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垄断现象研究精品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123374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13.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园垄断现象研究精品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校园垄断现象研究精品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校园垄断现象研究精品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校园垄断现象研究精品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校园垄断现象研究精品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校园垄断现象研究精品Word下载.docx

《校园垄断现象研究精品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园垄断现象研究精品Word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校园垄断现象研究精品Word下载.docx

最后,在分析此问题的基础上,把着眼点放到整个社会,指出研究校园中的垄断问题的现实意义。

关键字:

垄断、勒纳指数、福利漏损、市场定位

Abstract:

Thisarticletakeseachkindofstoreincampus(fruitstore、retailingstore、stationeryshop、photocopyingshopandsoon)asobjectofstudy,analyzesthereasonindifferenceofpricebetweenthecampusinteriorandexterior.Basedonthisstudy,IanalyzethedatacollectedinordertocalculatetheLemerIndex,whichusedtomeasurethepowerofmonopolist,andstudytheinfluenceandwelfareleakagetakebymonopolyincampus,thengivesomesuggestionsabouthowtoreduceoreliminatetheleakage.ThenIanalyzetheadvantagesof“corporation”(eachkindofstoreincampus)ulteriorly,expoundtheimportanceofstrategyofmarketlocalizationamongthecourseofonecorporation’sgrowthanddevelopment.Finally,basedontheanalysisofthemonopolyincampus,Iexpoundthemeaningofdoingthisanalysisfromtheangleofsociety

.

KeyWords:

Monopoly、LemerIndex、WelfareLeakage、MarketLocalization

一、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笔者作为一个学生,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校园里度过,主要的消费也是花在校园里。

久而久之,笔者发现,校园中的绝大部分商品的价格都比校园外的贵。

于是就有了一系列问题——价格差异能够存在的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校园里的商店在价格没有优势的情况下仍然能够生存下去?

校园中的垄断程度到底有多大?

我们不妨称校园小卖部的店主为厂商,则如果该厂商是理性的,那么只有当他处于某种形式的垄断地位,即具有某种定价力量时,才可能对消费者征收较高的价格,但是事实上当时校园内的众多商品在校园外有多家商店都可以买到。

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

在一个厂商数量众多的市场上,校园内的厂商如何能够做到垄断?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般意义上的垄断产生于完全竞争市场经济发展的后期,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曾国安、陶开宇(1998)认为垄断是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技术优势的存在、信息优势的存在、竞争过程中的垄断行为的存在、产品差异的存在、企业实施垄断策略、私有产权及其他排他性产权的存在、非产权进入成本的存在及市场非出清状态的存在等因素单独或共同作用的结果。

梁小民认为“垄断是某种没有接近的替代品的物品、劳务或资源只有一个供给者的行业,在这种行业中存在着对新企业进入的限制。

”可以看出,这里的垄断指“单一卖者”,实际上就是完全垄断或纯粹垄断,这是一种比较狭义的界定。

同时也有一些学者对垄断给出了较广义的界定。

杨公朴认为:

“所谓垄断,通常是指一家或少数几家企业直接或通过某种形式排他性地控制生产要素和产品市场。

”戚聿东界定垄断为“特定经济主体为了特定目的通过构筑市场壁垒从而对目标市场所做的一种排他性控制状态。

而关于垄断引起的福利损失,Harberger(1954)证明与完全竞争相比垄断导致产量减少,价格上升,存在资源配置低效率,这是垄断的与定价行为相联系的扭曲。

Leibenstein(1966)证明由于缺乏竞争,垄断企业平均成本比完全竞争企业要高,存在“X效率”损失,这是垄断的成本扭曲。

Tullock(1967)证明企业争取垄断利润的寻租行为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

而现代的西方经济学家一般也认为,从现代经济学的角度最先进行垄断所造成的福利损失的代表人物是公共选择学派的开创者戈登·

塔洛克。

笔者正是在此基础上,选择校园这个相对封闭的环境,来研究校园垄断的成因和厂商的垄断势力,以及由此产生的福利损失,并提出相应对策。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我们知道,垄断就其产生的原因来讲,有

(1)自然垄断,产生于某一产品或服务由一个厂商提供比多个厂商共同提供产品或服务成本低的情形,一般而言一个国家的电力、电信、铁路、供气等行业都属于自然垄断行业。

这种垄断的是由于规模生产的技术性质所产生的进入限制而产生的,其特点是平均成本曲线随着产量的增长呈下降趋势;

(2)行政垄断,是指地方政府、政府的经济行业主管部门或其他政府职能部门凭借行政权力排斥、限制或妨碍市场竞争的行为,包括地区垄断、行业垄断、强制联合、行政强制交易行为等形式,如政府特许某指定厂商进行某种物品的生产或专利及版权等;

(3)经济垄断,是指市场主体凭借经济优势,排斥或限制竞争的行为,包括滥用经济优势和联合限制竞争两种形式;

(4)国家垄断是指国家为了保障国家安全、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或促进社会整体利益,依法对特定领域的商品或服务进行排他性控制。

对于关系国计民生或国家安全的事业,许多国家都以特别法的形式明确规定,实行中央政府专营,例如,邮政、枪支弹药、黄金等产品与服务。

(5)权利垄断,是知识产权法所赋予的垄断,包括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等。

其权利人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区域内享有一定排除他人参与竞争的合法权利

这里,我们不妨从更本质上的角度来看垄断的原因:

不管由于什么,只要使得消费者对某个厂商的产品需求缺乏弹性,则该厂商就处在一个垄断的地位上。

这是因为消费者对于某种商品的个别需求取决于该消费者偏好、收入、该商品的价格、替代商品价格以及预期(不是指消费者的个人预期,而是指对商品需求产生影响的社会群体预期)等因素

就一般情况而言,商品价格对消费有重要的影响。

非价格因素会引起需求曲线向内或向外的移动,而价格因素将使消费沿着需求曲线移动。

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就是需求的价格弹性。

弹性小,则即使售价高,大家也会前去购买;

弹性大,则情况相反(如果没有特殊说明,本文所指的弹性都是需求的价格弹性)。

如果某种商品市场上存在不完全竞争,反映到本质上就会使消费者的需求缺乏弹性,则会使得该种商品的市场上出现一定程度的垄断。

下面本文将运用这个观点来分析所提出的问题。

除应用以上观点外,本论文拟采用以下手段和方法:

对比论证;

建模分析;

引用分析;

列事实、摆依据;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等方法。

主要通过图书查询、网上浏览、去仙林各个超市实地调研等方法来收集数据、资料。

拟运用西方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产业经济学等相关知识来撰写论文。

在论证完价格差异存在的原因之后,估算出用于衡量厂商垄断势力的勒纳指数,然后结合相关西方经济学理论对校园福利的漏损进行分析。

最后结合校园内厂商的市场定位策略,以小见大,对零售业的市场定位策略提出一点自己的见解。

二、价格差异存在的原因分析

为了论述方便,我们选取西苑的游子轩文具店和中苑的一家文具店为研究对象,因为作为学生来说文具可以说是生活必需品,其需求的价格弹性相对而言较小。

这两家店经营的主要是文具类商品,也兼营一些证书、奖牌的制作和图书的售卖等,但不卖食品。

这样由于这两家文具店在校园内独家经营的地位和仙林校区所处的地理位置等原因,选取它们作为研究对象比较有代表性。

事实上,教育超市也有少量文具出售,但同学中到超市买文具的人较少。

这样的话,如果忽略超市内的文具经营,以主营文具的校园小卖部为主,校园内的文具市场就被这两家商店垄断了,所以我们可以认为校园内的文具市场是一个寡头垄断市场。

为了便于分析,我们不妨称游子轩为厂商A,称中苑的那家文具店为厂商B。

(一)垄断厂商之间进行共谋

如果厂商A和B之间进行共谋,即假设这些小卖部的店主会坐下来开会讨论价格问题,暗地达成一种协议来共同维护垄断高价。

但是同时,我们知道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厂商之间的共谋是很不稳定的,下面用博弈论的相关知识加以说明。

为了方便起见,事先做出一些假设:

若厂商A降价而厂商B不降价,则A获利1200元B获利600元;

若厂商B降价而厂商A不降价,则B获利1200元A获利600元;

若厂商A和B都降价,则各自获得报酬800元;

若厂商A和B都不降价,则各得报酬1000元。

由以上假设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支付报酬矩阵(如图1):

图1

厂商A在确定是否降价时要考虑B的选择:

若B选择不降价,则A选不降价获利1000元,选降价获利1200元,所以这时A选择降价;

若B选择降价,则A选不降价获利600元,选降价获利800元,所以这时A也选择降价。

由此可见,无论B的选择是什么,厂商A都会选择降价。

同理,可以对厂商B的价格策略做出同样的分析,即无论A的选择是什么,B也同样会选择降价。

这意味着,在寡头垄断市场上,厂商们在达成合作协议后,每一个寡头都有强烈的利己动机去偷偷地背离协议,以获得自身的更大利益。

由于每一个达成协议的参与者都会这样想和这样行动,最后的结局将会是(降价,降价)的策略组合让位于(不降价,不降价)的策略组合,即(降价,降价)的策略组合是均衡的,而且是占优策略均衡。

也正因为如此,寡头们之间达成的卡特尔协定往往是脆弱的

所以由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

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厂商之间的共谋不能够很好地维护垄断高价。

(二)垄断厂商之间不进行共谋

如果厂商A和B之间不进行共谋,即也许这些小卖部的店主并不会坐下来开会讨论价格问题,但的确存在某种默契。

据调查同种文具在校园中的几家文具店价格相差无几,可能就是这种默契的结果。

但默契毕竟是默契,它甚至不如寡头垄断厂商之间达成的协议来的稳定。

这时,如果有一家厂商偷偷地降低价格来吸引顾客、占领市场,那么另一家厂商会迅速做出反应。

如果每一家厂商都希望自己的价格比对方低一点,则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如图2)在只有两家厂商的情况下,双方竞相削价将会以价格为零而告终

图2

现实中的情况也确实如此:

北苑有两家文印店,在这两家文印店的竞争下,打印文件的价格由0.5元/张先降到0.3元/张,再降到0.2元/张,再降到0.15元/张,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