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五万头现代规模化养猪场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347392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98 大小:463.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建五万头现代规模化养猪场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新建五万头现代规模化养猪场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新建五万头现代规模化养猪场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新建五万头现代规模化养猪场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新建五万头现代规模化养猪场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建五万头现代规模化养猪场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新建五万头现代规模化养猪场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建五万头现代规模化养猪场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9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建五万头现代规模化养猪场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资质等级:

乙级

1.1.8报告编制依据

1.《养殖园新建5万头猪场建设工程规划设计合同》

2.农业部畜牧“十一五”发展规划

3.甘肃省畜牧产业化发展规划(2005~2010)

4.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项目有关材料

5.国家计委、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6.国家现行的财会、税收制度

7.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及规范

1.1.9报告研究范围

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工作范围包括:

建设基本思路及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市场分析、建设内容和规模及产品方案、工艺技术与设备、总体布局和工程设计方案、原料供应、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及劳动保护、项目组织机构与运行机制、投资估算、资金筹措、效益评价等。

1.2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切实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的战略高度出发,采用标准化饲养规程和成套技术,建成一个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的商品猪生产基地,统一产品标识,生产无公害的优质猪肉,打造成为国家生猪活体储备基地。

并以此为循环核心,发展集饲料加工、有机肥生产、饲料地种植等循环经济产业链,采取循环经济效应发展的组织形式;

把本地区建成一个标准化循环经济亮点,猪场统一产品标识,生产无公害的优质猪肉,与猪场配套的饲料厂生产的饲料直接供应猪场,利用猪粪发酵生产有机肥,有机肥用于配套饲料地,最终将整个生产流程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循环产业链,从而走“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养猪道路。

通过加强市场运作、营销、信息、质量监督等重要体系建设,切实推动当地畜牧业经济及相关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从而提高本地区农牧业资源利用水平,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1.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3.1我国畜牧业发展的需要

2007年以来,全国猪肉价格相比同期上涨了80%以上,饲料原料上涨,疫病来源多样化、多变化等各种因素致使了生猪存栏量不足,供应紧张。

从整体角度来讲,短期内这种紧张的局面不会有实质性的改变。

通过建设“现代规模化养猪场”,可促进了粮食过腹增值,也可增加农牧业综合收益。

正常年份,饲养一头商品猪可获纯收入200-300元左右,由于饲养周期短、成本低、风险小、见效快,商品猪饲养在本地区可以发展成畜牧业的主导产业之一。

1.3.2提高农业整体规模效益的需要

现代规模化养猪场项目的建设,将成为当地商品猪养殖的龙头,随着养猪业发展,必然要增加玉米、小麦等优质饲料的种植面积,这就带动了饲料生产、从而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同时也改变了当地畜牧业技术落后、产品品质不高、效益不大的弊病,促进了畜牧业品种结构的调整,形成“以牧促农,农牧结合”的良性循环。

同时“现代规模化养猪场”实行产业化经营,兼顾科技示范和技术推广的作用,有效带动了当地其他养殖企业和养殖专业户的技术进步。

这就有效吸纳了先进生产要素、提高农业整体规模效益。

1.3.3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的需要

我国是世界猪肉消费量最大的肉食品。

而无公害优质猪肉的价格更是普通猪肉价格的1.5倍。

生产优质猪肉极具价格竞争优势。

随着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等概念深入人心,生产无公害猪肉市场前景无可估量。

项目建设将原料、饲料生产、生猪饲养、资源再利用以及后期的屠宰加工等生产加工流程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生产真正的无公害的猪肉。

1.4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4.1政策优势

国家“十一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纲要强调,要加快发展畜牧业,加快农产品加工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和开发,发展农产品销售、储运、保鲜等产业,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和效益。

在我国现有畜牧业生产水平下,今后要稳定发展生猪和禽蛋生产,重点提高产品质量。

各级政府一直都在加大对畜牧业的支持力度,不仅出台了许多加速畜牧业发展的政策,而且在资金和技术上都给与了很大投入,为我国未来畜牧业的持续增长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国家以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近期一系列促进生猪生产的政策对项目的建设有指导意义。

母猪补贴,生猪活体储备,建立母猪保险,《可再生资源法》、优先提供畜牧业用地等政策对生猪生产、资源再利用循环产业链产业提供了政策保障。

1.4.2区位资源优势

XX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部,东临河西重镇酒泉市,距省会兰州776公里;

西连石油城玉门市,至新疆哈密650公里;

南倚终年积雪的祁连山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接壤,与青海相距300余公里;

北枕色如铸铜的黑山,与酒泉金塔县、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和内蒙额济纳旗相连接,中部为酒泉绿洲西缘。

中心位置为东经98°

17',北纬39°

47'。

全市海拔在1412-2722米之间,绿洲分布于海拔1450-1700米之间,城市中心海拔1462米。

境内地势平坦,土地类型多样。

城市的中西部多为戈壁,是市区和工业企业所在地;

东南、东北为绿洲,是农业区,绿洲随地貌被戈壁分割为点、块、条、带状,占总土地面积的1.9%。

猪场建设地地势平坦开阔,附近无永久居民居住,这为现代规模化养猪场的建设实施提供了多方面的有利条件。

1.5建设内容与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5.1项目建设内容

建设现代规模化养猪场一个,年出栏育肥猪50000头。

1.5.2项目主要技术指标

表1-1项目主要经济指标汇总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建设规模

1

日存栏数

头/日

34915

2

年出栏商品猪

头/年

50000

主要原料供应

全价配合饲料

吨/年

17616

用电量

万度/年

14

3

万立方米/年

7.43

4

劳动定员

131

建筑面积

平方米

38425.8

占地面积

720

项目总投资

万元

3095.35

建设投资

1354.8

设备投资

674.74

资金筹资

企业自筹

经济效益

年销售收入

2627.78

正常生产年

年总成本

368.05

年利润

2259.73

投资回收期

%

2.61

所得税前

5

投资利润率

73

6

内部收益率

69.71

1.6可研报告结论本项目利用当地畜牧和饲料资源优势发展商品猪产业,实现粮食谷物过腹增值,提高农业经济效益,这一举措完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

项目建设采用先进技术,实施标准化生产管理,建设“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的优质商品猪生产场,对加快当地畜牧业发展和产业化经营水平、优化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投产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因此该项目切实可行。

第2章市场需求预测分析

2.1国内市场

我国猪肉生产保持稳步增长势头,生猪存栏与出栏量不断提高,养殖效益逐步提高。

猪肉一直是我国城镇居民肉食消费的第一大类。

虽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上涨以及膳食结构的逐步改变,其它肉类的消费也在逐步增加,但猪肉的消费总量还是呈现一个不断上升的趋势。

加之各地政府不断通过多种方式,加大猪肉生产的扶持力度,加快品种改良和技术推广,养猪空间不断扩大。

预计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国内猪肉市场仍将畅销不衰,继续保持稳定的发展态势。

2003年到现在,我国生猪生产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势头,猪肉产量继续增长。

养殖效益稳中有升,企业和农户养殖积极性较高。

2007年上半年全国生猪市场价格呈现稳步上升趋势,与上年同期相比价格有明显的提升。

在经历了2006年上半年大幅下跌的走势之后,国内生猪及猪肉产品价格自2006年下半年开始持续走高,多个地区价格创10年来的历史新高。

此次生猪价格的上涨为广大养殖户带来了很大的利润空间,目前,生猪价格没有明显的降温趋势,预计将较长时间走高。

2008年以来,国内生猪市场延续了去年价格大涨的走势。

据农业部公布的对全国450个畜产品及饲料价格信息点的最新调查统计,2007年上半年,全国主要畜产品价格出现大幅上涨。

这使得养猪效益大增,猪粮比价已连续10个月高于5.5∶1的盈亏平衡点。

据调查,大部分农户平均每头商品猪获利200-250元,自繁自养可达300元,规模化饲养每头同比增加收入50-150元,饲养母猪效益更高。

随着扩大内需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猪肉的价格也在不断变化,2002年至2007年的价格趋势可见图2-1。

图2-12002年1月到2007年7月猪肉价格走势

从该图不难看出,从2002年1月到2007年7月的猪肉价格有升有落,但总体上基本保持一个上扬的趋势。

2.2国际市场

世界肉类组织专家普遍认为,近10年间,世界猪肉消耗和消费总量还将显著增加。

世界肉类组织(IMS)主席、爱尔兰食品局首席执行官PatrikJ.Moore说:

“世界各国猪肉产量和需求量都在上升,其次,能源价格、饲料价格上升,玉米价格上升尤其快”。

从2005年到2015年,世界人口增长率将达到12%,猪肉消耗和消费总量将显著增加。

所有的机构都预测,由于亚洲和拉丁美洲人口和收入增长,猪肉行业在产量和消费量上都会持续增长。

在市场供应减少、经济萎靡和动物疾病传播带来的短期的下滑之后,中期的世界贸易格局会是恢复性的显著增长。

但是,出口的激烈竞争、持续的生产力提高和大量供应不会使猪肉价格大幅上涨。

猪肉行业近期表现出生产能力增加并且生产力提高。

在一些出口国家,生产高度集中会导致生产力进一步提高,生产成本下降。

但是猪肉市场的扩张在一些地区会由于富有价格竞争优势的禽肉的激烈竞争和环境、动物保健标准而受到抑制。

根据FAPRI、USDA和OECD的预测,大部分世界猪肉产量增加(即在未来7年增长700-1100万吨)可能来自中国(据FAPRI和OECD的预测,超过50%的世界猪肉产量增长来自中国)。

不同的机构对世界主要猪肉生产国产量增长的预测大不相同。

但是,对美国、欧盟、巴西、墨西哥、波兰和加拿大的预测显示,产量都有明显提高。

由于收入和人口增长,预期欧盟、美国、加拿大和日本成熟的猪肉市场的需求会有适度增长。

一些国家消费市场增长缓慢会被来自亚洲和拉丁美洲的由人口增长、价格低廉和整体经济状况改善所带来的强劲增长所部分抵消。

据FAPRI预测,特别是在中国、巴西和墨西哥,那里的人均猪肉消费量在2001-2009年期间分别增长14%、16%和22%。

预期全球猪肉贸易在中期内继续增长,平均年增长率在2.9%(USDA)和5.3%(FAPRI)之间,即从2001到2009年额外进口75万吨和115万吨。

根据预测,猪肉贸易的增长主要由亚洲主要进口国家和地区(特别是日本、中国大陆和香港)、墨西哥和俄罗斯的强劲需求带动。

可以说未来十年当中,世界猪肉交易市场会呈现量价齐增的局面。

会对我国养猪市场形成强有力的盈利保证。

2.3猪肉价格展望

在经历了2006年上半年大幅下跌的走势之后,国内生猪及猪肉产品价格自2006年下半年开始持续走高,多个地区价格创10年来的历史新高。

此次生猪价格的上涨为广大养殖户带来了很大的利润空间,也引起了政府、市民等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与关注。

目前,生猪价格没有明显的降温趋势,预计将较长时间走高。

在整体粮食价格上涨的背景下,猪产品价格波动远大于粮食价格的波动。

截止到2008年3月中旬,国内猪肉价格呈现全国性上涨,上涨幅度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料。

国内生猪价格持续走高的具体原因如下:

(1)生猪存栏量下降、货源紧缺,是导致生猪价格升高的最主要因素;

(2)玉米和鱼粉是养殖业主要饲料原料,它们价格的上涨是生猪价格上涨的一个重要支撑;

(3)仔猪货源紧缺,价格上升,养殖户补栏积极性不高成为支撑生猪价格上涨的又一重要因素;

(4)去冬今春南方的冰雪灾害等多种恶劣的气候因素也对生猪价格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5)猪高热病的时有发生也对我国生猪价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上述因素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因此,生猪价格和猪肉价格近几年会在高位徘徊。

第3章场址选择及总平面布局

3.1场址选择

3.1.1选址原则

本项目为现代规模化养猪场,在卫生、防疫、工艺流程和环境等方面有其自身的行业要求,因此,场址除应符合一般建设项目所需的必要条件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1.交通便利,便于原料及产品的运输;

2.地势干燥、通风良好,便于排水;

3.水源丰富、水质良好,电供应可靠;

4.离居民区及主要交通要道应有足够的防疫距离;

5.周围没有污染环境的生产企业。

3.1.2场址位置

XX养殖园位于XX市东,交通便利,位于整个市区的下风向,便于防疫管理,同时对于整个城市的环境保护不会带来不利影响。

3.1.3场址建设条件

一、自然资源:

1.土地资源。

土壤以棕壤、褐土、潮土、红土为主,共有10个土类,54个土属,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

2.矿产资源。

XX市已探明矿产资源有21个矿种,产地40多处,其中铁、锰、铜、金、石灰石、芒销、造型粘土、重晶石等为本市优势矿产。

镜铁山矿铁矿石总储量为4.83亿吨,现已建成500万吨的生产能力,是国内最大的坑采冶金矿山;

西沟石灰石矿储量为2.06亿吨,为露天开采,年产量80万吨;

大草滩造型粘土总储量为9800万吨。

邻近地区还有储量可观的芒销矿及可供开采的铬、锰、莹石、冰川石等矿藏。

3.水资源。

讨赖河横穿本市境内,年均径流量6.58亿m3,地下水年净储量7.32亿m3,年补给量1.64亿m3,常年允许开采量为1.11亿m3,目前实际年开采量仅为0.46亿m3,还有库容6400万m3的大草滩水库作为工业用水的调节。

城市供水综合生产能力44.6万m3/日,供水能力尚富余25.2万m3/日。

目前,日处理污水5万m3的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已投入使用。

随着城市污水回用和节水措施的推广利用,完全可以满足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的用水。

4.旅游资源丰富。

XX地处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又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

在这里丝路文化和长城文化融为一体、交相辉映,素有“河西重镇”、“边陲锁钥”之称,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这里有雄伟壮观的汉代和明代万里长城、XX关城、长城第一墩、悬壁长城心脏,以及展现古代游牧民族社会生活的黑山岩画,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魏晋墓地下画廊等人文古迹;

有亚洲距城市最近的七一冰川及祁连积雪、瀚海蜃楼等独具特色的西部风光,有博大精深的中国第一座“长城博物馆”和被誉为世界三大滑翔基地之一的XX国际滑翔基地及国家AAAAA级关城文化旅游景区;

有西北民俗风情旅游和讨赖河大峡谷探险、沙漠探险、花海魔鬼城探险等具有西部情调的探险旅游胜地;

有乾圆山庄、新城草湖等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此外还有石关峡、黑山湖等多处正在开发的旅游资源,形成了以XX关城为龙头的四大资源(空中气流资源、山地冰川资源、陆地资源和地下资源)、八大景点(XX关城、XX国际滑翔基地、长城第一墩、悬壁长城、黑山浅石刻岩画、长城博物馆、魏晋墓地下画廊、七一冰川),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资源基础。

二、气候状况:

XX市属温带大陆性荒漠气候,年均气温在6.7℃—7.7℃之间,年日照8000小时。

自然降水量年平均85.3ml,蒸发量2149ml。

全年无霜期130天左右。

表3-1XX市月平均气温一览表

XX市月平均气温一览表:

(单位:

℃)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平均气温

-9.7

-6.3

1.6

9.7

16.5

20.5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3.1

21.8

15.7

7.9

-0.8

-7.8

三、社会经济状况1.工业:

XX的铁矿、重晶石、石灰石、白云岩、造型粘土5种矿种居甘肃省前三位。

全市已形成以冶金工业为主体,化工、电力、建材、机械、轻纺、食品为辅的工业体系。

2006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8.6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6亿元,增长9.6%;

第二产业增加值79.54亿元,增长16.8%;

第三产业增加值17.76亿元,增长8.3%。

人均GDP达到50933元(折合6522美元),比上年增长19.5%。

全年全部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77.8亿元,比上年增长24.44%。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6.51亿元,增长24.26%。

工业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高。

全市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30.25亿元,比上年增长21.68%。

企业经营效益有所提高,全市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1.53亿元,增长17.87%。

酒钢集团公司改革与发展的势头日益强劲,已形成从“采、选、烧”到“铁、钢、材”完整配套的生产体系和以钢铁产品为主、多元化经营为辅的新格局。

目前已形成年产500万吨铁、500万吨钢、500万吨材的生产能力,拥有固定资产原值89.14亿元,净值58.98亿元,资产总额116.65亿元,职工近3万人。

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184.93亿元,同比增长15.11%。

为了确保可持续发展,酒钢已开始对主体铁矿进行保护性开采(镜铁山矿现有地质储量4.6亿吨,年开采量控制在400万吨左右,服务年限延长到80—100年),全面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换代步伐,“十五”期间和到2010年将形成适当规模的线、板、带、卷、管产品系列,完善钢铁主体,壮大多元产业,实现结构优化,增强整体实力。

2.农业:

XX市是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城市大、农村小,属城郊型农业,是城市重要的副食品基地。

全市农业人口为2.01万人。

2006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5315元。

农村现有耕地5.9万亩,全部为水浇地,村、田、路、渠、电、通信等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实现了农田水利化、作业机械化、种植良种化、栽培科学化,是全省农业先进地区。

77.3%的农民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小康房。

通过发展珍品、精品和旅游观光“两品一游”城郊型特色农业,实现村村组组通油路、自来水、程控电话、有线电视和家家户户住标准住宅目标,正向着城乡一体化迈进。

目前电话普及率72.2%,有线电视入户率68.3%,农民人均住房面积达40平方米以上。

3.电力、煤气:

嘉酒供电区电力调配中心设在我市,电力总装机容量70.4万kw,并通过330kv输变电网向外输送。

酒钢公司在建的25万kw热电厂今年即可建成,实现热电联产,全市公用设施和居民家庭将实现24小时供应热水,可满足城市十年内发展的供热需求。

另外,目前全市煤气供气总量达到3690万m3/年,实际用量2520万m3/年,尚富余1170万m3/年,煤气供应能力可满足城区到2010年的发展需求。

4.交通:

XX市地处河西走廊中部,东接农业发达的酒泉、张掖、武威,距兰州776km,西邻玉门石油城、四〇四厂、敦煌,至新疆哈密650km,南连肃南县与青海相距300km,北通东风航天城与内蒙古相距300公里,钢铁基地与石油基地、核工业基地和卫星基地鼎足相邻,大中企业聚集,科技实力强大,是河西走廊生产要素最富集、最活跃的地区;

是我国东部、中部地区通往新疆的门户、通往中亚欧洲远地的咽喉和新亚欧大桥陆上的中转重镇。

XX市公路、铁路、航空运输四通八达,呈立体交通格局。

国道312线二级宽幅公路纵贯全境,东至省会兰州、西至乌鲁木齐、南到西宁、北经马鬃山边境口岸到蒙古国,都有公路通达,是《甘肃道路运输十五规划》中确定的三大物流基地之一。

XX火车站是新亚欧大陆桥上的一等客、货运站和二等编组站,每天有18对列车通过。

近几年来先后开通了北京—XX的“XX号”快速列车,兰州—玉门的“酒钢号”子弹头旅游特快列车,兰州--XX快速列车。

市区还有环城铁路专用线125km。

XX机场是具有二级夜航标准的3C级机场,也是亚欧航线的空中管制点和备降机场。

自2001年复航以来,民航包机公司的旅客吞吐量迅猛增加,目前主要飞XX—兰州—西安、XX--北京、XX—西安—上海等航线。

2006年,全年铁路客运量78.3万人次,增长8.72%,货运量466万吨,增长34.7%;

公路客运量86.28万人次,增长6.35%,货运量1695万吨,增长0.47%;

公路旅客周转量22991万人公里,增长6.38%,货物周转量38155万吨公里,增长1.71%;

全年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