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系统主要有哪些环节组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09339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78.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动控制系统主要有哪些环节组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自动控制系统主要有哪些环节组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自动控制系统主要有哪些环节组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自动控制系统主要有哪些环节组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自动控制系统主要有哪些环节组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动控制系统主要有哪些环节组成.docx

《自动控制系统主要有哪些环节组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控制系统主要有哪些环节组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动控制系统主要有哪些环节组成.docx

自动控制系统主要有哪些环节组成

自动控制系统主要有哪些环节组成

1.自动控制系统主要有哪些环节组成?

各环节的作用是什么?

a测量变送器:

测量被控变量,并将其转化为标准,统一的输出信号。

b控制器:

接收变送器送来的信号,与希望保持的给定值相比较得出偏差,并按某种运算规律算出结果,然后将此结果用标准,统一的信号发送出去。

c执行器:

自动地根据控制器送来的信号值来改变阀门的开启度。

d被控对象:

控制装备所控制的生产设备。

2.被控变量:

需要控制器工艺参数的设备或装置;

被控变量:

工艺上希望保持稳定的变量;

操作变量:

克服其他干扰对被控变量的影响,实现控制作用的变量。

给定值:

工艺上希望保持的被控变量的数值;

干扰变量:

造成被控变量波动的变量。

3.自动控制系统按信号的传递路径分:

闭环控制系统,开环~(控制系统的输出端与输入端不存在反馈回路,输出量对系统的控制作用不发生影响的系统),复合~

4.按给定值的不同分:

定值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随机变化),程序控制系统(给定值按预先设定好的规律变化)

5.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稳定性:

保证控制系统正常工作的必要条件

快速性:

反应系统在控制过程中的性能

准确性:

衡量系统稳态精度的指标,反映了动态过程后期的性能。

提高动态过程的快速性,可能会引起系统的剧烈振荡;改善系统的平稳性,控制进程又可能很迟缓,甚至使系统稳态精度变差。

6.控制系统的静态:

被控变量不随时间而变化的平衡状态。

7.自动系统的控过渡过程及其形式

控制系统在动态过程中,被控变量从一个稳态到达另一个稳态随时间变化的过程称为~

形式:

非周期衰减过程,衰减振荡过程,

等幅振荡过程,发散振荡过程

8.衰减振荡过渡过程的性能指标

的变化量S↑,越灵敏

分辨率:

(灵敏限和分辨的最小输入变化量)仪表输出能响应

引用误差:

(绝对误差/量程)*100%

最大引用误差=(最大绝对误差/量程)*100%

允许误差:

允许的最大绝大误差

精度:

指测量结果和实际值一致的程度,是用仪表误差的大小来说明其指示值与被测量真值之间的符合程度。

数值越大,精度越低。

回差(变差):

(|正行程测量值-反行程测量值|max/量程)*100%

仪表的回差不能超出仪表的允许误差。

12.可靠性:

反映仪表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的一种综合性质量指标。

13.可靠度:

R(t)指仪表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无故障的概率。

14.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

仪表在相邻两次故障间隔内有效工作时的平均值。

15.平均故障修复时间(MTTR):

仪表故障修复所用的平均时间。

16.有效度:

=(MTBF/(MTBF+MTTR))*100%数值越大,越可靠。

17.热电偶测温原理:

热电效应(赛贝克效应):

将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A,B)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闭合回路,当两接点处的温度不同时(T>T0),回路中将产生电动势,这种现象叫~回路称为热电偶;导体或半导体称作热电极。

电势从高温指向低温。

工作的基本条件:

两电极材料不同;两接点温度不同。

应用定则:

a均质导体定则两种均质导体构成的热电偶,其热点势大小与热电极材料的几何形状,直径,长度及沿热电极长度上的温度分布无关,只与电极材料和两端温度差有关。

B中间导体定则:

在热电偶测温回路中接入中间导体,只要中间导体两端温度相同,则它的接入对回路的总热电势没有影响。

即回路中的总的热电势与引入第三种导体无关。

C中间温度定则:

在使用热电偶测温时,如果热电偶各部分所受到的温度不同,则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势只与工作端和参考端温度有关,其他部分温度变化(中间温度变化)并不影响回路热电势的大小。

18.在常用的热电偶温度计中,精度最高的是S热电偶;线性最好的是K热电偶;灵敏度较高的是E热电阻。

19.为什么使用补偿导线?

由EAB(t1,t0)=eAB(t)-eAB(t0)可知只有当冷端温度t0恒定已知时,热电势才是被测温度的单值函数,测量才有可能。

否则会带来误差。

但因冷端在设备外,是不恒定的,故要用廉价金属热电偶将原冷端延伸到远离被测对象,且环境温度有比较稳定的地方,即使用补偿导线。

补偿导线时应注意:

a补偿导线与热电偶型号相匹配;b补偿导线的正负极与热电偶的正负极要相对应,不能接反。

C原冷端和新冷端温度在0~100℃范围内d当新冷端温度T0不等于0时,需进行其他补偿和修正。

20.为什么要进行冷端温度补偿?

EAB(t1,t0)=eAB(t)-eAB(t0)需保证t0恒定,才可测。

采用补偿导线可保证t0恒定,但不是0℃.工业上常用的各种热电偶的分度表或温度-热电势关系曲线都是在冷端温度保持为0℃进行刻度的。

因此,在应用热电偶测温时,只有将冷端温度保持为0℃,或者是进行一定的修正才能得到准确的测量结果,即冷端温度补偿。

种类:

冷端温度保持0℃法,冷端温度计算校正法。

校正仪表零点法,补偿电桥法,补偿热电偶法

21.热电阻温度计热电阻效应:

物质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称为~金属热电阻称为热电阻,半导体热电阻称为热敏电阻22.常用工业热电阻

铂电阻:

Pt10相应的0℃时的电阻值为R0=10Pt100

铜电阻:

Cu50和Cu100

23.表压=绝压-大气压

a)测压弹性原件:

弹性膜片(位移小,灵敏度低精度低);波纹管(灵敏度高,特别是低区,时滞较大,精度一般不高);弹簧管(适用于不同压力测量范围和测量介质。

24.应变式压力传感器(压力→电阻)基于导体和半导体的应变效应,即有金属导体或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电阻体。

由他到外力作用产生形变时,应变片的阻值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

25.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压力→阻值)(体积小。

弹性原件,感压原件分开)根据压阻效应原理制造,其压力敏感元件就是在半导体材料的基片上利用集成电路工艺制成的扩散电阻当他受到外力作用时,扩散电阻的阻值由于电阻率的变化而改变,扩散电阻一般也要依附于弹性元件才能正常工作。

26.电容式差压变送器(压力→电容,高精度,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结构坚实)

27.压力仪表的选择:

测稳定压力:

Pmax<=2/3P上限

测脉动,Pmax<=0.5P上限;测高压,Pmax<3/5P上限,Pmin>1/3P上限

量程系列:

1;1.6;2.5;4.0;6.0;

28.完整的压力检测系统:

取压口;引压管路;压力检测仪表。

29.流量计

①体积流量计a容积式流量计:

椭圆齿轮流量计(适于高粘度介质,如沥青)b差压式流量计:

节流式流量计(结构简单,便宜,精度不够高,不能用计量仪表),浮子流量计(恒压降,变节流面积适于小流量,仪器垂直安装,流体必须自下而上流过流量计)c速度式:

涡轮流量计(测量精度高,适于油表,水表),涡街流量计(漩涡产生频率);电磁流量计(测量导电流体,不能测量气体,蒸汽,和电导率低的石油流量。

垂直安装时流体自下而上流过仪表;水平安装时两个电极在同一平面);超声波流量计(不接触测量)②质量流量计

30.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

直接式流量计,利用流体在振动管中流动时,将产生于质量流量成正比的科里奥利的测量原理。

31.安装三阀组作用:

防止差压计或差压变送器单侧受压过载损坏仪表。

启用时先开平衡阀3,,开切断阀1,2关3,;停用时,开平衡阀3关12,开3.

32.液体取压点在管路下方,气体取压点在管路上方。

33.物位检测(液位,料位,界位)

电容式物位计:

不受真空,压力,温度等环境条件的影响;安装方便,结构牢固,易维修,价格低;超声式物位计,核辐射式物位计,称重式液罐计量仪(测储罐中真实的质量储量。

精度高)

34.控制仪表

安能源形式分:

气动,电动,液动。

35.气动控制仪表:

气源压力0.14MPa标准传输信号:

0.02~0.1MPa

36.DZZ-III型控制器:

电动4~20mADC为现场传输信号,联络信号1~5VDC采用24VDC集中供电

28.DZZ-II型:

0~10mADC

37.执行器:

作用接收控制器的输出信号,并根据其送来的控制信号,改变被控介质的流量,从而将被控变量维持在所要求的数值上或一定范围内。

38.执行器组成:

执行机构:

是执行器的推动装置,它根据输入控制信号的大小,产生相应的输出力F(或输出力矩M)和位移(直线位移l或转角θ,推动调节机构动作)

调节机构:

执行器的调节部分,(调节阀)受执行机构的操纵,可以改变调节阀芯与阀座得流通面积,进而改变流量

39.气动执行器:

气开式,气关式

40.调节阀的流量系数K:

(流通能力)当调节阀全开,阀两端压差为0.1MPa,流体密度为1g/cm3(即5~40℃的水)时,每小时流过调节阀的流体流量,通常以m3/h或t/h计。

41.调节阀的可调比R:

指调节阀所能控制的最大流量和最小流量之比。

理想可调比:

调节阀前后压差一定时的可调比

42.调节阀的流量特性:

指被控介质流过阀门的相对流量和阀门相对开度之间的关系Q/Qmax=f(l/L)取决于阀芯的形状理想流量特性前后压差一定时。

工作流量特性:

直线流量特性,等百分比~,抛物线~,快开~

43.简单控制系统:

指由一个测量变送元件,一个控制器,一个执行机构和一个被控对象所构成的单闭环控制系统。

44.选择被控变量的原则:

a被控变量时工艺中比较重要的变量,应能够进行较频繁的调节。

b尽可能选择直接指标,若和直接指标难于测量可选择间接指标作为被控变量c被控变量要求有足够的灵敏度,易于测量,以保证控制精度。

d被控变量必须独立可控。

45.操纵变量的选择:

a选择对被控变量有较大影响的输入最为操纵变量

b选择能够快速影响被控变量的输入作为操纵变量

c选择具有相当大调整范围的输入作为操纵变量。

d使控制通道的纯滞后时间/控制通道的时间常数尽量小。

46.

K

T

滞后时间

控制通道0

K0大,好

尽量小

小好

干扰通道f

Kf小,好

大好

无关系

47.控制器控制规律:

控制器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之间的关系。

双位控制规律

48.比例控制规律P:

P=Kce+uoKc比例系数↑,比例作用大

比例度=100%/Kc

过小:

比例作用太强发散振荡易爆炸

临界比例度k:

比例度减小到系统出现等幅振荡时;

特点:

控制器的输出与偏差成比例,即控制阀门位置与偏差之间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纯比例控制系统终了存在余差,反应快控制及时。

适于控制通道滞后较小,负荷变化不大,工艺上没有提出无余差要求。

49.比例积分控制PIP=Kc(e+)

Ti积分时间Ti越大,积分作用越弱Ti无限大,无积分作用

比例粗调,积分细调引入积分作用后,Kc应适当减小。

特点:

能够消除余差,有滞后,不可单独使用。

适于控制通道滞后较小,负荷变化不大,工艺上不允许有余差。

50.比例微分控制PDP=Kc(e+TD)

TD微分时间越大,微分作用越强

特点:

超前控制,对不变的偏差不具有控制作用,不可单独使用

可改善控制质量,减小最大偏差,节省控制时间有抑制振荡的效果。

51.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规律

P=Kc(e++TD)既可快速进行控制,又能消除余差,具有较好的控制性能。

适用于容量滞后较大,负荷变化大,控制质量要求较高的控制系统。

52.Kc>0反作用控制器

53.控制系统的整定:

经验整定法,临界比例度法,衰减曲线法xiangyingquxianfa

任务:

对于一个已经设计并安装就绪的系统,对控制器的参数(,Ti,TD)进行调整,使得系统的过渡过程达到最为满意的质量指标要求。

54.串级控制系统:

由两个控制器串接工作,其中一个控制器的输出是另一个控制器的给定值,共同控制一个执行器的控制系统。

55.特点:

a有两个闭合回路,两个控制器,两个测量变送器,主回路定值控制系统,副回路是随动控制系统b主变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