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需肥规律与施肥技术.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31063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玉米需肥规律与施肥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玉米需肥规律与施肥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玉米需肥规律与施肥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玉米需肥规律与施肥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玉米需肥规律与施肥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玉米需肥规律与施肥技术.docx

《玉米需肥规律与施肥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玉米需肥规律与施肥技术.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玉米需肥规律与施肥技术.docx

玉米需肥规律与施肥技术

玉米需肥规律及施肥技术

一、玉米需肥规律

1、玉米各生育阶段和生育时期

玉米从播种到成熟,经过若干个生育阶段和生育时期。

1.1生育阶段 在玉米一生中,按形态特征、生育特点和生理特性,可分为3个不同生育阶段,每个阶段有包括不同生育时期。

这些不同阶段及时期既有各自特点,又有密切联系。

1.1.1苗期阶段

玉米苗期是指播种至拔节一段时间,是以生根、分化茎叶为主营养生长阶段。

本阶段生育特点是:

根系发育较快,但地上部茎、叶量增长比较缓慢。

为此,田间管理中心任务就是促进根系发育、培育壮苗,达到苗早、苗足、苗齐、苗壮“四苗”要求,为玉米丰产打好基础。

该阶段又分播种到三叶、三叶到拔节两个时期。

a.播种——三叶期

一粒有生命玉米种子埋入土中,当外界温度在8度以上,水分含量60%左右和通气条件较适宜时,一般经过4至6天即可出苗。

等到长到三叶期,种子贮藏营养耗尽,称为“离乳期”,这是玉米苗期第一阶段。

这个阶段土壤水分是影响出苗主要因素,所以浇足底墒水对玉米产量起决定性作用。

另外,种子大小和播种深度及幼苗健壮也有很大关系,种子个大,贮藏营养就多,幼苗就比较健壮;而播种深度直接影响到出苗快慢,出苗早幼苗一般比出苗晚要健壮,据试验,播深每增加2.5厘米,出苗期平均延迟一天,因此幼苗就弱。

b.三叶——拔节期

三叶期是玉米一生中第一个转折点,玉米从自养生活转向异养生活。

从三叶期到拔节,由于植株根系和叶片不发达,吸收和制造营养物质有限,幼苗生长缓慢,主要是进行根、叶生长和茎节分化。

玉米苗期怕涝不怕旱,涝害轻则影响生长,重则造成死苗,轻度干旱,有利于根系发育和下扎。

1.1.2.穗期阶段

玉米从拔节至抽雄一段时间,称为穗期。

拔节是玉米一生第二个转折点,这个阶段生长发育特点是: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进行,就是叶片、茎节等营养器官旺盛生长和雌雄穗等生殖器官强烈分化及形成。

这一时期是玉米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阶段,也是田间管理最关键时期。

为此,这一阶段田间管理中心任务,就是促进中上部叶片增大,茎秆墩实丰产长相,以达到穗多、穗大目。

1.1.3.花粒期阶段

玉米从抽雄至成熟这一段时间,称为花粒期。

玉米抽雄、散粉时,所有叶片均已展开,植株已经定长。

这个阶段生育特点:

就是基本停止营养体增长,而进入以生殖生长为中心阶段,出现了玉米一生第三个转折点。

为此,这一阶段田间管理中心任务,就是保护叶片不损伤、不早衰,争取粒多、粒重,达到丰产。

1.2生育期和生育时期

1.2.1.生育期玉米从播种至成熟天数,称为生育期。

生育期长短及品种、播种期和温度等有关。

一般早熟品种、播种晚和温度高情况下,生育期短,反之则长。

1.2.2.生育时期在玉米一生中,由于自身量变和质变结果及环境变化影响,不论外部形态特征还是内部生理特性,均发生不同阶段性变化,这些阶段性变化,称为生育时期,各生育时期及鉴别标准如下。

(1)出苗期:

幼苗出土高约2cm日期。

(2)三叶期:

植株第三片叶露出叶心2-3cm。

(3)拔节期:

植株雄穗伸长,茎节总长度达2-3cm,叶龄指数30左右。

(4)小喇叭口期:

雌穗进入伸长期,雄穗进入小花分化期,叶龄指数46左右。

(5)大喇叭口期:

雌穗进入小花分化期、雄穗进入四分体期,叶龄指数60左右,雄穗主轴中上部小穗长度达0.8cm左右,棒三叶甩开呈喇叭口状。

(6)抽雄期:

植株雄穗尖端露出顶叶3-5cm。

(7)开花期:

植株雄穗开始散粉。

(8)抽丝期:

植株雌穗花丝从苞叶中伸出2cm左右。

(9)子粒形成期:

植株果穗中部子粒体积基本建成,胚乳呈清浆状,亦称灌浆期。

(10)乳熟期:

植株果穗中部子粒干重迅速增加并基本建成,胚乳呈乳状后至糊状。

(11)蜡熟期:

植株果穗中部子粒干重接近最大值,胚乳呈蜡状,用指甲可以划破。

(12)完熟期:

植株子粒干硬,子粒基部出现黑色层,乳线消失,并呈现出品种固有颜色和光泽。

一般大田或试验田,以全田50%以上植株进入该生育时期为标志。

2玉米在各生育阶段需肥特点

2.1玉米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从土壤中不断地吸收各种养分,合成供给自身生长发育有机物质。

在整个生育期中,玉米吸收最多养分元素有N、P、K、S、Ca、Mg。

在玉米一生中吸收养分以N最多,K次之,P较少。

由于土壤中大部分元素可以满足玉米生长需要,因而在生产上施肥主要是施N、P和K三种肥料。

2.2玉米全生育期对N、P、K吸收基本表现为"少-多-少"趋势。

即苗期生长慢,植株小,吸收养分少;拔节至开花期,生长很快,吸收养分多;生育后期,生长减慢,吸收养分少。

2.3每生产100kg玉米籽粒所吸收养分量,受土壤、气候(雨量、温度、光照)品种、产量等因素影响。

随着产量增加有所减少,但氮素例外。

实验表明,玉米吸收N、P、K比例(N:

P2O5:

K2O)平均为1:

0.48:

0.79。

2.4玉米吸收养分及干物质积累进程一致。

吸收氮、磷、钾数量占同期干物重百分率均是前期高,后期逐渐减少。

玉米在不同生育阶段对氮、磷、钾吸收量不同。

根据研究表明,从拔节到抽雄期是玉米养分需要高峰期,在这一阶段,干物质积累虽然只有1/3左右,而N元素累计吸收量占全生育期50%、P占48%、K占71%。

在这一生育期间,既有营养生长,又有生殖生长,这一时期养分供应状况,对玉米产量影响极为重要。

2.5玉米不同器官营养元素分配

玉米收获物中不同器官干物质积累数量不同,氮、磷、钾含量亦有很大差异。

玉米亩产700千克,玉米收获物中不同器官氮、磷、钾含量顺序是:

氮:

籽粒>叶片>茎秆>叶鞘>苞叶>穗轴>雄穗

磷:

籽粒>叶片>叶鞘>穗轴>苞叶>茎秆>雄穗

钾:

籽粒>叶片>茎秆>苞叶>穗轴>叶鞘>雄穗

玉米不同器官氮、磷、钾向籽粒转移数量多少顺序是:

氮:

茎秆>叶片>苞叶>叶鞘>穗轴>雄穗

磷:

茎秆>苞叶>穗轴>叶片>叶鞘>雄穗

钾:

叶片>茎秆>苞叶>叶鞘>穗轴>雄穗

 

二、玉米合理施肥技术

玉米是高产作物,需肥量较大,必须合理施肥才能满足玉米在整个生育期对养分需要。

玉米生长三个阶段,需肥数量比例不同,苗期占需肥总量2%,穗期占85%,粒期占13%。

玉米从拔节到大嗽叭口期,是需肥高峰期,施肥时做到合理施肥,即底肥、种肥、追肥结合;氮肥、磷肥、钾肥结合;农肥、化肥、生物菌肥结合;基肥尽量多施有机肥,有机肥及化肥相配合;N、P、K肥和微量元素相配合;使各种肥料平衡供给,只有各种养分平衡协调,才能发挥每种养分效益。

1底肥施用:

底肥是指播种前施用肥料,以有机肥料为主、化肥为辅。

底肥要施足,这是基础,底肥对于玉米生长发育极为重要,主要作用是培肥地力,疏松土壤,缓慢释放养分,供给玉米苗期和后期生长发育需要。

其直接效果是对生育前期健壮生长有利,并在实际上对玉米整个一生都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对玉米P、K营养供给。

所以在一般地区,基肥中氮肥可占总施肥量50%以上,P、K肥基本上100%作底肥施用。

一般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公斤,五氧化二磷7.5公斤,钾肥5.5公斤做底肥。

1.1有机肥种类和性质:

有机肥包括动物粪便、杂草堆肥、秸秆沤肥及各类土杂肥等。

肥效时间长,有机物质含量高,含有氮、磷、钾和各种微量元素。

有机肥料中以猪、羊粪尿养分含量高,肥效好;牛、马粪及土杂肥次之。

1.2化肥种类和性质:

常用化学肥料有尿素、碳酸氢铵、磷酸二铵、过磷酸钙、硫酸钾、氯化钾等。

化学肥料养分含量高,发挥肥效快。

在大型国营农场机械耕作及有秋耕和春耕习惯春播玉米区,常在秋耕或春耕时给玉米施用有机肥,或在秸秆还田时配合施用化肥做为底肥。

1.3底肥施用方法

有条施、撒施和穴施3种方法,以集中条施和穴施效果最好,使肥料靠近玉米根系,容易吸收利用。

农谚说,施肥一大片,不如一条线,就是这个道理。

无论条施或穴施,施用前应充分捣细混匀,结合耕地将肥料翻入土壤。

如以氮、磷化肥做基肥时,应根据当地机具和劳力情况,尽量集中条施或穴施。

用有机肥做基肥,最好及磷肥一起堆沤,施用前再掺合氮肥。

氮、磷和有机肥料混合,减少土壤对磷素固定,使磷肥便于为根系吸收利用,同时由于氮、磷混合,以磷固氮,可减少氮素挥发损失,提高肥效,其他难溶性磷肥及有机肥一起堆沤施用,也有良好效果。

因为有机物质分解后所造成酸性环境,可以提高磷肥有效性。

有机肥料做基肥应尽量早施。

玉米秸秆还田是培肥地力有效措施。

在玉米收获果穗以后将桔秆切碎翻入土壤。

玉米秸秆含氮0.60%,含磷0.15%,含钾0.45%。

秸秆还田可以逐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培肥地力。

2种肥施用

玉米在播种时施在种子附近或随种子同时施入,供给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所需肥料,称为种肥。

有些地方叫口肥、盖肥、窝肥。

施用种肥以速效性化肥为主,也可以施用腐熟农家肥。

氮素化肥种类很多,因其性质和含量不同,对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有不同影响。

有适宜作种肥,有不宜作种肥,应在了解肥料性质后选择使用。

就含氮形态来说,固体硝态氮肥和铵态氮肥,只要用量合适,施用时不要及种子接触,作种肥施用安全可行。

磷酸二铵作种肥比较安全,碳酸氢铵、尿素作种肥,一定要及种子保持10厘米以上距离,避免烧伤。

玉米播种时配合施用磷肥和钾肥有明显增产效果。

种子在中等肥力水平条件下(有机质1.71%,全氮0.10%,速效磷5*10-6,速效钾40*10-6),增施钾肥或磷、钾肥,比单施氮肥分别增产12%和18%。

表明氮、磷、钾肥料配合施用是玉米增产重要措施。

播种时集中穴施氮、磷、钾肥,还可以造成施肥点局部较高浓度区,减少土壤固定,有利于根系吸收利用,最大限度地提高养分利用率。

种肥施用数量应根据土壤肥力、基肥用量而定。

在施用基肥较多情况下,可以少施或不施种肥;反之可以多施。

据各地经验,每亩应施入优质有机肥300~500千克,或施入尿素8~10千克,或施入磷酸二铵8~10千克。

种肥宜穴施或条施,施用时注意肥应及种子隔离或及土壤混合,预防烧籽。

3追肥施用

从玉米需肥要求考虑,玉米应施三次追肥,即拔节肥、穗肥和粒肥。

玉米追肥一般都是追施化学氮肥,以尿素、碳铵为主。

追肥要做到深施,在旱地无论墒情好坏都要采用穴施或条施。

在种植晚熟品种地块,如底肥、种肥施入水平不高,地力条件较差,可在玉米6~7叶期,进行追肥,亩追尿素15公斤左右,深追15厘米以上,提高化肥利用率;底肥、种肥施入水平高地块,亩追尿素10公斤左右。

玉米追肥要及早进行,方法一是前边追肥,后边趟地,追肥和趟地要结合;二是用追肥器,深追15厘米以上;追肥时,要化肥和生物肥相结合,促进根系良好发育,一般情况下,亩追尿素10~15公斤,加生物菌肥1公斤,能促进玉米提早成熟。

在抽穗期灌浆期,亩用0.25公斤磷酸二氢钾和0.5公斤尿素,兑水50公斤,进行叶面喷施,可防秃尖、缺粒,增加产量,提高质量。

有机食品玉米,不能用化肥最好用发酵好有机肥,做底肥,追肥用饼肥,肥效平稳而持久,效果好于化肥,而且后劲长,但追肥时,饼肥及作物幼苗保持适当距离,以免饼肥发酵时产生热量灼烧幼苗。

根据玉米需肥规律和生育特点,获取玉米高产需采取“三攻”追肥法,即在施足基肥和用好种肥基础上,拔节期施肥攻秆,孕穗期施肥攻穗,灌浆期施肥攻粒。

3.1攻秆肥  玉米开始拔节时追肥称为攻秆肥,有促根壮苗、促叶壮秆作用。

此时幼苗旺盛生长,雌雄穗开始分化,对养分需要量急剧增加。

适时追施肥料,可以确保茎秆粗灶,叶片繁茂,并促进雌雄穗分化。

春玉米大致在播种后40~50天、有6~7片展开叶时,施肥效果最好。

肥料宜施在距植株10~15厘米,开沟深施5~10厘米,施后覆土。

3.2攻穗肥  玉米拔节期至抽雄穗期之间追肥称为攻穗肥。

其施肥最大效应时期在雌穗小穗分化期,对穗大、粒多有重要作用。

大致说来,春玉米在13~15片展开叶时。

此时正值雌穗小花分化盛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井进,需要较多养分和水分,是决定果穗体积和行数关键时期。

攻穗肥宜采用速效氮肥,如尿素、碳酸氢酸、氨水等,结合浇水或中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