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气象日的由来综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360600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9.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气象日的由来综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世界气象日的由来综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世界气象日的由来综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世界气象日的由来综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世界气象日的由来综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界气象日的由来综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世界气象日的由来综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气象日的由来综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世界气象日的由来综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并且,市民在楼顶上安装的太阳能热水器绝大多数没有连接避雷设备。

一些太阳能热水器,安装时为了采光好,甚至搭建了高的铁架,万一打雷,热水器就有可能成为“引雷器”,造成雷击事件。

  如何预防触电事故

  恶劣天气预防触电应注意以下几点:

  1.大风、雷雨等恶劣天气中,应尽量减少外出。

如必须外出行走时,应仔细地观察地形、谨慎行路,以免踩到电线。

应避免在电线杆、铁塔等电力设施附近走动,遇到垂落的电线也应绕行。

  2.外出行走时不要赤脚。

  3.在室内,如遇雷雨大风天气,应及时将正在运转的家用电器关闭,并拔出插头;

不要赤手赤脚去修理家中带电的线路或设备;

如果不慎家中浸水,应立即切断电源,以防止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因进水、绝缘损坏而发生事故。

  4.雨天在外行走时,要注意观察,不要与路灯杆、信号灯杆及落地广告牌的金属部分接触,有积水的地方应绕行。

  5.发现配电盘、厢式变电站等电力设施被水淹没后,在自己与其他人员不靠近的同时,要及时通知供电部门进行处理。

  被雷击后如何急救

  被雷击后可以采取如下办法急救:

  1.伤者就地平卧,松解衣扣、腰带等。

  2.立即口对口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坚持到病人苏醒为止。

  3.手导引或针刺人中、十宣、涌泉、命门等穴。

  4.送医院急救。

  雷雨天不要在树下避雨。

  雷雨天不要进棚屋。

  电源线不要超负荷。

  不要用湿手湿布擦带电灯头。

  雷雨季节空气潮湿,正是触电事故的多发季节,市民应及时更换陈旧老化或破损电线,谨防挂落、漏电等意外,伤及人身安全。

就市民关心的防御雷害、防止意外触电、安全用电、触电急救等知识,有关专家进行了解答。

  雷雨天如何防雷击

  有些人认为,建筑物只要安装了避雷针和避雷带,建筑物内的人和设备便不会遭到雷击。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首先,避雷针有一定保护范围,当建筑物超出避雷针保护范围时,便不受避雷针的保护。

其次,避雷针的性能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如材料规格、接地阻值等,若因年久失修失去作用,不但起不到防雷效果,反而会增加雷击概率。

再者,避雷针只能保护建筑物不受雷击,而不能保护建筑物内部的人和设备免遭雷击。

避雷针只能将50%的雷电能量泄放入地,其余50%的能量会通过感应作用和能量耦合,通过各种管线和设备泄放入地。

  遇到强雷鸣闪电时应注意什么

  遇到雷鸣闪电应注意以下几点:

  1.如有强雷鸣闪电时您正巧在家里,建议不要冒险外出。

不要使用设有外接天线的收音机和电视机,不要接打电话。

  2.如在野外,应立即寻找蔽护所,以装有避雷针的、钢架的或钢盘混凝土建筑物,作为避雷场所,具有完整金属车厢的车辆也可以利用。

  3.没有掩蔽所时,千万不要靠近空旷地带或山顶上的孤树,这里最易受到雷击。

不要呆在开阔的水域和小船上;

尽量避开高树林子的边缘,电线、旗杆的周围和干草堆、帐篷等无避雷设备的高大物体附近,不要靠近铁轨、长金属栏杆和其他庞大的金属物体,山顶、制高点等场所也不能停留。

  4.雷电期间,最好不要骑马、骑自行车和摩托车;

不要携带金属物体在露天行走;

不要靠近避雷设备的任何部分。

  5.如找不到合适的避雷场所时,应采用尽量降低重心和减少人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可蹲下,双脚并拢,手放膝上,身向前屈,千万不要躺在地上、壕沟或土坑里,如能披上雨衣,防雷效果就更好。

在野外的人群,无论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应拉开几米的距离,不要挤在一起,也可躲在较大的山洞里。

  6.注意当您头发竖起或皮肤发生颤动时,可能要发生雷击了,要立即倒在地上。

受到雷击的人可能被烧伤或严重休克,但身上并不带电,可以安全救护。

  7.强雷鸣闪电时,一定不要使用手机!

  个人防雷的要诀是什么

  个人防雷要注意以下几点:

1.应该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

在室外工作的人应躲入建筑物内。

  2.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电器,不宜使用水龙头。

  3.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他类似金属装置。

  4.减少使用电话和手提电话。

  5.切勿游泳或从事其他水上运动,不宜进行室外球类运动,离开水面以及其他空旷场地,寻找地方躲避。

  6.切勿站立于山顶、楼顶上或其他接近导电性高的物体。

  7.切勿处理开口容器盛载的易燃物品。

  8.在旷野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应远离树木和桅杆。

  9.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不宜把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杆等扛在肩上。

  10.不宜开摩托车、骑自行车。

  怎样防范触电事故

  防范电器火灾事故的措施有哪些

  防范电器火灾可采取以下措施:

  1.入户电源线避免过负荷使用,破旧老化的电源线应及时更换,以免发生意外;

入户电源总保险与分户保险应配置合理,使之能起到对家用电器的保护作用。

  2.房间装修,隐藏在墙内的电源线要放在专用阻燃护套内,电源线的截面应满足负荷要求。

  3.家用电热设备,暖气设备一定要远离煤气罐。

煤气管道发现煤气漏气时先开窗通风,千方不能拉合电源,并及时请专业人员修理。

  4.使用电熨斗、电烙铁等电热器件,必须远离易燃物品,用完后应切断电源,拔下电器插头以防意外。

  5.遇有家用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救火,切忌直接用水扑灭,以防触电。

  夏季为何要防触电事故,如何预防

  夏季高温炎热,而此时家用电器使用频繁。

高温季节,人出汗多,手经常是汗湿的,而汗是导电的。

所以,在夏季要特别注意:

  1.不要用手去移动正在运转的家用电器,如台扇、洗衣机、电视机等等。

如须搬动,应关上开关,并拔去插头。

  2.不要赤手赤脚去修理家中带电的线路或设备。

如必须带电修理,应穿鞋并戴手套。

  3.对夏季使用频繁的电器,如电淋浴器、台扇、洗衣机等,要采取一些实用的措施,防止触电,如经常用电笔测试金属外壳是否带电,加装触电保安器(漏电开关)等。

  4.如不慎家中浸水,首先应切断电源,即把家中的总开关或熔丝拉掉,以防止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因浸水、绝缘损坏而发生事故。

其次为切断电源后,将可能浸水的家用电器,搬移到不浸水的地方,防止绝缘浸水受潮,影响今后使用。

如果电器设备已浸水,在再次使用前,应对设备的绝缘用专用的摇表测试绝缘电阻。

如达到规定要求,可以使用,否则要对绝缘进行干燥处理,直到绝缘良好为止。

  触电后应采取哪些急救措施

  触电后应采取如下急救措施:

  1.发生触电事故时,首先要马上切断电源,关闭开关或用干燥的木棍、竹竿、干布等不导电物挑开电线、电器,或用带木柄(干燥)斧头砍断电线,千万不可用手或潮湿的物体直接推拉触电人员。

  2.在第一时间通过电话通知急救部门,在急救部门未到现场之前,周围人员应及时对伤者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

  

(1)对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心脏按摩;

针刺人中、涌泉、内关穴位,切勿轻易放弃抢救。

  

(2)恢复心跳呼吸后送往医院作进一步救治,途中要随时注意观察,并且要保持电击部位的伤口清洁。

  (3)紧急抢救的方法如下:

在心跳骤停的极短时间内,首先进行心前区叩击,连击2-3次。

然后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及口对口人工呼吸。

具体方法是,双手交叉相叠用掌部有节律地按压心脏,这种做法的目的在于使血液流入主动脉和肺动脉,建立起有效循环。

做口对口人工呼吸时,有活动假牙者应先将假牙摘下,并清除口腔内的分泌物,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然后,捏紧鼻孔吹气,使胸部隆起、肺部扩张。

心脏按压必须与人工呼吸配合进行,每按心脏4-5次吹气一次,肺部充气时不可按压胸部。

雷电预警防御

雷电:

即发生在雷暴云(积雨云)风、云与云、云与地、云与空气之间的击空放电现象,常伴有强烈的闪光和隆隆的雷声。

  雷电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图 

 

含 

防 

御 

指 

6小时内可能发生雷电活动,可能会造成雷电灾害事故。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雷工作;

2、密切关注天气,尽量避免户外活动。

2小时内发生雷电活动的可能性很大,或者已经受雷电活动影响,且可能持续,出现雷电灾害事故的可能性比较大。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落实防雷应急措施;

2、人员应当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

3、户外人员应当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或者汽车内;

4、切断危险电源,不要在树下、电杆下、塔吊下避雨;

5、在空旷场地不要打伞,不要把农具、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杆等扛在肩上。

2小时内发生雷电活动的可能性非常大,或者已经有强烈的雷电活动发生,且可能持续,出现雷电灾害事故的可能性非常大。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雷应急抢险工作;

2、人员应当尽量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或者汽车内,并关好门窗;

3、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和其他类似金属装置;

4、尽量不要使用无防雷装置或者防雷装置不完备的电视、电话等电器;

5、密切注意雷电预警信息的发布。

  室外防雷:

  1应迅速躲入防雷设施保护的建筑物内,或者很深的山洞里,汽车内是躲避雷击的理想地方。

  2远离树木、电线杆、烟囱等尖耸、孤立的物体。

不宜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等低矮建筑物。

绝对远离输电线。

  3找一块地势低洼的地方蹲下,双脚并拢,手放膝上,身体前屈。

注意不要人群集中在一起或牵手靠在一起。

  4在空旷的场地,不要打雨伞,把锄头等金属工具扛在肩上。

  5切忌游泳或从事水上作业,尽快离开水面及其他空旷场地。

  6雷电天气不宜开摩托车、骑自选车赶路,打雷时切忌狂奔。

  

  室内防雷:

  1一定要关好门窗,尽量远离门窗,阳台和外墙壁。

  2不要靠管、更不要触摸室内的任何金属管线。

  3在房间里最好不要使用任何家用电器,建议拔下所有的电源插头。

  4在雷电天气时不要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洗澡。

  5发生雷击火灾时,要赶快切断电源,不要带电泼水不救火,要使用干灭火器等专用灭器灭火,并迅速拨打“119”或“110”电话报警。

  判断雷电来了没有,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同时可以通过感官来估计:

  1仰望天气:

当空中浓密乌去(积雨云)开始堆积变大变黑、云顶发展很快时,就有可能发生雷暴,此时就要想办法尽快到安全的地方躲一躲。

  2倾听杂音:

如果您从小型收音机中听到刺耳的杂音,即表示附近可能有雷雨云。

  3估计距离:

判断何时雷暴将到达,最简单的方法是当看到闪电时,通过计算看见闪电与听到雷声的间隔时间长短,来判断你所处位置与落雷的距离。

如果间隔长,代表雷电离你远,反之则离你近。

冰雹预警防御

2011-05-1815:

30:

56 

来源:

评论:

0点击:

40

冰雹是从强烈发展的积雨云中降落到地面的固体降水物,小如豆粒,大若鸡蛋、拳头。

它是一种以砸伤、砸毁为主的气象灾害。

  冰雹预警信号分二级,分别以橙色、红色表示。

 

  

6小时内可能出现冰雹天气,并可能造成雹灾。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冰雹的应急工作;

2、气象部门做好人工防雹作业准备并择机进行作业;

3、户外行人立即到安全的地方暂避;

4、驱赶家禽、牲畜进入有顶蓬的场所,妥善保护易受冰雹袭击的汽车等室外物品或者设备;

5、注意防御冰雹天气伴随的雷电灾害。

2小时内出现冰雹可能性极大,并可能造成重雹灾。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冰雹的应急和抢险工作;

2、气象部门适时开展人工防雹作业;

  避险要点:

  1关好门窗,妥善安置好易受冰雹影响的室外物品。

  2切勿随意外出,确保老人小孩留在家中。

  3暂停户外活动,如在户外,不要在高楼屋檐下,烟囱、电线杆或大树底下躲避冰雹。

  4在防冰雹的同时,也要做好防雷电的准备。

大风、龙卷风防御

32:

01 

60

大风:

当风力达6级以上的风称为大风,它能拔起大树,折断电杆,倒房翻车,助长火灾等。

龙卷风:

是一种从强对流积雨去中伸向地面的小范围强列旋风,同时伴有暴雨、雷电或冰雹。

  大风(除台风外)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24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阵风7级以上;

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为6~7级,或者阵风7~8级并可能持续。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大风工作;

2、关好门窗,加固围板、棚架、广告牌等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妥善安置易受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遮盖建筑物资;

3、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如回港避风或者绕道航行等;

4、行人注意尽量少骑自行车,刮风时不要在广告牌、临时搭建物等下面逗留;

5、有关部门和单位注意森林、草原等防火。

12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或者阵风9级以上;

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为8~9级,或者阵风9~10级并可能持续。

2、停止露天活动和高空等户外危险作业,危险地带人员和危房居民尽量转到避风场所避风;

3、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

4、切断户外危险电源,妥善安置易受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遮盖建筑物资;

5、机场、高速公路等单位应当采取保障交通安全的措施,有关部门和单位注意森林、草原等防火。

6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0级以上,或者阵风11级以上;

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为10~11级,或者阵风11~12级并可能持续。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大风应急工作;

2、房屋抗风能力较弱的中小学校和单位应当停课、停业,人员减少外出;

3、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应当回港避风,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

4、切断危险电源,妥善安置易受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遮盖建筑物资;

5、机场、铁路、高速公路、水上交通等单位应当采取保障交通安全的措施,有关部门和单位注意森林、草原等防火。

6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2级以上,或者阵风13级以上;

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为12级以上,或者阵风13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大风应急和抢险工作;

2、人员应当尽可能停留在防风安全的地方,不要随意外出;

3、回港避风的船舶要视情况采取积极措施,妥善安排人员留守或者转移到安全地带;

  避险:

  1关好门窗,室外搭建物要固紧。

  2如遇危房,应立即搬出。

  3社区里的幼儿园、学校应采取暂避措施,建议停课。

  4如在户外,不要站在高楼、大树、广告牌下。

  5暂停户外活动或室内大型集会。

  6老、弱、病、幼人群切勿在大风天气外出。

7停放车辆要远离大树、广告牌等。

  防范龙卷风:

  1在室内,务必远离门窗和房屋的外围墙壁。

躲到与龙卷风方向相反的墙壁或小房门内抱头蹲下,保护好自己的头部。

  2在楼上,特别是农村的楼房内,应立即转移到一楼。

暂避到一楼比较坚固的桌子底下或厕所、储物间内。

  3立刻离开危险房、活动或其它的简易临时住处,到附近比较坚固的房屋内胃口避。

  4躲避龙卷风最安全的地方是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5如果在汽车上,立即离开汽车,到公路旁的低尘洼地躲避,不要待在汽车里。

  6在公共场所,要服从指挥,有秩序地向指定地点疏散。

天气、气候和水为未来增添动力——纪念2012年世界气象日

2012-03-2011:

42:

54 

82

——纪念2012年世界气象日2012年世界气象日的纪念主题是:

天气、气候和水为未来增添动力。

今年这个世界气象日的纪念主题对当今世界乃至我们国家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天气、气候和水关...

2012年世界气象日的纪念主题是:

天气、气候和水关系密切

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与水密不可分,而水与天气,气候又有密切的关系。

当今世界,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是人类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的危机。

降水与温度是地球上产生各种气候带与气候区的原因,人们所说的气候变化主要指的就是长时期里温度与降水的变化。

降水的强度与持续的时间对生产生活有决定性影响,也是风调雨顺或旱涝灾害的主要原因。

气流循环又带动水分循环。

这两种循环是互相影响,共同产生各种天气气候与水文现象。

水分主要通过海水蒸发进入大气,并由气流输进大陆后,以降水的形式到达陆地表层,形成多种多样性和五光十色的水气现象。

天气、气候与水分循环在正常情况下,有利于生产的发展。

但是,在几千年的历史里累次出现人们难以适应的异常现象,这就是灾害。

涝灾就是降水量超过农业生产承受能力的上限,旱灾则是低于需水量的下限,热害是温度高于生产承受能力的上限,冷害则是农作物难以忍受的下限。

天气气候与水是自然恩赐人类的珍贵的资源

几千年的历史既是人们开发利用天气气候与水资源的历史,也是人们同旱涝与冷热灾害的斗争史。

美好地球上的天气气候与水都是宇宙中极其珍贵的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灾害从反面反映了这种资源的价值,告诉人们如何去认识和珍惜自然给予人类的这种恩赐。

自从工业迅速发展以来,天气气候与水文现象的人为因素逐渐强化。

工业使用化石能(煤、石油、天然气)与机器,有力地推动生产能力加速提高。

化石能源燃烧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是全球性的大气污染的灾害性的结果,把全球变暖变成科学的热门课题,都反映自然界的物质与能量平衡因人类滥用资源而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能量收支失调在现代最突出地表现在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所引起的全球增温;

而自然界的物质平衡受到影响,主要表现为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物的增加与现代水荒问题,这两者都具有恶性发展趋势,可能引发全球性灾变,因而得到社会各界与科学界的高度重视。

气候变化引起世人高度关注

近百年来,世界平均温度上升了0.6℃。

我国气候学的奠基人竺可桢先生的《中国近五千年的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认为,当时年平均温度比现代约低1℃,他考证一百多年后,即唐代650-847年的史料,认为那时温度高于现代,也就是说,100多年间温度上升1度多,已经大于近百年0.6℃的升温记录。

应当指出,在同一时期里全球也是增温的,所以竺可桢的估计有全球代表性。

全球升温的现象值得高度重视,因为毕竟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增温,而这个增温是同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同步上升的。

全球增温的呼声能够引起社会重视,使人们醒悟到现有发展方式孕育着重大危机。

更重要的是,升温同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内在联系。

工业时代城市具有无比的重要性,城市不但是人们的聚居中心,而且也是消费中心,生产中心,污染中心,物资交流中心,在市区集中排放着大量污染物,加上自然植被遭到人为改变,因此城市就是人类影响自然的前锋地区。

研究人类对自然的影响,城市有最关键的意义。

城市化的进程是随着工业化而加速的。

在1800年全世界人口只有9.6亿,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2.5%,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到了2000年世界人口上升到60亿,城市人口的比重增加到30%以上,很多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甚至超过总人口的2/3,而且城市化的势头方兴未艾。

估计到了2100年,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的比例将会达到现在发达国家的水平,即城市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3。

不仅如此,乡村的生活方式也在迅速城市化,故城市化的浪潮不限于城市,而是遍及全世界,是未来发展战略问题和研究人类同天气气候与水的关系的重点。

全球增温会引起热性灾害(热害,暴雨,台风等)的增加与冷性灾害(寒潮,冷害,霜冻等)的减少。

近年来不少城市出现破纪录的高温,且呈现出有增无减的趋势。

有人认为全球增温未必就是坏事,因为有些地区气候恶化了,而有些地区气候优化了。

其实这两者是不能抵消的。

因为气候恶化的是现在的发达地区,而优化的是高纬度人烟稀少地区。

生产带的长途转移是要大量投资与长期经营才能见效的,后果绝不会得失相当。

城市化对水资源有严重影响

应当注意,现代水荒正是在雨水不多地区的城市里首先涌现。

其关键在于市区范围内所能得到的自然降水远远少于城市的实际需水量。

可以说,现代水荒就是城市水荒的扩大化。

假设城市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万人,降水1000毫米,那么人均降水量约33立方米。

如果达到人均400立方米的低供水指标,则至少需要13平方公里的雨水才能满足1平方公里人口的水分需要。

那么除了自己的1平方公里的雨水滴水不漏地供给使用外,至少还需要另外12平方公里的全部雨水输进市内。

何况能够从外地调进市区的水分主要只能是径流,而且径流在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书信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