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案整体.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09205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37.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案整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案整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案整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案整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案整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案整体.docx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案整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案整体.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案整体.docx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案整体

 

教案

 

主讲教师

张平

课程名称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类别

公共课

学时及学分

24学时

授课班级

全校2011年级各专业

使用教材

大学生心理健康

系(院、部)

德育教研室

教研室(实验室)

课次序号:

1

一、课  题:

第一章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论

二、课  型:

课堂讲授

三、目的要求:

1、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含义及表现

2、掌握心理健康对于大学生的意义

3、了解本课程的教学组织方式并现场分组

四、重点、难点:

大学生如何爱现在的自己,如何爱别人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

以讲授法联系案例,间以心理测试和课堂分组团体活动,采用多媒体教学

六、参考资料:

1、郑洪利主编.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教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8

2、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

七、作业:

作业:

你目前存在的心理困惑以及对本课程的要求

作业要求:

通过自己的自身体会,以论文格式完成该项作业。

八、授课记录:

授课日期

班  次

九、授课效果分析:

通过本次授课让学生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表现,知道了本门课程的要求,

初步分成小组,小组成员相互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课程和参及小组活动的积极性。

十、教学进程(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等)

1、导入课题:

有人说健康就像数字“1”,而你所拥有的财富、名气、家庭、关

系相当于后面的“0”,没有了前面的“1”,后面有多少个“0”都没有意义了,

健康包括身体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大家认为心理健康的表现是什么?

2、教学内容:

第一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概论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能保持对学习较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2)能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接纳自我;(3)

能协调及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4)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5)能保

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6)能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这里面要注意标准的相对性,事实上大学生心理健康及不健康也并无明显界限,而是一个连续化的过程,如将正常比作白色,将不正常比作黑色,那么在白色及黑色之间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缓冲区域----灰色区,世间大多数人都散落在这一区域内。

这也说明,对多数学生群体而言,在人生的发展过程中面临心理问题是正常的,不必大惊小怪,应积极加以矫正。

及此同时,个体灰色区域也是存在的,大学生应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及时进行自我调整;人的健康状态的活动在于一个人产生了某种心理障碍并不意味着永远保持或行将加重。

这是一个发展的问题。

反映到心理上形成心理冲突是非常正常的。

许多发展性问题是可以自行解决的。

二、团体活动

1、分组。

以男女生分别报数的方式来随机分组,报到同一个数的学生为一组,注意每组男

女比例的均衡,选出每组的组长和秘书,宣读小组承诺书。

2、组内自我介绍。

小组成员围圈而坐。

从其中一个人开始,每人用一句话介绍自己。

一句话中必须含三个内容:

姓名、所属、自己及众不同的特征。

规则是:

当第1个人说完后,第2个人必须从第1个人开始讲起,第3个人一直到第八个人都必须从第1个人开始讲起,这样做使全组注意力集中,相互有协助他人表达完整正确的倾向,而且在多次重复中,不知不觉地记住了他人的信息。

例:

A:

我是○○学校,性格○○的○○。

B:

我是○○学校,性格○○的○○旁边的△△学校,喜欢△△的△△。

C:

我是○○学校,性格○○的○○旁边的△△学校,喜欢△△的△△旁边的□□学校□□的□□。

三、本课程的目的

1、更好地喜欢现在的自己

(1)心理测试:

你对过去、现在、未来的自己的看法?

(2)我们喜欢过自己吗?

(3)我们喜欢现在的自己吗?

(4)我们为什么要喜欢现在的自己?

2、更好地喜欢周围的人

只要喜欢自己,爱自己,才能够更好地喜欢周围的人。

四、本课程的要求

1、用真诚的心面对自己和你的同学

2、对自己开放自己,认真探索自己

3、学会尊重每一个人,别人在说话的时候仔细认真听

4、认真对待每一节课

5、学会付出,学会合作,学会团结

6、一本作业本(不要太小的本子)

3、课堂总结:

本次课大家组成了小组,相互认识,并了解了心理健康的基本表现和课堂要求。

4、布置作业:

你目前存在的心理困惑以及对本课程的要求。

课次序号:

2

一、课  题:

第二章大学生的自我认识

第一节认识自我的必要性

二、课  型:

课堂讲授

三、目的要求:

1、掌握大学生自我认识的途径

2、对自我有初步的认识

四、重点、难点:

大学生如何客观地认识自己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

以讲授法联系案例,间以课堂分组团体活动,采用多媒体教学

六、参考资料:

1、郑洪利主编.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教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8

2、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

七、作业:

作业1:

假如我是————————

作业2:

写一首小诗“我是”

八、授课记录:

授课日期

班  次

九、授课效果分析:

通过本次授课让学生了解自我认识的途径,开始初步探索自己,认真思考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且发现自己和别人一致或不一致的地方。

十、教学进程(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等)

1、复习:

上节课讲的本课程的首要目的

2、导入课题:

“金佛”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尊闪闪发光的金佛,关键在于我们能否通过良好的自我认识发掘出来。

3、教学内容:

第二章大学生的自我认识

第一节自我认识的必要性

一、自我认识的区域——乔韩窗口

 

自知

自不知

他知

公开我

盲目我

他不

秘密我

未知我

1、公开我代表了我们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的领域,是我们不用藏或者想藏藏不住,或者是我们自己主动袒露公开的部分。

2、盲目我代表了别人知道而你自己却一无所知的领域,即我们没有意识到或无意识地在别人面前表现出来的部分。

3、隐秘我代表我们自己知道,但又不愿意、也从来没有告诉过别人的领域,即你的个人隐私。

4、未知我代表我们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的领域,它可以是某种驱使我们去做某些事情的动机,但我们却不知道它是什么,也可以是我们还没有发现的自己的潜力。

5、我们人生的成长目标就是不断减少盲目我和秘密我的领域,扩大公开我的领域。

二、团体活动:

20个“我是谁”

1、在纸上以“我是一个————————的人”为体例写下对自己的20个认识。

2、请小组成员相互传看彼此的结果,怀着欣赏的目光看看:

能否发现及自己一样的性格特征,用“★”表示

能否发现自己欣赏的性格特征,用“!

”表示

能否发现自己独一无二的性格,用“△”表示

三、认识自我的途径

(一)通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二)通过及他人的比较:

1、及谁比:

及不如自己的人比?

还是及比自己强的人比?

2、比什么:

比不可改变的?

还是通过努力可以改变的?

(三)通过从学习实践和生活实践中认识自我来证实自我的感觉

四、他人及自我的评价的影响机制

1、正面的评价会对自我产生积极的影响和暗示——期待效应

2、负面的评价会对自我产生消极的影响和暗示——自我应验效应

4、课堂总结:

本次课让你初探了对自己的认识,并大致了解了本组同学的自我评价。

5、布置作业:

(1)1.假如我是一种动物,我希望我是_____,因为_____;

2.假如我是一种花,我希望我是_____,因为_____;

3.假如我是一棵树,我希望我是_____,因为_____;

4.假如我是一种食物,我希望我是_____,因为_____;

5.假如我是一种交通工具,我希望我是_____,因为_____;

6.假如我是一种电视节目,我希望我是_____,因为_____;

7.假如我是一种电影,我希望我是_____,因为_____;

8.假如我是一种乐器,我希望我是_____,因为_____;

9.假如我是一种颜色,我希望我是_____,因为_____;

(2)写一首小诗“我是的”。

我是(我所具有的两种品格)

我好奇(我所好奇的事情)

我听见(一种想像的声音)

我看见(一种想像的景象)

我愿(一个现在的愿望)

我是(重复本诗的第一行)

我假设(我想假设的事情)

我感到(一种想像的感觉)

我触到(一种想像的触觉)

我担心(令你烦心的事情)

我哭泣(令我悲伤的事情)

我是(重复本诗的第一行)

我明白(我认定为真的事情)

我说(我相信的事情)

我梦想(我梦想的事情)

我试图(我真正想努力去做的事情)

我希望(我真正希望去做的事情)

我是(重复本诗的第一行)

课次序号:

3

一、课  题:

第二章大学生的自我认识

第二节自我形成的根源

二、课  型:

课堂讲授

三、目的要求:

1、掌握自己的气质类型,了解气质及学习、气质及职业的关系

2、发掘自己的重要他人

四、重点、难点:

大学生如何客观分析重要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

以讲授法联系案例,间以课堂分组团体活动,采用多媒体教学

六、参考资料:

1、郑洪利主编.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教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8

2、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

七、作业:

作业1:

谁塑造了我

作业2:

我测出无数个自己

八、授课记录:

授课日期

班  次

九、授课效果分析:

通过本次授课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气质类型,并初步自己适合的工作,并通过回忆自己的家庭生活,发掘自己的重要他人。

十、教学进程(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等)

1、复习:

请各组成员将自己上次的第一个作业在组内交流,听听别人的假设。

2、导入课题:

我为何为我?

为什么我是这样的性格?

我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

3、教学内容:

第二章大学生的自我认识

第二节自我形成的根源

一、及生俱来的看世界的方式——气质类型

1、气质的定义:

气质是指那些主要是及生俱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也就是那些由遗传和生理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气质实际上是人格中最稳定的、在早年就表现出来的,受遗传和生理影响较大而受文化和教养影响较小的那些层面。

2、各种气质类型的表现:

(1)胆汁质:

感受性低耐受性高,能忍受强的刺激,坚持长时间工作不知疲劳,精力旺盛,行为外向,直爽热情,情绪兴奋性高,但是心境变化剧烈,脾气暴躁,难于自我克制。

(2)多血质:

活泼好动,言语行动敏捷,反应速度、注意转移速度快,行为外向,容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善于交际,容易接受新事物,注意力容易分散,兴趣多变,情绪不稳定。

(3)黏液质:

反应速度慢,情绪兴奋性低但很平稳,举止平和,行为内向,头脑清醒,做事有条不紊,踏踏实实,容易循规蹈矩,注意力容易集中,稳定性强,交往适度。

(4)抑郁质:

内心体验深刻,敏感机智,别人没有注意的事情能够注意到,做事认真仔细,情感体验深刻、持久、少外露。

3、大学生气质类型及学习的关系

(1)大学生的主要活动是学习,学习是一项认知性很强的智力活动。

气质虽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智力发展水平及成就大小,但它影响智力活动的特点和方式。

(2)前苏联心理学家列伊切斯的一项研究表明,气质对智力活动特点和方式有明显影响。

某班有两位学生A和B,A具有明显的多血质和胆汁质的特征,B有明显的抑郁质特征。

学生A在学习时表现出精力充沛,在紧张的学习和工作后,只需短时间休息就能恢复精力,很少见他疲劳和学习间歇;他能一下子关心很多事物,复杂情况和变化不会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