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物学的知识点.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36941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0.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生物学的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植物生物学的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植物生物学的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植物生物学的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植物生物学的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植物生物学的知识点.docx

《植物生物学的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生物学的知识点.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植物生物学的知识点.docx

植物生物学的知识点

《植物生物学》知识点整理

(据《植物生物学》周云龙版不包括植物生理学部分+前生物竞赛笔记)

1.

C3植物

C4植物

叶结构

无“花环状”结构,只有一种叶绿体

有“花环状”结构,常具有两种叶绿体

叶绿体

维管束鞘细胞中不含叶绿体,叶肉细胞中

维管束鞘细胞中叶绿体个体大无基粒,叶肉中数目少个体小

分布

典型的温带植物

典型热带和亚热带植物

二氧化碳固定途径

只有卡尔文循环

在不同空间分步进行C4循环途径和卡尔文循环

与二氧化碳亲和力

强(有PEP羧化酶)

光和效率

共同点:

植物重要的生理过程,均有水分参与作用。

2、有世代交替必有核相交替,有核相交替不一定有世代交替。

3、比较旱生叶和水生叶的结构与其功能的适应

旱生植物叶:

第一类叶小而厚,多茸毛,表皮细胞壁角质层发达,有的具有复表皮,气孔下陷或限生于局部区域(气孔窝)。

栅栏组织层数多提高了光合作用效率,海绵组织和细胞间隙不发达,机械组织发达。

原生质体少水性,细胞液高渗透压。

另一类为肉质植物,有发达薄壁组织,能保持大量水分,水的消耗少能耐旱。

沉水叶:

1、叶小而薄,叶常常裂成细丝状可以直接吸收水分和溶于水中的气体和盐类,表皮细胞壁薄多含叶绿体,因此表皮既是保护组织又是吸收同化组织。

2、叶肉质不发达,细胞层数少便于光的透入,提高光合效率。

3、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不发达,具有发达的通气组织弥补气体吸收不足。

4、一般表皮细胞壁薄,角质层薄,无气孔表皮毛。

4、比较根和茎的初生结构及其发展

初生结构

表皮

具有根毛,无气孔,角质层薄

不具根毛,有气孔,角质层厚

皮层

有栓质化外皮层,有内皮层,具有凯氏带,具中柱鞘

外皮层有厚角组织,含叶绿体,无内皮层,不具凯氏带,不具中柱鞘

维管柱

初生韧皮部和初生木质部相间排列,木质部形成脊成星芒状,一般不具髓

初生韧皮部和初生木质部相对排列,形成一个维管束,一般具髓

成熟方式

初生木质部:

外始式

初生韧皮部:

外始式

初生木质部:

内始式

初生韧皮部:

外始式

发展

木栓形成层起源于中柱鞘(内起源),皮层、表皮死亡,维管形成层无分化

木栓形成层起源于表皮和外围的皮层(外起源),皮层保留,存在束中和束间形成层

5、单轴分枝/合轴分枝

单轴分枝具有明显的顶端优势,由顶芽不断向上生长形成主轴,侧芽发育形成侧枝,侧枝又以同样的方式形成次级侧枝,主轴生长明显占有优势的分时方式。

常见于裸子植物。

合轴分枝:

没有明显的顶端优势,顶芽只活动一段时间便死亡或生长极为缓慢,紧邻下方的侧芽开放长出新枝,代替原来的主轴向上生长,生长一段时间后又被下方的侧芽取代,如此更迭。

使树冠呈伸展状态,更利于通风透光,大部分被子植物为这种分枝方式。

假二叉分枝为合轴分枝的一种。

(注意区别二叉分枝)

6、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

A.双子叶植物多为木本,少草本;多为直根系;茎为环状中柱具形成层;叶常为网状脉;花同被,多为4、5基数;胚具2枚子叶;花粉具3个萌发孔。

B.单子叶植物多为草本少木本;多为须根系;茎为散生中柱,无形成层;也常为平行脉;花多3基数,胚具1个子叶;花粉具有1个萌发孔。

7、如何区别根、茎横切面;

A.茎上有年轮,根中没有

B.根中具有凯氏带

C.茎中有特别明显的射线

8、三切面(三切面的判别主要要借助于射线的形态、分布)

A.横切面:

可见到同心圆似的年轮,所见到导管、管胞、木纤维等均为横切面观,可观察到它们的孔径、壁厚及分布状况;仅射线为纵切面观,呈辐射状排列,显示射线的长和宽。

B.切向切面:

也称弦向切面。

垂直于茎半径所做纵切面(不过中心)年轮常呈倒U形,所见导管、管胞、木纤维均为纵切面,可见其长宽及细胞两端形状、特点;但射线为横切面观,轮廓为纺锤形,可见高宽。

C.径向切面:

通过茎的中心做的纵切面,所见管胞、导管、木纤维、射线都是纵切面,可见高、长。

射线细胞排列整齐,并与茎的纵轴相垂直。

9、掌状三小叶/羽状三小叶:

掌状三出复叶三个小叶柄等长,羽状三出复叶顶端小叶柄较长。

10、如何区别叶片的上下表皮

靠近木质部的为上表皮(近轴面、腹面),反之为下表皮(远轴面、背面)。

此为最正确判断方法。

但一般情况下气孔器多的为下表皮,反之为上表皮。

深绿色为上表皮,浅绿色为下表皮

11、无限花序/有限花序:

无限花序是在开花期间其花序轴可继续生长,不断产生新的苞片与花芽,开花的顺序是花序轴基部的花或边缘花先开,顶部花或中间花后开(自下而上,由外向内);有限花序的花轴顶端不在向上产生新的花芽,而是由顶花下部分形成新的花芽,花开放的顺序从上向下或从内向外。

12、自花传粉可以推出什么特征?

两性花;雄蕊雌蕊同时成熟,柱头对接受自身花粉无生理上障碍。

(需同时成立)请自己推出异花传粉可以知道的信息。

13、风媒花/虫媒花

风媒花的花多密集或为穗状花序、葇夷花序等,可产生大量花粉,花粉体积小,质量小,较干燥,表面多光滑少纹饰,雌蕊柱头往往较长,呈羽毛等形状以便接受花粉。

花被不显著或不存在。

木本往往先叶开花。

虫媒花多数具花蜜,特殊气味,往往花朵较大,花显著,有鲜艳的颜色,花粉粒往往较大,表面附有黏性物质,花粉外壁粗糙,常有刺穿。

【注:

风媒花进化于虫媒花】

14、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

特征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DNA形态

单链共价闭合,环状,不缩聚成染色体

分裂期缩聚成染色体

组蛋白

核膜

核仁

真核

有丝分裂

纺锤体

出现

着丝粒

减数分裂

绝大多数有

膜细胞器

无或有一些薄片和片层

有质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等

核糖体

有沉降系数70S

细胞中为80S

细胞器中为70S

鞭毛

由鞭毛蛋白组成,不是9+2型,中空

9+2型

细胞壁组成

主要为肽聚糖

主要为纤维素、果胶质、几丁质等

15、蓝藻的繁殖方式:

A.营养繁殖:

包括少数细胞直接分裂,断裂和形成段殖体(或藻殖段)进行繁殖。

B.无性生殖:

少数种类可以形成外生孢子和内生孢子进行无性生殖。

许多丝状体种类能形成厚壁孢子,这种孢子可以长期休眠以度过不良环境,在条件适宜时刻萌发成新个体。

16、蓝藻门中著名食用藻:

普通念珠藻(俗称地木耳);发状念珠藻(俗称发菜);海雹菜;苔垢菜;钝顶螺旋藻

17.简述真核藻类有几种类型的生活史及其代表植物

合子减数分裂:

衣藻属、团藻属、水绵属

配子减数分裂:

绿藻门中松藻属、硅藻门、褐藻门中的鹿角菜属和马尾藻属等

孢子减数分裂:

石莼属、海带、紫菜属等

18.红藻门常见种类:

紫菜属,江蓠等

19、褐藻门常见种类:

海带、裙带菜、巨藻、鹿角菜、马尾藻属

20:

几种海藻胶:

琼胶、卡拉胶、海罗胶等

21、几种对水体有监测、净化作用的藻类:

监测:

金藻门中的鱼鳞藻属,锥囊藻属,硅藻门中的绒毛平板藻等

净化:

衣藻、小球藻、栅藻等

22、原丝体/原叶体

原丝体由葫芦藓孢子发育而来,产生配子体;原叶体是蕨类植物的配子体,由单倍体孢子直接萌发产生。

23、裸子植物纲、科,基本特点:

苏铁纲:

常绿木本,茎干粗壮直立,常不分枝,大型羽状复叶,簇生于茎的顶端,球花顶生,雌雄异株。

银杏纲:

落叶乔木,枝条有长、短枝之分,叶为扇形(叉状脉序)。

叶在长枝上互生,在短枝上簇生。

松杉纲:

常绿或落叶乔木,稀为灌木,茎多分枝常有长短枝之分。

茎髓部小,次生木质部发达,由管胞组成无导管,具树脂道。

叶针形,钻形,刺形或鳞形,稀为条形或披针形。

球花单性,同株或异株。

球单生,成熟时形成球果或种子核状果。

买麻藤纲:

灌木,亚灌木或木质藤本,稀乔木。

次生木质部有导管,无树脂道。

叶对生或轮生,鳞片状或阔叶。

球花单性除麻黄科外雌配子体无颈卵器,种子包于假种皮中。

24、如何区别生有单叶的小枝和复叶:

生有单叶的小枝:

顶端常有顶芽,每个单叶叶腋处有腋芽,单叶在小枝上向不同方向

复叶:

叶轴顶端无芽,小叶叶腋处无腋芽(总叶柄叶腋处有)同一平面伸展

25、真花说/假花说

A.假花说认为原始的被子植物为单性花、单被花和风媒花植物,次生进步为两性花、双被花和虫媒花植物。

此观点建立在被子植物来源于高级裸子植物中弯柄麻黄基础上。

B.真花说认为原始的被子植物具有两性花,由已灭绝的具有两性孢子叶球的内本苏铁演化而来。

26、杨属/柳属

A.杨属常具有顶芽,芽鳞多片,柔荑花序下垂,花具有杯状花盘,雄蕊常多数,苞片具有裂,风媒花。

B.柳属无顶芽,芽鳞一片,柔荑花序直立,花具有1~2枚腺体,雄蕊常2,苞片全缘,虫媒花。

27、凯氏带:

根内皮层径向壁、横向壁栓质化、木质化带状增厚。

无质壁分离现象,质壁紧密结合

28、子囊、子囊孢子、子囊果

A.子囊是子囊菌完成核配和减数分裂而产生子囊孢子的细胞。

B.子囊孢子是子囊菌亚门真菌产生在子囊内的一种孢子,一般椭圆形,单细胞,有时为多细胞。

C.子囊果是子囊菌亚门产生子囊孢子的结构。

由产生子囊孢子的子囊,产生子囊的菌丝和包在外面的菌丝体共同组成。

有3种类型:

球状,瓶形或囊状,盘状。

29、真菌的主要分类群及其代表种类

鞭毛菌亚门----------水霉接合菌亚门----------根霉

子囊菌亚门----------酵母菌、火丝菌、麦角菌、青霉、冬虫夏草

担子菌亚门----------双孢蘑菇、毒伞、侧耳、香菇、木耳、银耳、灵芝、鬼笔、竹荪、马勃、黑粉菌

30、进化方向

藻类

苔藓

蕨类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1类似叶绿体

2生活史出现世代交替

1出现假根和茎叶分化

2出现颈卵器

3出现胚

4可游动精子,受精借助水

5世代交替,孢子体依附配子体生活

1出现真根和维管组织

2具颈卵器

3具胚

4可游动精子,受精借助水

5世代交替,孢子体、配子体独立生活

1保留颈卵器,又能产生种子

2开始出现传粉现象

3部分精子无鞭毛

4世代交替,配子体完全寄生在孢子体上

1具雌蕊

2出现双受精现象

3具真正的花

4孢子体发达

5配子体退化(雄配子体2个cell,雌配子体8个cell)

31、

被子植物

主叶脉

维管束

根系

举例

单子叶

平行

分散排列(有限)

须根系

3数

禾谷类、兰花、竹、棕榈、百合

双子叶

分枝

环状排列

直根系

4或5数

32、韧皮部汁液探针——蚜虫口器:

距糖源近,浓度高,流速快

33、花粉败育原因之一是绒毡层作用失常

34、自花传粉:

大豆、小麦、豌豆、番茄

35、硼、钙离子对花粉管生长有作用

36、孤雌生殖:

卵细胞直接发育为胚蒲公英、早熟禾、小麦、玉米

无配子生殖:

非生殖细胞(助、反足细胞)发育为胚:

含羞草、葱、百合属

无孢子生殖:

珠心/珠被发育为胚:

柑橘属

37、外胚乳-----珠心组织发育而来,与胚乳同功异源

38、颖果------种皮、果皮愈合不易分离

39、小麦种子胚乳的最外层-----糊粉层------全麦、标准麦、富强粉

40、所有维管植物都有管胞,且大多数蕨类与裸子植物只有管胞输水

裸子植物和蕨类植物中,一般无筛管,有机物由筛胞运输

41、禾本科植物的子叶特称盾片

42、主根(直根、初生根)

不定根(茎、叶、老根上发生)分枝侧根

侧根

43、种子植物的侧根总是起源于中柱鞘(内起源)

44、根冠外层细胞与土壤颗粒摩擦,但为编程性死亡

45、内起源:

种子植物的侧根、根木栓形成层

外起源:

叶原基、芽原基、茎木栓形成层

46、种子包括:

胚、胚乳、种皮

胚包括:

胚根、胚芽、胚轴、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