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行管理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346714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59.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行管理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运行管理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运行管理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运行管理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运行管理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运行管理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运行管理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行管理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运行管理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温度:

≤40℃。

湿度:

≤86%RH不凝露。

在运行中,泵的轴承温度不得超过外界温度35℃,其极限温度不得大于75℃。

每运行500小时用高压油枪往轴承注入黄油(锂基脂)。

定期检查联轴器,注意轴承温升。

泵经长期使用后若流量压力有显著下降时,应拆开水泵检查,更换其易损零件。

长期停止使用水泵时,应拆卸开,将泵零件的水份擦干,除去锈垢,并涂以防锈油脂,然后重新装好妥善保存。

1.1.6控制柜

防护等级:

IP30。

柜体的后部应保持20~30CM的空间,以利散热;

前部留有足够的操作空间。

1.1.7工作环境

周围空气温度不高于+40℃,且24H内其平均温度不高于+35℃,周围空气温度不低于-5℃。

空气清洁,相对湿度在最高温度+40℃时,不超过50%,在较低温度时允许有较高的相对湿度,例如+30℃时为90%。

无导电尘埃、化学腐蚀性气体,无爆炸或火灾危险。

1.1.8注意事项

柜体应可靠接地。

接线时应严格按照接线图接线。

检修时或更换元件时应确定在断电的情况下才能进行。

通电或正常操作时请不要湿手操作

1.2二次供水设施保养管理制度

1.2.1一般规定

为加强二次供水设施保养管理,规范保养内容、程序、频率和标准,提高保养质量,确保设施安全正常运行,结合二次供水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动力站二次供水设施的保养工作。

同煤电力为二次供水设施保养的职能管理部门,负责保养计划核定、保养队伍安排等;

所有参与保养的工作班组及运行部人员均应遵守本制度。

1.2.2保养方式及频率

二次供水设施保养由山东核电委托专业单位(同煤电力)完成。

二次供水设施保养一般每半年一次,应避开旺季供水时段。

1.2.3保养内容及要求

1.2.3.1水泵保养

检查水泵轴承是否灵活,如有阻滞现象,应加注润滑油,如有异常摩擦声响,则应更换同型号规格轴承。

水泵叶轮如有卡住、碰撞现象,则应更换同规格水泵叶轮。

检查水泵压盘根处是否漏水成线,如是则应加压盘跟,清洁水泵外表,若水泵脱漆或锈蚀严重,则应彻底铲除脱落层油漆,重新刷油漆。

检查电动机与水泵弹性联轴器有无损坏,如损坏则应更换,检查机组螺栓是否紧固,如松弛则应拧紧。

1.2.3.2电动机保养

检查外观应整洁、铭牌完好,接地线连接良好,用摇表检测绝缘电阻,电阻应不低于0.5MΩ,否则应烘干处理。

电机接线盒内三相导线及连接片应牢固紧密,电动机轴承有无阻滞或异常声响,电动机风叶有无碰壳现象,清洁外壳,外壳是否脱漆严重,若严重应重新油漆。

1.2.3.3电气控制柜保养

清洁柜内所有元器件、清洁外壳,务必使柜内无积尘、无污物。

检查、紧固所有的接线头,对于锈蚀严重的接线头应更换,检查柜内所有线头号码管是否清晰,是否脱落,并及时进行整改。

交流接触器检查复位弹簧是否正常工作,拧紧所有紧固件;

热继电器的绝缘盖板应完整无损,导线接头有无过热痕迹或烧伤,如有则需维修或更换。

自动空气开关在开关闭合或断开过程中,应无卡位现象,触头表面清除干净;

中间继电器、信号继电器应做模拟实验,检查动作是否可靠,信号输出是否正确。

电压表、电流表、压力表、信号灯是否只是正常,不正常的应及时更换;

远传压力表、压力传感器信号线接头是否腐蚀,如有则需重新焊接或更换。

检查变频器内部接线处螺丝拧紧度,如螺丝滑丝要及时更换,清理变频器内部灰尘。

1.2.3.4相关阀门、管道及附属元件保养

闸阀密封胶垫是否漏水,如有则应更换,黄油麻绳处是否漏水,如漏水则应重新加压黄油麻绳,对阀杆加黄油润滑,锈蚀严重者应重新油漆,各类阀门的开关度的检查。

检查止回阀的密封胶垫是否损坏,弹簧弹力是否足够,油漆是否脱落。

检查浮球阀的密封胶垫、连杆、连杆插销。

液位控制器应检查密封圈、密封胶垫是否损坏,如损坏则应更换,清除压力室内污物,疏通控制水道,检查控制杆两端螺母是否紧固,紧固所有螺母。

检查二次供水管道有无漏水,锈蚀严重者应重新油漆。

1.3保养程序

1.3.1保养要求

保养单位应按时按质做好设施保养工作,在设施保养的同时做好保养内容的详细记录。

清和物业运行部做好施工监督和工程验收工作,并如实核定工程量。

1.3.2保养注意事项

保养过程中要注意人身安全,并确保公共设施不受破坏。

工作人员在保养时间内不得做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不得将无关人员带入岗位。

工作人员在调整、检查设备时,应先停机、停电、验电;

检查、保养机械、电器设备时,应有专人监护;

合闸前要仔细检查,确认无人工作方可合闸。

设施保养期间涉及的停水事宜,应及时上报山东核电行政,经行政部同意后方可执行。

工作人员在保养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并记录在案,不能马上解决的应立即上报核电行政部。

二次供水设备保养记录表(详见附表)

2消防、喷淋泵系统

2.1消防设备操作程序

2.1.1消防报警

系统自检:

由核电专家村会所处进行联动的相关操作。

2.1.2消防泵

自动启动:

消防泵控制柜处于“自动”位置,当“火险”时,在楼层(仅共建部分)按下"

消火栓报警盒"

报警,会所联动柜发出报警,同时消防泵自动启动。

手动启动:

在消防泵控制柜上把选择“自动/手动”置于“手动”位上,按启动钮即可“手动”启动消防水泵。

2.1.3喷淋泵

喷淋泵控制柜处于“自动”位置,当楼层发生火灾时喷淋头爆裂,水流掣动作联动柜发出声光报警,会所联动柜发出报警,同时喷淋泵自动启动。

在喷淋泵控制柜上把“自动/手动”选择开关置于“手动”位置上,按启动钮即可“手动”启动喷淋泵。

2.2维护保养程序

2.2.1日检保养

动力站设备维修保养工作程序有山东核电委托专业单位(同煤电力)进行。

消防设备由同煤电力负责维护保养。

运行员应按照每间隔3小时对消防设备设施进行巡视1次并做好记录。

消防设备维修后必须恢复原来状态,不得随意更改原器材、线路等。

动力站设备故障维修一般不超过8小时,若在8小时内无法解决的故障,应将故障原因、解决时间上报核电行政部,限期解决。

2.2.2月检查保养

完成日检保养全部内容;

检查控制器主要工作电压测试;

检查手动、自动启动按钮,安装是否牢固,有无破损及丢失;

对火灾报警控制柜等进行清扫除尘。

线路松动,应进行紧固。

2.2.3消防、喷淋泵的维护保养(泵体)

检查、补充、替换润滑油,如油质变色,有铁屑应全部替换;

泄漏检查:

盘根良好,泵体无渗水、溢水、砂眼,泵轴渗水无溢流到地面;

转动灵活,无卡壳,泵轴与电机轴在同一中心线,机座紧固,螺丝无锈(有防锈措施),垫片齐。

外观整洁,油漆完好,标志清楚,铭牌字迹清晰。

阀门、管道及附件

阀门开闭灵活、无卡阻,关闭严密,内外无漏水;

阀体、手柄完好,阀杆润滑好,外观整洁;

压力表指针灵活,指示准确,表盘清晰,位置便于观察,坚固良好,表阀及接头不渗水。

外观整洁,铭牌清晰,各部件紧固牢靠,联轴器有保护罩;

线耳联接端紧密牢靠,无变色迹象,无裸露部分,接地良好。

2.3其他要求

消防水泵房应当落实专人管理,定期检查保养和维护,保持室内清洁;

严格执行设备操作规程,每月应联合保安队启动水泵试水不少于一次,保持消防水池储水充足;

保持系统出水管网及管道阀门常开,水泵类别、水流方向、阀门开启状态、配电柜开关状态等标识清晰,配电柜开关处于自动(接通)状态;

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泵房和操作水泵房内设备,严禁擅自关停设备和阀门;

设备投入使用后应保证其处于正常运行或准工作状态,不得擅自断电停运或长期带故障工作;

建立故障报告和故障消除登记档案。

发生故障,应当及时组织修复,因故障、维修等原因,需要暂时停用系统时,应当经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批准,系统停用时间超过24小时的,在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批准的同时,应当报核电行政事务部,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安全。

2.4记录

对制度执行情况,制度执行人要及时做好记录,填写《消防月检表》(附件2)。

收集本制度的反馈意见,并提出修改建议,不断完善,使其更加切合实际,更具有可操作性。

2.5检查与评价

公司相关负责人每季度对制度执行情况检查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反馈给本专业主管。

本专业运行主管根据《消防、喷淋泵月检表》(附件2),适时对制度进行修改和补充。

2.6附录

附件1消防、喷淋泵流程图

附件2消防月检表

3污水站系统

3.1系统概述

污水主要来自公厕生活污水排水、办公生活污水排水、餐厅废水、日常洗涤生活污水等综合生活污水。

工程位于一期厂房西侧11号排出口附近(处理水量400m3/d,小时处理量定为20m3/h)。

设备采用A/O生物处理新工艺,配有自控系统装置、有自动切换、报警功能。

污水处理设施主体全埋于地下。

缺氧池、接触氧化池、沉淀池、消毒池、污泥池为一体化钢结构污水处理装置;

格栅槽、调节池为地下钢筋混凝土构筑物;

过滤器安装在室外,控制柜、加药装置、鼓风机安装在地上建筑物内。

3.2工艺流程及描述

采用A/O生物接触氧化法为处理工艺:

A级生物池

O级生物池

污水外排

清水回用

污泥池

杂物定期清运剩余污泥定期抽吸外排

本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设计如下:

污水通过格栅拦污后由提升泵送入调节池,调节池的用来调节污水的水量和水质。

为防止悬浮物在调节池内沉淀,在调节池底部有穿孔曝气管,采用间隙曝气。

本工程污水中BOD5/CODcr=0.5,可生化性较好,因此采用生物处理方法能大幅度降低污水中有机物含量且最经济。

由于生活污水中氨氮及有机物含量较高,特别是有机氮,在生物降解有机物时,有机氮会以氨氮形式表现出来,氨氮也是一个重要的污染控制指标,因此污水处理采用缺氧好氧A/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即生化池分为A级池和O级池两部分。

调节池内污水采用污水提升泵提升至A级生化池,进行生化处理。

在A级池内,由于污水中有机物浓度较高,微生物处于缺氧状态,此时微生物为兼性微生物,它们将污水中有机氮转化为氨氮,同时利用有机碳源作为电子供体,将NO2--N、NO3--N转化为N2,而且还利用部分有机碳源和氨氮合成新的细胞物质。

所以A级池不仅具有一定的有机物去除功能,减轻后续O级生化池的有机负荷,以利于硝化作用进行,还可以依靠污水中的高浓度有机物,完成反硝化作用,最终消除氮的富营养化污染。

经过A级池的生化作用,污水中仍有一定量的有机物和较高的氮氨存在,为使有机物进一步氧化分解,同时在碳化作用趋于完全的情况下,硝化作用能顺利进行,特设置O级生化池。

A级池出水自流进入O级池,O级生化池的处理依靠自养型细菌(硝化菌)完成,它们利用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无机碳源或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为营养源,将污水中的氨氮转化为NO2--N、NO3--N。

O级池出水一部分进入沉淀池进行沉淀,另一部分回流至A级池进行内循环,以达到反硝化的目的。

在A级和O级生化池中均安装有填料,整个生化处理过程依赖于附着在填料上的多种微生物来完成的。

在A级池内溶解氧控制在0.5mg/L左右;

在O级生化池内溶解氧控制在2.5mg/L以上,气水比12-15∶1。

沉淀池污水经加药固液分离后进入消毒出水池,消毒后经过滤排入清水池,待回用。

本工艺中设有污泥消化系统,产生污泥量极少,为此,本工程产生的污泥进入污泥浓缩池只作简单的浓缩处理后,由人工每年清理外运作农肥。

3.3设备运行操作规程

3.3.1潜污泵运行操作规程

1.启动前的检查

周围及基础上无影响运转的杂物。

水泵外形完整,地脚螺丝牢固,靠背轮及安全罩牢固、盘车轻快无声。

润滑油油质良好,油位正常。

带盘根冷却水开启时要水流畅通。

泵入口水源充足、水位保持一定高度。

2.启动与停止操作

2.1启动

将出口门稍微开一点。

将回流阀打开。

按“启动”按纽,再缓开出口门。

观察流量计是否有流量显示,还有看回流管是否有回流水,来判断进水管是否有堵塞或冬季结冰状况。

调节回流阀来控制进水量。

2.2停止操作

关泵的出口门,按“停止”按纽、停止水泵运行。

低于0℃的场所应放净泵内存水。

2.3运行中的维护

应经常检查泵及电机内部有无杂音、有无振动等异常情况。

切换运行时,应先启备用泵,备用泵运行正常后再停运行泵。

流量表的指示变化及水源情况。

调整负荷应缓慢进行、禁止打空泵运行。

泵盘根漏水严重需紧螺丝时应很均匀的进行,不许有偏斜。

3.4机械格栅运行操作规程

格栅清污机主要是用来截留污水中那些可能堵塞水泵机组及管道阀门的粗大悬浮物,例如果皮、破布、碎木、塑料布等杂物。

格栅截留物的清除方法:

格栅清污机为旋转式结构,通过机械方式将截留污物收集到接渣小槽,然后人工将小槽中污物统一进行处理。

格栅的管理:

格栅应保持连续或自动档运行,及时清除格栅机上的截留物,减少污水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

及时清除栅渣,是保证过栅流速在合理范围内的重要措施。

清污次数太少,栅渣将在格栅上长时间附着,使过栅断面减少,造成过栅流速增大,拦污效率下降。

必要时应加强高峰流量时对截留物的清除工作,以消除因流水不畅,而造成溢水事故。

此外不得用钢锯割格栅来求得通水的方法。

格栅应定期刷油漆进行保养。

3.5加药装置运行操作规程

1.药剂的配置

打开溶液箱的排污阀,放尽箱内废液,关闭排污阀。

打开溶液箱进水阀,向计量箱内注水,当水位到达1/2时关小阀门,减小进水量。

启动搅拌机,进行搅拌,边搅拌边加入25kg的PAC药剂。

撒药缓慢均匀,防止在水中结块。

撒药结束继续搅拌几分钟,是药剂完全溶解。

当溶液箱的液位到达指定的刻度(高液位)时关闭进水阀门,并继续搅拌。

2.药剂的投加

打开计量泵进出口阀门,使投加管路保持通畅。

将计量泵冲程调节至8-10%,启动一台计量泵运行。

通过观察压力表,溶液箱液位判断投加出力和运行状况。

3.消毒剂的配药和投加

与投加与混凝剂相仿,主要是药剂采用固体氯片,氯片取1kg溶解到溶液箱内,计量泵冲程调到5%投加。

开启计量泵,打开计量泵出口阀、计量泵进液阀。

调节计量泵冲程向污水中加入额定用药量。

溶液箱内残存物可通过排污管排出。

搅拌机、计量泵要定期加注机油,定期保养。

3.5罗茨鼓风机的运行操作规程

1.试车前的准备与检查

检查供配电设备是否完好。

取下墙板上部的螺塞,注入合乎要求的润滑油。

拨动连轴器或皮带轮,检查转子转动是否灵活,有无摩擦或碰撞现象,若有此现象,按使用说明书的要求予以调整。

检查各部位联接是否良好,有无松动。

打开系统上的进、出气口,以防鼓风机带负荷启动。

2风机的运转

启动电机,检查鼓风机主轴旋转方向是否与旋向标牌所示旋转方向一致。

空载试车。

风机绝对禁止带负荷启动及停车。

空载启动后,空载运转20~30分钟,观察鼓风机有无不正常现象。

如发现有撞击或摩擦声应立即停车检查,并排除故障。

经空载运转正常后,可进行负载运转,加载应逐渐提高到额定压力为止,且不得超载运行。

在开车时绝对禁止将进、出风口阀闸全部关闭,也不得满载时突然停车。

如发现有撞击或摩擦声等异常现象,应立即停车检查。

运转期间不要注油。

3停运

打开放空阀,关闭出口阀,最后按下“停止”按钮。

4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4.1两叶轮有摩擦碰撞现象。

齿轮胀紧套松动。

检查胀紧结构,重新调整δ1。

叶轮间的间隙δ1不均匀,超过允许值。

重新调整δ1。

齿轮磨损,使啮合侧隙超过允许值。

若调整后仍无法满足要求时,应更换齿轮。

主从轴弯曲变形,调直或更换新轴。

轴承磨损,更换新轴承。

机壳内混入异物或输送介质的结块。

4.2叶轮外径与机壳内壁有摩擦,排除方法:

轴承磨损,径向间隙过大,更换轴承。

主、从轴弯曲变形,调整或更换新轴。

4.3叶轮与前后墙板有摩擦现象,排除方法:

轴承轴向游隙过大,重新调整或更换轴承。

叶轮端面混入异物或结块。

清除异物或结块。

4.4温升过高,排除方法:

齿轮副啮合不良或侧隙过小,调整齿轮副的啮合状况。

润滑油太脏,清洗润滑系统及轴承齿轮等,更换新润滑油或重新过滤润滑油。

润滑油油温过高,检查油量是否正常。

系统阻力过大或进气温度过高,降低系统阻力和进气温度。

4.5振动加剧,排除方法:

叶轮平衡精度过低或精度被破坏,重新校正平衡达到G2.5级.

地脚螺栓或其他紧固件松动,紧固各部位。

轴承磨损,更换轴承。

机组承受进气管道的重力和拉力,增加支撑。

4.6系统负荷超载,排除方法:

管网阻塞。

检查系统是否有堵塞现象,予以排除。

空气滤清器中,滤料含尘量过大。

4.7噪声超过标准规定,排除方法:

进出口消声器失效。

消声器衬筒小孔被灰尘阻塞,重新更换消声器内筒壁上的玻璃布。

3.6高效过滤器运行操作规程

1启动前的检查

压力表下端取样阀关闭。

管道、阀门无损坏。

泵入口水源充足、水位保持一定高度(正常进水和正洗水源为消毒池,反洗水源为清水池)。

2启动与停止操作

2.1反洗

2.1.1启动操作

打开反洗进水阀和反洗出水阀,关闭过滤器其他阀门。

打开反洗总阀,并确保回用水阀关闭。

开启2号工频水泵。

通过调节水泵出口蝶阀控制反洗压力(0.2-0.3Mpa)。

2.1.2停止操作

按“停止”按纽、停止水泵运行。

关闭反洗总阀、反洗进水阀、反洗排水阀。

2.2正洗

2.2.1开启操作:

打开进水阀、正洗排水阀。

开启过滤水泵。

停止操作:

先停泵在关阀门。

2.3正常过滤

2.3.1开启操作:

打开进水和出水阀。

2.3.2停止操作

先关泵在关闭阀门。

2.4运行中的维护

切换运行时,开启另一台过滤器进出水阀,再关闭原来过滤器进出水阀。

及时观察流量表的指示变化及水源情况,禁止打空泵运行。

3污水处理系统控制

3.1系统组成

系统主要由格栅井、生活污水调节池、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高效过滤器、加药装置、风机房以及控制室等组成。

3.2设备介绍

3.2.1格栅井

本套污水理系统共设1座格栅井,配备1台功率为1.5kW的回转式自动格栅。

系统自动控制时该格栅可根据远程PLC控制自动启停,一般设置每8小时运行10分钟。

3.2.2生活污水调节池

生活污水调节池中两台污水提升泵(一用一备),一套浮球液位计(开关量)。

设置高、低、低低三个浮球液位开关,设置低低液位、低液位、高液位距离池底的距离分别为1.5米、2.5米、4.5米。

低低液位强制停泵。

同时污水提升泵出口设置一台电磁流量计,量程设置4~20mA对应0~20m3/h。

污水提升泵启停根据PLC控制要求以及液位联锁控制。

3.2.3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该装置为本套污水处理系统的核心设备,它集厌氧池、好氧池、沉淀池、消毒池以及污泥浓缩池为一体,配有两台污泥回流泵(一用一备),回流泵的启停由系统PLC控制。

同时消毒池出口设置一台流量计,量程设置4~20mA对应0~20m3/h。

3.2.4加药装置

系统配备一套集成式加药装置,分别为系统提供混凝剂、消毒剂加药,混凝剂和消毒剂加药计量泵均分别配置为2台(一用一备),加药量可根据计量泵冲程调节。

计量泵的启停由系统PLC和溶液箱液位开关联锁控制。

混凝剂、消毒剂的溶液箱上均配置机械搅拌机,均采用人工配药。

3.2.5风机

系统配置2台回转式鼓风机(一用一备),两台风机母管出口设置3只电动蝶阀,分别控制如下:

3#电动蝶阀:

通往调节池曝气。

1#电动蝶阀:

通往沉淀池

2#电动蝶阀:

通往缺氧池、一级接触氧化池、二级接触氧化池、三级接触氧化池。

上述电动阀门的开关时间由系统PLC联锁控制。

3.2.6高效过滤器

系统配置2台高效过滤器(一用一备),两台过滤器采用石英砂填料,主要对消毒后的污水进行过滤深度处理。

3.3系统控制要求

3.3.1画面

画面上设置三种运行条件选择按钮,系统自动运行前先进行工况选择:

手动/自动、自动调试、自动运行。

3.3.2逻辑

3.3.2.1手动/自动

用于选择系统设备运行方式。

3.3.2.2自动调试

系统处于自动调试工况下,首先启动2号电动阀,待2号电动阀全部开启后,风机启动,风机连续24小时运行,每隔12小时切换至另一台风机。

污水提升泵每隔一小时运行一小时,每天运行共12小时。

污泥回流泵每1小时运行10分钟。

当消毒池水位到达高液位时,开启过滤器进、出水阀,阀门开启后,启动过滤提升泵,当消毒池水位至低液位时,自动停泵,而过滤器阀门保持原位。

以上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