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工艺技术规范标准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307920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工艺技术规范标准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施工工艺技术规范标准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施工工艺技术规范标准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施工工艺技术规范标准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施工工艺技术规范标准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工艺技术规范标准Word下载.docx

《施工工艺技术规范标准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工艺技术规范标准Word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施工工艺技术规范标准Word下载.docx

当两个接线盒间只有一个弯曲时,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外径的4倍。

1.7.2当线路暗配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6倍当埋设于地下或混凝土时,去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10倍。

1.8当管路较长或有弯管时,中间应增设有过线盒的拉线盒,且过线盒或拉线盒的安装位置应便于穿线,在上建浇灌水泥沙浆之前,应在过线盒塞满泡沫且须固定牢固,以防水泥沙浆进入盒及堵塞管口,接线盒之间的距离应符合以下要求:

1.8.1无弯曲,管长度每超过30米;

1.8.2有一个弯曲,管长度每超过20米;

1.8.3有二弯曲,管长度每超过15米;

1.8.4有三个弯曲,管长度每超过8米。

1.9垂直敷设的电缆保护管的管口应用软质的材料进行封口,以防其它异物进入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增设固定导线用的拉线盒:

1.9.1管导线截面为50mm2及以下,长度每超过30米;

1.9.2管导线截面为70—95mm2,长度每超过20米;

1.9.3管导线截面为120—240mm2,长度每超过18米。

1.10管与箱体、盒体、线槽壁的连接均采用螺接头连接,不允许随意插入完事;

1.11敷设的管道原则上应采用镀锌钢管,若确采用其它的材质须征得甲方及设计单位的同意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钢管不应有折扁和裂缝,管应无铁屑及毛刺,切断口应平整管口应光滑。

1.12在管道埋设工程验收时,特别注意接(过)线盒出的管口处理是否符合要求,未加管口护套的必须整改。

1.13室外金属管路在手井处若有断接情况,必须加接地跨接体。

当金属管多余一根时,须将其焊接在一起,在用直径不小于12mm的钢筋以焊接的形式将断接的管连接在一起;

1.14手井处的管路要排列整齐,不允许杂乱无章,随意排列;

1.15即时做好相关管道预埋的隐蔽工程记录;

1.16明敷的管路在横平竖直、兼顾美观的前提下,俩固定点的距离不得大于80cm,且以下部位必须设置固定点;

1.16.1管线的接头处;

1.16.2接线盒20cm处;

1.16.3距管线拐弯10cm处;

1.17中心控制室的静电地板下的线槽预设应符合设计要求,线槽与控制柜或操作台的连接处需有密封处理措施,同时线槽需有线槽盖板;

1.18桥架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桥架之间的连接处应有跨接接地措施,当有钢管或金属软管引入时,接口必须用相应的接口配件进行连接,不得将引入管直接插入桥架、搭接或其它材料缠绕;

1.19金属软管与铁门的连接处应该手选采用金属软管螺接头。

为此在铁门制作时,应与制作单位协调,在铁门的电缆穿入口处应预留相应的金属软管螺接头,并且在有关电缆的预留管路应有引线措施。

在没有条件做螺接头的情况下必须采用适当规格的橡胶圈加以保护,不允许将金属软管直接插入铁门孔,更不允许在电缆外缠绕胶布后就直接引入铁门敷衍了事。

1.20如实做好各系统管路走向的记录(含管路图)。

1.21线槽的敷设:

1.21.1线槽应平整、无扭曲变形,壁应光滑、无毛刺。

1.21.2金属线槽应紧防腐处理。

1.21.3线槽应敷设在干燥和不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

1.21.4线槽的连接应连续无间断;

每节线槽的固定点不应少于两个;

在转角、分之处和端部应有固定点,并应紧贴墙而固定。

1.21.5线槽接口应平直、严密,槽盖应齐全、平整、无翘角。

1.21.6固定或连接线槽的螺钉或其它紧固件,紧固后其端部应与线槽表面光滑相接。

1.21.7线槽的出线口应位置正确、安装护圈。

1.21.8线槽敷设应平行整齐;

水平或垂直允许偏差为其长度的2%,且全长允许偏差为20mm并列安装时,槽盖应使于开启。

1.21.9金属线槽隐含可靠接地或接零,但不应作为设备的接地导体。

接地线应用黄绿线,外径不小于4mm2.

二、管穿线

2.1穿线前必须做好下面几个工作:

2.1.1按照设计图纸,做好穿线规划,安排穿线步骤,确定电缆编号,并按线径备好相应的管。

]

2.1.2室外穿线工程,按穿线到位的原则,计算好电缆长度并定货,在地面下任何地方都不允许有接头。

2.1.3导线穿线前应经过通断情况及绝缘电阻的检查,并有检查情况的记录,未经检查的电缆不允许穿线]

2.1.4根据设计的施工图纸以及布管时所作的管盒特征标记,找出所属的系统管路。

2.1.5可以采用吹气或炊烟的方法来判断所属的系统管(盒)路,竖直管道必要时也可采用注水的方法来判断

2.2清扫管路:

穿线工作一般在线盒安装完毕后进行。

为了不损伤导线,穿线前应先清扫管路。

方法是用压力约0.25Mpa的压缩空气,吹入已敷设好的管中,以便出去残留的灰土和水分。

清扫后,在需要的情况下,可向管吹入滑石粉以便于拉线。

2.3穿线用力不可过大或猛力拉线以免损伤线缆

2.3.1未经通断试和绝缘电阻测试合格的电缆不允许穿线。

2.3.2放线;

(注意放线的方向不要打死结,)

2.3.2.1按照设计规定电缆进行穿线,穿线时应区分各系统的线缆,强弱电缆应分开走管,电缆在管不允许有接头,管电缆的总截面积不应大于管子纯截面积的40%,穿完一段线,随即套上永久性的电缆标号。

2.3.2.2过线盒(箱)的线缆尽量不剪断,可以视现场的实际情况预留适当的长度。

2.4钢管与所安装的设备间有时会采用金属软管或可挠金属保护管进行连接,金属软管的长度不宜大于2米、不应退绞、松散、中间不应有接头,与设备连接时,宜采用专用接头,连接处应密封可靠;

2.5室外电缆应一线到位,在手井不允许有接头;

2.6室外电缆在手井必须加套包塑金属软管,金属软管沿着井壁固定,首尾两端应伸入对应预埋管各5cm以上,管口可填充牛皮纸后用水泥沙浆糊口。

2.7线缆预留长度应符合以下要求:

2.7.1终端接线盒20cm左右;

2.7.2终端箱体应预留所采用箱体的半周长;

2.8控制柜(含监视墙等机柜)及操作台应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本着横平竖直、顺理清楚、坚固美观的原则,自行线起到终端设备(相关接点)止预留30cm;

2.9如实做好各系统的穿线记录。

2.10敷设在线槽的电缆的规格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规定;

当设计无规定时,包括绝缘层在的导线总截面积不应大于线槽截面积的60%。

2.11在可拆卸盖板的线槽,包括绝缘层在的导线接头处所有导线截面积之和,不应大于槽截面积的75%;

在不易拆卸盖的线槽,导线的接头应置于线槽的接线盒。

2.12线缆在线槽要理顺摆齐,不许交错凌乱。

三、关于电缆标号

所有相关系统的电缆都应有明显的电缆标号,便于今后的工程及售后维修。

同时结合设计部门各系统的电缆标号作统一的规定。

3.1电缆的标号必须在穿线的同时标上,不允许在界限或焊线时才来补上,更不允许标错。

因此必要时在穿线前应有关的其它施单位或甲方索要有关的如房号等相关资料,确认系统电缆的编号,不可盲目打标号。

3.2电缆交接箱(盒)、柜应都必须有明显的电缆标号,一般用线标号管,当电缆直径太大时,也可以用异形管并用油性笔写明相关线缆的编号。

3.3电缆的标号一般是以各系统的汉语拼音的前两个字母为系统电缆编号的开头,后面的可视现场的实际情况而定。

3.4各系统的线缆标号原则上规定如下:

3.4.1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为J1、J2、J3、```````

3.4.2周界防越报警系统为Z1、Z2、Z3``````````;

3.4.3背景音乐及公共广播系统为B1、B2、B3``````;

3.4.4停车场管理系统为T1、T2、T3``````;

3.4.5灯光照明系统为D1、D2、D3```````;

3.5各楼层接线盒,入户的电缆编号原则上以往住户的房号为尾数来标记,上下楼层电缆以楼层数前面冠以“0”如二层至三层的电缆在二层接线盒标为03,在三层标为02。

3.6各系统设备的电源线缆除了线标外,还应有明显的极性区分标记(如+、-极)含强电的活(L)零(N)之特征标志。

3.7如实做好各系统电缆标记的记录。

四、关于电缆的排列及接线、焊线

4.1电缆在箱体、操作台、监视柜等的排列应该是横平竖直,顺理清楚;

用扎带结扎成束或排列有序,不许歪歪扭扭,杂乱无章,多余的扎带尾应剪掉。

不允许用胶布或其它材料来固定成束。

4.2强弱电电缆应该分开敷设,同时不同系统的电缆应尽量区分开进行敷设。

4.3成束的电缆一般是沿着箱、台、柜的边缘敷设及固定。

条件允许的话应采用线槽敷设固定。

4.4线束大小可视实际需要而定,每个线束不宜超过8跟电缆。

根据线束的大小,选用不同规则的定位片以均匀的固定,两定位片之间的距离以15cm为宜。

4.5过线盒(接线盒)的各系统的线缆应一一对应,顺理清楚、坚固美观。

导线的外皮剥掉长度可视现场的实际情况而定,但应适量。

4.6在线缆进行连接之前还应对各系统的相关电缆进行测试校验。

4.6.1信号、控制电缆可用250V兆欧表,供点电缆可用500V兆欧表,许测试各系统电缆的芯线之间、芯线与地线之间的绝缘电阻,它们之间的阻值不得低于0.5MΩ;

4.6.2各系统电缆的对应线缆的通断情况可用欧姆表进行测试,只有在排除线缆鼓掌的前提下才能进行接线及焊线的下道工序;

4.6.3如实的做好各系统电缆的测试记录。

4.7根据设计施工图及系统设备接线原理图或技术交底书上的要求进行对应导线的连接或沿接,不可盲目接线。

联接好的导线应即时进行焊线的下道工序,以免时间过长造成芯线表面氧化。

4.8导线联接时,应采用焊锡焊接或接线端子,严禁单靠拧接。

焊接头表面应该光滑,不应该有毛刺,不得虚焊;

接线端子应压牢,不允许松动。

焊完的线应采用粗细合适的黄蜡管套住,防止短路,同时用扎带适当扎紧,多余的线(扎带)尾应剪掉。

4.9线缆焊接好后,在确认无误的前提下应即时地把相关的过线盒(接线盒)或箱体等盖上面板或箱盖(门),固定要牢固,不允许偷工减料。

必要的时候,在征的甲方(建设单位)或物业的同意,应在各系统电缆的过线盒或箱体的面板或箱盖(门)上标明系统名称,可以的话应体现出公司有关的标志的容等字样。

4.10如实地记录各系统的电缆联接及其它相关情况。

五、室外公共系统设备安装

5.1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5.1.1立杆的预埋件(即地脚螺栓或地龙)的埋深应在1米以上,预埋件的基础(混凝土结构)平面建议在1米*1米以上为好,地基应是质硬!

同时应根据现场安装点的地质的实际情况,调整相应的尺寸。

5.1.2立杆的安装应牢固,不得歪斜,建议用水平仪来测定;

制作要美观,其预部位是密封的,低部应有便于操作的检修口。

5.1.3设备安装前应对系统使用材料、部件和相关设备按以下要求进行检查;

5.1.3.1按照施工材料表(合同或设备清单)对材料进行清点、分类。

5.1.3.2各种部件、设备的规格、型号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5.1.3.3产品外观应完整,无损伤和任何变形。

5.1.3.4有源设备均应通电检查各项功能。

5.1.4前端各监控点所采用的设备型号/规格、安装位置、监视区域均应符合设计方案及施工图纸中的要求,不得随意变动。

若有变动,须征得有关单位(或部门)的同意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同时办好相关的手续。

5.1.5检查摄像机的防护罩的附属构件(如雨刷、风扇等)的动作及防护罩的紧固情况。

5.1.6检查云台的水平、垂直转动角度,旋转时应速度均匀,无噪声、无抖动现象,并根据设计要求定准云台转动的起点方向。

5.1.7前端监控点的安装设备应在进行初步的两次安装(一次在公司的调试,一次是在现场试调),经通电试看、细调,检查各项功能,观察监视区域的覆盖围的图象质量,在摄像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后,各设备功能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固定安装,安装应牢靠、稳固。

5.1.8摄像机的相关引出线自防护罩至进支架及立杆之间的电缆应通过合适的包塑金属软管来保护,以免风吹日晒造成电缆损坏,严禁电缆直接裸露或用胶布直接缠绕敷衍了事;

电源线与信号线、控制线应该分开走管。

5.1.9摄像机镜头应从光源方向对准监视目标,并应避免逆光安装;

当需要逆光安装时,应降低监视区域的对比度。

5.1.10防护罩的二次配线电缆应有适当的预留长度,顺理清楚,但不得影响其它设备及附件的正常运行(如云台的转动等)。

5.1.11摄像机应避免强光直射,保证摄像管靶面不受损伤;

镜头的视场,不得有遮挡监视目标的物体。

5.1.12摄像机宜安装于监视目标附近不易受外界损伤的地方,安装的位置不应影响现场设备运行和人员正常活动;

安装的高度,室宜距地面2.5—5m;

室外应距地面3.5—10m,并不得底于3.5m。

5.1.13电梯厢的摄影机应安装在电梯厢顶部、电梯操作器的对角处,并应能监视电梯厢全景。

5.1.14电缆与设备之间的联接必须采用专用的接插件,并用焊锡焊接。

5.1.15解码箱、光部件在室外使用时,应具有良好的密闭防水结构。

光缆接头应设接头护套,并应采取防水、防潮、防腐蚀措施。

5.1.16中心控制室(同时适用于其他系统)。

5.1.16.1机柜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当有困难时可根据电缆地槽和接线盒位置作适当的调整。

5.1.16.2机柜的底座应与地面基础固定。

5.1.16.3机柜安装应竖直平稳,垂直偏差不得超过1‰。

5.1.16.4几个机柜并排在一起,面板应在同一平面上并与基准线平行,前后偏差不得大于3mm;

两个机柜中间缝隙不得大于3mm。

对于相互有一定间隔饿排成一列的设备,其面板前后偏差不得大于5mm。

5.1.16.5机柜的设备、物件的安装,应在机柜定位完毕并加固后进行,安装在机柜的设备应牢固、端正。

同时应符合设计要求。

5.1.16.6机柜上的固定螺丝、垫片和弹簧垫圈均应按要求紧固,不得偷工减料。

5.1.16.7控制操作台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5.1.16.7.1操作台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5.1.16.7.2操作逃应安放竖直,台面水平。

5.1.16.7.3附件完整,无损伤,螺丝紧固,台面整洁无滑痕。

5.1.16.7.4台接插件和设备接触应可靠,安装应牢固;

部接线应符合设计要求,顺理清楚无扭曲脱落现象,并标示明显的标记。

5.1.16.8中心控制室的设备排列,应便于维护与操作。

5.1.16.9机柜的背面及至少一侧面距离墙的净距不应小于0.8m。

5.1.16.10操作台正面与墙的净距不应小于1.2m;

侧面与墙或其它设备的净距,在主要走道不应小于1.5m,次要走道不应小于0.8m..

5.1.16.11中心控制室的电缆、控制线的敷设宜设置地槽;

根据机柜、操作台等设备的相应位置,应设置电缆槽和进线孔,槽的高度和宽度应满足敷设电缆的容量和电缆弯曲半径的要求,同时应有一定的余量。

5.1.16.12监视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5.1.16.12.1监视器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应当有良好的通风散热措施;

应使屏幕不受外来光直射,当有不可避免时,应加遮光罩遮挡。

5.1.16.12.2监视器外部可调节部分,应暴露在便于操作的位置,并可加保护盖。

5.1.16.13电缆与设备的联接应是采用专用的接插件;

应焊锡焊接。

5.1.16.14供电、接地与安全防护

5.1.16.14.1系统的供电电源应采用220V、50Hz的单相交流电源,并应配置专门的配电箱。

当电压波动超出+5%至—10%围时,应设稳压电源装置,稳压装置的标称功率不得小于系统使用功率的1.5倍。

主电源应选用相应容量的空气开关,各分电源用双刃双掷3A的钮子开关或带指示灯的自锁按钮的开关供电,除主开关外,各分路开关均应贴上位号,并各有独自的螺旋式保险管。

引线均要求横平竖直,齐美观。

5.1.16.14.2摄影机宜采用集中供电,分别控制;

当供电线与控制线和用多芯线时,多芯线与电缆可一起敷设。

5.1.16.14.3身体的接地,宜采用一点接地的方式。

接地母线应采用铜质线。

接地线不的形成封闭回路,不得与强电的电网零线短接或混乱。

5.1.16.14.4系统采用专用接地装置时,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Ω;

采用综合接地网时,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Ω。

如果用甲方提供的基地系统,可不作接地电阻测试,但必须有甲方的基地电阻测试报告的有关资料。

5.1.16.14.5机柜、操作台均应有接地螺栓,所有设备的接地线均用不小于1.5mm2的黄绿相间的铜线接到这个接地螺栓上,然后再从接地螺栓用不小于16mm2的铜芯黄绿线接到甲方提供的地线或专门的接地系统。

5.1.16.14.6中心控制室原则上要求铺防静电地板,防静电地板距地面高度为250mm(不得底于)为宜,板面平整、结实,并有良好的接地措施。

5.1.16.14.7中心控制室的接地母线的路由、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5.1.16.14.7.1接地母线的表面应完整,无明显损伤和残余焊剂渣,铜带母线光滑无毛刺,绝缘线的绝缘层不得有老化龟裂现象。

5.1.16.14.7.2接地母线应铺放在地槽或电缆走道中央,并固定在架槽的外侧,母线应平整,不得有歪斜、弯曲。

母线与机架或机顶的连接应牢固端正。

5.1.16.14.7.3电缆走到上的铜带母线可采用螺丝固定;

电缆走道上的铜铰线母线,应绑扎在横档上。

5.1.16.14.8系统的工程防雷接地安装,应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

接地安装应配合土建施工同时进行。

5.1.16.15中心控制室的所有安装设备的放置在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应便于操作人员的操作及维护,系统设备顺理清楚、整洁美观。

5.1.17系统各设备之间的联接均应符合设计方案及施工图纸的要求,按照设备的有关接线原理图来联接,若是其它原因引起的变动,应即时做好有关事项的记录。

5.1.18UPS备用电源(设备)安装好后,应检查其自动切换装置的可靠性,切换时间及切换电压值等指标应符合设计及使用功能的要求。

5.2周界防越报警系统

5.2.1前端所选用的设备的型号、规格,安装位置、防护区域及其功能在符合设计方案及施工图纸中的要求下同时应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防止防的区域出现盲区。

5.2.2防区域的相邻两个防区必须有不少于15cm的交迭区,不应有不敏感区域。

5.2.3前端设备的固定安装支架的外观、材质及规格等可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而定,但应兼顾美观;

设备安装应牢固,不得歪斜,不得偷工减料。

5.2.4前端设备的供电电源宜在中心控制室集中供电,可分别控制;

电源线与信号线控制线应尽量分开走线。

5.2.5中心控制室的接受通讯主机及操作键盘与前端防区域的防区须一一对应,不得错乱;

其使用功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5.2.6设备的安装位置及排列在符合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纸的要求下,应便于操作人员的操作及维护。

5.2.7若有联动报警输出时,应正确地反映出所要达到的设计及防目的的(如模拟屏的显防区区域、联动报警图象的录象等的对应)。

5.2.8按照界限原理图,设备之间的联接应符合设计方案所要求的功能。

5.3改革背景音乐系统

5.3.1前端所选用的设备型号、规格,安装位置及其功能在符合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纸的要求下,应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结合周围环境。

与景观协调。

若有变动,须征得有关单位(或部门)的同意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同时办好相关手续。

5.3.2前端设备若直接安装于地面上,其底座宜是混凝土构造的基础,埋深不少于1m,基础不得松散;

设备安装应牢固,兼顾美观。

5.3.3按照接线原理图和设计方案及施工图纸的要求,中心控制室的设备排列应便于操作,顺理清楚、兼顾美观。

5.3.4各设备之间的联接线应才用专用的接插件,焊锡焊接。

5.4巡更管理系统

5.4.1前端所选用的设备型号、规格一符合设计方案的要求,方法可按照有关说明书来进行;

各巡更点的安装位置应根据甲方或物业的需求下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同时记录相关的事宜(如巡逻路线图等)

5.4.2前端设备的安装应牢固,不得脱落

5.4.3中心设备的安装位置应便于操作人员的使用及操作,兼顾美观。

5.5停车场管理系统

5.5.1安全岛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基础的深度应为80cm以上,且应视现场的实际情况,建议高出水准面15cm以上,结合周围景观,兼顾协调。

5.5.2根据系统原理图及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纸来安装各设备。

5.5.3个设备不宜直接安装于基础上,应制作相应的底座。

5.5.4设备安装应牢固,不得歪斜。

5.5.5设备的箱体应有可靠的接地措施。

5.5.6中心控制设备的安装位置应不影响现场设备运行和人员正常活动;

同时便于操作人员的操作及维护。

5.5.7感应线圈应预埋在距地面60-100mm深的水泥基础,且基础无金属物体,四角用木楔固定,木楔钉入水泥基础后其超出部分不应高于50mm。

感应线圈安装好后,需要二次混凝土浇筑,施工时要与土建密切配合。

5.5.8感应线圈也可在地面开槽,然后将线圈放入槽进行安装固定5.5.9感应线圈部探测线有塑料预制架保护,在安装时注意不能伤害导线。

5.5.10探测线圈必须被装于方的槽中,且槽应没有无关的线路,电气动力线路距线槽距离应在500mm以外。

距金属和磁性物业的距离应大于300mm。

5.5.11感应线圈至控制设备之间的引线(专用)应为连续的,不应有接头,更不允许出现断线现象。

5.5.12感应线圈预埋后及设备投入运行中,感应线圈的周围严禁其他的作业行为,以免损伤感应线圈。

六、智能化系统室主要设备安装说明

1、门磁

(1)门磁PB-01(碰珠式),预埋86盒,86盒安装在固定大门有合页的墙边,下沿距地2100mm,外沿距离门框150mm。

金属软管预埋在门框时下沿距地180mm。

(2)门磁(干簧管式),预埋86盒,86盒安装在大门正上方或大门开启的一边。

安装在大门正上方时,下沿距门框上沿150mm,外沿距门框150mm。

安装在大门侧边时外沿距门框150mm,上沿距离门框上沿150mm。

金属软管预埋在门框时下沿距地1800mm。

2、窗磁

(1)窗磁PB-01(碰珠式),预埋86盒,86盒安装在活动窗户的两边,上沿与窗框上沿平齐,外沿距离窗框150mm。

金属软管预埋在窗框时距离窗框上沿150m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