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古诗三首测试题预习单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24888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古诗三首测试题预习单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古诗三首测试题预习单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古诗三首测试题预习单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古诗三首测试题预习单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古诗三首测试题预习单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古诗三首测试题预习单含答案.docx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古诗三首测试题预习单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古诗三首测试题预习单含答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古诗三首测试题预习单含答案.docx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古诗三首测试题预习单含答案

第12课古诗三首--测试题含答案

一、读拼音,写词语。

jìzǔyānxūnhánɡzhōujūshù

nǎiwēngzhàngshìbùjūyìgé

二、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字音或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乃致(nǎi)熏黑(xūn)死去原知万事空

B.依恃(shì)已亥(yǐhéi)但悲不见九洲同

C.喑(àn)哑祭祀(jìsì)九州生气侍风雷

D.府邸(dǐ)汴州(biàn)万马齐喑究可哀

三、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九州生气恃风雷”中的“生气”表达了作者面对死气沉沉的局面的无奈之情。

()

2.“我劝天公重抖擞”中的“重”读chónɡ。

()

3.“家祭无忘告乃翁”里的“无”是“没有”的意思。

()

4.《示儿》表达了诗人至死不忘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之情。

()

5.“西湖歌舞几时休”中的“休”字的意思是休息。

()

6.《己亥杂诗》中诗人借助奇特的想象,表达了变革社会的愿望。

()

四、比一比,再组词。

祭() 邸() 熏() 汴()

蔡() 抵() 墨()咔()

五、填空题

1.熟读《示儿》,完成练习。

《示儿》的作者是___代诗人____,号称___,他的诗通俗易懂。

诗中“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一句中“元”的意思是___,“但”的意思是___,表达了作者____的爱国热情。

2.《示儿》和《题临安邸》都是爱国诗,《示儿》是写给____________的,表达的是爱国情;《题临安邸》是写给____________的,表达的是亡国恨。

3.《题临安邸》中诗人讽刺南宋统治者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诗句是_______。

4.《己亥杂诗》中反映诗人渴望出现变革和人才辈出的局面的诗句是______。

5.《题临安邸》这首诗的作者是___代诗人____。

这首诗描写统治者只顾吃喝玩乐,忘却国耻的诗句是__________。

6.《己亥杂诗》的作者是___代诗人______。

从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的愿望。

六、先把带“ai”字的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写在下面的句子中。

()思()声叹气()近悲()

(1)他一边无精打采地踱步,一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墓碑前的一束束白花,寄托着人们对烈士的____________。

七、选一选,填一填。

1.“乃”的意思有:

①表示判断,相当于“是、就是、实在是”;②于是;③才;④你,你的。

请根据情境选出“乃”的意思。

家祭无忘告乃翁。

()失败乃成功之母。

()

唯虚心乃会进步。

()太累,乃于树下休息。

()

2.“生气”是一个多义词,它的意思有:

①因不合心意而不愉快;②生命力,活力。

“九州生气恃风雷”中的“生气”应选第____种意思。

我们还学过一些多义词,如,_____,它的意思有:

__________

八、读古诗,完成练习。

(一)己亥杂诗

,。

,。

1.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

生气:

____________________

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抖擞: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希望上天能重用有用的人。

B.诗人希望统治者能打破常规,重用人才。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古诗补充完整。

5..《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________写的。

诗人认为能改变清政府腐朽现状的诗句是:

_________。

6.《己亥杂诗》中用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天公”这样具有壮伟特征的词语来展现大中国的磅礴气势

7.其中对“九州生气恃风雷”“生气”一词理解正确的是()

A.气愤

B.生机勃勃的局面

C.发怒

(二)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

几时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熏:

_________________

醉:

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画线诗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两句诗描写了杭州的美景和繁华,体现了诗人对杭州的喜爱及赞美之情。

B.景物描写,体现出杭州的美丽。

C.这两句诗是对统治者糜烂生活的直接描绘,表达作者对他们醉生梦死生活的讽刺。

3.这首诗是_____代诗人_____在一家旅店的墙壁上题写的一首七绝。

4.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几时休:

熏:

醉:

暖风:

原指。

在诗中是指。

游人:

在诗中是指。

5.诗的前两句抓住了临安城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的青山,_________________的楼台和无休止的____________,写出当年虚假的繁荣太平景象,(各填一个四字词语)

6.《题临安邸》中诗人对统治者提出质问的诗句是“__________”。

诗人用“_____”三个字,责问统治者:

________。

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的讽刺之情。

7.对划线诗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句诗描写了杭州的美景和繁华,体现了诗人对杭州的喜爱及赞美之情。

B.景物描写,体现出杭州的美丽。

C.这两句诗是对统治者糜烂生活的直接描绘,表达作者对他们醉生梦死生舌的讽刺。

8.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的是临安城当年虚假的繁荣太平的景象,描写的目的是()

A.体现现在临安城的荒凉。

B.强烈谴责那些醉生梦死的当朝统治者。

三、《示儿》

(),()

(),()。

1.这首诗是时期(填人名)的绝笔,诗中作者以的口吻,表达了诗人对,,的无比渴望。

2.将诗句补充完整。

3.解释下来词语的意思。

生气:

_________________。

恃:

_________________。

抖擞:

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希望上天能重用有用的人。

B.诗人希望统治者能打破常规,重用人才。

5.写出诗中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三、四句诗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万马齐喑究可哀”深刻地表现了龚自珍对清朝初期死气沉沉的社会局面的不满。

()

(2)全诗表达了作者心中对国家未来命途的关切和希望当政者能够广纳人才的渴望。

()

8.解释以下词语的意思。

九州。

元:

无:

但:

乃:

9.诗中,诗人临终前的遗憾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人的遗愿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原句回答)

10.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深切的爱国之情,我还能写出积累的爱国诗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王师”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临终前诗人的遗憾是_________;诗人的遗愿是______(用原句回答)。

13.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知道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

14.这首诗是_____代著名诗人________临终前写给________的。

15.解释下列字词。

元:

________  乃翁:

_______

16.用诗中的原句填空。

(1)诗人的遗憾是_______________。

(2)诗人的遗愿是_______________。

17.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祭祖烟熏杭州拘束乃翁仗恃不拘一格

二、.D

三、1.×2.√3.×4.

(1)√

(2)√

四、祭祀官邸熏香汴州姓蔡抵达墨水咔嚓

五、1.宋陆游放翁原来、本来只

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

2.诗人儿子当朝统治者

3.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4.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5.宋林升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6.清龚自珍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六、哀唉挨哀唉声叹气哀思

七.④①③②②骄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自豪;值得骄做的人或事物。

八、

(一)

1.朝气蓬勃的局面  依靠  抖擞起精神

2.B

3.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4.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5.龚自珍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6.九州风雷万马

7.B

(二)

1.几时才能停下。

  吹。

 陶醉。

2.C

3.宋林升

4.什么时候停止;沉浸在里面;陶醉其中

自然界的春风;社会上淫靡之风

游览的人;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生,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

5.重重叠叠鳞次栉比轻歌曼舞

6.西湖歌舞几时休几时休骄奢淫逸的生活何时才能停止?

忧国忧民和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沉迷于歌舞生活

7.C

8.B

(三)1.南宋陆游遗嘱收复失地洗雪国耻统一祖国

2.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3.生气勃勃的局面依靠振作精神

4.B

5.万马齐暗、不拘一格

6.我奉劝皇上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选取更多的人才。

7.

(1)×

(2)√

8.古代中国分为九个州:

冀州、兖(yǎn)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幽州、雍州,这里代指的是中国;本来;不要;只是;你的

9.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0.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11.朝廷的军队

12.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3.爱国,希望国家统一的人。

14.宋陆游儿子

15.同“原”,本来你们的父亲

16.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7.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深深的爱国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