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用石英砂滤料标准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254425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处理用石英砂滤料标准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水处理用石英砂滤料标准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水处理用石英砂滤料标准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水处理用石英砂滤料标准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水处理用石英砂滤料标准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处理用石英砂滤料标准文档格式.docx

《水处理用石英砂滤料标准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处理用石英砂滤料标准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处理用石英砂滤料标准文档格式.docx

3.4砾石承托料的盐酸可溶率不应大于5%。

3.5砾石承托料的粒径

3.5.1用于单层或双层滤料滤池的砾石承托料粒径范围,一般为2~4、4~8、8~16、16~32和32~64mm。

3.5.2在各种料径范围的砾石承托料中,小于指定下限粒径的不应大于5%;

大于指定上限粒径的不应大于5%。

4检验方法

检验方法按附录A的规定进行。

5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5.1标志

5.1.1石英砂滤料和砾石承托料的包装袋上应印字标明产品名称、粒径范围和生产厂名。

5.1.2石英砂滤料和砾石承托料的包装袋上,应按表1规定的颜色印字。

表1

分类

石英砂滤料

砾石承托料mm

2~4

4~8

8~16

16~32

32~64

字的颜色

绿

 5.2包装

5.2.1石英砂滤料和三角形石承托料宜使用耐用织物袋包装运输。

粒径大于16mm的粒石承托料,其包装要求可适当降低。

5.2.2石项砂滤料和砾石承托料的每袋包装质量为400.5kg。

5.3运输和贮存

5.3.1石英砂滤料和三角形石承托料在运输和贮存期间应防止包装袋破损,以免漏失或混入杂物。

5.3.2石英砂滤料不宜与承托料及其它滤料一起堆放。

5.3.3石英砂滤料和砾石承托料不宜与其它材料一起堆放。

附录A石英砂滤料检验方法

(补充件)

A.1总则

A.1.1本检验方法适用于石英砂滤料和砾石承托料。

A.1.2称取石英砂滤料和砾石承托料样品时应准确至所称样品质量的0.1%。

样品用量与测定步骤,应按照本方法的规定进行。

A.1.3本方法所用的容量器皿,应进行校正。

A.1.4本方法用的试验筛,按照GB6003-85规定执行。

A.2取样

A.2.1堆积石英砂滤料的取样。

在滤料堆上取样时,应将滤料堆表面划分成若干个面积相同的方形块,于每一方块的中心点用采样器或铁铲伸入到滤料表面150mm以下采取。

然后将从所有方块中取出的等量(以下取样均为等量合并)样品置于一块洁净、光滑的塑料布上,充分混匀,摊平成一正方形,在正方形上划对角线,分为四块,取相对的二块混匀,作为一份样品(即四分法取样),装入一个洁净容器内。

样品采取量应不少于4kg。

A.2.2袋装石英砂滤料的取样。

取袋装滤料样品时,由每报产品总袋数的5%中取样,批量小时不少于3袋。

用取样器从袋口中心垂直插入二分之一深度处采取。

然后将从每袋中取出的样品合并,充分混匀,用四分法缩减至4kg,装入一个洁净容器内。

砾石承托料的取样量可根据测定项目计算。

A.2.3试验室样品的制备。

试验室收到石英砂滤料试样后,根据试验目的和要求进行筛选和缩分。

然后在105~110℃的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量*(*本方法中的“灼烧或干燥至恒量”,系指灼烧或烘干,并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重复进行至最后两次称量之差不大于所称样品质量的0.1%时,即为恒量,取最后一次质量作为计算依据。

),置于磨口瓶中保存。

A.3检验方法

A.3.1破碎率和磨损率

称取经洗净干燥并通过筛孔径1mm而截留于筛孔径0.5mm筛上的样品50g,置于内径50mm、高150mm的金属圆筒内。

加入6颗直径8mm的轴承钢珠,盖紧筒盖,在行程为140mm、频率为150次/min的振荡机上振荡15min。

取出样品,分别称量通过筛孔径0.25mm的样品质量和截留于筛孔径0.25mm筛上的样品质量。

破碎率和磨损率分别按式(Al)和式(A2)计算。

破碎率(%)=G1/G×

100(A1)

磨损率(%)=G2/G×

100(A2)

式中:

G1――孔径0.25mm筛上的样品质量,g;

G2――孔径0.25mm筛下的样品质量,g;

G――样品的总质量,g。

A.5.2密度

向李氏比重瓶中加入煮沸并冷却至约20℃的蒸馏水至零刻度,塞紧瓶盖。

在20±

1℃恒温水槽中静置1h后,调整水面准确对准零刻度,擦干瓶颈内壁附着水,通过长颈玻璃漏斗慢慢加入洗净干燥的砂滤料样品50g,边加边向上提升漏斗,避免漏斗附着水及瓶颈内壁粘附样品颗粒。

旋转并用手轻拍比重瓶,以驱除气泡。

塞紧瓶盖,在20±

1℃的恒温水槽中静置1h后,再用手轻拍比重瓶,以驱除气泡,记录瓶中水面刻度体积。

样品的密度按式(A3)计算。

G/V(A3)

式中:

――样品的密度,g/cm3;

G――样品的质量,g;

V――加样品后瓶中水面刻度体积,cm3。

A.3.3含泥量

称取干燥滤料样品500g,置于1000mL洗砂筒中,加入清水,充分搅拌5min浸泡2h,然后在水中搅拌淘洗样品,约1min后,把浑水慢慢倒入孔径为0.08mm的筛中。

测定前筛的两面先用水湿润。

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应避免砂粒损失。

再向筒中加入清水,重复上述操作,直至筒中的水清澈为止。

用水冲洗截留在筛上的颗粒,并将筛放在水中来回摇动,以充分洗除小于0.08mm颗粒。

然后将筛上截留的颗粒和筒中洗净的样品一并倒入搪瓷盘中,置于105~l10℃的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量。

含泥量按式(A4)计算。

含泥量(%)=(G-G1)/G×

l00(A4)

G――淘洗前样品的质量,g:

G1――淘洗后样品的质量,g。

A.3.4轻物质含量

A.3.4.1配制氯化锌水溶液(相对密度为2.0)。

向1000mL的量杯中加水至500mL刻度处,再加入1500g氯化锌,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锌全部溶解(氯化锌在溶解过程中将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待冷却至室温后,取部分溶液到入250mL量筒中,用比重计测其相对密度。

如溶液相对密度大于要求值,则再加入一定量的水,搅拌、混合均匀,再测其相对密度,直至溶液相对密度达到要求数值为止。

A.3.4.2称取干燥滤料样品150g置于盛有氯化锌溶液(约500mL)的1000mL烧杯中,用玻璃棒充分搅拌5min后,将浮起的轻物质连同部分氯化锌溶液倒入筛网中(剩余的氯化锌溶液与滤料表面相距2~3cm时即停止倒出),轻物质留在筛网上,而氯化锌溶液通过筛网流入另一容器,再将通过筛网的氯化锌溶液倒回烧杯中。

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无轻物质浮起为止。

A.3.4.3用清水洗净留在筛网中的轻物质,然后将其移入已恒量的蒸发皿中,在105~1l0℃的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量。

轻物质含量按式(A5)计算。

轻物质(%)=G1/G×

100(A5)

G――干燥滤料样品的质量,g;

G1――干燥的轻物质的质量,g。

A.3.5灼烧减量

称取干燥滤料样品10g,置于已灼烧至恒量的瓷坩埚中,将盖斜置于坩埚上,从低温升起,在850±

100℃高温下灼烧30min,冷却后称量。

灼烧减量按式(A6)计算。

灼烧减量(%)=(G-G1)/G×

l00(A6)

G――灼烧前干燥样品的质量,g;

G1一-灼烧后样品的质量,g。

A.3.6盐酸可溶率

将滤料样品用蒸馏水洗净,在105~110℃的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量。

称取洗净干燥样品50g,置于500mL烧杯中,加入1+1盐酸(1体积分析纯盐酸与1体积蒸馏水混合)160mL(使样品完全浸没),在室温下静置,偶作搅拌,待停止发泡30min后,倾出盐酸溶液,用蒸馏水反复洗涤样品(注意不要让样品流失),直至用pH试纸检查洗净水呈中性为止。

把洗净后的样品移入已恒量的称量瓶中,在105~110℃的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量。

盐酸可溶率按式(A7)计算。

盐酸可溶串率(%)=(G-G1)/G×

100(A7)

G――加盐酸前样品的质量,g;

G1――加盐酸后样品的质量,g。

A.3.7筛分

称取干燥的滤料样品100g,置于一组试验筛(按筛孔由大至小的顺序从上到下套在一起)的最上一只筛上,底盘放在最下部。

然后盖上顶盖,在行程140mm、频率150次/min的振荡机上振荡20min,以每分钟内通过筛的样品质量小于样品的总质量的0.1%,作为筛分终点。

然后称出每只筛上截留的滤料质量,按表A1填写和计算所得结果,并以表A1中筛的孔径为横坐标,以通过该筛孔样品的百分数为纵坐标绘制筛分曲线。

根据筛分曲线确定石英砂滤料的有效粒径和不均匀系数。

表A1

筛孔径

mm

截留在筛上的样品质量

通过筛的样品

质量g

百分数%

d1

d2

d3

d4

d5

d6

g1

g2

g3

g4

g5

g6

g7

g8

g9

g10

g11

g12

g7/G×

100

g8/G×

g9/G×

g10/G×

g11/G×

g12/G×

 

表A1中:

G――石英砂滤料样品的总质量,g。

A.5.3砾石密度

砾石密度的测定,按照砾石承托料的铺料层次及粒径范围分组测定。

测定前将样品洗净和干燥至恒量,并按下述步骤分别测定。

粒径2~4mm的样品,按照本检验方法A.3.2条的规定测定。

粒径4~8mm或8~16mm的样品,称取300g,慢慢加入盛有250mL(V1)煮沸并冷却至20℃左右水的500mL量筒中,旋转及用手轻拍量筒,以驱除气泡。

1℃的恒温水槽中静置1h后,再用手轻拍量筒,以驱除气泡,记录量筒中水面刻度体积(V2)。

粒径16~32mm的样品,称取量为1000g,用1000mL量筒,加500mL水。

粒径32~64mm的样品,称取量为1500g,用2000mL量筒,加1000mL水,按照上述方法测定。

砾石的密度按式(A8)计算。

G(V2-V1)(A8)

V1――加样品前量筒中水面刻度体积,cm3;

V2――加样品后量筒中水面刻度体积,cm3。

A.3.9砾石含泥量

将样品在105~110℃的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量,并按表A2规定分别测定。

称取上表中规定的样品质量,置于搪瓷盆中并加入清水浸泡2h后,在水中搅拌淘洗样品。

以下操作按照本检验方法A.3.3条作。

其含泥量按式(A4)计算。

表A2 

样品粒径

样品质量

g

500

1500

2500

5000

 A.3.10砾石盐酸可溶率

将样品用蒸馏水洗净,在105~110℃的干燥至恒重,并按表A3的规定分别测定。

表A3

1+1盐酸量

mL

320

800

1600

称取上表中规定的样品质量,置于1000ml的烧杯中(样品质量500g用2000ml烧杯),加入上表中规定的盐酸量,在室温下静置,待停止发泡30min后,倾出盐酸溶液,用蒸馏水反复洗涤样品(注意不要让样吕损失),直至用pH试纸检查洗净水呈中性为止。

把洗净后的样品在105~110℃的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量。

盐酸可溶率按照式(A7)计算。

附录B滤料和承托料的铺装方法

(参考件)

本铺装方法适用于单层和多层滤料滤池。

B.1准备

B.1.1配水系统安装完毕以后,先将滤池内杂物全部清除,并疏通配水孔眼和配水缝隙,用反冲洗法检查配水系统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B.1.2在滤池内壁按承托料和滤料的各层顶高画水平线,作为铺装高度标记。

B.1.3仔细检查不同粒径范围(三层滤料滤池中还要检查不同种类)的承托料,按其粒径范围,从大到小依次清洗,以备铺装。

B.2铺装

B.2.1辅装最下一层承托料时,应注意避免损坏滤池的配水系统。

待装承托料应吊运到池内,再行铺撒;

或者使池内充水至排水槽顶,再向水中均匀撒料,然后排水,使水面降至该层顶面高度水平线、用锹铺匀,铺装人员不应直接在承托料上站立或行走,而宜站在木板上操作,在池内的操作人员应尽量少,以免造成承托料的移动。

在下一层铺装完成后,才能铺装上一层承托料。

B.2.2每层承托料的厚度应准确、均匀,用锹或刮板刮动表面,使其接近于水平面,高度应与铺装高度标记水平线相吻合。

B.2.3在铺毕粒径范围等于或小于2~4mm的承托料后,应用该滤地上限冲洗强度冲洗。

停止冲洗前,应先逐渐降低冲洗强度,以完成有效的水力分级,使轻物质升至承托料的表面。

再排水、刮除轻物质。

B.2.4承托料全部分层铺装就位后,采用从池顶向水中均匀撒料的方法,撒入预计数量的滤料(包括应刮除的轻物质和小于指定下限粒径的细颗粒)。

然后进行冲洗,冲洗后刮除轻物质和小于指定下限粒径的颗粒。

按上述方法操作后如滤料厚度达不到规定的数值,应重复上述操作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如果是双层或三层滤料滤池,则应在冲洗下层滤料并完成刮除轻物质和小于指定下限粒径颗粒后,才能铺装上一层滤料。

无烟煤滤料投入滤池后,应在水中浸泡24h以后,方可进行冲洗和刮除的操作。

 

THANKS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