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绿化管养技术规章.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17644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立体绿化管养技术规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立体绿化管养技术规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立体绿化管养技术规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立体绿化管养技术规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立体绿化管养技术规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立体绿化管养技术规章.docx

《立体绿化管养技术规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体绿化管养技术规章.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立体绿化管养技术规章.docx

立体绿化管养技术规章

立体绿化管养维护技术规程

1范围3

2术语3

3一般规定和前期准备3

4屋顶绿化管养维护4

5墙面绿化管养维护5

6桥体绿化管养维护6

7棚架绿化管养维护8

附录1,立体绿化常见杀虫剂、杀菌剂和肥料9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立体绿化(包括屋顶绿化、墙面绿化、桥体绿化、棚架绿化)的管养维护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深圳市立体绿化管养维护。

2术语

本规程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

2.1生长势

栽培条件下植物的生长趋势。

泛指生长速度、整齐度、茎叶色泽、植株茁壮程度、植株繁茂程度等。

2.2叶面施肥

将水溶性肥料或生物活性物质以低浓度溶液喷洒在生长中的植物叶面上的一种施肥方法。

3一般规定和前期准备

3.1一般规定

3.1.1立体绿化管养维护工作应贯彻安全、生态、美观、经济的原则。

3.1.2立体绿化管养维护工作除应符合本指引要求外,还应遵守《园林绿化管养规范》(DB400300T

6-1999)的相关要求。

3.1.3立体绿化管养维护工作应对管养维护作业进行安全评估,确保作业人员及周边人员的安全,不对周边环境及交通的产生不利影响。

3.2前期准备

3.2.1立体绿化管养人员进场管理前应收集项目技术资料,熟悉项目的结构和特点。

3.2.1.1掌握植物配置的特点、新品种的特性。

对有特殊养护要求或品种特殊的,应掌握相关技术资

料和后续苗木供应渠道。

3.2.1.2收集并整理完善各类设施的管理技术手册,技术参数、图纸必须做到清晰、翔实、完整。

3.2.2根据主体结构及植物配置特点,制定相适宜的管养维护技术方案和管理措施。

3.2.2.1建立养护管理措施和管理台帐。

3.2.2.2准备养护工具、设备设施、备用材料等,并制定相关管理措施。

3.2.2.3需登高作业的,应配备安全保护设施。

3.2.3根据管养的技术方案和管理措施,组建相应的管养人员队伍。

3.2.3.1管养队伍应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3.2.3.2需登高作业的应配备安全员。

3.2.3.3操作工人数目按面积配备,每个区域至少配置1名操作工人。

1屋顶绿化,按面积计,简单式屋顶绿化以800m2为一个区域,混合式屋顶绿化以600m2为一区域,花园式屋顶绿化以400m2为一区域。

2墙面绿化,攀爬式和垂吊式按种植槽长度计,以200m为一区域;其他工艺按面积计,室外以

200m2为一个区域,室内以100m2为一个区域。

3桥体绿化,按桥体绿化长度计,以200m为一个区域。

4棚架绿化,按棚架绿化长度计,以400m为一个区域。

3.2.4建立应急处置预案和处置记录。

3.241建立、健全灾害性气候应急预案。

根据气象部门公布的灾害性气候等级,落实抗旱、抗台风、抗寒等应急工作措施。

灾害天气警

报发出后,应评估养护对象的安全状况,并对安全设施进行全面的检查。

3.242建立、健全突发性事故的应急预案。

4屋顶绿化管养维护

4.1景观维护

4.1.1灌溉

4.1.1.1灌溉应于早上或傍晚进行,以降低蒸发量。

冬季寒冷季节,应调整为中午灌溉。

4.1.1.2灌溉应根据屋顶绿化类型、植物种类和季节调整灌溉次数。

1对于采用垂盆草、佛甲草等景天类耐旱植物的简单式屋顶绿化,不宜过多灌溉;秋冬季在一个

月内无有效降水的情况下至少灌溉一次。

2混合式和花园式屋顶绿化灌溉管理参照《园林绿化管养规范》(DB400300T6-1999)执行。

4.1.2施肥

根据植物长势,每年至少施用一次腐殖酸类促根剂或复合型环保缓释有机肥,提高基质层的有

机质含量,改善基质层的透气性。

植物长势较弱时,可在生长期内按照30-50g/m2的比例每年施用1〜2次长效缓释有机肥。

4.1.3种植基质

因植物生长消耗或渗透流失造成栽培基质厚度降过设计厚度的10%时,及时补充栽培基质。

4.1.4植物修剪及补植

4.1.4.1乔、灌木生长旺盛,株型控制合理、美观。

根据乔木和灌木的生长特性及时修枝整形,严格控制植株高度和疏密度,保持根冠比平衡。

每年至少检查一次树木防护设施固定情况,发现倒伏及时整

改。

4.1.4.2地被植物生长正常,种植地整洁雅观,覆盖率不低于95%,杂草率不高于5%,无裸露地。

4.1.4.3及时清除杂草、杂生苗,尤其是大型杂草、攀援性杂草或具有入侵性的深根性目标外来植物。

简单式屋顶绿化选用景天类植物时,需于每年春季植物萌动期内及时清除过老植物体。

4.1.4.4发现苗木死亡应查明死因并及时清除,结合植物品种的生长特性,采取相应措施恢复植物景

观。

一般应对基质进行处理后再行补植;补植苗木类型应与原种类一致,规格相近。

4.1.5病虫害防治

4.1.5.1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宜采用生物防治方法。

每个季度至少喷施一次杀菌剂,预防病害的发生。

4.1.5.2每隔三个月检查一次病虫害状况。

发现病虫害应鉴定品种并喷施相应的药剂,一般连续喷药

三次,5d〜7d一次,遇雨应补喷。

4.1.5.3严禁使用剧毒化学药剂和有机氯、有机汞化学农药;农药的使用应符合《农药安全使用规定》

的要求。

4.2设施维护

4.2.1定期检查和维护设施设备,确保设施设备完好无损、结构件牢固安全,检查频率不低于每六个月一次。

4.2.2定期对水电设施作安全检查,确保灌溉系统运行正常,损坏应及时维修,检查频率不低于每三

个月一次。

4.2.3每月至少清理一次排水检查孔和排水沟(排水渠、排水暗沟),及时清理落叶枯枝,保持排

水畅通。

424每六个月检查一次园路与铺装是否完好,如出现下沉、变形,应及时修复。

425每六个月检查一次园林建筑、构筑物和小品等,应保持美观整洁、无安全隐患;发现装饰面层脱落、损坏及有安全隐患的,应及时维修。

4.2.6金属构件至少每年维护一次,防止生锈,对出现生锈现象的,应及时进行防锈处理,粉刷和维修时应注意保持设施的原貌和风格。

4.2.7每三个月一次对屋顶防水情况进行观测。

一旦发现有漏水情况出现,应及时上报建设单位。

4.2.8其他设施每年至少维护一次。

5墙面绿化管养维护

5.1景观维护

墙面绿化的植物管养目标是植物生长势良好,地栽式墙面绿化枝蔓在墙面分布均匀,覆盖达到预

期要求;其它形式的墙面绿化覆盖率达到95%以上;各种植物竣工后2年内达到正常形态。

5.1.1灌溉

5.1.1.1应根据墙面绿化工艺、季节及植物的生长情况调整灌溉时间和灌溉频率。

1攀爬式和垂吊式墙面绿化灌溉频率一般设定每周1-2次。

2模块式、板槽式和布袋式墙面绿化灌溉频率,室外环境4〜10月份一般每天1次,11〜3月份

一般隔天1次;室内每周设定2-3次。

3铺贴式(水培式)墙面绿化灌溉频率,室外环境4〜10月份一般每天3-5次,11〜3月份一般

每天2-4次;室内一般每天1-2次。

5.1.1.2补种的各类植物,应及时浇水,通常需在浇透三遍定根水后转入正常养护。

5.1.2施肥

5.1.2.1攀爬式和垂吊式墙面绿化每年施用缓释复合肥1-2次。

生长较差、恢复较慢的新栽苗或需要

促进植物快速生长时可采用叶面肥。

5.1.2.2模块式、板槽式、铺贴式(水培式)和布袋式墙面绿化施肥结合灌溉进行,所施肥料宜采用液体复合肥,每季至少施用一次。

5.1.3植物修剪

5.1.3.1攀爬式和垂吊式墙面绿化栽植后在生长季节应进行理藤、造型,以逐步达到均匀满铺的效果。

理藤时应将新生枝条进行固定。

理藤可以在植株秋季生长停滞期和春季萌芽前进行。

栽植2年以上的植株应对上部枝叶进行疏枝以减少枝条重叠,并适当疏剪下部枝叶;对生长势衰弱

的植株应进行强度重剪,促进萌发。

5.1.3.2模块式、板槽式、铺贴式(水培式)和布袋式墙面绿化,在每年3-10月植物旺盛生长期内

植株株高大于40cm时必须进行修剪,11-2月份可不用修剪。

栽植2年以上,至少每年修剪一次。

枝叶稀少的植株可通过摘心或修剪部分徒长枝,长势衰弱或带病的植株可通过重剪,促进新枝萌发;

观叶植物全部通过轻剪、摘心方式进行,部分植物可不用修剪,如:

鸢尾、山菅兰、蚌兰等植物,修剪后各植物色块应平整无明显凹凸感。

5.1.4病虫害防治

5.1.4.1病虫害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在每个季节转换时期进行杀虫、杀菌预防处理,预防措施每周一次,连续进行两周;室内应使用药性、气味较轻的农药。

5.1.4.2室内墙面绿化春夏季应每隔两星期进行一次灭蚊。

5.1.4.3墙面绿化出现病虫害后,应及时清理病虫落叶、杂草等,消灭病虫源以防止扩散、蔓延。

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方法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5.2设施维护

5.2.1定期检查和维护设施设备,确保设施设备完好无损、结构件牢固安全,检查频率不低于每六个月一次。

522定期对水电设施作安全检查,损坏应及时维修,检查频率不低于每三个月一次。

523每个月至少检查和清理一次排水系统,清除落叶枯枝,保持排水畅通。

室内墙面绿化如采用循环水灌溉,应每隔两星期抽取干净存水并补充新鲜水。

5.2.4每个月检查一次灌溉系统的设备、管线、控制系统运行情况。

及时更换或补装老化及缺失的管道、部件,防止滴、渗、漏现象发生;疏通或更换堵塞的滴头、滴箭等。

5.2.5至少每年检查一次种植模块,发现破损、开裂,应及时维修更换。

模块式墙面绿化系统,应按照管护范围内模块总量的5%备足备用模块。

备用模块植物要求养

护到位、生长势良好,随时能上架替换备用。

5.2.6至少每年检查一次锚点、紧固件、龙骨、辅助攀爬设施等的固定情况及锈蚀情况,做到无锈蚀、无松动、无老化,发现结构裂痕等安全现象应及时上报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

5.2.7每半年检查一次墙面绿化相应部位的墙面防潮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维护。

5.2.8设有景观照明的墙面绿化,每年至少检查一次电路和照明设施,发现损坏及时修理。

5.2.9其他设施每年至少维护一次。

6桥体绿化管养维护

6.1桥体绿化按照工艺不同进行精细化管养。

桥体绿化的桥柱绿化、引桥绿化如采用墙面绿化工艺,按照墙面绿化的技术规程进行管养。

6.2景观维护

6.2.1灌溉

6.2.1.1采用自动灌溉系统时,根据植物特性和实地环境情况设定灌溉程序,并按季节调整灌溉时间

和灌溉频率。

6.2.1.2灌水量应适中且均匀,既要满足植物的需求,又要避免过多的水溢出,影响行车及行人。

6.2.2施肥和抗寒

6.2.2.1施肥以液肥为主、干肥为辅;无机肥为主,有机肥兼用。

施用干肥时,宜采用缓释肥,均匀撒施在种植槽面。

6.2.2.2施肥量应根据苗木种类、苗龄、生长期和肥源以及栽植基质理化状况,植株营养状况确定。

1营养生长期宜选择含氮量高的复合肥,可选用N-P2O5-K2O为25-15-15的肥料;

2促花及开花季节,宜选择磷钾含量高的复合肥,可选用N-P2O5-K2O为15-20-25的肥料;

3冬季到来前适当增施钾肥以增强植株抗寒能力。

6.2.2.3对于抗寒性差的植物种类,应在每次寒潮到来前喷施一到两次抗寒剂。

6.2.3修剪

6.2.3.1每年修剪至少两次,控制冠幅,保持景观效果;修剪应遵循“先上后下、先内后外、去弱留

强、去老留新”的原则。

使植物均匀覆盖桥体及建筑沿口

应及时修剪;对于下垂枝条无法

修剪、施肥、喷施化学药剂等多

6.2.3.2应运用压枝、绑扎等方法引导植物枝条往适宜的方向生长,护栏,枝条自然下垂。

6.2.3.3高架路桥、立交桥和人行天桥影响行车和行人安全的枝条,在桥上进行人工修剪的,宜使用高修车操作。

6.2.4花期调控

对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