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344852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59.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鲁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鲁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鲁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鲁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鲁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

《鲁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鲁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

        识字1

      金秋时节  景色宜人  层林尽染  叠翠流金

      天高云淡  大雁南飞  秋高气爽  山河壮美

      五谷丰登  瓜果飘香  春华秋实  秋收冬藏

教学反思:

 

1、秋天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秋天的特征,感受秋天的美丽。

4、能用“……像……”说句子。

识字、写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秋天的特征,感受秋天的美丽。

教学策略:

1、在引导学生识字的过程中,倡导自主识字,注意在生活中识字。

2、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在反复朗读中识字,在积累词语中识字。

3、朗读的方式要多样,每一遍的要求要明确,要有层次性。

(一)揭示课题,初读课文。

导入板书课题,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懂句子。

(二)小组合作认读生字

直接出示课题后,“我会认”中的生字让学生认读,不会的可通过读拼音向别人请教来解决。

(三)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检查朗读效果。

3、用自读、相互读、齐读、指名读等方式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4、边读课文边看图画,结合生活体验说说秋天有哪些特色。

(四)再读感悟

1、可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

A、秋天是什么样?

B、课文主要描述了秋天的什么景象?

2、点拨读。

同过点拨、观察图画,体会“……那么……那么……”,“……象铺了一地金子”、“游”、“藏”、“爬”、“跑”等词句,体会秋天的美丽和生机勃勃。

3、比赛读,看谁读的有感情。

4、学生选读。

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来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5、试着背诵课文。

(五)指导写字

重点指导“塘、爬、蓝、望”的写法。

(六)扩展活动

学完这一课,可以发动学生收集有关秋天的诗歌、实物,举办“金色的秋天”诗歌朗诵会和物品展示会。

2、我的画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及其组成的词语,学会认读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观察秋景,把自己喜欢的景色画下来。

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描写秋天的课文,题目是《秋天》。

谁想把自己知道的有关秋天的词语被给大家听听?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描写秋天的另一篇课文《我的画》。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己轻声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音。

2、小组交流不认识的生字。

3、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4、开火车认读生字。

三、再读课文

1、朗读第二自然段,想想我画了什么?

2、交流朗读结果。

3、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朗读,说说为什么喜欢?

4、小组合作学习剩下的部分。

5、读“草坪边上的枫树开始飘下几片黄中透红的落叶,它们像小鸟在飞。

”感悟秋天的美丽,指导学生朗读。

6、比赛读,看谁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7、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总结全文

学完这篇课文后,你有哪些收获?

五、寻找秋天

把自己认为最美的秋景画下来,介绍给同学或朋友。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的画》这一课,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背给大家听?

2、这节课,我们要和本课的生字交朋友。

二、教学识字,写字

1、出示生字卡片,巩固生字读音,建立音形的联系。

2、分小组,自学生字。

(1)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

(2)说一说你帮助了谁?

3、老师对学生说的重点可总结、强调。

4、重点指导“姨、篮”的书写。

3、植物妈妈有办法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有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4、培养学生留心身边的事物、仔细观察的习惯,培养学生积累词语的习惯。

引导学生运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注意激发学生了解植物知识、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把向书本学习和向大自然学习结合起来。

1、本课是以诗歌的形式来介绍科学常识的,语言生动活泼。

教学时,激发学生多读,再读中识字。

2、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要引导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课文的韵律美,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一、谈话导入。

1、谈话激趣。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创设情境,合作探究。

(一)初读识字。

1、想不想知道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

那就得读课文。

2、自读课文。

(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3、这篇课文跟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有什么区别?

您愿意给这样的文章起个名字吗?

(诗歌)

4、抽读课文。

(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听?

——争冠军赛)

5、刚才老师看到有些同学一直没有起来读,可能是有些生字娃娃不太认识,现在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些生字娃娃。

(出示生字卡片)

学生试读、齐读,指读,小组读,开火车读。

(二)细读品味。

1、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读第一小节时,启发提问:

谁读懂了“四海为家”这个词语?

学生结合上下文说说自己的看法。

朗读第二、三、四节时,说一说自己最欣赏哪一位“妈妈”的办法,为什么?

2、小组合作朗读全文,并试着背诵课文。

3、背诵比赛(背诵比赛——小组集体赛与个人赛结合)。

(三)读读说说说:

除了课文中告诉我们的,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

(四)指导写字。

在刚才的识字朗读中,你记住了哪些生字娃娃?

还有哪些生字娃娃你认为比较难记?

谁来帮帮他?

重点指导“旅、降”的书写。

三、实践活动

搜集资料:

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

4、古诗两首

课题

古诗两首——赠刘景文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识字

教学仪器与媒体

生字卡片、磁带、录音机

教学思路

拓宽语文学习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环节内容

师生活动

学生活动

一、激趣导入

二、读激趣,合作识字

三、感情朗读,体会感情

四、启发想象,感悟诗意

五、配乐朗诵全诗。

六、指导写字

课后反思:

老师听说我们同学可聪明了,会背许多古诗,你们可真了不起,谁能来两首?

1、板书课题

2、解释课题,了解作者。

1、老师配乐朗诵。

你们想读吗?

自己试试。

2、指名读

3、巩固识字。

同学们都会读了,下面我们比一比,看谁读的最有味道。

读的好的给他配乐。

配乐齐读。

读了这首诗,老师眼前浮现出这样的景象:

深秋时节,荷塘里荷花已经凋谢,就连那擎雨的荷花叶也已经枯萎了,菊花也已经开败了,但花枝还站在那傲霜斗雪。

山坡上,橙子黄了,橘子正绿,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深秋的景色多么美呀!

学生边听边体会诗的意境。

背诵。

1、学生观察,说说怎么写。

2、教师示范。

3、学生练习写字

学生自读。

同桌互读

齐读。

小组合作识字。

学生自由吟诵体会。

生朗诵。

生背诵

生朗读

古诗两首——山行

教师活动

一、赏图导入,介绍作者。

二、激趣导入

三、范读激趣,合作识字

四、感情朗读,体会感情

五、想象,启发感悟诗意

六配乐朗诵全诗。

七指导写字

学生看图,教师解释课文内容。

这是一首描写深秋山中景色的诗,画面鲜明优美:

顺着曲折的小路上得山来,在那白云升起的地方,住有人家。

停车留恋不行,是因为爱赏夕阳映照下的枫林,经霜后的枫叶红得比二月的春花还鲜艳。

师范读

初读全诗,识记生字。

诗图结合、感悟诗意。

有感情朗诵,练习背诵。

1、教师指导书写。

2、学生练习。

认识生字。

背诵两首古诗

生观看

生齐读

学生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

练习背诵。

配乐朗诵。

识字2

  学习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八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体会词语的节奏。

   3、留心观察校园生活,体会校园生活的多彩多姿。

  重点:

认字、写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

积累词语体会词语的节奏,留心观察校园生活,体会校园生活的多彩多姿。

1、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感悟动词的准确运用。

注意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2、朗读时要注意词语结构的特点,读出韵律美。

3、写字时引导学生注意字的间架结构,仔细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体会汉字的造型美。

教学时间:

生字卡片、校园生活图

               第一课时

  一、看图引入:

   1、学生观看校园生活的图,议一议,说说图上都画了什么?

   2、说说自已的学校生活经及自已的感受。

  二、学习生字。

   1、借助图画读本课的词语,画出生字。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同桌互相纠正读音。

   3、检查读音,重点读准“琴”和多音字模。

   4、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流识字经验。

总结识字方法。

  三、看图读词。

   1、小组合作学习,找一找哪些词语在图画中能找到,再读一读。

   2、哪些词语是图画中没有的?

找出来读一读。

   3、再次练读词语,展示:

喜欢读哪一行就读哪一行。

   4、比赛读,看谁读得最好。

  四、指导书写

   1、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然后描红。

   2、教师范写,学生临写:

    胡:

左高右低,左右宽乍基本相等。

    戏:

左窄右宽,左短右长,又的捺变点。

    钢;

金字旁的起笔不要超过第二横。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

   1、自已读词语,如有不会的可以向同学请教。

   2、指名读词语,看谁读得准确读得有感情。

   3、检查学生认读词语的情况。

  二、诵读词语

   1、教师范读。

   2、学生评说老师的范读,教师提示从以下两个方面:

要边读边想象,读每个词语都要读出一个画面来。

要读出词语的韵律来。

   3、学生有滋有味地练读词语。

指名读第一行词语,相机评议,最后齐读。

   4、自主读后三行词语,边读边做动作体会。

指名读,喜欢读哪行就读哪行,学生读后可提问;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你为什么喜欢这个词语?

为什么要这样读?

   5、男女生比赛读。

  三、指导写字。

   1、学生观察描红。

   2、教师范写学生临写。

    观;

左窄右宽,左短右长,左边又字捺变点,右边见字的“撇”不宜太长,竖弯钩要舒展开。

    弹:

左窄右宽,左右相等长。

    琴:

上边的两个王字要扁一点,下面的人字要舒展开。

    养:

中间的竖撇要一笔写成。

  四、读读说说

    学生先读一读课后的题目的意思,再来个生字开花。

比一比,谁说得好,说得多,从理解词语中积累词语。

五、实践拓展学校还有哪些活动?

把知道的说给同学听。

5、一株紫丁香

1、会认8个生字。

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

3、树立起尊敬老师的心愿。

重点难点:

学习生字,朗读体会课文。

1、录音带,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课文及图片)

2、收集赞美老师的诗句,抄写下来。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谈话:

小朋友们,当春天来临,百花齐放时,你就喜欢什么花(出示紫丁香图片)这是什么花,你们喜欢吗?

有一群小朋友非常喜欢它,用它作为了礼物送给了老师,这是怎么回事?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板书课题)

2、课件演示:

出示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观察,说说都看到了什么?

有什么感受?

想知道老师窗前的紫丁香是谁送的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株紫丁香》。

(板书)

二、初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读全诗,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

几遍。

2、四人小组进行轮读,找出不明白的地方,共同研究。

3、交流。

读了课文后你了解了什么?

三、识字

1、学生拿出自己的生字卡片,自主认读。

2、同桌交流读,互听,并正音。

3、开火车检查生字读音。

去掉拼音再来一遍。

4、汇报记忆方法。

把你记生字的好办法说给同学听。

5、出示一段顺口溜检查识记效果。

(踮起脚尖,走进小院,放下书包,给树除草。

牵牵小手,唱唱儿歌,笑声甜甜,不觉疲倦。

四、再读课文

1、教师范读,听后说说感受。

2、小组练读。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3、分小节检查朗读情况。

4、赛读。

通读全诗,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5、

(1)放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谈感受。

(2)学生练读,指导学生读出对老师的尊敬之情。

(3)教师引读。

(4)学生选读。

喜欢哪个小节就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哪个小节。

(5)配乐朗读全诗。

把对老师的爱表现出来。

“开汽车”游戏。

(教师手拿生字卡片随机抽出一张指给学生)师:

汽车汽车开起来。

生:

汽车开到我这里。

我为汽车加点油。

(给教师出示的生字组词,造句。

二、复习

1、小组内读课文,想一想,说一说:

“我们”为什么要在老师窗前栽一株紫丁香?

2、指读第三小节。

引导学生:

“帮您消除一天的疲倦”这一句中你能体会到什么,或者联想到什么。

3、如果让你去陪老师你会为老师做点什么?

三、背诵课文

四、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休、伸、甜、院、除、息、困”。

读字音,认字形。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字形特点,教师提示书写注意事项。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习。

教师检查学生的写字姿势和写字效果。

5、同桌互相欣赏,提出建议。

五、拓展

交流自己积累的赞美老师的词语、名言、诗句等.

6、我选我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1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对自己有信心,懂得用适当的方式展示和表现自我;

懂得应当为别人服务。

识字、认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对自己有信心,懂得用适当的方式展示和表现自我;

懂得应当为被人服务。

1、本课的识字量大,在指导学生自读课文的基础上,采用交流读与评价读相结合的方式,结合读课文正音、记形。

2、本课内容浅显易懂,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

(一)导入新课,初读课文

(板书课题),如果我们班级要改选班干部,你会不会选自己?

课文中的王宁为什么要选自己?

(二)自主合作认读生字

先找出不认识的生字,再通过查字典、读拼音或请教同学来读准字音。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带着问题读课文,说说读懂了什么?

(从王宁,全班同学和老师的不同角度谈谈看法。

(四)体验性朗读,读出课文的思想感情

1、选谁呢?

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想。

(想什么?

带着你的想法读这句话。

2、突然,王宁站起来说:

“我选我”。

(想想王宁会用怎样的语气说,读出相应的语气。

3、大家都愣住了。

(读出吃惊的语气)

重点指导“愣、教、班、室、切”的写法。

(六)实践活动

1、就王宁选自己当劳动委员一事,谈谈自己的看法。

2、假如参加干部竞选,你准备讲些什么?

7、一分钟

1、认识9个字,会写9个字。

3、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认字、识字。

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1、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

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让学生自由朗读、讨论,理解、感悟本课内容。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一分钟”究竟有多长。

游戏:

全体同学立正站好,两臂平举,一动不动地站立一分钟。

交流:

你觉得一分钟长吗?

导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一分钟》的课文。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想不想知道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

二、创设情境,合作探究

(一)初读课文

1、我们第一次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看拼音,问同桌,猜字……)

2、课前老师把这篇课文读了两遍,可是没有读懂,老师又读了两遍,终于读明白了。

你想不想也把课文读明白?

那就使劲读课文。

(打开课本23页)

3、谁愿意站起来给同学们读读你喜欢的段落?

指名读。

谁想做第()段的冠军的站起来。

如果你还想做冠军的可继续读,看谁是最后的冠军。

坐着的同学什么时候想读就站起来读。

4、刚才有几个同学一直没有起来读,老师想可能是有些生字不太认识,没关系,认识了这些生字娃娃就可以了。

(边出示生字卡片,边让学生说出它的读音,同时将卡片贴在黑板上。

小组同学在一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词语。

不会的怎么办?

抽查读。

1、谁能说说你记住了哪些字娃娃吗?

(自由交流)

(由“叹”引出下文。

)能用“叹”组个词吗?

课文中的“元元”叹了几次气?

能找出写他叹气的段落吗?

谁愿意读读“元元”第一次叹气的段落。

能出个问题考考大家吗?

(为什么叹气?

他心里可能想什么?

体会元元当时着急的心情。

引读第二次叹气的段落。

这个时候他更着急了,能找出他着急的句子吗?

你觉得这一分钟重要吗?

为什么?

元元跟你想的一样,他感到羞愧极了,后悔极了,谁能说说他是怎样走进教室的?

(三)拓展练习

刚才咱们同学说得太精彩了,现在咱们要放松一下,做个小游戏。

找找说说。

(出示课件)

(四)刚才你们只用了一分钟,就找到了这么多字,真了不起。

以后你们还会一分钟一分钟的浪费掉吗?

好,现在我们就来好好利用一下这一分钟,好吗?

这些字你们还认识吗?

(齐读一遍)

你认为哪个字比较难记。

谁来帮助他记住这个字?

(指导书写)

在书上的格里描一个,再写两个。

三、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识字3

 1、认识11个生字。

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

 3、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重点:

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知三字经的语言形式,感悟丰富的文化内涵。

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1、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识字,如:

结合当地地名识字,生字与熟字识字。

2、在理解和感悟“各民族”时,结合课后“读读认认”中的图画和词语,让学生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

3、朗读本课时,主要以诵读为主。

让学生以洪亮的声音,自豪的语气,奋发的姿态,反复诵读。

                第一课时

 1、神州大地,山河壮美;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勤劳、勇敢的华夏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团结奋斗,开拓创新。

一艘满载着13亿炎黄子孙的大船,正迎着新世纪的大潮,扬帆远航。

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是祖国的孩子,我们都爱自已的祖国。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我们祖国的各种风土人情吧!

 2、板书:

识字三,边板书边让学生书空。

二、自主探究,学习生字。

1、利用拼音,自由小声读出字词,不会读的找同学帮忙。

2、去掉拼音读词语。

3、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识字。

比如,各地学生可以结合当地地名认识“州(广州、兰州、苏州)、川(四川、银川)、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峡(三峡、刘家峡)”。

再如,通过“江泽民、人民路、人民公园、人民小学”等人名、路名,公园、学校名,认识“民”字。

4、“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中有五个生字,可让学生在读这一句时集中认读和识记。

5、让学生通过生字与熟字比较,识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