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2全册课堂导学案全集13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238679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487.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必修2全册课堂导学案全集13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人教版必修2全册课堂导学案全集13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人教版必修2全册课堂导学案全集13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人教版必修2全册课堂导学案全集13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人教版必修2全册课堂导学案全集13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必修2全册课堂导学案全集13Word下载.docx

《人教版必修2全册课堂导学案全集13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必修2全册课堂导学案全集13Word下载.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必修2全册课堂导学案全集13Word下载.docx

2.具有稳定遗传、的性状,如豌豆茎的高度有悬殊的差异,通过观察很容易区分,进行统计。

性状:

是指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称。

如:

豌豆茎的高矮。

相对性状是指一种______的______性状的_____表现类型。

_____________。

设问:

豌豆有多对相对性状,孟德尔做杂交实验时是同时观察的吗?

他先观察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并对此进行分析。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观察图1-4)

P纯种的高茎豌豆×

纯种的矮茎豌豆

♀(♂)↓♂(♀)

F1高茎豌豆

↓自交

F2高茎豌豆矮茎豌豆

3:

1

思考:

F1为什么表现出高茎,没有表现出矮茎的性状?

F2为什么又出现了矮茎?

且统计是3:

1的数量比?

这比值是偶然的吗?

具有________的两个亲本杂交所产生的F1中___________的性状叫显性性状。

而_______________的性状叫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指在_______后代中,同时显现出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现象。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1、孟德尔在观察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果断地摒弃了前人融合遗传的观点,通过严谨的推理和大胆的想象,提出了如下假说:

(1)性状是由_________决定的。

遗传因子不融合、不消失。

显性性状:

由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用大写D表示)

隐性性状:

由隐性遗传因子控制(用小写d表示)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___________存在。

纯合子是指_________________的个体。

纯种高茎豌豆:

DD;

纯种矮茎豌豆:

dd

纯合子表现出来的性状能稳定遗传,自交或测交后代均不发生性状分离。

杂合子指_________________的个体,如:

F1高茎豌豆:

Dd

杂合体表现出来的性状不稳定遗传,自交或测交后代均发生性状分离。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______)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配子中只含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的。

2、观察遗传分析图解图1-5

F1形成的雌雄配子种类、比值都相等。

两种雌配子和两种雄配子结合机会______,因此F2便有了____、_____、_____三种基因组合,比例为_______,在性状上则近于高:

矮=________。

[记忆节节清]

生物体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称

相对性状:

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显现出来的性状。

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不显现出来的性状。

性状分离:

杂种的自交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配子中只含每对遗传因子的一个。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一)(第二课时)

4.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5.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6.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3.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和遗传学原理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

4.尝试设计杂交实验的设计。

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引言: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知道了什么是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及性状分离。

那么为什么子一代只出现显性性状,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都接近3:

1。

这些在试验中得出的结果能不能用一套理论来解释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和研究的内容。

在第一个课时的学习中,我们从四个方面对分离现象进行了解释,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个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小实验,通过过实验认识和理解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的随机结合与性状之间的数量关系,体验孟德尔的假说。

一、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解决结果和结论以及讨论中的问题)

目的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用具:

方法步骤:

结果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1.假说—演绎法:

在_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________和_______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________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

2.测交就是让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用来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测交后代不同性状类型的理论之比为______________。

3.一对相对性状测交实验的分析图解:

三、分离定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____________,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________________,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1.分离定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

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一对相对性状测交实验的分析图解

3.用纯种的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进行杂交实验,F1产生2种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其比为1:

1;

F2的遗传因子组合有3种,其比为1:

2:

F2的表现性状有2种,比例为3:

1.1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一)(第一课时)

一、最基本的6种交配组合(以豌豆的高茎和矮茎为例)

①DD×

DDDD高茎②dd×

dddd矮茎

③DD×

ddDd高茎④Dd×

Dd1DD:

2Dd:

1dd=3高:

1矮

⑤Dd×

dd1Dd:

1dd=1高:

1矮⑥Dd×

DD1DD:

1Dd高茎

二、显隐性的确定

(1)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那个性状为显性。

(2)杂交后代有性状分离,数目占3/4的性状为显性。

三、遗传因子(基因型)的确定(有关基因用A、a表示)

(1)表现型为隐性,基因型肯定是两个隐性基因组成,即aa。

表现型为显性,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另一个不能确定,即AA或Aa。

(2)测交后代性状不分离,推测为纯合子。

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推测为杂合子Aa。

(3)自交后代性状不分离,推测为纯合子。

自交后代性状分离,双亲为杂合子(Aa×

Aa)。

(4)双亲为显性,杂交后代仍为显性,双亲之一为显性纯合子。

杂交后代有隐性纯合子分离出来,双亲一定是Aa×

Aa。

四、杂合子连续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或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以Aa为例)

Aa连续自交Fn及所占的比例

杂合子:

1/2n纯合子:

1-1/2n

显性纯合子:

1/2-1/2n+1隐性纯合子:

1/2-1/2n+1

显性性状个体:

1/2+1/2n+1隐性性状个体:

1/2-1/2n+1

五、遗传规律的解题思路

(1)方法一:

隐性纯合突破法

例绵羊的白色由显性基因(B)控制,黑色由隐性基因(b)控制。

现有一只白色的公羊和白色的母羊生了一只黑色的小羊。

试问:

公羊和母羊的基因型分别是什么?

他们生的那只黑色小羊又是什么基因型?

①根据题意例出遗传式

因为白羊(B)为显性,黑色(b)为隐性。

双亲为白羊,生下一黑色小羊,根据此条件例出遗传图式:

P:

B

子代:

bb

②然后从遗传图式中出现的隐性纯合子突破

因为子代为黑色小羊,基因型为bb,它是由精子和卵细胞受精后发育形成的,所以双亲中都有一个b基因,因此双亲基因型均为Bb。

(2)方法二:

根据后代分离比解题

①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

隐性=3:

1,则双亲一定是杂合子(Bb),即Bb×

Bb3B:

1bb

②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

隐性=1:

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即Bb×

bb1Bb:

③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即BB×

BB或BB×

Bb或BB×

bb

六、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

(1)指导农作物的育种实践

分离定律广泛应用于杂交育种工作中,根据分离定律可知:

F1性状表现一致,F2开始出现性状分离,在育种实践中F1不能轻易的丢弃,要种到F2并从中选出符合人们要求的新品种。

如果所选品种为隐性性状,隐性性状一旦出现,即可作为良种留用;

如果所选品种为显性性状,可通过自交,直到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为止,一般要经过5-6代选育。

例:

P7技能训练将获得的紫色花连续几代自交,即将每次自交后代的紫色花选育再进行自交,直至自交后代不再出现白色花为止。

选育自交紫色花×

紫色花

F1紫色花白色花

选育紫色花自交

F2紫色花白色花淘汰

淘汰

直至不再出现白色花为止

(2)预测遗传病

有的遗传病是由显性致病因子控制的——显性遗传病(比如:

多指。

用A表示,若双亲的一方为多指(AA或Aa)他们的子女就会全部或一半患多指另一半正常)

有的遗传病是由隐性致病因子控制的——隐性遗传病(比如:

白化病。

如果双亲表现正常,但都是杂合子(Aa),即各具有一个白化病遗传因子a,那么他们的子女有三种遗传因子组成(AA、Aa、aa=1:

2:

1)AA和Aa的个体表现正常,占3/4,只有aa的个体表现出白化病症,占后代总个体的1/4,根据分离定律的知识,应禁止近亲结婚,防止隐性遗传病的发生。

下图是某家族性遗传病的系谱图(假设该病受一对遗传因子控制,A是显性、a是隐性),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该遗传病是 

性遗传病。

(2)Ⅱ5和Ⅲ9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 

和 

(3)Ⅲ10的遗传因子组成可能是 

,她是杂合子的概率是 

(4)如果Ⅲ10与有该病的男性结婚,则不宜生育,因为出生病孩的概率为 

1.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二)(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阐明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自由组合定律;

2.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

3.说出基因型、表现型和等位基因的含义。

通过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及有关习题训练,使学生掌握应用自由组合定律解遗传题的技能、技巧。

1.通过讲述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所揭示的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论的实践观的教育。

2.从基因的分离规律到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发现过程,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教育。

[教学重点]

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阐明自由组合定律;

[教学难点]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教学过程]

前面我们学习的是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而在实际情况中,生物的性状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当生物的多种性状综合起来的时候,其遗传又有什么规律?

问题探讨:

见P9

一个品种的奶牛产奶多,另一个品种的奶牛生长快,要想培育出既产奶多,又生长快的奶牛,可以采用什么方法?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观察图1-7)

(1)两对相对性状指哪两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l代的表现型是什么?

说明了什么问题?

(3)F2原有的性状是哪几个?

新出现的性状是哪几个?

它们的数量比接近于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与一对相对性状实验中F2的3:

1的数量比有联系吗?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粒色:

黄色和绿色(由Y和y控制)

1.两对相对性状

粒形:

圆粒和皱粒(由R和r控制)

分别控制黄、绿和圆、皱这两对相对性状的Y和y、R和r是彼此独立,互不干扰的;

2.亲本基因型:

YYRR和yyrr分别产生YR、yr一种配子;

3.F1的基因型为YyRr,表现型为黄色圆粒;

4.F1产生配子时,按照分离定律,Y与y、R与r分离,同时这两对遗传因子自由组合,Y与R组合成YR配子;

Y与r组合成Yr配子;

y与R组合成yR配子;

y与r组合成yr配子。

四种雄配子和四种雌配子的比例均为1:

1:

5.四种雌雄配子结合机会均等,结合方式有16种,在这16种组合中,共有9种遗传因子组合,决定4种性状表现,比例为9:

3:

1.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二)(第二课时)

1.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释验证;

2.归纳自由组合定律;

3.探讨孟德尔实验的成功之处。

1.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2.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孟德尔研究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它们有性状分离的现象,接下来在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时候,观察到有性状重新组合的现象并对此作出了假设,他是怎么假设的?

(假设这两对性状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在子一代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受精时,产生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出现了四种性状,其中有两种是亲本所没有的)

对于以上的假设是否正确呢?

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

请同学们思考如何验证?

三、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方法:

测交实验过程:

YyRr×

yyrr

结果:

测交后代有四种性状,比例为1:

1,符合预期设想。

四、自由组合定律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五、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1.选材;

2.从一对性状到多对;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六、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

“遗传因子”命名为基因;

提出“表现型”和“基因型”,表现型指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表现型有关的___________叫做基因型。

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叫________________。

[小结]

1.通过测交实验验证了F1是一个两对相对性状都是杂合的杂合子,因此与隐性个体杂交,后代四种表现,且比例为1:

2.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总结出了自由组合定律,即具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分离,与非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3.孟德尔成功的原因,选材、实验方法、数据分析、大胆设想等。

4.新名词:

基因、表现型、基因型

[记忆节节清]

1.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2.表现型:

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

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巩固提高]

[例题]

例1番茄紫茎(A)对绿茎(a)是显性,缺刻叶(B)对马铃薯叶(b)是显性。

让紫茎缺刻叶亲本与绿茎缺刻叶亲本杂交,后代植株数是:

紫缺321,紫马101,绿缺310,绿马107。

如果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问两亲本的基因型是什么?

解析:

先根据题意写出亲本的已知基因型:

A_B_×

aaB_。

然后先分析紫茎与绿茎这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为后代中紫茎∶绿茎=(321+101)∶(310+107)≈1∶1,故亲本基因型为Aa×

aa,填入上式;

再分析缺刻叶与马铃薯叶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缺刻叶∶马铃薯叶=(321+310)+(101+107)≈3∶1,所以双亲必为杂合体即Bb×

Bb。

综上推知双亲的基因型为AaBb×

aaBb。

例2下列杂交的组合中,后代会出现两种表现型的是(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A.AAbb×

aaBBB.AABb×

aabbC.AaBb×

AABBD.AaBB×

AABb

解析:

A项后代的基因型为AaBb,C项后代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D项后代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所以以上三项的后代都只有一种表现型(双显)B项后代的基因型为AaBb、Aabb,所以B项相交的后代有两种表现型。

2.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一课时)

1、知识方面:

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

说明精子的形成过程。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认同物质的规律性,树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3、能力方面:

通过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变化的学习,培养学生识别和分析分裂示意图的能力。

(1)减数分裂的概念;

(2)精子的形成过程。

精子的形成过程。

引入:

我们上学期学过,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是哪三种?

(答:

、、。

请看“问题探讨”中的图,仔细观察果蝇的体细胞和配子中染色体有什么区别?

配子染色体数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一半;

配子染色体是由体细胞每对染色体中分别取出一条组成的。

问:

这个过程是通过有丝分裂实现的吗?

有丝分裂的特点是什么?

不是。

染色体复制和平均分配;

有丝分裂前后染色体数目不变,从而在生物亲代和子代间保持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一、减数分裂

配子的形成需要分裂后染色体数目减半,可见它不是通过普通的有丝分裂产生的,而是通过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即减数分裂产生的。

什么是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有何特点?

(学生阅读教材P16,说出减数分裂的概念并找出减数分裂特点。

减数分裂是进行的生物,在产生时进行的的细胞分裂。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而细胞分裂。

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

强调:

(1)范围: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无性生殖的生物不进行减数分裂)

(2)特点:

在整个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3)结果:

新产生的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了—半。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下面我们结合哺乳动物精子的形成,介绍减数分裂的过程。

复制的结果,每条染色体都由构成,它们由同一个连接。

也和有丝分裂间期一样,染色体是细丝状,用光学显微镜是看不到的。

间期复制完成后,细胞开始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此时的细胞,叫初级精母细胞。

第一次分裂的前期,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叫联会。

所谓的同源染色体,指减数分裂时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联会后,染色体进一步螺旋化变粗,逐渐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每个染色体都含有两个姐妹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相连,每对同源染色体则含有四个染色单体,叫四分体。

一个四分体:

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就是两条染色体,四条染色单体,四个DNA分子。

注意:

每一对同源染色体共有四个染色单体,组成一个四分体,因此,同源染色体的数量就等于四分体的数量。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之间经常发生缠绕,并交换一部分片段。

由此,我们可以推算,果蝇体细胞有4对8个染色体,减数分裂时,形成多少个四分体?

)人呢?

个。

)把四分体时期和联会时比较,由于染色体复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教育学心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