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市化发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199373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市化发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以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市化发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以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市化发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以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市化发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以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市化发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以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市化发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市化发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以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市化发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当前中国已进入城市化的中期阶段,信息化和工业化是新型城市化的根本动力,而新型城市化恰恰是四化融合在空间形态上的体现与要求。

  一、新型工业化的内涵与特征

  工业化赋之予“新型”两字,是相对于我们以往走过的、发达国家曾经经历过的传统工业化道路而言的。

“新型”工业化是把信息化进程与工业化进程相叠加,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背景下,推进现代工业化的进程。

有的学者(简新华、向琳,2004;

王新天,2003)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解释新型工业化的“新”,认为新型工业化是以信息化带动、以集约型增长为主、力求产业结构优化,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导向、市场推动型的工业化道路”。

江小涓(2002)认为新型工业化的核心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一条经济高速增长同时降低能耗和污染、产业结构升级同时又扩大就业的效益与速度完美结合的工业化道路”。

胡鞍钢(2003)结合产业结构升级、就业、经济增长和环保等方面,认为“新型工业化”是“以信息化为基础的、在节能减排的条件下获得较好经济效益的工业化”。

  早在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我国要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总结中央的指导思想与国内学者的拓展研究,我们认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涵义是:

其一,新型工业化的核心是科技,通过科技带动工业升级,充分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其二,通过科技进步,不断改善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经济发展绩效;

其三,新型工业化要发挥人才优势,逐步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技能,以智力代替劳力,提高劳动生产率;

其四,新型工业化要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高新产业代替传统制造业,特别要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产能,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与转型国家和发达国家曾经历的传统工业化道路相比,从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的角度来看,中国现在要走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主要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征:

  1.新型工业化是由科技创新和信息化驱动的工业化。

信息化是一个过程,是由信息技术引起的工业社会向信息经济社会转变的过程。

欧洲发达国家走的是一条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道路,不存在如何处理信息化与工业化同步推进关系的的问题。

我国目前处于传统工业化的中期阶段,面临传统工业化进程与信息化时代相互融合的任务,意味我国要走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跨越式发展道路,必须在工业化过程中吸收当代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借助科技创新的力量,以信息化驱动工业化升级,以工业化提升信息化发展,实现二者的互动与融合。

  2.新型工业化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工业化道路。

经济效益强调社会成本的节约,符合现代集约发展的思想。

传统工业化重速度、轻效益,重数量、轻质量,低产出、高能耗,尽管工业生产增长速度比较快,但经济效益却比较低。

新型工业化正确处理速度与效益的辩证关系、重视经济效益的重要性,注重科技创新的作用,使生产能力有质的突破,产品质量不断提升,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3.新型工业化是以集约型增长为主的工业化道路。

传统的中国工业化主要依靠投资拉动,上新项目、建新工厂,不断投入资金、物质和劳动力来带动工业生产,是典型的粗放型增长模式,高能耗、低投入,整个工业化过程付出了巨大的成本,成效却不理想。

而新型工业化是强调以集约型增长为主的工业化,包括重视资源节约、能耗降低的生产过程,重视科技创新和科学研发的投入、依靠科技进步提升企业生产效率,依靠提高劳动者素质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不断改善工业化的质量和效益。

  4.新型工业化是力求产业结构优化的工业化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发展工业的战略选择,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形成了畸形的产业结构,造成严重的比例失衡。

而新型工业化道路则根据工业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科技时代世界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破解我国产业结构发展中的失衡问题,促进三次产业结构优化。

  5.新型工?

I化是注重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道路。

中国工业化的前期阶段走的是西方国家的老路,过度依赖资源的投入、环境不断遭到破坏,水源土壤污染严重。

以自然环境恶化为代价的工业增长得不偿失,中国的工业化发展再不能走这样的老路,唯一的选择是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

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技术替代资源消耗,以清洁生产替代污染排放,发展科技产业与绿色产业,保护环境和合理开发资源,走“边发展边保护”的新路子。

  二、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市化的作用机理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驱动力,而新型城市化强调集约、环保、可持续生态经济高效,这就必然需要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转型,突出新型工业化的科技、高效、集约、环保的特性。

  1.新型工业化以其创新特性增强城市的集聚功能。

集聚功能是城市的基础功能,人口、资本与产业等要素的集聚造就了城市的繁荣。

由于传统要素的有限性,传统产业面临生命周期的衰退期,围绕这些产业建立起来的城市集聚功能会不断弱化,城市经济发展逐渐停滞、走向萧条。

中国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德国的鲁尔工业区和美国的汽车城底特律,无一能逃过产业发展的规律。

因此,对于城市来说,保持工业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城市的集聚功能至关重要。

保持工业的自我更新能力关键在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传统工业化相比新型工业化的核心是信息化,载体是知识经济,表现是创新能力。

不断创新与生产力的释放使处于新型城市化阶段的城市拥有新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点,知识元素的无限扩展性和快速衍生能力使这些城市的集聚功能得以不断持续。

  2.新型工业化推动城市空间的优化利用。

传统工业化只注重产业的集聚而缺乏对空间利用的规划,加上地方政府间的过度竞争,大量的产业园区造成土地利用的浪费,城市的扩张存在规模边际效应,会带来“规模不经济”。

与传统工业化不同,新型工业化更关注空间优化利用,主张产业集聚与产业扩散的有机融合,标准化与模式化的生产制造环节,以及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从城市中心向周边扩散;

与此同时,以信息化为基础的创新型企业和商务活动频繁的企业内部管理部门向城市中心集聚。

  3.新型工业化推动城市的人力资源优化。

新型工业化对人力资源的要求更高,更有利于吸引高端的人力要素集聚。

但同时新型工业化发展要重视对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产业关系的把握,重视高新产业与传统制造业的协调发展,毕竟工业部门是就业的主渠道,要吸取先行国家出现的就业问题的教训与经验,把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加大社会就业放在重要位置,通过信息化和新型工业化发展,起到提升城市人力资源整体素质水平的作用。

  4.新型工业化推动城市“绿色”发展。

新型工业化关注“绿色”,坚持资源集约利用与环境保护,把可持续发展放在根本和首要地位。

从非流动经济要素上讲,新型工业化可实现土地、水、电力、能源等要素的集约利用,使区域内土地利用效率、万元GDP水耗和能耗达到最佳;

从环境治理上讲,新型工业化可实现污染治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从可流动经济要素上讲,新型工业化可实现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要素的优化组合。

因此,突出“绿色”发展的新型工业化,将极大提升城市功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发挥新型工业化在新型城市化进程中的动力机制作用

  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必须以新型工业化作为最核心的驱动力,实现以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为目标的一系列战略性的产业结构转型。

  1.营造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地方政府要加强自主创新的统筹规划与部署引导,制定和完善鼓励创新的产业政策,扶持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加大财政对高新技术企业自主研发的支持,改善金融机构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信贷服务和融资环境,完善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等投融资支持,鼓励企业逐步成为科技投入、技术开发与高新技术产业化运用的主体。

大力推进产学研三者联合,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成立研究发展机构、产业技术合作等技术创新组织;

健全各类科技中介服务组织,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有条件的科研院所可以转制为企业化经营的经济实体,为企业提供市场化的技术创新指导与咨询服务。

  2.发展信息产业,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要求运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工业、加快发展新型产业和现代化服务业,前提要加快信息产业的发展。

现阶段要抓住国际信息技术革命的新浪潮带来的发展机遇,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信息技术,尤其是加快信息技术创新能力培育,推动我国产业链向中高端升级,实现开放式、全方位、跨越式发展。

发展信息产业重点要加大对软件产业、集成电路、新型材料、通信产品、网络技术、数字技术产业等的政策扶持力度,制定有利于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实现国内信息技术企业占我国国民经济各领域信息化建设的市场份额达到80%以上,主要电子信息产品销售量占全球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30%以上。

  3.积极采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行业。

重点要放在大型装备制造、冶金、石化、汽车、纺织工业、建筑材料等传统产业的改造与升级上,加大关键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培养,围绕着改进质量、提高效率、节能减排的目标,促使其科技水平、装备水平、工艺水平有质的飞跃。

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和高科技手段,提升传统行业的管理水平,使企业产品的研发、设计、加工、制造、营销管理、仓储物流以及售后服务自动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水平有大幅的进步。

企业生产经营效益改善、能耗水耗指标下降、污染废弃物排放大幅减少,传统工业技术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快速提升。

  4.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作为新型工业化战略的重要构成,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带来的发展机遇,抢占经济发展制高点,获取科技与产业发展主导权,提升我国经济发展实力的核心战略。

因此,2010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根据当代世界先进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我国所具备的科技、产业、人才基础,实现立足,着眼长远,明确提出现阶段重点培育发展节能环保等七大产业。

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吸纳、带动就业能力显著提高,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

  5.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生活品质。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是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实践新型城市化的重要内容。

智慧城市是信息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深度融合,其借助新一代的大数据、云计算与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将城市中各项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通过网络连接成为新一代的智慧化社区,从而整合人、商业、运输、通信、医疗、教育、供水和能源等城市运行的各个核心系统,达到城市运营智能化的目标。

智慧城市在科技创新、新兴产业、食品安全等方面也能发挥重要的作用,是信息化作用于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切入点,也是推进新型城市化战略的重要抓手。

  参考文献:

  [1]十八大报告: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新华网,2012-11-19.

  [2]简新华,向琳.论中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J].当代经济研究,2004,

(1).

  [3]王新天,周振国.新型工业化道路与跨越式发展[J].求是,2003,(9).

  [4]江小涓.?

e极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J].求是,2002,(24).

  [5]胡鞍钢.城市化是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J].中国人口科学,2003,(6).

  (作者单位: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

  责任编辑:

康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