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上杭一中0910学年高一下期语文抽考试题 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342170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1.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上杭一中0910学年高一下期语文抽考试题 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福建省上杭一中0910学年高一下期语文抽考试题 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福建省上杭一中0910学年高一下期语文抽考试题 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福建省上杭一中0910学年高一下期语文抽考试题 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福建省上杭一中0910学年高一下期语文抽考试题 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上杭一中0910学年高一下期语文抽考试题 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福建省上杭一中0910学年高一下期语文抽考试题 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上杭一中0910学年高一下期语文抽考试题 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上杭一中0910学年高一下期语文抽考试题 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而性不耐久客,不数月,别去。

生平见才士,汲引如不及。

独嫉时文③士如仇,其尤工者,则尤嫉之。

余恒以为过,然莫之能禁。

缘此,所遇益穷。

岁甲戌,与余遇于扬州,知余益贫,执余手以泣曰:

“子亦到我地位,此境不易处也,奈何?

”余返淮,将解缆,先生登船言别,指新月谓余曰:

“与子别,后会不可期,即景悢悢④,,欲构句相赠,而涩于思,当俟异日耳。

”时十月七日也,又七日而先生殁矣。

盖享年五十有四。

所著有《文木山房集》、《诗说》若干卷。

又仿唐人小说为《儒林外史》五十卷,穷极文士情态,人争传写之。

余生平交友,莫贫于敏轩,抵淮访余,检其橐,笔砚都无。

余曰:

“此吾辈所倚以生,可暂离耶?

”敏轩笑曰:

“吾胸中自有笔墨,不烦是也。

”其流风余韵,足以掩映一时。

(节选自《勉行堂文集》卷六)

【注】①弟子员:

明清称县学生员为弟子员。

②博学鸿词:

科举考试的一种名目。

③时文:

明清时指八股文。

④悢悢(lià

ng):

悲伤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素不习治生治:

经营

B.环堵萧然堵:

墙壁

C.夙构者莫之为胜夙:

素常

D.而性不耐久客客:

客人

3.下列句子中,全部直接表现吴敬梓“流风余韵”的一组是()(3分)

①窘极,则以书易米②饮酒歌呼穷日夜

③夙构者莫之为胜④生平见才士,汲引如不及

⑤此境不易处也,奈何⑥吾胸中自有笔墨,不烦是也

A.①④⑥B.②③⑤C.①②⑤D.③④⑥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吴敬梓生性聪明,读书能过目成诵,长大后得到安徽巡抚赵国麟的赏识,但他却无意进取功名。

B.吴敬梓家境不错,继承了不少家产,但由于种种原因,几年之内耗尽家产,生活开始穷困起来。

C.吴敬梓善交文士,但对当时流行的八股文深恶痛绝,因而那些擅长写八股文的人,就特别痛恨他。

D.吴敬梓模仿唐人小说创作而成的《儒林外史》,写尽了文士们的性情状貌,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5.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1)余恒以为过,然莫之能禁。

(3分)

译文:

(2)此吾辈所倚以生,可暂离耶?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暮过山村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岁,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

(1)诗的首联重在表现什么?

请简要说明。

(2分)

(2)“边烽不过秦”什么意思?

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

(2分)

(3)尾联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境?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宝玉挨打的原因有三个:

一是宝玉会见贾雨村时无精打采,令贾政很不满意;

二是宝玉与琪官(蒋玉菡)的交往激怒了忠顺王爷,给贾政无端招来政治纠纷;

三是贾环搬弄是非,污蔑宝玉逼死了丫环银钏儿。

(《红楼梦》)

B.紫鹃为了试探宝玉对黛玉是否真心,就骗宝玉说林黛玉要回苏州,贾宝玉听后信以为真,如遭雷击,回到怡红院后发病,精神失常,直到见了紫鹃才哭出声来,在紫鹃的照顾下,渐渐病愈。

后来,紫鹃告诉宝玉是骗他,宝玉表明心意,紫鹃回潇湘馆。

C.祸不单行,继元妃去世、宝玉失玉之后,王子腾在进京拜相的路上竟因风寒身亡。

贾政又升了江西粮道。

即将赴任之时,贾母郑重地和他说起宝玉的病只有娶一个金命的人为他冲喜才能好。

袭人听说这件事之后,深怕一件喜事会伤害三个人。

贾母等人也踌躇起来,幸亏王熙凤想出一个“调包计”来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

D.刑台上的卡西莫多发现克洛德骑着骡子经过广场,于是他狂怒的面孔变成了温和的笑容,他向克洛德要水喝。

但是这个当年收养他的义父却慌忙逃避卡西莫多的眼光,不想解救他,便急忙走了。

(《巴黎圣母院》)

E.巴黎的流浪人、乞丐在克洛潘的率领下纷纷赶来攻打圣母院,准备将爱斯梅拉达救出来。

看到圣母院外人山人海的骇人景象,伽西莫多误以为流浪汉们是来加害爱斯梅拉达的,于是奋起反抗。

8.简答题。

(任选一题,每题100字左右)(5分)

(1)“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这几句诗出自《红楼梦》的哪首诗?

请简述写这首诗的缘由

(2)甘果瓦跟踪爱斯美拉达,看到有人绑架她,请简述绑架事件的原因和经过。

《巴黎圣母院》

选第()题

答: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子曰: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三年无改父之道,可谓孝矣。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里仁》)

(1)下面各项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做子女的见父母心里不愿意听从劝谏,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并不违抗。

B.做子女的一方面对父母的长寿感到高兴,一方面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

C.三年不改变父亲在世时候修建的道路,这样就可以说是尽孝了。

D.父母在世的时候,不远离家乡,如果不得已要出门,也必须有一定的地方。

(2)以上语段,表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美德?

并谈谈你的理解。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写史要“厚道”

赵畅

写史是写给当代人看的,但更多是写给后人看的。

所以说,写史,写真、写准是第一位的,一旦失真、失准,那就意味着歪曲历史,不啻一文不值,甚至会产生无可挽回的负面影响。

写史之所以被“掺水”,一个重要原因是作者不同程度受正面人物、英雄人物塑造要体现“高、大、全”思维模式的影响,才会为突出其正面形象,使用过多言过其实的说法,引用过多没有经过严格考证的资料,以至主观推断编造故事。

这样做初衷是好的,但一旦真相露出水面,带来的影响一定很坏。

同时,“落井下石”的传统,也能从反面人物身上寻觅踪迹。

比如袁世凯,郑焱教授在《碧血丹心谭嗣同》一书中,进行详细的资料考证和严谨的逻辑分析,指出西太后发动政变与袁世凯毫无关系,事实上袁世凯是在光绪被囚、康梁潜逃的背景下才“事后告密”的。

其实,不管袁世凯究竟是事前告密还是事后告密,此书启示我们,写史不能形成简单的“痛打落水狗”的惯性思维。

史料永远都是硬通货,不论对何人何事,都该体现实事求是的原则并经得起逻辑的推敲、时间的考验、人民的评判。

写史,追寻历史真相、还原历史真实,这是最为重要的。

失却历史的真实性、客观性,其意义便荡然无存。

毕竟,写史、存史是为了让人们读史,让人们从中求索历史内在的思想和逻辑,读懂历史发展的规律,进而理性地参与历史。

唐德刚先生曾将历史研究者分为鼓手、枪手和杀手三种。

他认为,无论是充当鼓手还是枪手,都是不妥的,只有通过较量努力追寻历史真相的“杀手”,才是可取的

“通过较量”,意味着历史研究者必须以独立学人的身份立于世,如此才能出真知灼见,才能举起真理的旗帜。

前不久,日本学者村田忠禧在《尖阁列岛钓鱼岛争议》一书中,通过对大量的事实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出结论:

钓鱼岛在历史上属于中国。

这位日本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自让人敬仰。

坚持真理,说出历史的真相,有时是要付出代价的。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太平天国史专家罗尔纲先生在广西主修《贵县志》。

经过精辟的考证,他确定除《庆远白鹿洞题壁》一首外,是石达开的遗诗,其他在社会上流传许多诗篇,都是后人伪造的。

这件事触怒了当时广西的权贵,对他进行打击和排挤。

然而,他坚持真理,不为权势所屈。

这应该是每一个历史研究者心头所树起的一把标尺

史学既要研究宏观的“大历史”,它可以勾勒出历史之经纬;

但同时又要研究微观的“小历史”,由此可以反映历史本来极其生动的面貌。

但无论探讨大事件、大概念,还是一头扎进“小历史”的天地里寻找蛛丝马迹,我们都应该保持一种独立的人格,保持一份可贵的“厚道”。

“厚道”,对历史研究者而言,就是要讲道德、立诚信、守规矩,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

(节选自2010年2月27日《解放日报》)

10.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写史,写真、写准是最重要的,因为一旦失真、失准,歪曲历史,可能会产生无可挽回的负面影响。

B.写史时“掺水”指的就是,受正面人物、英雄人物塑造要体现“高、大、全”思维模式的影响,为突出其正面形象,对其进行适当地拔高。

C.写史、存史的主要目的是让人们求索历史内在的思想和逻辑,读懂历史发展的规律,进而理性地参与历史。

D.史学既要研究宏观的“大历史”,勾勒出历史之经纬,又要研究微观的“小历史”,以反映历史本来极其生动的面貌。

11.下列对“写史要‘厚道’”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写史要‘厚道’,就是要追寻历史真相、还原历史真实,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B.历史研究者应该保持一种独立的人格,努力对史料进行详细的资料考证和严谨的逻辑分析,从而追寻到历史真相。

C.要写出真史、准史,既要有对惯性思维的警惕;

要有不为权势所屈的精神,即使付出代价也在所不惜。

D.写史时,对正面人物、英雄人物适当地拔高,要比对反面人物“落井下石”“痛打落水狗”,显得更为“厚道”。

12.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料永远都是硬通货,所以不论对何人何事,不可受“高、大、全”思维模式和“落井下石”的传统的影响。

B.关于袁世凯在戊戌政变中的行为的史料考究与逻辑推理并没有特别曲折之处,但史学家们因“痛打落水狗”的惯性思维而忘了努力追寻历史真相。

C.唐德刚先生认为若不做鼓手、枪手型历史研究者,就只有做通过较量努力追寻历史真相的“杀手”型的历史研究者,如日本学者村田忠禧.

D.罗尔纲先生在主修《贵县志》时,指出石达开的许多“遗诗”其实是后人的伪作,因而遭受到当时广西权贵的打击和排挤。

这就是他为写出真史、准史而付出的代价。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游走钢丝

①陈逸飞走上艺术道路的第一个阶段,应该是1965年至1980年。

陈逸飞自己习惯于把1966年至1976年称为他自己的第一个创作阶段,并称这个阶段为“走钢丝般”的创作阶段。

在这个历史阶段,他确实像在走钢丝。

②1965年,陈逸飞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大学部提前两年毕业,分配到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成为一名专业画家。

这是一件令人羡慕的事,但是接下来的事情并不那么顺利,因为很快社会大环境发生了变化。

③1966年,“文化大革命”运动来了,陈逸飞的家庭受到了冲击,陈逸飞的父亲是化学工程师,自然是逃脱不了的,可他却是这个家庭唯一有收入的人,这时这个家庭的状况可想而知。

为了躲避“文化大革命”的更大冲击,陈逸飞白天躲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的宿舍里画画,既是一种寄托,也是一种提高,到了晚上,就躲回家里。

他父亲经常被红卫兵拉去批斗,罪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

只有这个家,是个相对安静的港湾。

社会动乱,家庭受冲击,陈逸飞是在这种条件下坚持了自己的绘画道路。

④能够从“文化大革命”的深重灾难中顶过来走过来,陈逸飞认为这跟他的为人有关系,他的做人原则是,做人做事不要做给别人看,要做得有意义,对社会有用。

陈逸飞总结自己的青年时代。

概括了三条:

第一是做人“诚”字很重要,对人、对事、对事业都要讲一个“诚”字;

第二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这喜欢是与社会与时代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要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大众;

第三是要学习,学好了一门本领,才能够不落伍。

陈逸飞认为,在追寻人生的道路上,还要有诚挚的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有了诚挚的性格,再加上从容的态度、积极进取、诚恳有为的精神,一旦拥有天时、地利、人和。

就会获得成功。

陈逸飞正是以这样的人生态度和人生行为从灾难中走出来的。

⑤陈逸飞没有在“走钢丝般”的感觉中放弃,而是在逆境中寻找自己的艺术出路。

这种特定历史环境和历史条件下的敲打,让他从另一个层面上识别和处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感性与理性的关系,建立了特殊而鲜明的艺术色彩感,增添了艺术造型的厚度和硬度,善于对宏大场面作群体构建。

特殊的历史阶段促使陈逸飞在人生沉浮和艺术沉思中早早成熟。

⑥回顾那段特殊的历史,很多艺术家都只能摇摇头说,那是一段被耽误的宝贵时光啊;

回顾那段历史中的艺术行为,很多艺术家则只能叹息说,那个阶段的所谓创作不堪回首,不值一提。

陈选飞不同,他把那段钢丝走完了,人们当时和现在都认为他的钢丝走得还行,还在钢丝上表演了一些特技和亮相的动作。

他自己也从不把这段人生经历和艺术经历视为可悲可叹的蹉跎岁月,他倒是有些自豪。

可能因为陈逸飞自小在上海长大,而上海是中国的城市里受西方文化渗透最深刻最广泛的地方,他的作品多少有些西方绘画艺术影响的痕迹。

在当时被一些人认为有些“西化”、“颓废”,这是有悖于那个历史阶段的。

现在看来,正是陈逸飞多出来的这点西方文化营养,使他的画比人高出一筹。

这也正是陈逸飞珍视那个阶段画作的缘由。

(选自《陈逸飞传(视觉人生)》,有改动)

13.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1965年,陈逸飞因为成绩优异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大学部提前两年毕业,分配到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成为一名专业画家。

B.陈逸飞自己习惯于把1966年至1976年称为他自己的第一个创作阶段,其主要原因是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给了他许多独特的体验和收获。

C.特殊的历史阶段,陈逸飞是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感性与理性的关系等方面的深沉思考中早早成熟起来的。

D.陈逸飞珍视那个阶段画作的缘由是,他的这些作品里建立了特殊而鲜明的艺术色彩感,对宏大场面作群体构建,比人高出一筹。

E.对于那段走钢丝的岁月,不但人们对陈逸飞的艺术成就予以赞扬,而且他自己也对自己的表现表示认可

14.陈逸飞对艺术的独特理解对他精彩的视觉人生有着深远的影响,请谈谈他对艺术的看法。

(4分)

15.从全文看,陈逸飞能够从许多艺术家认为的不堪回首的灾难中“走出来”,并且“表演了一些特技和亮相的动作”的原因有哪些?

(6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6.下面一段话有两处用词不当,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青海玉树地震,明星们趋之若鹜地为灾区捐款献爱心。

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捐款,他们通过媒体公开了自己的捐款收据。

这一做法与之前章子怡捐款引发的议论休戚相关。

由此,我们看到,明星们没有因为章子怡的事件而因噎废食,相反,他们把捐款做得更透明。

(1)改为

(2)改为

17.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

以下是某中学老师推荐给学生的部分书目:

《繁星·

春水》《爱的教育》《伊索寓言》《童年》《宗璞散文》《论语》《莫泊桑短篇小说选》《西游记》《丰子恺散文集》《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老人与海》《刘墉作品选》。

  材料二:

以下是最受中学生喜欢的部分书目:

《哈利·

波特》《小王子》《伊索寓言》《谁动了我的奶酪》《神雕侠侣》《花季雨季》《男生贾里》《流星花园》《麦田里的守望者》《草样年华》《幻城》《西游记》。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所反映的现象。

(不超过25字)(3分)

  

(2)你对上述材料所涉及的问题有何看法?

请简要阐述。

(7分)

五、写作(70分)。

北京有一位修钢笔的老人,在寸土寸金的王府井,有一间产权属于自己的铺面,但生意惨淡,每月收入仅2000多元。

有人劝他:

“你把铺面租出去,每月租金就有5000多元,自己省心省力,为什么非要自己经营?

”老人说:

“我也不是傻子,这一点儿明白帐我能不知道吗?

可我如今干的事,不仅是经营生意,也是在经营窝自己。

每月我少了3000元收入,并不影响我的生活质量。

我若闲下来没事干或干我不喜欢的事,我就受不了。

我这儿是全北京唯一专修钢笔的铺面了,喜欢钢笔的北京人差不多都知道我,我能为那么多的人服务,这不比我一个月多挣几千元更重要吗?

我活了70多岁,知道我最需要啥。

请以“经营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除诗歌外),不少于800字,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试卷答题卷

班级姓名座号

………………………………………………密…………………………………………………………封………………………………………………线…………………………

一、(27分)

(一)(6分)

1.

(1)  

(2)  

(3)  (4)  

(5)  (6)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5分)  

2.()(3分)3.()(3分)4.()(3分)

5.

(1)余恒以为过,然莫之能禁。

翻译:

  

                                  

(三)(6分)

6.

(1) 

(2分)

(2)

      (2分) 

(3)      

      (2分)

二、(16分)

(一)(10分)

7.()()(5分)

8.选___题(5分)

(二)(6分)

(1)()(3分)

(2)   

   (3分)

三、

(一)(9分)

10.()(3分)11.()(3分)12.()(3分)

(二)(15分)13.()()(5分)

14.   

     (4分)

15.   

    

   

(6分)

四、(13分)

16.(3分)

(1)改为

17.

(1)   

(3分)

(2)(7分)

五、作

上杭一中2009-2010学年高一(下)语文抽考试题

参考答案

一、1.卷起千堆雪2.乍暖还寒时候3.竟无语凝噎

4.樯橹灰飞烟灭5.烽火扬州路6.莫听穿林打叶声

二、2.D(应为“做客、客居”)

3.A(③不是直接表现,⑤不能表现吴敬梓“流风余韵”。

4.C(应为“吴敬梓特别痛恨那些擅长写八股文的人”)

5.

(1)我常常认为这是一种过失,然而又不能制止他。

(“恒”、“禁”各1分,倒装句译对1分。

(2)这是我们这些人所依靠的用来谋生的工具,可以暂时抛离吗?

(“倚”、“离”各1分,判断句译对1分。

参考译文:

先生姓吴,名敬梓,字敏轩,又字文木,全椒人。

世代望族,科举及第和做官的大多显赫。

先生生性特别聪明,读书才过目,就能背诵。

长大后,补任县学生员。

继承父亲的祖业,有二万多金。

一向不学如何经营家业,性情又十分豪爽,遇到贫困的就施舍,跟文士们交往,常饮酒高歌穷尽日夜,不到几年家产就耗尽了。

安徽巡抚赵国麟听说他的名声,招过去一试,认为他有才,举荐他参加博学鸿词考试,竟然不去参加廷试,也从此不回应乡里的举荐,因而家境也就越发贫困。

于是移居江城东边的大中桥,家徒四壁,冷落凄凉,只拥有几十本旧书,日夜自娱自乐。

穷困到了极点,就拿书去换米。

他治学尤其精通《文选》,诗赋提笔一挥而就,即使那些事先构思的人也没有一个能超过他的。

辛酉、壬戌年间,我邀请他到我家,和他一起研讨诗赋,互相赠答,快意无比,亲密无间。

然而他生性耐不住长久客居他家,不到几个月,就辞别离去。

他平生见到有才能的读书人,就想举荐提携他,唯恐来不及。

唯独像仇人一样痛恨那些写八股文的读书人,对那些特别擅长写八股文的人,就特别痛恨。

我常常认为这是一种过失,然而又不能制止他。

因为这个缘故,他的处境更加穷困。

甲戌年,他和我在扬州相遇,知道我更加贫困了,就握着我的手哭着说:

“你也到了我这种地步,这种处境不容易立足,怎么办?

”我返回淮地,将要解开缆绳,先生登上船跟我告别,指着初升的月亮对我说:

“跟你一别,日后见面不可约定。

面对这样悲伤的情景,想要写几句话送给你,可是文思阻涩,还是等待他日吧。

”当时是十月七日,又过了七天先生就去世了。

享年五十四岁。

所写的书有《文木山房集》、《诗说》若干卷。

又模仿唐人小说写了《儒林外史》五十卷,穷尽读书人的情态,人们争着传抄。

我平生结交的朋友,没有比敏轩贫困的。

先生抵达淮地看望我,我察看他盛物的袋子,连笔砚都没有。

我说:

“这是我们这些人所依靠的用来谋生的工具,可以暂时抛离吗?

”敏轩笑着说:

“我胸中自有笔墨,不担心这些。

”他的流风余韵,足以盖过当时的人。

6.

(1)重在描绘山村的宁静。

前句从听觉上用数里外就听到水声,以响衬静,后句从视觉上直写人烟稀少的静。

(2)表明山村没有遭受战火,表达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

(3)写出了由惧转喜的心境变化,“亲”字更表现出内心亲近温暖的感受。

此联与首联、颈联相配合,描绘出一幅和平安宁的山村图景。

7.A、D(A.不是“银钏儿”而是“金钏儿”;

D.卡西莫多没向克洛德要水喝。

8.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