。

这种绿松石常成为波斯蜘蛛网绿松石;

  C、颜色和质地匀为上等,但绿松石含有不同数量和形式的铁线,铁线的数量、颜色和分布使铁线绿松石的等级变化很大,而其吸引人的程度是划分等级的原则之一。

这种类型成为波斯级铁线绿松石。

  

(2)二级品

  二级品按其结构分为下列三种:

  A、这个等级是浅蓝色,不如波斯级颜色鲜艳。

透明度也比波斯级差,不透明或微透明,光泽不够强,结构呈斑状,带有略浅或略暗的区域,多数没有铁线;

  B、颜色和质地同级,表面有细的蜘蛛网;

  C、颜色和质地同级,含有不同数量和形式的铁线。

  二级品商业上称为美洲级,美国松石和墨西哥松石等,这些名称都不具有产地意义。

  (3)三级品

  呈现蓝色或蓝绿色,通常是从一级品中挑选下来的,它比美国松石致密,但颜色不讨人喜欢,所以很少趋近二级品。

贴线多的下等品销路不大。

商业上称为埃及级。

  (4)四级品

  呈浅色或深色的黄绿色,铁线更多,是劣等品,价值极小,商业上称为阿富汗级绿松石作为宝石是以颜色为其主要特征的,工艺美术上要求绿松石具有标准的天蓝色。

其次是深蓝和蓝绿色,光泽强,半透明,质地细腻,致密块大,光洁无裂,无白脑、筋、糠心、炸性及其他缺陷。

有黑色花纹者,要求花纹边界清晰无间隙。

至于透明的小晶体,则是罕见的绿松石精品,重量达0.6克拉即可琢磨成刻面型宝石。

  白脑:

指在天蓝或蓝绿底色上存在的白色或月白色的星点或斑点。

这时候由石英、方解石等矿物造成的。

白脑的存在会大大降低绿松石的质量。

筋:

指具有细脉白脑的绿松石。

糠心:

指绿松石的外层为瓷松,而内心为灰褐色。

灰褐色为绿松石的一大忌,故严重影响其质量。

炸性:

指绿松石在加工过程中易于自然裂开的性能。

矿石产地

我国是绿松石的主要产出国之一。

湖北郧县、陕西白河、河南淅川、新疆哈密、青海乌兰、安徽马鞍山等地均有绿松石产出,其中以湖北郧县、郧西、竹山一带的优质绿松石为世界著名产地,云盖山上的绿松石以山顶的云盖寺命名为云盖寺绿松石,是世界著名的中国松石雕刻艺术品的原石产地,在业内和收藏界享有盛名并畅销国内外。

此外。

江苏、云南等地也发现有绿松石。

在国外的著名的绿松石产地伊朗,产出最优质的瓷松和铁线松,被称为波斯绿松石。

此外,埃及、美国、墨西哥、阿富汗、印度及原苏联等国均产出绿松石。

  目前世界较大的优质绿松石原石,皆产于湖北省十堰市郧县海拔1200多米的云盖山附近。

其中云盖寺矿收藏的一块绿松石长82厘米,高、宽各29厘米,重达66公斤,呈蓝、绿色,结构完整,质地细腻。

湖北郧阳地区被称为东方的绿宝石之乡,盛产的绿松石料质纯净,色泽艳丽,颜色多样,郧县云盖山绿松石矿为中国绿松石著名产地,尤为珍贵。

历史渊源

 绿松石是我国"

四大名玉"

之一,自新石器时代以后历代文物中均有不少绿松石制品,是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资源的传统玉石。

古人称其为"

碧甸子"

、"

青琅秆"

等等,欧洲人称其为"

土耳其玉"

或"

突厥玉"

土耳其并不产绿松石,据认为是由于古代波斯出产绿松石,经土耳其运往欧洲,人们以为产于土耳其而得名。

1927年我国地质界老前辈章鸿钊先生,在其名著《石雅》中解释说:

"

此(指绿松石)或形似松球,色近松绿,故以为名"

,是说绿松石因其天然产出常为结核状、球状,色如松树之绿,因而被称为"

绿松石"

可以说是非常形象的,也可简称为"

松石"

  据专家考证推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和氏璧即是绿松石所制。

这件与"

价值连城"

完璧归赵"

等成语故事直接相关,且被秦始皇制成传国玺的宝物倘若真是绿松石,则可见古人对绿松石的珍视程度。

  美国的印第安人认为绿松石是大海和蓝天的精灵,会给远征的人带来吉祥和好运,被誉为成功幸运之石,是神力的象征。

世界上许多少数民族视它为神的礼物。

  绿松石是古老宝石之一,有着几千年的灿烂历史,深受古今中外人士的喜爱。

早在古埃及、古墨西哥、古波斯,绿松石被视为神秘、避邪之物,当成护身符和随葬品。

河南郑州大河村仰韶文化(距今6500-4400年)遗址中出土两件绿松石制成的28厘米长的鱼形饰物。

公元5500年前,古埃及就在西奈半岛上开采绿松石,第一王朝时埃及国王曾派出组织精良并有军队护卫的两三千人的劳动大军,寻找并开采绿松石。

考古者在挖掘埃及古墓时发现,埃及国王早在公元前5500年就已佩戴绿松石珠粒,最古老珍贵的绿松石是在5000多年前埃及皇后(Zer皇后)的木乃伊手臂上戴有四只用绿松石制成的金色手镯,1900年挖掘时,饰品依然光彩夺目,堪称世界奇珍。

绿松石质朴典雅,千百年来受到许多国家的人们的宠爱,甚至达到迷信的程度。

埃及人用绿松石雕成爱神来护卫自己的宝库;

印第安人认为佩戴绿松石饰物可以避邪和得到神灵的保佑;

中国藏族同胞认为绿松石是神的化身,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是最为流行的神圣装饰物,被用于第一个藏王的王冠,当作神坛供品。

绿松石是国内外公认的“十二月生辰石”,代表胜利与成功,有“成功之石”的美誉。

  !

  十堰是一个资源富市。

矿产资源储量丰富,现已探明的矿藏有绿松石、金、银、石煤、稀土、铁锡、钒、锑、铅、锌、大理石、石棉、重晶石、铀、钾、钼、钴等50多种,潜在价值在4000亿元以上。

所以请朋友们来十堰买绿松石吧,价格还不贵嚄!

绿松石的魂与美

  大凡古老的民族,用绿松石做珠宝首饰的历史都很悠久,如美洲的印地安人,古代波斯人。

在我国各民族中,绿松石用得最多的,要数藏族人民。

  基本上每个藏民都拥有某种形式的绿松石。

在西藏高原上,人们认识绿松石由来已久。

一般来说,从波斯进口的绿松石质量最优,从内地引进的质量一般。

美国西南部是新的货源。

藏胞对绿松石优质品的评价标准是,色呈天蓝,无裂纹。

  自古以来,绿松石就在西藏占有重要的地位。

它被用于第一个藏王的王冠,用作神坛供品以及藏王向居于高位的喇嘛赠送的礼品及向邻国贡献的贡品。

在本世纪拉萨贵族所戴的珠宝中,金和绿松石仍是主要的材料。

  在许多亚洲社会,蓝色被视为吉利,并把许多特别的权力归因于这一蓝色或带蓝色的宝石.一些西藏社团相信戴一只镶绿松石戒指可保佑旅途平安。

梦见绿松石意味着吉祥和新生活的开始。

戴在身上的绿松石变成绿色是肝病的征兆,也有人说这显示了绿松石吸出黄疸病毒的功能。

  许多藏人颈脖上都戴有系上一块被视为灵魂的绿松石的项链。

一个古老的传说记叙了绿松石和灵魂之间的关系:

根据天意,藏王的臣民不许将任何一块绿松石丢进河里,因为那样做灵魂也许会离开他的躯体而使之身亡。

  绿松石通常被用来作珠子。

尺寸从8~60mm不等,或者抛光或不加琢磨。

在带有佛家神圣的108颗珠子的念珠上,绿松石可以是一种主要的珠子或垫圈。

  许多藏人社团都将绿松石用于日常发饰。

游牧妇女将她们的头发梳成108瓣,瓣上饰以绿松石和珊瑚。

对藏南的已婚妇女来说,秀发上的绿松石珠串是必不可少的,它表达了对丈夫长寿的祝愿。

头发上不戴任何绿松石被认为是对丈夫的不敬。

  在喜马拉雅地区西部,绿松石和其他一些贵重物件被直接缝在女人的衣裙或儿童的帽上。

  有时整个外衣的前襟都装饰上金属片、贝壳、各种材料的珠子、扣子和绿松石。

孩子帽上的饰物还有保护作用。

  大多数藏族妇女还将绿松石串珠与其他贵重物品如珊瑚、琥珀、珍珠和硬玉等一起制成的项链。

男性的饰物则比较简化,通常用几颗绿松石珠子与珊瑚串在一起围在脖子上,或在耳垂上用线系上一颗绿松石珠。

尼泊尔西北部Manang的妇女以戴一颗边上配两颗珊瑚珠的长70mm绿松石块为荣。

戴上这一件珠宝,对外出经商的丈夫来说,意味着身家安全。

  护身符容器在亚洲是一种重要的珠宝玉器。

每一个藏民都有一个或几个这种容器来装宗教的书面文契。

从居于高位的喇嘛衣服上裁下的布片或袖珍宗教像等保护性物件。

这种容器可以是平纹布袋,但更多的是雕刻精巧的金银盒,且很少不带绿松石装饰。

有时居中放一块大小适当的绿松石,有时将许多无瑕绿松石与钻石、金红石和祖母绿独到地排列在24K黄金祖传物件上。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拉萨地区和西藏中部,流行一种特殊类型的护身器:

在曼荼罗菩萨像及供奉此像之地)形盒,上有金银的两个交叉方形,通常在整个盒上都镶饰有绿松石。

  西藏的任何一件珠宝玉器都可能含有绿松石。

24K金、银或青铜和白铜戒指上镶绿松石是很常见的。

有一种很特别的戒指呈典型的“鞍”形,通常很大,藏族男人将它戴在手上或头发上,女人则喜欢小戒指。

不管是哪个西藏群体,女人还是男人,都喜爱耳垂。

女人的耳垂成对穿戴,而男人只在左耳戴一只耳垂。

拉萨的贵族戴的耳垂令人望而生畏。

一种用金、绿松石和珍珠制成的大型耳垂一直从耳边拖到胸部。

西藏中部的妇女在隆重场合戴的一种花形耳饰(称之为“耳盾”也许更合适,因这些耳饰被小心地安置在耳前,并结在头发上或发网上)整个表面都布有绿松石。

  以上例举的只是几种镶绿松石饰物。

其他还有许多饰物都装饰有绿松石,如带垂和链子、奶桶钩、围裙钩、胸饰、背饰、发饰和金属花环等。

  尽管在藏文化区传统珠宝中的绿松石在日常生活中仍可见到,但绿松石使用呈下降趋势,不少精细的民间珠宝进人炼金人的坩埚或流人西方收藏家之手。

  然而,西藏文化特征是明显的,从诸多方面显现了其辉煌的成就,至今仍燃烧着不灭的火焰。

绿松石,作为这一文化特征的一部分,对西藏人来说是一种希望,不可避免的变化仍将给西藏绿松石的魂与美留下一席之地。

加工工艺

 绿松石的工艺要求,主要以颜色、质地、杂质及块度大小为标准。

质硬、色蓝如瓷松者,块大者为特级料,中小块为一级料;

中等硬度、色由蓝到豆绿,如绿松以及网纹美观的铁线松者,大块为一级料,中小块为二级料;

其它可使用的料为三级料;

最次者为"

面"

松,只有大块或处理后才能使用。

  优质绿松石主要用于制作弧面形戒面、胸饰、耳饰等。

质量一般者,则用于制作各种款式的项链、手链、服饰等。

块度大者用于雕刻工艺品,多表现善与美的内容,如佛像、仙人、仙鹤、仙女、山水亭榭、花鸟虫鱼、人物走兽等。

人民大会堂湖北厅里的"

李时珍采药"

雕像,即为绿松石雕制而成。

绿松石玉雕工艺品是我国独具风格的出口玉雕品种之一,在国际市场上素享盛誉。

  绿松石也常被填嵌在金、银、铜器上,其颜色相互辉映,美丽且富有民族特色。

藏族和蒙古族同胞尤其喜爱镶嵌绿松石的宝刀、佩饰等工艺品。

此外,绿松石碎屑可以作颜料。

藏医还将绿松石用作药品。

鉴别方法

(一)仿制品鉴别

  1.三水铝石:

一种与绿松石共生的矿物,

与绿松石的主要区别为

  

(1)它的颜色比较浅,很难达到天蓝色:

  

(2)玻璃光泽,与绿松石的蜡状及土状光泽不同。

  (3)脆性,极易崩落,而绿松石则韧性较大。

  (4)硬度较低。

  (5)具泥土臭味。

  (6)密度低于绿松石。

  2.硅孔雀石:

是一种在外表上与绿松石极相似的矿物。

主要区别为

  

(1)颜色鲜艳,透明度较高。

  

(2)折射率较低。

  (3)密度和硬度相对较低。

  3.蓝绿色玻璃:

主要区别是其具有的玻璃光泽、贝壳状断口,以及内部可能见到的气泡和旋涡纹。

  4.再造绿松石:

是由一些绿松石微粒、蓝色粉末材料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压结而成。

这种材料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鉴定

  

(1)结构:

外表像瓷器,有明显的粒状结构。

  

(2)酸实验:

因含铜化合物而呈蓝色,铜盐能在盐酸中溶解。

将酸滴于表面,用白棉球擦拭,将掉色。

(二)优化处理绿松石的鉴别

  1.染色:

将绿松石成品置于无机染料或有机染料中,使其改色。

通过以下几方面鉴定

  

(1)颜色过于均匀,不自然。

  

(2)颜色深度很浅,表皮剥落及凹坑处可见浅色的核。

  (3)用蘸氨水的棉球擦拭,可掉色。

  2.注胶:

注人无机盐胶体或塑料以提高绿松石的稳定性。

  

(1)密度和硬度较低。

  

(2)热针实验:

用热针接触一些裂隙或凹坑,可闻到塑料融化时的刺鼻气味。

选购评价

 绿松石的评价与选购的依据是颜色、质地和块度。

其品种按颜色分为:

蓝色绿松石、浅蓝色绿松石、蓝绿色绿松石、绿色绿松石、泡料。

以蓝色、深蓝色不透明或微透明,表面玻璃感,颜色均一,光泽柔和,无褐色铁线者质量最好。

绿松石按质地划分为:

透明绿松石、块状绿松石、蓝缟绿松石、铁线绿松石、磁松石、斑点松石。

透明绿松石极为罕见,价值很高。

磁松石光亮如瓷器,质优价高。

一级品(波斯级)、二级品(美洲级)、三级品(埃及级)、四级品(阿富汗级)。

  绿松石的保养。

佩戴绿松石首饰时,最好和化妆品、香水等物品保持距离,以免损坏宝石首饰。

因绿松石多孔隙,注意鉴别时避免用重液测密度,因为三溴甲烷、二碘甲烷会使绿松石变色。

绿松石颜色娇嫩,怕污染,应避免与茶水、肥皂水、油污、铁锈和酒精等接触,以防顺孔隙渗入宝石变色。

绿松石怕高温,不能直接火烤和阳光直射,以免褪色、炸裂、干裂。

绿松石硬度小、性脆,戒与其它硬物磕碰,佩戴时也应引起注意。

其他相关

优化处理及其鉴别

  为了改善一些品质较差的天然绿松石的外观、颜色,提高耐久度和使之易打磨抛光而不易破碎,通常采用注腊、染色和注塑等方法来改质天然绿松石。

这种做法通常珠宝界是认可的,毕竟优质的绿松石太少了。

  1.浸蜡

  浸蜡可加深绿松石[1]的颜色,封住细微的孔隙。

鉴别方法是放大镜下,用热针接近绿松石表面,蜡受热后会形成小珠渗出表面。

放置时间长后会褪色。

  2.染色

  

(1)染色绿松石颜色不自然,国内市场上的染色绿松石常呈深蓝绿色或深绿色,且过于均匀,但在裂隙处,颜色变深。

  

(2)染色绿松石颜色很浅,一般在1mm左右,某些地方可能露出浅色的核。

  (3)用沾氨水的棉球擦拭可沾有蓝绿色。

  3.注塑

  注塑包括无色和有色塑料的注入,可以弥补孔洞,并减少表面光的散射,使绿松石显示中等蓝色调,也可以提高耐久度。

注塑处理的绿松石(图12-5-7)可以通过以下几点进行鉴定。

  

(1)折射率:

注塑的一般会低于1.61。

  

(2)相对密度:

注塑的相对密度较低,一般小于2.76。

  (3)硬度:

注塑的摩氏硬度,一般为3-4,注塑的绿松石易出现刮痕。

  (4)热针试验:

注塑会产生特殊辛辣气味,而且会有烧痕。

  (5)红外光谱:

可出现由塑料引起的1450cm和1500cm间的强吸收,而在较新的注塑处理品种中,则出现1725cm的强吸收带。

绿松石与服装搭配

  绿松石的颜色赏心悦目,但从服装搭配的色彩角度考虑,还有一些讲究.与红色的服装搭配,显得个性开朗;

与粉红色的服装搭配,显得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

与黄色的服装搭配,显得热心和执着;

与白色的服装搭配,显得意志坚强;

与青色的服装搭配,显得很有理智;

与金色的服装搭配.显得有点任性.

珍品绿松石[1]在中国四大名玉中,已知储量最少。

与国际珠宝市场价格相差近10倍。

所以绿松石在中国应极具升值空间。

天然产出的绿松石在加工过程中损耗极大,未经任何处理的原料石经加工后成品率只能达到15%—20%,可称为A货。

如经灌注处理后成品率通常可达到50%—60%,最高可达70%—80%,可称为B货。

灌注方法一般有两种:

“浸胶”常温、常压中进行处理和“注胶”常温、高压下进行处理,也可统称灌胶,均需在宝石加工前进行处理,以提高成品率(货质)。

还有将其进行染色处理,以提高色度(货值),可称为C货。

也可两项处理同时进行,可称为B+C货。

有关处理过程在此不多介绍。

这种处理方法在国外已被普遍接受,在国内尚不被认可。

鉴别时可用《真伪易辨》中介绍的“水浸法”区分,简便快捷。

在我国有一种古老的,被人们普遍接受的传统玉石优化方式,被称为“蘸蜡”、“过蜡”或“合蜡”,在所有玉石加工工艺中,均得到应用。

方法是在玉石已被加工为成品后,在其表面蘸一层天然蜡(川蜡)再进行抛光。

目的是保水、固色,并可使宝石不宜被浸污。

应该仍属A货。

在用“水浸法”鉴别时,需将宝石在水中多浸泡一会儿(约1—2分钟),也会出现饱水变色现象。

目前市场中绿松石成品,多为经灌注处理的B货、C货和B+C货。

在国内珠宝玉石市场中绿松石的A、B、C货混售,且价格交叉,首饰级与饰品级也无明显区分,消费者很难以价格判定品质。

成品(不含附加工艺及品牌价值)市场价格多在15—80元/每克不等。

在A货与B货间,因成品率所导致的价格差异应在3到4倍之间,B货与C货间无明显价格差异。

市场中宝石级绿松石成品“罕见”,大多数商家不会有A货“瓷松”。

一般也不会按克重销售,单件价值多在千元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