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科版六级科学下册学习笔记说课材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13312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3.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教科版六级科学下册学习笔记说课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最新教科版六级科学下册学习笔记说课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最新教科版六级科学下册学习笔记说课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最新教科版六级科学下册学习笔记说课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最新教科版六级科学下册学习笔记说课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教科版六级科学下册学习笔记说课材料.docx

《最新教科版六级科学下册学习笔记说课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教科版六级科学下册学习笔记说课材料.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教科版六级科学下册学习笔记说课材料.docx

最新教科版六级科学下册学习笔记说课材料

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要点逸夫小学杜承权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一、放大镜

1.在我们的感觉器官中,眼睛能获得比其他感官更丰富的信息,但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1/5(0.2)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

2.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大大扩展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走进微小世界,去发现生命世界更多的奥秘。

3.放大镜是人们常用的观察工具之一。

4.放大镜因中间凸起且又透明,所以叫它凸透镜。

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它还能聚焦取火。

5.放大镜之所以能放大物体,是因为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会产生折射而弯曲,而人认为物体反射的光是直线传播的。

6.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楚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

放大镜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被广泛使用。

7.用放大镜观察印刷物上的照片、电视机、电脑的屏幕,不仅图像被放大了,能看到更多的细节,而且看到图像都是由色彩点组成的。

彩点有红、蓝、绿三种颜色。

8.放大镜镜片和能放大物体的器皿的共同特点是透明,中间厚,边缘薄。

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装满水的玻璃怀,装满水的塑料袋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9.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

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反之,放大倍数小。

由此推断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

10.人类很早就发现某些透明的宝石可放大物体的影像,最早使用的透镜就是用透明的水晶琢磨而成。

在13世纪,英国的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11.具有放大功能的镜片的形状是:

12.放大镜有什么特点?

什么样的放大镜放大倍数比较大?

答:

放大镜特点:

放大镜的镜片透明,中间厚边缘薄。

因为镜片中间向外凸起,这样的镜片又叫凸透镜。

凸度越大的放大镜,放大倍数越大。

例如玻璃球、装满水的烧瓶。

13.放大镜为什么能放大物体的图像呢?

答:

放大镜的中间厚,边缘薄,光线在透过放大镜时会产生折射,看到的像都是放大的物体的虚像。

因此会把物图像放大。

14.哪些工作需要经常用到放大镜?

答:

1公安人员用放大镜查找指纹。

2精密仪器修理工用放大镜修理精密仪器。

3农业科技人员用放大镜观察植物的花或种子。

15.怎样正确地使用放大镜?

答:

正确使用放大镜的方法有两种:

一、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二、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16.怎样自制“放大镜”?

答:

自制“放大镜”的三种方法:

(1)用透明玻璃杯装上水。

(2)透明的塑料瓶装满水后,再盖上瓶盖。

(3)用保鲜袋装满水,然后扎紧袋口。

制作放大镜的材料:

玻璃、透明塑料、透明水晶、水滴等。

17.用眼睛看和放大镜看,两次观察获得的信息有什么不同?

答:

图像放大了,看到了图像是由许多点组成的。

二、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1.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

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

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蝇的(复眼)由许多六角形的(小眼)组成。

2.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3.昆虫的翅膀,是膜层透明的,无色的。

在放大镜下观察,能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形状不同。

如:

蝴蝶的(棒状)触角,蚕蛾的(羽状)触角,蝗虫的(丝状)触角,天牛的(鞭状)触角。

昆虫的触角可以嗅到气味、感触物体、平衡身体。

4.苍蝇能在光滑的玻璃上爬行,与它的(脚的构造)有关。

5.(蚜虫:

约2毫米)的天敌是(草蛉:

约10毫米),蚜虫有(针状)刺吸式口器,它在植物的嫩枝上吸食(汁液),每个蚜虫只有(针眼)般大小,我们用肉眼只能看见它们密密麻麻的一片。

但在10倍放大镜下我们就可看清它们的肢体。

蚂蚁保护蚜虫是为了吃到更多的蜜露。

6.在放大镜大下观察员昆虫的眼睛,可以看到:

昆虫的眼睛分为单眼和复眼。

大多数昆虫的眼睛都是复眼,复眼由许多小眼组成,每只小眼都是六角形的,不同是昆虫小眼的个数不同。

每只小眼只能看见物体的一部分,整个眼睛看物体就像拼凑。

昆虫的眼睛对运动的物体非常敏感。

7.草蛉和它的幼虫是蚜虫的天敌,吸食蚜虫的体液,幼虫还能把蚜虫的空壳背在身上伪装自己。

8.你知道哪些昆虫?

答:

蚂蚁、蝗虫、蚕蛾、蚜虫、蟋蟀、蝉、蝴蝶、蜜蜂、七星瓢虫等。

三、放大镜下的晶体

1.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如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等。

玻璃不是晶体。

2.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

花岗岩由长石、云母、石英组成。

3.同种物质的颗粒形状都大致一样。

4.制作晶体的方法:

(1)减少水分(蒸发)。

(2)降低温度。

5.雪花是六边形的,它的结构取决于雪花晶体穿越高空大气层时经历的温度、水汽及气流的变化情况。

6.用肉眼观察食盐、白糖、碱面,它们都是颗粒状的,但颗粒大小不同。

在放大镜下,它们晶莹剔透,有着各自一致的几何形体。

其中,食盐、白糖的晶体是立方体状的,味精的晶体是粒状的。

7.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划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晶体。

8.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的。

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一簇簇的针,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9.制作晶体的方法很多:

①减少水份——制作一些浓的食盐、碱面或味精的溶液,用滴管滴几滴在玻璃片上,待水份自然蒸发后,就会看到玻璃片上留下所需要的晶体。

②降低温度——制作一些浓的食盐、碱面或味精的溶液,把溶液过滤后倒入一个干净的玻璃杯中,放在温度较低的地方,过一段时间后,在怀子的底部就有晶体析出,取出晶休放在玻璃片上,就可以进行观察了。

10.列举四种矿物晶体:

黄铜矿雪花维生素C水晶

11.实验:

制作晶体和大晶体

(1)制作晶体:

制作一杯浓的食盐、碱或味精的溶液,用滴管滴几滴在玻璃上,待水分子自然蒸发后,玻璃片上就可以看见它们的晶体。

(2)制作大晶体:

①制作一杯浓食盐溶液;将这杯溶液过滤,注入一个清洁的玻璃杯内;②在杯中悬一根细线,细线下端拴上一小块食盐晶体,并浸泡在溶液中,静置几天;③在玻璃杯底会出现第一批晶体,滤去溶液中残留的晶体,继续把细线上的晶体浸入过滤后的溶液中,晶体会慢慢地生长。

④晶体的增长会持续几周甚至几个月。

四、怎样放得更大

1.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就是一个简易显微镜,它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2.显微镜是由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组成。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公式:

目镜的放大倍数乘物镜的放大倍数。

4.肉眼观察青苔像绿茸茸的“地毯”,在显微镜下,就像一片丛林。

5.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曾经不为人知的奇妙的(微生物)世界。

6.(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

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电子显微镜:

1932年,德国)和(扫描隧道显微镜:

1983年,研究DNA分子)。

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到200万倍。

7.显微镜为什么能明显提高放大能力?

答:

显微镜有两个凸透镜组合而成。

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明显提高了放大能力。

这是因为一个凸透镜把另外一个凸透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

8.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对人类有什么意义。

答:

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使人类能够观察、研究利用人类肉眼看不到的微观世界,拓展、延伸了人类的视野,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9.怎样制作简易显微镜?

实验材料:

2个倍数不同的放大镜、纸筒、胶带

实验步骤:

①取2个倍数不同的放大镜。

②倍数大的在下面,倍数小的在上面,上下移动调整两个放大镜的距离,直到图像最清楚为止。

③用纸筒和胶带固定下来。

实验结果:

做成的简易显微镜可以把图像放得更大。

五、用显微镜观察

(1)

1.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能观察到非常小的物体以及物体的精细结构。

2.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的形态像(长方形的格子),我们观察到的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小房子似的结构,是洋葱的(细胞)。

3.放大镜比肉眼、显微镜比放大镜看到的细节更多,看得更清楚,但同时视野也小了很多。

4.细胞是怎样被发现的?

答:

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一块软木薄片的结构,发现它们看上去像一间间长方形的小房子,就把它命名为细胞。

5.观察细胞前的准备。

答:

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有一定的要求。

物体必须制成玻片标本,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6.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①安放:

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把住镜座,将显微镜向着光摆放在平坦的桌面上。

②对光:

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上镜往下看,能看到一个亮的光圈为止。

③上片:

将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中,标本给好在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然后用压片夹住。

④调焦:

调节准焦旋钮,降低镜筒,使物镜刚好在玻片标本上面。

⑤观察:

从目镜往下看,调整准焦旋钮,将镜筒慢慢台升,直到看到清晰的图像为止。

(移动玻片标本时,移动的方面与从目镜看到的方向正好相反。

7.怎样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

(1)把洋葱切成两半,掰下一块,用小刀在内面表皮上轻轻划出“井”字,用镊子撕取“井”字中间的表皮。

(2)再按下面步骤制作显微镜装片:

①在一个干净的载波片中间滴一滴清水;②用镊子把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到载波片的水滴中央,标本要展平,不能折叠;③用盖波片倾斜着盖到标本上面,中间不要有气泡;④从标本的边缘滴一滴稀释的碘酒,并把波片微微倾斜,再用吸水纸吸掉多余的水;⑤把做好的洋葱表皮装片放到显微镜的载物台上。

8.实验: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实验材料:

显微镜、洋葱表皮细胞切片。

实验步骤:

①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向着光放在实验台上。

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③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亮的光圈。

④调节粗准焦螺旋,把所要观察的洋葱表皮切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央。

⑤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等,直到看清切片上的细胞为止。

⑥整理器材。

实验结论:

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被放大了,是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方格中间有一个小黑点,还看到一个大液泡。

六、用显微镜观察

(2)

1.一切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2.(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3.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是不同的,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

4.细胞作用:

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生物的呼吸、消化、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生命活动都是通过细胞进行的。

生物细胞不仅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功能也是多种多样的。

5.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它们具有(不同的功能)。

(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

6.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生物细胞的形成,功能是不同的。

同一种植物和动物,身体各个器官的细胞形成,功能也不相同。

7.用显微镜观察叶的表皮,可以看到表皮上椭圆形的气孔,气孔是植物气体和水蒸气进出的通道。

叶绿体呈颗粒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场所;叶绿体里含有叶绿素,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物质。

血液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