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最新高效金题考案古代散文阅读答案+详解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363744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0.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最新高效金题考案古代散文阅读答案+详解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最新高效金题考案古代散文阅读答案+详解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最新高效金题考案古代散文阅读答案+详解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最新高效金题考案古代散文阅读答案+详解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最新高效金题考案古代散文阅读答案+详解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最新高效金题考案古代散文阅读答案+详解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高考语文最新高效金题考案古代散文阅读答案+详解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最新高效金题考案古代散文阅读答案+详解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最新高效金题考案古代散文阅读答案+详解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其不我非者,举世不过三两人。

有邓鲂者,见仆诗而喜,无何而鲂死。

有唐衢者,见仆诗而泣,未几而衢死。

其余即足下。

足下又十年来困踬若此。

呜呼!

岂“六义”“四始”之风,天将破坏不可支持耶?

抑又不知天之意不欲使下人病苦闻于上耶?

不然,何有志于诗者不利若此之甚也!

然仆又自思,关东一男子耳,除读书属文外,其他懵然无知,乃至书画棋博,可以接群居之欢者,一无通晓,即其愚拙可知矣!

初应进士时,中朝无缌麻之亲,达官无半面之旧;

策蹇步于利足之途;

张空拳于战文之场。

十年之间,三登科第,名入众耳,迹升清贯,出交贤俊,入侍冕旒。

始得名于文章,终得罪于文章,亦其宜也。

(选自《古代文论名篇详注》,有删节)

〔注〕《与元九书》写于元和十年(815年),其时作者在江州司马任上。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居易自幼聪慧,十五六岁就立志苦学,后因勤学苦读而未老先衰。

B.白居易既专注于科举考试,也酷爱写诗,他写的诗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常常受到朋友的称赞。

C.白居易认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肯定了诗歌的社会功效和现实意义。

D.白居易通过写诗来救民疾苦、针砭时弊,得罪了权贵豪强,但是妻子儿女依然理解、支持他。

【答案】10.D

【解析】

(原文说“乃至骨肉妻孥皆以我为非也”,即妻子儿女兄弟也认为“我”不对。

【参考译文】

我出生六七个月的时候,乳母抱着我在书屏下边玩,有人指着“无、字”二字教给我。

我虽然嘴上说不出来,但是心里已经默默地记住了。

后来有人拿这两个字问我,即使试上十次百次,我都能准确地指出来。

那么我是生来就与文字有缘了。

五六岁时,就学习做诗,九岁通晓声韵,十五六岁开始有志于进士之业,发愤苦读。

二十岁以来,白天学习做赋,夜里刻苦读书,间隙又学习做诗,连睡眠和休息都顾不上了。

甚至于口舌生疮,手、肘成茧。

少壮之时,体态瘦削,还没有老,就早早的齿衰发白,看东西总是恍恍惚惚,瞳仁里好象有蝇乱飞、珠摇晃。

这大概是刻苦学习、奋力创作造成的,自己也感到很悲哀。

我家庭贫困又多遇事故,二十七岁才参加地方上的乡试。

考中以后,虽然专心于科举考试,还是没有停止做诗。

到了做校书郎的时候,诗作足有三四百首。

有时拿出来让足下这样的朋友们看。

大家一见都说写得工巧,其实我并没有达到真正诗人的境地。

入朝为官以来,年龄渐长,经历的事情多了,每逢与人谈话,多询问时政,每逢读书、史,多探求治理国家的道理。

这才知道文章应该为时事而著写,诗歌应该为现实而创作。

这时候,皇帝刚刚继位,宰府中有中正之人主持,屡次下诏书,调查人民的疾苦。

我正是在这时被提拔为翰林学士,又身兼左拾遗之职,亲自领取写谏章用纸,除了写奏章直接向皇帝陈述意见之外,把那些可以解救人民疾苦,弥补时政的缺失,而又难于直接说明的事项,写成了诗歌,想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让皇帝知道。

首先是使皇帝耳目广远,有助于其处理繁杂国事机务。

其次是报答皇帝的恩遇,尽到谏官的职责。

最后是实现个人平生振兴诗道的心愿。

没有想到,心愿未遂而怨悔已生,诗歌没有达于上,而诽谤却已汹涌而来。

还是让我给您说个透吧。

每每听到我的《贺雨诗》,众人就喧嚷起来,已经觉得不合时宜了;

听到我的《哭孔戡》诗,众人则面带尴尬,都显得很不高兴;

听到我的《秦中吟》,豪门权贵与骄矜近臣则面面相觑为之色变;

听到我寄给您的《乐游园》诗,把持朝政之人都会扼腕愤怒;

听到我的《宿紫阁村》诗,操纵军权的那些人就切齿痛恨。

情况大体就是这样,不能够一一列举。

与我没有交谊的人说我是沽名钓誉,是在诋毁攻击,诽谤侮辱。

假使是与我有交谊的,就拿牛僧孺揭露时政而被斥逐的教训劝诫我,甚而我的骨肉至亲都认为我不该如此。

认为我所行直正的,世上也不过二三个人。

有一个邓鲂,看见我的诗就高兴,不久他就死了。

还有一个唐衢,读了我的诗就哭泣,不久唐衢也死去了。

另外就是足下了,而足下十年来又困顿到这步田地。

唉!

难道“六义、四始”的精义,是上天要让它败亡而不能支撑延续了吗?

还是上天的意愿就是不让人民疾苦传达到天子那里呢?

不是这样的话,为什么有志于做诗的人不顺利到这样严重的地步呢?

但是,我自己也思量过,我只不过是关东一个普通男子罢了。

除去读书作文,其它事一无所知,甚至连书法、绘画、弈棋、博戏那样可以与众人一起娱乐的事情,也没有一样通晓,我的愚鲁拙笨就可想而知了。

最初考进士的时候,朝中连个远亲都没有,达官显贵也一个都不认识,拖着笨拙的步子和善跑之人竞争于同一道路,赤手空拳在著文战场上打拼。

十年之间,分别有三次中第登科,名声流传于外,官也升到了清高之职,在朝廷之外与贤俊之士相交结,在朝廷之中近辅天子。

开始我是由于文章获取了名声,末了又由于文章获罪,也是应该的!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唐柳先生集》后序

穆修

唐之文章,初未去周、隋、五代之气。

中间称得李、杜,其才始用为胜,而号雄歌诗,道未极浑备。

至韩、柳氏起,然后能大吐古人之文,其言与仁义相华实而不杂。

如韩《元和圣德》《平淮西》,柳《雅章》之类,皆辞严义密,制述如经,能崒①然耸唐德于盛汉之表蔑愧让者,非先生之文则谁与?

予少嗜观二家之文,常病柳不全见于世,出人间者,残落才百馀篇。

韩则虽目其全,至所缺坠,忘字失句,独于集家为甚。

志欲补其正而传之,多从好事访善本,前后累数十,得所长,辄加注窜。

遇行四方远道,或他书不暇持,独赍《韩》以自随,幸会人所宝有,就假取正。

凡用力于斯,已蹈二纪②外,文始几定。

而惟柳之道,疑其未克光明于时,何故伏真文而不大耀也?

求索之莫获,则已矣于怀。

不图晚节,遂见其书,联为八九大编。

夔州③前序其首,以卷别者凡四十有五,真配韩之巨文与!

书字甚朴,不类今迹,盖往昔之藏书也。

从考览之,或卒卷莫迎其脱误,有一二废字,由其陈故劘灭,读无甚害,更资研证就真耳。

因按其旧,录为别本,与陇西李之才参读累月,详而后止。

天厚予者多矣。

始而餍我以韩,既而饫我以柳,谓天不吾厚,岂不诬也哉!

世之学者,如不志于古则已;

苟志于古,则践立言之域,舍二先生而不由,虽曰能之,非余所敢知也。

【注】①崒:

险峻。

②纪:

古代以十二年为一纪。

③夔州:

指刘禹锡。

刘曾为夔州刺史,故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穆修为他所刻印的柳宗元文集所写的缀于书

后的序,因为刘禹锡已在卷首之前写了一篇序。

B.文章评述唐文,以“初”“中间”“至韩、柳起”的时间为序,是为了表明韩柳散文地位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沿革。

C.作者评李杜的文章,用“道未极浑备”,似乎可从两方面理解:

其一,“道”指文章内容,是说李杜的散文在内容上还有局限性;

其二,“道”指为文之道,是说在表达上还欠火候。

D.这篇序文本身即具韩柳之风。

全文纯用古体而绝少骈俪,少用典故。

长、短句式及设问、感叹句法的交替使用,增加了文章的气势和节奏感。

【答案】12.C

【解析】A.“后序”不等于缀于书后;

B.“是为了……”错误,是为了突出韩柳开创唐代新古文的宗师地位;

D.文章无一处用典,也无设问而是反问。

【文言文翻译】

唐代的文章,一开始

并未去除掉周、隋等五代的气息。

中间值得称道的李白、杜甫,他们的才气开始施展成为一道胜景,但(只)称雄于歌诗方面,文章之道尚未十分浑厚完备。

到韩愈、柳宗元兴起,这以后才能大量创作古文,他们的语言与内容相互完美融合而不混杂。

如韩愈的《元和圣德》《平淮西》、柳宗元的《雅章》之类的文章,都是语言严谨文义严密,表达如经典一样,能够使唐王朝的美德高立于盛汉之前而无所愧让,这不是柳先生的文章还能有谁?

我少时就爱看韩柳二家的文章,常为柳文不能完全地出现于世间而忧虑,那出现于世间的,残破零落才有一百多篇。

韩文虽然看得到全部,但文句文字的缺失,尤以编纂成集的最严重。

我有志于补充修正然后把它传播开去,于是多处寻访善本,前后积累了几十本,找到好的,就加以注释和修改。

遇到出远门,或者别的书无暇读,就只随身带着《韩》文,如果幸运地遇到他人手中的宝物,就借来订正。

在这方面花费力气,已超过二十四年,文稿才差不多定下来。

而只有柳宗元的文章,我怀疑它未能在当时光芒显耀,不然为什么真文隐藏而不能显耀于世?

四方寻求无所收获,就在心中放弃这事了。

没想到晚年,竟见到了柳宗元的书,串联起来有八九厚册。

刘禹锡在书的前面有序,按卷目共分四十五编,真真地能和韩愈的巨著相配!

书上的文字很朴拙,不像现在的,大盖是过去的藏书。

从考证角度看,有的整卷没有遇到错误和脱漏,有一两个废字,也是由于陈旧而磨掉,阅读也没有什么损害,还能帮助研究考证来求真相。

于是核对旧本,记为别本,和陇西李之才参读几月,详尽后才停下来。

哎呀,老天爷对我太优厚了。

一开始拿韩文满足我,接着用柳文充分满足我,说老天爷不厚待我,难道不是诬蔑吗?

世上求学的人,如果不立志于学古文就算了;

如果有志于学古文,那么确立立言的范围,若放弃二位先生不学,即使说他有才能,这不是我所敢苟同的。

第二案能力·

提升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岘山亭记

欧阳修

岘山临汉上,望之隐然,盖诸山之小者。

而其名特著于荆州者,岂非以其人哉?

其人谓谁?

羊祜叔子、杜预元凯是已。

方晋与吴以兵争,常倚荆州以为重,而二子相继于此,遂以平吴而成晋业,其功烈已盖于当世矣。

至于风流余韵,蔼然被于江汉之间者,至今人犹思之,而于思叔子也尤深。

盖元凯以其功,而叔子以其仁,二子所为虽不同,然皆足以垂于不朽。

余颇疑其反自汲汲于后世之名者,何哉?

传言叔子尝登兹山,慨然语其属,以谓此山常在,而前世之士皆已湮灭于无闻,因自顾而悲伤。

然独不知兹山待己而名著也。

元凯铭功于二石,一置兹山之上,一投汉水之渊。

是知陵谷有变而不知石有时而磨灭也。

岂皆自喜其名之甚而过为无穷之虑欤?

将自待者厚而所思者远欤?

山故有亭,世传以为叔子之所游止也。

故其屡废而复兴者,由后世慕其名而思其人者多也。

熙宁元年,余友人史君中辉以光禄卿来守襄阳。

明年,因亭之旧,广而新之,既周以回廊之壮,又大其后轩,使与亭相称。

君知名当世,所至有声,襄人安其政而乐从其游也。

因以君之官,名其后轩为光禄堂;

又欲纪其事于石,以与叔子、元凯之名并传于久远。

君皆不能止也,乃来以记属于余。

余谓君如慕叔子之风,而袭其遗迹,则其为人与其志之所存者,可知矣。

襄人爱君而安乐之如此,则君之为政于襄者,又可知矣。

此襄人之所敬书也。

若其左右山川之胜势,与夫草木云烟之杳霭,出没于空旷有无之间,而可以备诗人之登高,写《离骚》之极目者,宜其览考自得之。

至于亭屡废兴,或自有记,或不必究其详者,皆不复道。

熙宁三年十月二十有二日,六一居士欧阳修记。

4.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至于风流余韵,蔼然被于江汉之间者被:

遍及

B.其功烈已盖于当世矣盖:

压倒

C.然独不知兹山待己而名著也待:

对待

D.若其左右山川之胜势胜:

美好

5.下列各组加点的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君皆不能止也,乃来以记属于余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B.襄人安其政而乐从其游也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C.盖元凯以其功,而叔子以其仁王好战,请以战喻

D.明年,因亭之旧,广而新之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是一篇碑记,是作者应襄阳知府史中辉之请而写的。

文章略去岘山的自然风貌,而着重抒发由岘山这一名胜所引起的感想,这在碑记文中是别具一格的。

B.岘山是一座普通的山,但因为晋朝两位开国元勋羊祜、杜预曾在此与吴激战并最终平定吴国为晋朝立下大功而著名。

C.作者一向反对趋时邀誉,所以文章一方面肯定羊祜、杜预“垂于不朽”的功业,一方面对他们的“汲汲于后世之名”,也发出了“自待者厚”的讥评。

D.文章中说到襄人打算把史中辉的事迹刻在石碑上,以和羊祜、杜预的名字一样永远流传。

作者是希望史中辉在政事上能更加有所建树。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而其名特著于荆州者,岂非以其人哉?

(3分)

(2)岂皆自喜其名之甚而过为无穷之虑欤?

(4分)

(3)既周以回廊之壮,又大其后轩,使与亭相称。

【答案及解析】

4.C(“待”在此是“依靠。

5.B(“而”均为连词,表递进。

A“于”分别是表对象、表被动,C“以”分别为“因为”、“用”,D“因”分别为表原因;

介词,经由、通过。

6.B(“在此与吴激战”误)

7.

(1)然而它在荆州特别有名,这难道不是因为那里的人(才著名)吗?

(“著”1分,“以”1分,句意1分)

(2)难道(他们)都太重视自己的名声影响而作如此充分的忧虑呢,还是(他们为此)作得很周全而想得很深远呢?

(“其名之甚”1分,“将”1分,“自待者厚”1分,句意1分)

(3)用壮丽的回廊环绕着亭子之后,又扩大了亭子后轩,使后轩与亭子的大小规模相称。

(“周”1分,“以回廊之壮”介宾结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岘山亭记

岘山面临汉水,看上去山势突出高大,(实际上)它是周围群山之中的小山。

然而它在荆州特别有名,这难道不是因为那里的人(才著名)吗?

那些人是谁呢?

是羊祜叔子、杜预元凯。

当晋与吴用武力相争时,常常要倚仗荆州,以它为军事重地,而羊祜杜预二人相继在这里,就平定东吴,成就了晋的统一大业,他们功业已经超过了当世之人。

至于他们成功的事迹产生的影响,广泛传扬于江汉之间,到现在人们仍然思念他们,而对于羊叔子的思念特别深。

大概是元凯凭他的功劳业绩,叔子凭他的仁义品行,二人所作所为有所不同,然而却都足以流传不朽。

我很怀疑那些(已有功业传世)却又反过来急切追求后世功名的人,什么原因呢?

传说羊叔子曾登上这座山,很有感慨地告诉他的部下,认为这山一直矗立在那里,而前世的名人都已泯灭无闻,因此羊叔子联想到自己而十分悲伤。

然而(他)惟独没有想到这座山是因为有了自己才特别著名的。

元凯在两块石碑上刻了自己的功业,一块安置在这座山上,一块投到汉水之中。

(他这样做)是知道山峦沟壑有变化,而不知道石碑有时也会磨灭的。

难道(他们)都太重视自己的名声影响而作如此充分的忧虑呢,还是(他们为此)作得很周全而想得很深远呢?

岘山上本来有亭,世上人们传说是羊叔子所游历休憩之处。

那里建筑屡兴屡废的原因,就是后世之人敬慕他们的名声而思念他们的人很多。

熙宁元年,我的朋友史君中辉凭光禄卿的身份作襄阳长官。

第二年,因为岘山亭的破旧,(史君中辉)就扩大并且重新建造了这座亭,在环绕着亭子建造了壮丽的回廊后,又扩大了亭子后轩,使后轩与亭子的大小规模相称。

史君辉闻名于世间(天下),在他从政过的地方都留下了很高的声望。

襄人安定于他的执政,乐于跟从着他,也就根据史君的官职名号,为岘山亭的后轩命名为光禄堂;

他人又想在石碑上记录史君的事迹,打算用这办法让史君与羊叔子、杜元凯之名声一起流传久远。

史君不能阻止襄人的这种行为举动。

于是他前来向我托付写亭记。

我认为,史君知道并敬慕羊叔子的风范而(想)承袭他在民间流传的事迹,那么史君的为人表现和志向(如何)就可以想见了;

襄人敬爱史君而生活安定乐逸,那么史君的为政(如何)又可以知道了。

这些就是襄人想写下来的。

(我想)那岘山周围的秀丽风光和笼罩于幽深杳远之中的草木云烟,它们于空旷原野上时隐时现,可以供给登高远望写出忧思愁苦诗文的人,适合他们观览时得到它,满足它。

至于这座岘山亭的屡兴屡废,(或许)有人自会写出亭记,有人认为不必深究其中的详情,(这些)我都不再说明了。

2、、文言文阅读(共22分)

书剑侠事

新城令崔懋,以康熙戊辰往济南。

至章邱西之新店,遇一妇人,可三十余,高髻如宫妆,髻上加毡笠,锦衣弓鞋,结束为急装。

腰剑,骑黑卫,极神骏,妇人神采四射,其行甚驶。

试问:

“何人?

”停骑漫应曰:

“不知何许人。

”“将往何处?

”又漫应曰:

“去处去。

”顷刻东逝,疾若飞隼。

崔云:

“惜赴郡匆匆,未暇蹑其踪迹,疑剑侠也。

祯从侄鹓因述莱阳王生言:

顺治初,其县役某,解官银数千两赴济南,以木夹函之。

晚将宿逆旅,主人辞焉。

且言镇西北里许有尼庵,凡有行橐者,皆往投宿。

因导之往。

方入旅店时,门外有男子著红帩头,状貌甚狞。

至尼庵,入门,有廨三间,东向;

北为观音大士殿;

殿侧有小门,扃焉。

叩门久之,有老妪出应。

告以故,妪云:

“但宿西廨,无妨。

”持朱封鐍山门而入。

是夜,役相戒勿寝,明灯烛、手弓刀以待曙。

至三更,大风骤作,山门砉然而辟。

方愕然相顾,倏闻呼门声甚厉,众急持械谋拒之。

廨门已启,视之,即红帩头人也。

徒手握束香掷地,众皆扑。

比天晓,始苏,银已亡矣。

急往市询逆旅主人。

主人曰:

“此人时游市上,无敢谁何者,唯投尼庵客,辄无恙,今当往诉耳。

然尼异人,吾须自往求之。

至则妪出问故。

曰:

“非为夜失官银事耶?

”曰:

“然。

”入白。

顷之,尼出,命妪挟蒲团跌坐。

逆旅主人跪白前事。

尼笑曰:

“此奴敢来作此狡狯,罪合死。

吾当为一决!

”顾妪入,牵一黑卫出,取剑背之,跨卫向南山径去。

其行如飞,倏忽不见。

移时,尼徒步手人头驱卫返,驴背负木夹函数千金,殊无所苦。

入门呼役曰:

“来,视汝木夹函官封如故乎?

”验之,良是。

掷人头地上,曰:

“视此贼不错杀却否?

”众聚观,果红帩头人也。

罗拜谢云。

比东归,再往访之,庵已空无人矣。

尼高髻盛妆衣锦绮行缠罗袜年十八九好女子也市人云尼三四年前挟妪俱来不知何许人尝有恶少夜入其室腰斩掷垣外自是无敢犯者。

(选自清•王士祯《池北偶谈》,有删改)

6、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妇人神采四射,其行甚驶驶:

驾车

B、殿侧有小门,扃焉扃:

关,锁着

C、大风骤作,山门砉然而辟辟:

D、罗拜谢云罗:

围绕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告以故,妪云: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B、持朱封鐍山门而入山门砉然而辟

C、叩门久之,有老妪出应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D、非为夜失官银事耶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8、对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尼高髻/盛妆衣锦绮行/缠罗袜/年十八九/好女子也/市人云/尼三四年前挟妪俱来/不知何/许人尝有恶少/夜入其室腰斩掷垣外/自是无敢犯者

B、尼高髻盛妆/衣锦绮/行缠/罗袜/年十八九/好女子也/市人云/尼三四年前/挟妪俱来/不知何许人/尝有恶少夜入其室/腰斩掷垣外/自是无敢犯者

C、尼高髻盛妆/衣锦绮行/缠罗袜/年十八九/好女子也/市人云/尼三四年前挟妪俱/来不知何/许人尝有恶少夜入其室/腰斩掷垣外/自是无敢犯者

D、尼高髻盛妆/衣锦绮/行缠罗袜/年十八九/好女子也/市人云/尼三四年前挟妪俱来/不知何许人/尝有恶少夜入其室腰/斩掷垣外/自是无敢犯者

9、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允许别人投宿尼庵和帮差役斩杀红帩头男子夺回官银这两件事看来,尼庵剑侠是一个性格豪爽、行侠仗义的女子。

B、戴红帩头的男子是个武功高强的劫匪,他早就盯上了押送官银的这些差役,并且凭一己之力打倒了众差役,劫走了官银。

C、尼庵剑侠行动迅速,在答应了差役后没多久,就杀了红帩头,她让护卫先行回来,而自己另雇驴驮着官银回来。

D、从上下文看来,新城令崔懋在章丘西新店遇到的年三十余的妇人,就是他的侄子鹓所听故事中那个年十八九的尼姑。

10、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役相戒勿寝,明灯烛、手弓刀以待曙。

⑵此人时游市上,无敢谁何者,唯投尼庵客,辄无恙,今当往诉耳。

⑶此奴敢来作此狡狯,罪合死。

6.A(“驶”应解释为“迅捷”)

7.C(“之”都是音节助词,无实义。

A“以”:

“把”,介词/引出动作工具的介词,意思是“用、拿”。

B项“而”:

连词,表示承接关系/连词,表示修饰关系。

D项“为”:

连词,表示目的关系,“为了”/动词,“是”)

8.B

9.A(B项中并不是打倒了差役,而是靠迷香;

C项黑卫是驴的称呼;

D项并非新城令的侄子。

10.

(1)县里的差役相互告诫不能睡觉,点亮灯烛,手持弓刀,来等待天亮。

(戒、明、手各1分,共3分)

(2)带红帩头的这个人时常在

市井游逛(为非作歹),没有人敢过问,只有投宿尼姑庵的旅客才能平安无事。

今日(发生这样的事情),应该去尼姑庵述说了。

(“游市上”倒装句1分,何、辄、诉各1分,共4分0

(3)这个恶人竟敢做这种狡诈奸猾的事情,(他犯下这样的)罪过应当处死,我应该为(你们)去惩处这个恶人。

(猾、合各1分,省略句1分)

新城县令崔懋,在康熙戊辰年前往济南府。

到章丘西面的新店的时候,遇见一个妇人:

大约三十多岁,头上挽着高髻,如宫中的打扮,高髻上戴着毡笠,穿锦衣,着弓鞋,穿着打扮为紧身衣。

腰佩宝剑,骑一匹黑色驴子,形象不凡。

这个妇人神采四射,驰行急速。

崔懋试着搭话道:

“哪里人啊?

”妇人停下来,随意答道:

“不知道什么地方人!

”又问:

“将往何处去?

”妇人又随意应道:

“去该去的地方!

”随即向东驰去,很快不见了踪影,快若鹰隼。

崔懋说:

“可惜我匆匆忙忙要赶赴济南府,没有时间去追赶她,这个妇人应该是个剑侠啊。

我的堂侄鹓于是讲述了莱阳一个姓王的后生的话:

顺治初年,他们县的某个差吏解送几千两官银赴济南,用木箱装好银子。

到了晚上,县役要投宿一个旅店,旅店主人拒绝了县役,并告诉他们:

“在此镇西北一里多地的地方,有一个尼庵,凡是有行李包裹的,都往那投宿。

”于是领着县役前往。

在县役进入旅店时,门外有一个以红帩包头的男子,相貌极为凶恶可怕。

到了尼庵,进入山门,有三间房屋,坐西向东;

北面是观音大士殿;

殿的旁边有一小门,上着锁。

敲门敲了很长时间,有一老妇人出来应答。

把原因告诉她,老妪说:

“只管住在西面的房屋内,不会有什么损害。

”县役们相互告诫不能睡觉,点亮蜡烛,手持弓刀,来等待天亮。

到了夜半三更,大风突然吼了起来,山门哗地一声开了。

众县役大惊,正面面相觑的时候,突然听到门外大呼开门的声音,众人急忙哪起武器准备迎战。

这时,房门已经打开,一看,就是那个戴红绡头的人。

(那个人)只是手握一束香,掷于地下,众县役立即倒了下去。

等到天明,县役们才苏醒过来,官银已经都没了。

县役们急忙去市镇向旅店主人质问。

旅店主人说道:

“戴红头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