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降解塑料薄膜行业分析报告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316824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54.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降解塑料薄膜行业分析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生物降解塑料薄膜行业分析报告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生物降解塑料薄膜行业分析报告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生物降解塑料薄膜行业分析报告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生物降解塑料薄膜行业分析报告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降解塑料薄膜行业分析报告Word下载.docx

《生物降解塑料薄膜行业分析报告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降解塑料薄膜行业分析报告Word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降解塑料薄膜行业分析报告Word下载.docx

(4)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17

2、不利因素18

(1)价格较高18

(2)环保意识不够,对产品认识不足18

(3)推广成本高19

六、行业壁垒19

1、技术壁垒19

2、品牌与渠道壁垒20

3、人才壁垒21

七、行业市场规模21

1、市场规模现状21

2、市场规模发展前景22

八、行业风险特征22

1、政策风险22

2、宏观经济运行风险23

九、行业主要企业简况23

1、金发科技23

2、亿帆鑫富23

3、新疆天业集团24

一、行业概况

塑料作为现代工业最重要的基础材料之一,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塑料以其独特的优点成为信息、能源、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乃至航空航天和海洋开发等国民经济各重要领域不可或缺的材料,渗透到人类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然而传统的石油基不可降解塑料在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同时,亦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由不可降解塑料导致的“白色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等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因此,可降解塑料势必成为塑料行业发展的潮流和主要方向。

目前可降解塑料主要包括生物降解塑料、光降解塑料、光和生物降解塑料、水降解塑料四大类,其中以生物降解塑料的研究最为深入,应用最为广泛。

生物降解塑料是一类由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如细菌、霉菌(真菌)和藻类的作用而引起降解的塑料。

理想的生物降解塑料是一种具有优良的使用性能、废弃后可被环境中的微生物完全分解、最终被无机化成为自然界中碳素循环的一个组成部分的高分子材料。

除可自然降解外,生物降解塑料还具有原料可再生、对肌体适应性强等优点,使其可以广泛应用于包括环保、食品容器和包装、农林业、医学、纺织、电子、汽车等领域。

因此,生物降解塑料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1、生物降解塑料行业发展状况

从原料来源的角度,目前主流的生物降解塑料分为天然基可生物降解塑料,石油基可生物降解塑料和生物基可生物降解塑料等三类。

(1)天然基可生物降解塑料

天然基可生物降解塑料以淀粉基降解塑料为主,目前国内大多数降解塑料的生产企业都生产这类降解塑料。

这类降解塑料通过聚烯烃和淀粉进行聚合,能够节约部分化石资源,也能够减少20%-40%的二氧化碳排放。

在降解性能方面,淀粉能够被降解,但聚烯烃却不能被降解。

聚烯烃将以微小的颗粒继续留存在自然界中,继续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所以国际降解塑料的领先企业已经逐渐放弃

(2)生物基可生物降解塑料

生物基可生物降解塑料是指以天然高聚物或天然单体合成的高聚物为基所制造的可生物降解塑料。

这类塑料目前主要包括聚乳酸(PLA)和聚羟基烷酸酯(PHA)两大类。

聚乳酸(PLA)是一种新型的生物降解材料,使用可再生的植物资源(如玉米)所提出的淀粉原料制成。

淀粉原料经由发酵过程制成乳酸,再通过化学合成转换成聚乳酸。

其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使用后能被自然界中微生物完全降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污染环境,这对保护环境非常有利,是公认的环境友好型材料。

然而,工业中实际生产聚乳酸的工艺流程却比化学反应复杂的多,如何增加聚乳酸的分子量,以获得更优异的物理性能是聚乳酸塑料生产商共同面对的问题。

其中,拥有世界最大聚乳酸产能的NatureWorks公司采用两步法制备聚乳酸,这一方法的核心是使乳酸生成环状二聚体丙交酯,再开环缩聚成聚乳酸。

我国海正集团与中科院共同研制的聚乳酸生产技术也与此相似,主要过程是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得乳酸后,再经过精制、脱水低聚、高温裂解,最后聚合成聚乳酸。

日本在真空下使用溶剂使聚乳酸直接脱水缩聚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目前尚没有产业化。

聚烃基脂肪酸脂(PHA)是由很多细菌合成的一种细胞内聚酯,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等许多优良性能,在生物医学材料、组织工程材料、缓释材料、电学材料以及包装材料等方面将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其中最常见的有聚3-羟基丁酸酯(PHB)、聚羟基戊酸酯(PHV)、聚3-羟基丁酸酯(PHB)和聚羟基戊酸酯(PHV)的共聚物(PHBV)。

通过共聚物(PHBV)可以改善聚3-羟基丁酸酯(PHB),因其结晶度高、较脆的弱点,提高了其机械性能,另外耐热性、耐水性也好。

由于价格高目前主要还是应用在医学和其他要求高的领域。

(3)化石基生物降解塑料

石油基生物降解塑料是指以石化产业链中所生产的单体通过聚合所制造的可生物降解塑料。

这类塑料目前主要包括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聚丁二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SA),聚已内酯(PCL)和聚丁二醇丁二酸-对苯二酸盐(PBAT)等。

①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是由丁二酸和丁二醇经缩合聚合合成而得,密度1.26g/cm,熔点114℃,根据分子量的高低和分子量分布的不同,结晶度在30%-45%之间。

树脂呈乳白色,无嗅无味,易被自然界的多种微生物或动植物体内的酶分解、代谢,最终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是典型的可完全生物降解聚合物材料。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的生产成本和物理性能受其制造工艺的影响非常大。

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法进行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的生产:

其一为扩链法,主要分酯化,缩聚和扩链三个步骤,使用这种方法生产PBS在扩链的过程中,需要与扩链剂(如二异氰酸酯)反应,这类扩链剂多数是对人体有害的,所以以扩链法生产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不适用于需要符合卫生要求的用途。

其二为一步法,在高效聚合作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丁二醇(BDO)与丁二酸缩聚,直接生产高分子量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

这种方法对工艺控制的要求较高。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的性能指标介于聚乙烯和聚丙烯之间,产品的主要技术指标以亿帆鑫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为例,检测标准采用国标GB/T1040-92。

在生物降解性方面,根据ISO14855国际标准检测金发科技的降解塑料产品,在可控堆肥条件下,6周后塑料需氧生物降解性测定的降解率>

60%,8周基本可以完全降解。

而在常规室温储存条件下(23℃,50%相对湿度),在15个月内,拉伸性能保持在95%左右(纵横向差异不大),2年后性能衰减为初始的85%。

②聚己内酯(PCL)

聚己内酯(PCL)是在催化剂作用下,对己内酯进行正、负离子及络合型开环聚合而得到的高分子聚合物,其均聚物具有良好的降解性。

其结晶度约为45%左右,外观特征很像中密度聚乙烯,乳白色具有蜡质感,它的玻璃化温度约为零下60℃,熔点约为60℃,粘度很低,具有很好的热塑性和加工性,可以挤出、注塑、拉丝吹膜等成型加工;

其断裂伸长率和弹性模量介于低密度聚乙烯(LDPE)与高密度聚乙烯(HDPE)之间。

2、可降解地膜行业发展状况

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农用塑料地膜在20世纪中叶开始应用。

1955年日本首先应用于草莓生产,并进行推广。

20世纪60年代初,法国、意大利、美国等国家开始在蔬菜、草莓、咖啡、烟草、瓜类、棉花等作物生产上应用,均获得良好效果。

我国自1978年从日本引进塑料农用地膜覆盖技术以来,地膜覆盖技术在国内农业生产中得到了迅速推广,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农作物产量,应用领域从最初的棉花、蔬菜,发展到花生、瓜果、甜菜、水稻、旱稻、小麦、玉米等农作物。

近三十年来,我国地膜覆盖面积和使用量一直位居世界第一,全国农用地膜覆盖面积3亿亩;

新疆地膜覆盖面积4,700万亩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传统地膜多为PE(聚乙烯)制成,自然条件下很难降解,在土壤中可以残存长达100-200年。

传统地膜使用后,总有20%左右的残膜无法回收,日积月累,使土壤环境恶化,土壤含水量下降,削弱抗旱能力,引起次生盐渍化,板结且肥力下降,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导致减产;

同时对环境也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而且废膜的回收,费时废工,在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的情况下,对使用地膜的农户效益造成不利的影响。

据农业部调查,目前中国地膜残留量一般在60-90kg/hm2,最高达165kg/hm2。

研究表明,土壤中残膜含量58.5kg/hm2时,使玉米减产11%~23%,小麦减产9%~16%,大豆减产5.5%~9%,蔬菜减产14.6%~59.2%。

目前解决残膜污染的方法主要依靠人工捡膜。

以新疆为例,每年11月中旬棉田截杆后人工捡膜;

11月下旬进行冬翻,部分残膜进入土壤;

3月下旬播种前机器搂膜;

4月上旬由于机器搂膜不能搂净小片残膜,播种前要人工捡膜,总计人工捡膜费用约70-100元/亩。

由于新疆地广人稀,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劳动力短缺,依靠这种人工回收地膜的传统做法,投入巨大且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此外,石油能源紧缺引起地膜生产原料丙烯酸等上涨,使得地膜价格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突出。

以上诸多原因,可生物降解地膜的研究和推广在国内外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在可降解塑料材料开发基础上,为充分利用地膜的保湿、增温、除草、机械化作业和增产作用,并消除塑料地膜带来的农田地力下降、农作物产量逐年下降和环境污染等不良影响,日本、美国、意大利、法国和德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于上个世纪末相继着手研究可降解地膜。

按照降级机理和破坏形式可分为添加型生物降解地膜和完全生物降解地膜。

①添加型生物降解地膜,是指在不具有生物降解特性的通用塑料基础上,添加具有生物降解特性的生物降解促进剂、加工助剂等。

其机理是,在传统地膜的基础上,添加光敏剂、淀粉等成分,以促进地膜降解,包括:

市面上常见的光降解地膜、光/生物降解地膜等。

这些地膜中由于基地膜中含有大量的塑料成分,使用后,能把地膜降解成小碎片和小颗粒,但更小的塑料碎片和颗粒不能降解。

短期内对作物生长不会有太明显的负面影响,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土壤中塑料碎片和颗粒逐渐增加,难以清除,可能带来比使用塑料地膜更严重的污染,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②完全生物降解地膜是由能被微生物完全分解的物质组成的薄膜,包括:

全植物降解地膜、微生物合成型生物降解地膜和化学合成型生物降解地膜。

A、全植物降解地膜原理是:

地膜使用材料全部由植物中提取。

如:

日本研究开发的纸地膜、麻地膜。

纸地膜可被土壤微生物完全降解,没有污染,但易破损,不易机械化铺膜,同时价格较贵是传统地膜4倍以上,目前在生产上使用量较少。

20世纪末,日本研制出农用麻地膜,主要以纸浆和麻纤维为原料,韧性大大增强,提高了机械化铺设的效率。

但日本麻纤维缺乏,价格较高,难以大量推广应用。

美国和意大利等公司宣称研制成功淀粉质量分数在90-100%的全淀粉塑料,产品能1年内完全生物降解而无污染。

国内高校也见有用淀粉或其他一些天然高分子物质如纤维素、果胶、蛋白质、海藻酸钠等制成的复合完全生物降解塑料材料,但这些均未有进一步应用推广。

B、微生物合成型降解地膜

微生物合成型完全降解地膜是指以有机物为碳源,通过发酵得到生物降解塑料原料而生产的地膜。

国内外都有相关研究的报导中,聚烃基烷酸脂及其共聚物的相关材料是研究的热点。

由于通过微生物发酵法合成的聚酯生物降解材料因制备条件苛刻、工艺复杂,导致价格太高,限制了作为地膜的使用。

聚乳酸(PLA)地膜是一种新型的生物降解材料地膜,它使用可再生的植物资源(如玉米)所提出的淀粉原料制成。

其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使用后能被自然界中微生物完全降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污染环境,这对保护环境非常有利。

但是,工业实际生产聚乳酸的工艺流程却比化学反应式复杂的多:

如何增加聚乳酸的分子量,以获得更优异的物理性能是聚乳酸塑料生产商共同面对的问题。

因此,目前尚没有产业化。

C、化学合成型生物降解地膜

随着可降解塑料材料的发展,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聚丁二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SA),聚已内酯(PCL)和聚丁二醇丁二酸-对苯二酸盐(PBAT)等产品良好的降解性,为可降解地膜的提供了更广的选择。

二、行业管理

1、行业主管部门及行业监管体制

目前,国内塑料薄膜制造行业实行由政府部门进行宏观管理、行业协会进行自律管理的行业管理体制。

国家发改委制定指导性产业政策;

质监局负责产品质量检测和认定;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作为行业自律性协会,是政府部门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2、行业主要法规政策

《轻工业技术进步与技术改造投资方向(2009-2011年)》中第三部分“提升行业总体技术水平”塑料部分提出要发展“新型环保阻燃塑料制品生产技术”,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进行阻燃塑料制品生产。

《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年度)聚酯被列入2007年1月23日发布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年度)》(国家发改委、科学技术部、商务部、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修订)中“四、新材料”、“55、环境友好材料”、“环保型可降解塑料”条目。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大力发展稀土功能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特种玻璃、功能陶瓷、半导体照明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

积极发展高品质特殊钢、新型合金材料、工程塑料等先进结构材料。

提升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发展水平。

开展纳米、超导、智能等共性基础材料研究。

《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我国新材料产业总产值达2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5%。

此规划进一步促进了塑料薄膜行业的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对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等给予了大力支持。

上述产业均为中厚型特种聚酯薄膜的下游产业,其振兴规划将大力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中厚型特种聚酯薄膜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三、行业季节性、周期性特点

1、行业季节性

生物降解地膜行业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这主要是由各类农产品生产的周期所决定的。

一般在每年10月至12月是生物降解地膜生产的前期准备阶段,在次年的1月至3月份进入生产旺季,3月至4月底进入出货期。

5月份以后,农作物的播种已经结束,进入了生产淡季,开始对部分机器进行改造检修。

2、行业周期性

行业周期性方面,传统聚乙烯地膜行业是自80年代初引入中国,已有近30年,但是由于传统聚乙烯地膜在土壤中200年无法降解,给土壤、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危害,“白色污染”已严重威胁到我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生物降解农用地膜是解决“白色污染”的唯一有效途径。

对于生物降解材料的需求十分紧迫。

生物降解农用地膜行业是发展历史较短的行业,目前大多企业处于试验阶段,未真正解决控制降解速率这一技术瓶颈。

据IHS化学的最新研究报告称,日益增加的消费者压力和日趋严格的法规,将刺激北美、欧洲和亚洲市场对生物降解型塑料的需求,预计将从2012年的26.9万吨升至2017年的52.5万吨,年均增速将达到15%。

近年来,全球对非降解塑料袋频亮红灯,各国开始实施强有力的措施,特别是欧洲和美国。

这两个地区既是全球最重要的塑料袋消费国,也是世界塑料袋进口大国。

他们通过立法限制使用非降解塑料,这势必会给生物降解塑料行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和广阔市场。

四、行业上下游

生物降解地膜是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的一个重要分类,其上游行业主要是生产二元酸、二元醇等原料的制造企业。

下游行业主要是全国各地使用生物降解地膜的农业生产者,产品广泛应用于棉花、玉米、番茄等作物。

中国是全球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大国,生物降解塑料的研发、生产与应用对塑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五、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有利因素

(1)市场广阔

农用地膜推动了种植业生产的不断创新,伴随着农业改革和一系列重大农业科技成果的运用,农用地膜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完善,地膜的功能和作用不断得到扩大,已成为农业生产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生产资料。

全国每年使用的传统地膜约120万吨,截止2014年,新疆地膜覆盖技术逐步遍及玉米、甜菜、番茄等20等余种农作物生产,地膜覆盖面积已达4700万亩左右,年使用地膜总量18.5万吨,占新疆农作物总播面积的75%以上,已成为我国地膜覆盖面积最大、用量最多的省区。

由于农用地膜在保温、增湿、抑制杂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得到大面积的推广使用,尤其是在气候较为干燥、水量并不充足的北方地区。

从国内乃至全球范围看,应用包括降解地膜在内的降解材料是大势所趋,不少国家或地区已逐步推出相关政策,破解价格等“拦路虎”,助力行业业勃兴发展。

行业整体处于发展初期,会逐步上升。

(2)环境需要

随着人类社会对环境问题认识水平的不断深化,农用地膜在保证农业生产的同时,由于农用地膜残留逐年增加,已对农业生产带来了不利影响。

一是这些地膜碎片可在土壤中形成阻隔层,使土壤中的水、气、肥等流动受阻,造成土壤结构板结,严重危害生态环境,造成白色污染。

二是地膜强度不高,易碎,难回收;

三是残留地膜可以引起作物减产,残膜量越多,作物减产的幅度就越大。

地膜残留不但能引起农作物的减产,而且废旧地膜碎片还会随作物秸杆作为饲料,进入牲畜体内,积压在肠胃中,导致牲畜发病死亡。

此外,残膜还影响农民的田间耕作,堵塞沟渠,影响农田灌溉和污染环境等。

传统农用地膜在环境方面的这些缺陷为可降解农用地膜的推广创造了良好的契机,解决废弃地膜造成的“白色污染”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立人与环境的良性互动,唯一的办法就是推广应用可降解地膜。

(3)下游行业需求持续增长

我国塑料薄膜已形成规模,在农业、工业、建筑等领域运用的十分广泛。

目前我国塑料薄膜的产量约占塑料制品总产量的20%,是塑料制品中产量增长较快的类别之一。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塑料薄膜制造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

今后几年国内市场对塑料薄膜的需求量将以9%的速度持续增长,我国塑料薄膜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其中,塑料薄膜的消费约2/3用作包装材料,农用塑料薄膜约占30%,其余用作电工材料、感光材料和电子信息材料等。

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地膜的需求量将会继续增长。

我国塑料薄膜产业面临重大发展机遇,企业应加大技术投入,合理利用资源,尽快弥补在生产技术和材料供应方面存在的不足,从而在塑料薄膜市场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由于农业对地膜的需求量大,整体市场发展前景较好,潜力较大,因此行业竞争较激烈,将进一步刺激塑料薄膜行业的发展。

(4)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

工业与信息化部在《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到2015年我国新材料产业总产值达2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5%。

此规划进一步促进了塑料薄膜行业的发展;

科技部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到对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等给予了大力支持。

这些产业均为中厚型特种聚酯薄膜的下游产业,其振兴规划将大力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中厚型特种聚酯薄膜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2、不利因素

(1)价格较高

目前,生物降解地膜价格约为普通地膜价格的2倍。

以棉花作物为例:

棉花作物每亩地使用聚酯生物降解地膜约5.8公斤,成本约为156.6元,而需要普通聚乙烯地膜约为6.5-7公斤(厚度为0.01mm),成本约为94.5元,两者之间的价格差异很大。

虽然普通聚乙烯地膜因无法降解,需要人工或机械捡拾,会产生一定的费用,但是对于农民而言关注更多的是眼前利益。

据了解,有部分农民为节省成本,在收货农作物后,并没有对废弃在农田里的不可降解地膜做任何的回收。

因此,农民在没有补贴的前提下,使用普通聚乙烯地膜的经济性比生物降解地膜的经济性高很多,农民会更加偏向使用普通聚乙烯地膜。

较高的价格成为阻碍聚酯生物降解农用地膜进入市场的阻力。

(2)环保意识不够,对产品认识不足

受传统思维束缚,目前对降解地膜的认识不够充分。

近年来,降解地膜经过大量的实现和产品更新,已经过光—氧降解膜、淀粉基PE膜和全生物降解膜等三个发展阶段。

受到传统思维的束缚,对公司生产的产品认可度还不够。

一方面,农民只考虑到眼前利益,仍大量使用价格低廉的普通地膜,并没有意识到长期使用不可降解地膜对农业生产带来的间接损失。

由于普通地膜长年累月积攒在土壤里,会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最终造成农作物减产,影响农民收益;

另一方面,农民对目前生物降解农用地膜的降解效果不甚了解,未充分意识到可降解地膜的生产工艺已经成熟,并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实现因地制宜的效果。

综合以上原因,导致可降解地膜在推广方面面对一定的困难。

(3)推广成本高

我国地膜覆盖农田面积已超过0.13亿公顷,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9。

但地膜残留土壤中所造成的“白色污染”问题,一直困扰着地膜产业可持续发展。

但降解地膜产业发展仍面临多个“拦路虎”,最大难题之一是较高的推广成本。

从售价上看,降解地膜价格为是普通地膜价格的2倍。

推广应用成本较高。

六、行业壁垒

1、技术壁垒

可降解农用地膜生产技术涉及多学科交叉运用。

国内专业从事可降解农用地膜研究、教学的院校较少。

同时,由于可降解农用地膜的生产工艺要求苛刻,客户对产品的个性化需求显著。

通过理论研究与长期生产实践相结合,才形成了公司系统的可降解农用地膜的研发与生产体系,并取得了一系列国家专利成果。

行业的新进入者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可降解农用地膜技术体系。

原料的配方、品种与质量,加工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和模具的控制精度,以及检测设备和手段的先进性,检测标准和技术规范的科学性直接影响塑料薄膜的性能和质量。

塑料薄膜加工生产组织复杂,要求较高的工艺条件,对生产过程中原料的加工温度等工艺操作要求极为严格,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实践和经验积累才能保持较高的产品合格率和成品率。

2、品牌与渠道壁垒

可降解农用地膜的品牌是影响客户选购的重要因素。

品牌厂家代表着能为客户提供质量优异的产品和完善的售后服务。

行业内企业,历经多年的研发与生产,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树立起了品牌形象,已积累了一批忠实的客户。

形成了稳定的营销渠道,并具有一定的规模优势。

这些优势又进一步加快了公司在技术创新、渠道拓展等方面的步伐。

相比较而言,行业的潜在进入者、新进入者,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建立起品牌优势,加上生产规模较小,技术研发力较弱。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市场资源将进一步向公司集中,公司的品牌优势、渠道优势将更加显著。

品牌价值是一个企业核心价值的体现,品牌综合体现了企业产品质量、研发水平、营销网络及销售服务、管理等因素,知名品牌的创立和形成需要经过企业长期的投入和积累。

由于塑料管道广泛应用于棉花、玉米、番茄等作物,与国家生产、社会运行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更关注塑料薄膜产品的品牌和质量。

新进入者需要更大投入才能创立新品牌和突破市场已有品牌形成的壁垒。

3、人才壁垒

由于本行业的交叉学科属性,本行业的技术人员也需要交叉的专业学习和实践经验的积累。

从事可降解农用地膜行业研发与生产需同时掌握多方面的专业知识,需具备极强的动手操作能力,专业技术分工合理的研发团队对生产商十分重要。

目前,从事可降解农用地膜行业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销售人才缺乏,高端人才奇缺,大部分该类人才靠企业在经营实践中培养,培养时间较长。

新进入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