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大学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总体实施规划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121654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大学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总体实施规划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XX大学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总体实施规划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XX大学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总体实施规划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XX大学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总体实施规划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XX大学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总体实施规划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大学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总体实施规划Word格式.docx

《XX大学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总体实施规划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大学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总体实施规划Word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XX大学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总体实施规划Word格式.docx

二、建设目标

通过实施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以下简称“振兴计划”),到20XX年,力争实现转型发展,成为一所特色鲜明的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

促使我校办学条件和教学资源明显改善,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实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学科专业建设发展定位更加准确,服务XX支柱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引进和培育一定数量、相对稳定的领军人才和教学、科研团队,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升;

扎实推进重点实验室、大学生素质教育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等创新平台建设,科研创新水平显著提高;

与国外高校开展深度合作与交流,国际化水平明显提高;

面向区域发展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协同创新,科学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对区域产业升级和社会发展的支撑度、贡献度大幅提升。

三、建设内容

(一)应用型示范本科高校建设工程

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打造特色,提升层次。

以特色专业为主线,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改革、精品课程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创新“GPC”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和教学管理系统,力争成为省级应用型示范本科民办高校。

通过示范建设,全面提高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学校整体办学实力、办学水平、教育质量及社会影响和声誉。

(二)专业结构优化工程

围绕我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规划,结合“十二五学科专业发展规划”,制定“学科专业调整、改造和建设方案”,进一步明确学科专业建设的基本原则、建设思路和总体目标与具体任务。

投入专项经费,设立“新专业建设”、“传统专业改造”、“停招停办专业”、“特色(品牌)专业建设”等项目,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1.新专业建设项目。

实施错位发展,积极申报符合XX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行业产业人才需求的空白专业,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创造条件开设目录外专业,主动服务和支撑XX省重大支柱产业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加强投入,重点建设毕业生不满三届的新专业,如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建筑学、经济与金融等,在人才引进、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双能型师资培养等方面予以倾斜,确保新专业建设成效。

2.传统专业改造项目。

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整合校内资源对传统专业进行改造,通过专业间的交叉融合形成新的专业方向和专业增长点,加大对土木工程、英语、新闻、财务管理、市场营销、药学等传统专业的改造和提升力度,实现传统学科专业新的发展。

3.停招停办专业专项奖励。

学校设立专项奖金,鼓励生源不旺、就业不畅、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如汉语言文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编辑出版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等,在全面分析专业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主动提出压缩、停招的计划。

4.特色(品牌)专业建设项目。

按照“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新兴交叉,社会急需”的原则,重点建设电子与信息科学类、土木与建筑类、经济贸易与管理类等校级特色专业的扶持力度,实施政策倾斜,在原有的建设基础上,争取至20XX年,再建成10个左右校级特色专业,3-5个省级特色专业,有1—2个专业遴选进入国家级特色专业。

(三)教学改革与质量提升工程

以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为核心,实施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计划,继续深入开展专业综合改革、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精品开放课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等项目建设,深化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我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

1.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研究发展计划。

通过认识转型、专业建设与调整转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师资队伍转型、实验实习实训基地保障转型、评价体系转型和法人治理结构转型等路径,实现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

2.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至20XX年,开展10个左右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通过政策扶持、资源优配、重点投入等举措,在培养模式、教学团队、课程教材、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专业发展的重要环节进行改革创新,进一步优化改革方案,凝练特色,增强人才培养实效,为其他专业建设提供改革示范。

3.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

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的原则,通过与行业和企业的密切合作,结合高等教育规律和行业企业标准,率先在土木工程、通信工程、制药工程、物流工程、动画和新闻等专业,开展人才培养体制和培养模式综合改革,重点培养卓越土木工程师、通信工程师、制药工程师、物流工程师、卓越动画和新闻人才。

4.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至20XX年,在现有5门省级和50门校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按照“突出优势,凝练特色”的原则,重点培育50门左右高质量、有特色的“精品开放课程”,继续重点建设10—15门省级和3—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5.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项目。

拓宽本科生的校外实践渠道,开展基于企业的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试点工作,每个专业建立2—3个稳定的、重点实习实训基地,至20XX年,建成3—5个省级示范实践教学基地和1—2个国家级示范实践教学基地。

6.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以应用研究、学科与科技竞赛为依托,以“创业培训基地”为平台,以“创新创业实验班”为特色,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开发一批稳定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引导在校大学生积极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试点若干个“创新实验班”和“创业试点班”,至20XX年,遴选确立600项左右的训练项目和团队,形成“国家、省、学校”三级资助梯队,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训练,促进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我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用性和竞争力。

7.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建设项目。

大力推进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每年立项资助150—200个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在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15—20篇科研训练成果;

每年立项资助20—50个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促进学生自主创新兴趣和能力的培养;

继续大力开展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广告设计、课件设计、英语演讲等学科竞赛活动,建立本科生参加学科竞赛的长效机制,要求每个专业均开展一个以上学科竞赛项目,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能,力争获得20—30项省级和10—15项国家级奖励。

8.优秀教学成果建设项目。

广泛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加大投入,设立校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教学成果奖推广项目计划。

投入50万元,按照“科学性、独创性、先进性、示范性”的原则,积极争取5—10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励和1—2项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励。

(四)重点学科建设工程

重点学科建设要以国家先进水平为努力方向,以省内同类学科先进水平为参照,不断开拓创新,更新学科内涵,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主流方向。

采取有力措施,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设立专项基金,遴选、建设校级重点学科,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形成特色突出、整体水平较高、结构合理的学科体系,努力培育和发展2-3个在省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应用型重点学科,突破省级C类重点学科。

2.升硕工程。

在前期重点建设的“动画”等专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凝炼专业方向和特色,加强建筑安全、物流工程等学科与企业行业、科研机构、高校等合作单位的协作,通过建立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等方式,力争在20XX年前,实现专业硕士试点单位的突破,进一步提升我校的办学层次。

3.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项目。

扎实推进我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基地建设,在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咨询服务、资料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力争在20XX年前,再获批1-2个省级重点研究基地,为加强我校学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五)师资队伍提升工程

坚持稳定与引进并重,培养与使用并举,积极探索建立一支适合民办高校长远发展的师德高尚、数量充足、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1.领军骨干人才引进和培育项目。

遵循“服务发展、人才先行、引育并举、以用为本、质量并重、创新推进”的工作方针,加大引进和培养领军人才的力度,并出台一系列政策完善人才成长的制度环境。

至20XX年,争取引进C类人才5名以上。

2.双百项目。

以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为抓手,以提升中青年教师教学科研水平为重点,大力开展教师培训工作,争取至20XX年,培养副高以上职称教师100名,博士以上学历教师100名。

3.双团队建设项目。

以研究室、研究所、实验室、教学基地等为建设单位,以系列课程或专业为建设平台,鼓励学科交叉、校企合作、模式创新,积极培育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

重点开展高新技术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和教学改革研究。

至20XX年,争取建成25—30个教学质量高、研究成果多、梯队结构好的校级教学团队和10个科研团队,并努力建成3—5个省级教学团队和1-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

4.专聘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项目。

充分利用合肥地区高校多、高水平教师数量充足的资源优势,适当增加聘请高职务、高学历的专聘教师数量,大力聘用具有企业背景的高级工程师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指导学生工程实训、毕业论文等。

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对专聘教师的管理,建立健全专聘教师档案库,充分发挥和调动专聘教师的工作热情及积极性,建立一支300人左右的、相对稳定、符合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专聘教师队伍,为我校的迅速发展提供补充力量。

(六)创新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

1.数字图书馆建设项目。

以服务XX省内远程教育和民办高等教育对文献信息的需求为目标,以信息网络建设为核心,加大投入,以每年不少于6册/人的进书量,加大电子图书增量。

加快图书情报信息服务体系和技术支撑环境建设,实现图书馆数字化和图书管理自动化,为读者提供一个全方位的信息平台,建成一个为民办高等教育和远程教育服务的技术领先、功能完备、资源丰富、特色明显、高度共享、持续发展的数字图书馆网络体系。

2.数字化本科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

进一步完善数字化教学平台、数字化教学资源管理平台、数字化教学资源制作平台,积极建设网络教育资源共享系统和校园网数字化网络系统,引进网络云库、超星尔雅等教学资源库,构建学生自主学习资源平台,搭建教师教学信息资源平台,主要包括:

精品课程、视频开发课程等网络课程资源,公共课、专业课教学课件库,英语自主学习资源库等;

同时建立“XX大学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项目建设网站”,广泛宣传“振兴计划”建设精神,及时发布“振兴计划”建设动态,全面展示“振兴计划”建设成果。

3.产学研合作教育平台建设项目。

引导各专业与地方、企业共同建立联合研究院、工业技术研究室、技术应用研究中心等产学研合作平台,瞄准产业共性技术需要深入研究,解决关键技术问题,提升我校科研创新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