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急性中毒应急预案与生产用房项目卸料平台安全施工方案汇编.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34865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性急性中毒应急预案与生产用房项目卸料平台安全施工方案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生产性急性中毒应急预案与生产用房项目卸料平台安全施工方案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生产性急性中毒应急预案与生产用房项目卸料平台安全施工方案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生产性急性中毒应急预案与生产用房项目卸料平台安全施工方案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生产性急性中毒应急预案与生产用房项目卸料平台安全施工方案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产性急性中毒应急预案与生产用房项目卸料平台安全施工方案汇编.docx

《生产性急性中毒应急预案与生产用房项目卸料平台安全施工方案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性急性中毒应急预案与生产用房项目卸料平台安全施工方案汇编.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产性急性中毒应急预案与生产用房项目卸料平台安全施工方案汇编.docx

生产性急性中毒应急预案与生产用房项目卸料平台安全施工方案汇编

生产性急性中毒应急预案与生产用房项目卸料平台安全施工方案汇编

生产性急性中毒应急预案

1 总则

1.1编制目的

预防和减少、控制生产性急性中毒事件及其造成的伤害,保障职工健康和生命安全,保证企业生产、生活秩序的稳定。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以及《中国化工集团公司重大突发事件(事故)应急管理办法》等,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并指导淄博大成热电有限公司生产性急性中毒事件的应对工作。

2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2.1生产性急性中毒的定义

生产性急性中毒是指职工在生产区域内由于设备系统泄漏、防护装置缺损、个人防护不当或人员违章操作以及缺乏现场安全工作规定的指导等原因,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量毒性较大的物质突然接触到人体体表或进入人体内,导致出现头痛头昏、全身无力、恶心、呕吐、咳嗽、多痰、胸闷、气促、昏迷甚至死亡的事故。

2.2生产性急性中毒事件分类

生产性急性中毒事件主要有以下三类:

1)刺激性气体中毒。

主要有盐酸、硫酸、氯、氨等,多发生于意外泄漏或喷溅事故,短时间高浓度吸入或接触引起。

2)窒息性化合物中毒。

主要有一氧化碳、硫化氢等,多发生于违反安全操作规程与个人疏于防护,进入可能产生窒息性气体作业区域引起。

3)有机化合物中毒。

主要有汽油、甲醇以及其他有机化学溶剂,由于人员违章操作,导致呼吸道和皮肤、粘膜吸收引起。

2.3中毒因素与物质

根据常见的吸入性、食入性、接触性中毒原因和类型,以及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系统特点等,生产性急性中毒事件主要发生在下列情况下:

1)在通风条件差、缺氧状态及密闭容器内呼吸高浓度二氧化碳气体,引起二氧化碳中毒;

2)火灾现场产生大量一氧化碳,火灾区域内人员吸入后,因浓度过大,短时引起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3)循环水管道、污水沟、隧道、垃圾池等,均有各种有机物腐烂分解产生大量的硫化氢,人员进入上述区域吸入后,造成硫化氢中毒;

4)储氨及加药设备泄漏造成氨中毒;

5)储氯设备氯气发生泄漏,造成氯气中毒;

6)电气六氟化硫开关六氟化硫气体泄漏,造成中毒;

7)化学药物运输、装卸及化学制水过程中人员皮肤被酸或碱性化学物灼伤;

8)化验人员误用化学药品,引起中毒;

9)其他原因造成的生产性急性中毒。

2.4生产性急性中毒的危害程度

Ⅲ级状态:

可能导致人员生产性急性中毒的设备、区域异常或有缺陷与泄漏现象,人员有不良反应;

Ⅱ级状态:

人员小面积灼伤或出现意识轻度障碍,咳嗽、胸闷、明显头痛、头昏等中度中毒表现;

Ⅰ级状态:

人员大面积灼伤或出现昏迷等重度中毒表现以及人员死亡。

3 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

3.1生产性急性中毒事件应急处置原则应突出迅速,分秒必争;沉着镇静、果断勇敢,准确判断,正确急救。

3.2根据生产性急性中毒的类别、毒性、进入体内的途径和中毒的反应等情况,应立即切断中毒的途径或撤离中毒现场,阻断与有毒物质的直接联系,防止中毒进一步加深。

4 组织机构及职责

4.1生产性急性中毒事件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组 长:

经理

副组长:

副经理

成员:

各车间、处室负责人4.2领导小组职责

1)负责对职工进行必要的安全生产技能培训。

检查、督促所属部门做好生产性急性中毒事件的预防措施,根据生产实际提出修订生产性急性中毒事件应急救援预案意见。

2)负责组织全公司生产性急性中毒事件应急救援演练,监督检查各部门应急演练工作的开展和存在问题整改措施的落实。

3)对发生事故启动应急救援预案进行决策,调配各应急救援力量和物资,及时掌握突发事件现场的态势,全面指挥应急救援工作,必要时向有关部门发出增援请求。

4)根据《中国化工集团公司重大突发事件(事故)应急管理办法》、国家电力公司《电力生产事故调查规程(试行)》和国家有关规定做好事故上报与调查处理工作。

5)危机状态消除后,宣布应急行动结束。

4.3各部门职责

4.3.1生产技术处职责

1)参与预案的审核和编制;

2)负责抢险现场的组织协调工作与应急救援技术方案和抢险物资资金的落实,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3)对现场进行监测。

对抢险提出指导意见,防止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

4)负责应急救援工作总结。

4.3.2各车间(检修负责人)职责

1)负责有毒物质的和相关设备系统的检查、维护与管理;

2)督促职工严格遵守安全工作规程,正确组织设备检修工作;

3)按要求参加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与发生中毒事件时的抢险抢修工作。

4.3.3各车间(运行负责人)职责

1)负责有毒物质和相关设备系统的检查,发现异常与缺陷及时联系相关人员进行处理,并协同做好设备检修过程中的安全技术措施;

2)督促职工严格遵守运行操作规程,正确组织设备运行操作;

3)发现异常及中毒事件时,正确、及时指挥调配系统设备的启停、切换以及隔离;

4)按要求参加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与发生中毒事件时的抢险抢修工作。

4.3.4供销处职责

1)根据安规要求,负责购置合格的安全防护器具;

2)严格对有毒物质的运输、装卸与存储进行管理;

3)提供必需的抢救物资。

4.3.5大成医院职责

1)负责应急处置现场伤员的医疗救治;

2)当本单位救治力量无法满足急救需要时,应向地方医疗单位申请救援,并根据人员中毒程度,及时将重伤员转院抢救。

4.3.6办公室职责

1)根据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的授权,负责对外联络和信息发布。

2)负责外来人员的接待。

3)组织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4)根据命令,随时派出足够车辆参加应急抢险工作。

4.3.7综合管理处职责

1)根据现场设置明显警示标志,负责做好事故地点的人员警戒、疏散工作;

2)督促进入隔离区内抢险人员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具;

3)事故现场存在火险或火灾时,组织进行防火和灭火;

4)根据事发现场实际,必要时报请应急领导小组同意,使用高压水枪对扩散毒气进行洗消、降毒;

5)清查事故现场人员,并查明现场有无中毒人员;协助医疗部门和抢险人员用最快速度将伤员从事故现场运送到安全地带;

6)必要时,负责与当地消防部门联系或提出增援请求。

4.3.8安全环保处职责

1)负责组织应急预案的编写与适时修订工作;

2)参与抢险现场安全隔离措施的审查,督促各级人员、各部门在事故时按预案进行工作并督促相关部门执行到位;

3)按规定参与或组织事故调查及事故信息报送工作。

5 预防与预警

5.1危险源监控

根据生产工艺流程、设备运转状况、检修项目内容、运行设备操作任务、化学药物运输装卸等情况,通过定期检查与检测、计划检修、装设和使用检测报警设备、执行操作监护、完善安全规章制度等,对化学等专业因缺陷和泄漏导致生产性急性中毒事件的设备系统及2.3条情况进行重点监控。

5.2预防措施

1)建立健全公司相关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以及岗位职责,并经常性的检查、督促职工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加强职工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工作,采取措施提高和增强职工所需安全生产技能以及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3)在有可能导致人员中毒的设施、设备或生产区域,设置相应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以提醒、警告作业人员或其它有关人员,使其能时刻清醒认识所处环境的危险性,提高注意力,加强自身安全保护,减少中毒事件的发生。

4)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要求,加强有毒有害物体的运输、装卸、存放和使用管理,并按照其危害特性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5)进入高浓度腐蚀剂场所或可能产生窒息性气体的区域要戴防护面具(或正压式呼吸器与防毒面具)和穿防护衣。

6)进入容器内工作应按《电力安全工作规程》要求做好通风等相关措施。

7)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加强化学化验室、物资库房等场所的管理,化学药品要有标签,严加保管,防止误用错用。

8)加强设备管理工作,严格设备检查、检修与维护管理制度的执行,经常性地对装有腐蚀剂和有毒气体的设备、容器、管道、阀门、计量器及化验仪器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设备缺陷。

9)依靠科学技术,积极推广先进的检测、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和设备。

10)发生生产性急性中毒事件后,事故现场应彻底冲洗,但应采取避免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

5.3预警

5.3.1根据危害程度,将生产性急性中毒预警分为Ⅰ、Ⅱ、Ⅲ三个级别,分别代表重大、较大、一般:

1)一般(Ⅲ级):

系统设备出现异常、缺陷而泄漏,人员出现不良反应;

2)较大(Ⅱ级):

中度中毒表现;

3)重大(Ⅰ级):

人员大面积灼伤或出现昏迷等重度中毒表现以及人员死亡。

5.3.2发生生产性急性中毒,运行值班员或事发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值长,值长立即通知车间运行、检修负责人,同时按类别、程序立即汇报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

6 信息报告

信号规定

发生职工生产性急性中毒事件,企业报警信号主要采用现场事故音响、对讲机和电话报警。

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同时应按照集团公司、中农化总公司及地方主管部门相关规定做好信息上报工作。

7 应急处置

7.1响应分级与响应程序

根据第2.2、5.3条,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生产性急性中毒事件对应分为Ⅰ、Ⅱ、Ⅲ三个应急响应等级:

1)Ⅲ级由值长或发生异常事件的部门负责人指挥处置;

2)Ⅱ级由应急领导小组副组长负责指挥,事发部门负责人协助;

3)Ⅰ级由应急领导小组组长负责指挥;

4)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成员部门负责人根据4.3条所列职责分工承担相应的应急响应处置工作。

7.2处置措施

1)根据2条所列内容,发生生产性急性中毒事件后,无论任何危险等级,值长或车间检修负责人、应急救援人员应迅速将污染区域内的所有人员转移至毒害源上风向的安全区域,以免毒物的进一步侵入;同时正确穿着、佩带安全防护用具,并做好监护监督工作。

在火灾或其他可能产生窒息性有毒气体区域进行救治时,必须佩带防毒面具或正压式呼吸器,并给予被救治者相应防护装备。

2)立即将患者移离现场,置空气新鲜处,脱去被污染的衣服和鞋袜,静躺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

3)吸入中毒患者,救治条件允许、必要时给予吸氧。

4)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现场心肺复苏。

5)当皮肤被酸或碱性化学物灼伤或被易通过皮肤吸收的化学品污染后,应立即脱去污染的衣服(包括贴身内衣)、鞋袜、手套,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不少于30分钟为宜);同时要注意清洗污染的毛发。

忌用热水冲洗。

6)化学物溅入眼中,应即刻用清水冲洗,冲洗时间不少于10-15分钟。

7)医务人员要根据伤情迅速将伤员进行分类,作出相应的标记,以保证医护人员对危重伤员的救治;同时要加强对一般伤员的观察,定期给予必要的检查和处理,以免贻误救治时机。

8)发生Ⅱ级及上危险程度和响应等级中毒事件,应及时联系当地医疗部门派员增援并将病员送至条件较好的医院进行救治。

9)若因设备缺陷、泄漏等产生有毒气体,值长应根据运行方式,合理调度并安排人员对异常设备进行正确隔离,并采取措施保证其他设备安全运行。

必要时将泄漏化学药品转移到安全的容器内。

10)厂区内若运输或装卸过程中化学药品泄漏,应立即组织进行接驳装卸,必要时应报告当地消防部门,请求增援。

11)化学药品漏至地面时,应用沙土等筑堤堵截泄漏液体并将其引流到安全地点。

当酸、碱溶液排放到地沟内,应立即用碱性溶液或酸性溶液进行中和,防止地下管道腐蚀和造成污染事故。

12)处理联胺泄漏时,因其可引起燃烧和爆炸,要注重防火工作。

若发生火警,立即启动企业相关火灾应急预案。

13)若化学药品泄漏或生产区域有毒气体达到一定浓度,应及时采用高压水枪对现场进行洗消、降毒。

必要时报告当地政府主管部门,以便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7.3若生产性急性中毒后果达重特大事故等级,应迅速汇报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启动相应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