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华为人力资源管理特色分析资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17082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5.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华为人力资源管理特色分析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新华为人力资源管理特色分析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最新华为人力资源管理特色分析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最新华为人力资源管理特色分析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最新华为人力资源管理特色分析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华为人力资源管理特色分析资料.docx

《最新华为人力资源管理特色分析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华为人力资源管理特色分析资料.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华为人力资源管理特色分析资料.docx

最新华为人力资源管理特色分析资料

华为人力资源管理特色分析

华为公司成立于1988年,从一个不足20人、注册资本仅2万元的小作坊,发展成一家现有员工2.4万(其中外籍员工3400人),年销售额462亿元人民币(其中海外销售额22.8亿美元)的高科技企业,跻身世界电信制造业20强。

主要从事通信网络技术与产品的研发、生产、营销和服务,并为世界领域专业电信运营商提供光电网络、固定网、移动网和增值业务领域的网络解决方案,是我国电信行业的主要供应商之一,目前已成功进入全球电信市场。

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华为一直推崇企业必须具有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华为每年坚持以销售额的10%的资金作为研发经费,以技术创新来抢占市场先机。

目前,华为在国际市场上覆盖9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排名前50名的运营商中,已有22家使用华为的产品和服务。

 

华为作为我国高科技领域的领先者,无疑是中国当前最优秀、最成功的标杆企业之一。

华为是如何获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呢?

其中的原因很多,但华为独特的员工激励方式也算是华为一大法宝。

人们不由得要问,是华为造就了一大批懂管理、技术以及销售的人才,还是一大批人才的聚集成就了如今的华为。

作为现代企业的战略性资源,人才是企业发展中最为至关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

从创业初期,华为总裁任正非就有很强的人才资源意识。

著名管理学家彭剑锋教授认为,华为公司是深圳企业中最早将人才作为战略性资源的企业,很早就提出了人才是第一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本的观念,这在当时具有很强的超前意识。

很多企业当时乃至现在还停留在人力成本控制的概念上,而任正非在很早就提出了人力资本优先于财务资本增长的观点。

所以华为的成功之道,就在于其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积聚高科技人才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激发他们的潜能,建立大规模的研究开发团队,通过技术创新,获得自主研发能力,造就了技术华为。

营销华为、管理华为。

《华为基本法》明确规定,负责管理有效的员工是华为最大的财富;人力资本是华为公司价值创造的主要因素,是华为公司持续成长和发展的源泉。

华为公司将人力资源的增值目标作为华为公司的战略目标之一。

华为把这些作为其核心价值观。

华为现有员工24000人,85%以上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自成立以来,华为发展极为迅速,员工数量急速膨胀。

1988年14人、1991年20多人、1995年800人、1997年5600人、1999年15000人、2003年22000人,到目前员工数为24000人,大量高知识高素质人才被招募华为旗下。

实力如此强劲的华为集团是如何对自己的员工进行管理的呢?

下面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一、华为新员工培训:

培训过程是一次再生经历

进入华为的新员工都要接受华为的培训,对于新员工来说,华为的培训过程就是一次再生经历。

华为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培训体系。

在深圳,华为有自己的培训学校和培训基地。

华为的所有员工都要经过培训,并合格后才可以上岗。

华为也又自己的网上学校,通过这个虚拟的学校华为可以在线为分布在全世界各个地方的华为人进行培训。

华为的培训有如下特征:

1)培训成为一种习惯。

培训不再是在新员工入司或出现问题后的救火,培训是业务员掌握技能的手段,培训是业务员胜任营销工作的必须,培训是企业提高业务员受雇能力的责任。

2)培训系统化,有专门培训岗位和培训师,培训有计划。

培训不再是拾漏补缺,不再是临时的安排;公司将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另一方面,组织建立内部培训师队伍,并拥有外部智力支持机构和培训师队伍。

3)培训成为一种投资。

大多企业把培训当费用,而且,绝大部分企业没有培训费用,更不用说预算,预算是培训有保障进行的前提。

在华为,培训不再是费用,而成为企业寻求发展的一笔投资。

华为每一年的培训费用高达数亿元。

4)华为培训的教材自己编写。

主要有《华为新员工文化培训专题教材》,《优秀客户经历模型》,还有有关华为产品和技术的培训各种材料。

教材自己编写,习惯从实际案例中提炼出思想,使得教材方便于教学。

5)培训的效果有严格考核评估。

绝大部分企业在讲师培训结束后,既不考试,也不评估。

华为十分重视培训效果的检视、考核和评估。

新员工在进入华为公司前进行系统培训,培训后要进行严格的任职资格考试,只有通过考试的业务员才会被录用。

另外,培训的结果与晋升、加薪相挂钩,纳入组织考评体系。

华为培训主要有三种,上岗培训,岗中培训,下岗培训。

而且这三种培训是一个体系:

1.上岗培训

接受上岗培训的人主要是应届毕业生,培训过程跨时之长、内容之丰富、考评之严格,对于毕业生来说这样的经历是炼狱,这样的培训又称“魔鬼培训”。

主要包括分军事训练、企业文化、车间实习与技术培训和营销理论与市场演习等四个部分。

军事训练:

其主要目的是改变新员工的精神面貌。

让员工学习不仅达到了强身健体的作用,而且,大家还普遍有以下几点感受,第一,组织性,纪律性和集体主义意识明显增强。

第二,增强了工作责任心。

公司领导对军训工作严肃认真的态度,来自中央警卫团的教官们高度的责任心和高标准的要求,深深影响着每个新员工,必将激励着大家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

第三,不怕吃苦迎难而上的精神。

这些素质, 对于营销人员来说是必须具备的。

企业文化培训:

主要让员工了解华为,接受并溶入华为的价值观。

通过这样的培训,让新进的员工完全抛弃自己原有的概念与模式,而注入了华为的理念。

任正非在《至新员工书》中写道:

“ 实践改造了,也造就了一代华为人。

"您想做专家吗?

一律从基层做起",已经在公司深入人心。

进入公司一周以后,博士、硕士、学士以及在原工作单位取得的地位均消失,一切凭实际能力与责任心定位,对您个人的评价以及应得到的回报主要取决于您实干中体现出来的贡献度。

”培养出来的营销人员本能地相信自己的产品是最优秀的,而且愿意去最困难最偏远的地区开发市场。

企业文化培训另外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给员工洗脑,让他自己相信华为的产品是最优秀的。

在华为的销售人员当中,刚出校门的学生往往比有销售经验和丰富人生经历的人做得更成功。

一线销售人员通常以3年为限,也许还没等到3年,变得能客观认识华为产品优劣的销售人员就已离开这个岗位。

期限满了,就是想接着干也不行。

“我要保证一线的人永远充满激情和活力!

”任正非说。

车间实习和技术培训:

对于营销人员来说,这个阶段可以帮助她们了解华为产品与开发技术。

包括产品的种类,性能,开发技术的特点等。

让销售人员对未来要销售的产品很了解。

对于毕业于文科类专业的学生来说,这个环节是很痛苦的。

培训的内容很多,密度很大,而且内容又是自己以前根本就不了解的,考试又很严格。

要是不努力,这个环节就会被淘汰下来。

营销理论和市场演习:

由于华为的新员工中想成为营销人员的人不一定是营销专业的毕业生,所以对于营销理论并不了解,营销理论与知识的培训是必须的。

营销理论知识培训。

这些理论包括消费者行为理论、市场心理学、定位理论、整合营销传播、品牌形象理论等。

理论需要与实践相结合。

在理论知识培训结束后,华为还要给新员工搞一次实战演习,主要内容是让员工在深圳的繁华路段以高价卖一些生活用品。

而且规定商品的销售价格必须比公司的规定的价格高,不得降价。

经过以上的培训的人都有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

通过培训,可以基本上驱除毕业生的书生气,为派往市场第一线做好心理和智力上的准备。

2.岗中培训

对于市场人员来说华为的培训绝对不仅仅限于岗前培训。

为了保证整个销售队伍时刻充满激情与活力,华为内部形成了一套完整针对个人的成长计划。

有计划地,持续地对员工进行充电,让员工能够及时了解通信技术的最新进展、市场营销的新方法和公司的销售策略。

主要的培训形式是实行在职培训与脱产培训相结合,自我开发与教育开发相结合的开发形式,传统教育和网络教育相结合。

通过培训提升销售人员的实际能力,保证了一线的市场销售人员具备持久的战斗力。

3.下岗培训

由于种种原因,有一些销售人员员工不能适合本岗位,华为则会给这些员工提供下岗培训。

主要内容是岗位所需的技能与知识。

要是员工经过培训还是无法适合原岗位,华为则会给这些员工提供新职位的技能与知识培训,继续帮助他们继续成长。

二、华为的激励措施

第一、物质激励

华为为了保证一线人员永远保持活力,对销售一线人员的激励也是大手笔。

在华为,一个优秀的销售人员不单单可以得到华为的物质激励,还可以得到精神激励。

当然二者在华为是有机的结合的,激励也是华为“做实”作风的体现。

  

物质激励――让知识转化为资本

在华为工作,标志着“高额收入”。

本质上,“华为”的高薪策略来源于总裁任正非的企业精神。

《华为基础法》第六十九条:

“华为公司保证在经济景气时期和事业发展良好的阶段,员工的人均收入高于区域、行业相应的最高水平。

”这充分体现了“华为”掌握了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根本的东西,那就是价值分享。

高薪体现了“华为”的高效率用人之道。

“华为”的高薪,让人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

员工成本除了支付薪水外,还有相当大的部分在于管理的投入,无论员工产出多少,管理和沟通成本都不会明显变化。

高薪便成为挖掘潜力的最好方式,同时,也避免了人才流失带来的损失。

华为人虽然流动性也大,但往往是出去创业,很少是被“挖”走的!

高薪一方面使得优秀的人才聚集“华为”,另外一方面也激励了人才的积极性。

事实上,在高薪的背后还有更深远的内涵。

“华为”总裁任正非认为,价值分配制度和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所有问题中最核心与最具特色的部分,而分配问题始终是管理进步的杠杆,“华为”最成功的不是工资,不是奖金,甚至不是大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而是“知本”。

劳动与知识的有机结合与转化才是推动“华为”产销量年年翻番的资本。

一言以蔽之,“华为”的“知本主义”就是:

使知识产生价值,把知识视为资本。

它是一种重视知识资源,评价知识价值,实现知识与资本、与权利的转换,促进知识创造的企业运营机制。

“华为”奉行"知本主义",让知识可以转化为资本,在它的分配激励机制中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1.1薪酬激励

1.“华为”薪酬管理的主要理念

(1)倡导雷锋精神、决不让雷锋吃亏,奉献者定当得到合理回报

(2) 机会、职权、工资、奖金、津贴、股权、红利、退休基金、医疗保障、社会保险等多种分配与保障形式

(3)员工与公司之间建立命运共同体

(4)报酬认可基于贡献、责任、能力与工作态度

(5)坚持报酬的合理性与竞争性,确保吸引优秀人才

(6)始终关注报酬的三个公平性。

A.对外公平:

根据业界最佳与市场调研,与同类人员比,具有社会竞争力;

B.对内公平:

不同工作员工,根据工作分析与职位评估确定薪金结构与政策;

C.员工公平:

同性质员工,依据绩效考核与资格认证确定合理差别。

“华为”员工的收入到底有多少,这是公司“机密”,但两个同时进公司的大学本科毕业生,若干年后收入会相差几倍,在“华为”却是司空见惯的事实。

这源于“华为”实施的动态分配、激励机制。

2.“知本主义”在“华为”薪酬管理中的具体体现

“华为”员工的收入组成包括职能工资、奖金、安全退休金及股权带来的红利。

采取与能力、贡献相吻合的职能工资制。

“华为”按照责任与贡献来确定任职资格,按照任职资格确定员工的职能工资。

奖金的分配完全与部门的关键绩效目标和个人的绩效挂钩,安全退休金等福利的分配,依赖工作态度的考评结果,医疗保险按级别和贡献拉开差距。

这样做,“营销尖兵”、“研发专家”不去做官,照样能拿高工资。

“华为”为员工制定了安全预付退休金制度,其分配依据是按照员工的劳动态度、敬业精神所作的评定,为每个员工建立个人帐户,每年向他们发放退休金,离开公司时这笔钱可随时带走。

1.2股权激励

“华为”用股权分配的方式使劳动、智能和企业家的管理、风险得到合理回报,但股权分配不搞平均,“华为”每年考评出每个人的股权额度,与贡献大小成正比。

同时“华为”又每年吸纳新员工,新员工有特殊贡献就以股权额度报偿、奖励。

这样,总股本年年调整,那些不再做贡献的员工,在“摊薄”的股份中将减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