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专业.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06231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专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我国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专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我国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专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我国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专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我国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专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专业.docx

《我国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专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专业.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专业.docx

我国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专业

我国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专业

领域教育改革调研报告

信息产业部电子教育中心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北大青鸟集团

ATA公司

二○○三年七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文件精神,努力使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教学体系、师资培养与就业市场需求紧密结合,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培养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专业领域技能紧缺的职业技术人才,由教育部职成司和信息产业部人事司邀请信息产业部电子教育中心、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北大青鸟集团、北京市计算机工业学校、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山东省电子工业学校、ATA公司、微软公司等单位的专家与教师,于2003年4-7月间,从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社会需求的角度,就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对人力资源需求和中等职业院校、五年制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专业领域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并对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应用和软件专业的教育改革提出了建议。

 

一、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对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专业人才的需求

全球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信息产业已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战略性产业。

党的十六大提出“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重大战略。

在“十五”期间,信息产业作为我国第一支柱产业将以3倍于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发展。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个人电脑普及率已达到每百人2.57台的水平,个人电脑的年销售量已超过900万台,已成为世界第三大个人电脑市场。

我国互连网用户已达6800万,占世界第二位,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已达2572万台。

总体上看,我国信息化建设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具有快速发展的条件。

为加速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信息产业“十五”规划提出,到2005年,全国将在信息产业领域投资1.7万亿元,其中用于信息化的投资总量将超过1万亿元。

我国正在建设十多个国家级的大型信息系统,“金关”、“金卡”、“金税”、“金桥”等工程将带动各行各业信息化建设。

随着我国加入WTO,全国各大企业都将建立自己的信息系统,中型企业也将陆续建立自己的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小型企业都将广泛开展计算机应用。

近年来,国家正在大力推行电子政务,企业电子商务、物流信息化取得很大进展。

“十五”期间,政府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社区信息化、教育信息化都将有很大的发展。

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我国各级各类教育普遍重视信息技术教育。

绝大多数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都设立了计算机或电子信息类的专业,建立了计算机教室和计算机网络,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也普遍开设了计算机应用方面的课程。

教育部制订了全国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指导纲要,全国中小学校都将逐步开设信息技术课程。

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为我国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人力资源。

1.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2001年,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组织的一项调查表明(样本数为638家企业):

对信息化效果满意的企业占总数的6%,较满意的企业占52%,不满意的企业占26%。

也就是说,将近三分之一的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效果并不理想。

许多具有21世纪先进网络的企业,却只有20世纪90年代的软件,80年代的应用。

这里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企业普遍缺乏信息化人才,特别是既懂业务管理,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2002年的企业信息化状况调查表明,这一状况有所改观,但未从根本上解决信息技术人才的供需矛盾。

目前我国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现有计算机和信息技术设施的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运用,比发达国家落后10-20年。

除了少数发达地区外,广大地区的信息化水平还非常低。

随着我国信息化向广大地区以及各行各业全面发展,特别是随着计算机大批量进入企业、社区、机关、学校等各行各业,据初步测算,全国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每年将增加百万人左右。

实施信息化的关键在人才,在我国大规模地实现信息化,各行各业都需要大批的各个层次的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

2.软件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软件是计算机的灵魂,开发软件对于推进计算机应用具有关键作用,软件专业人才是信息技术人才的核心。

如果我国没有自己的软件开发队伍,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国家的信息化就会完全受制于国外。

近十年,由于政府高度重视,产业政策积极扶持以及应用市场的不断扩大,我国软件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2002年的软件营业收入是十年前的25倍,年平均增长率超过了30%,软件产业是信息产业中增长最快的领域。

预计2005年软件产业规模将达到2500亿元(2002年为1100亿元),软件出口将达到50亿美元(2002年为15亿美元)。

但是,我国的软件产业整体规模不大,目前总规模仅占全球的2%,在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比重也只有8%左右(美国为30%),中国软件销售总收入甚至不到微软公司的一半,软件出口能力只有爱尔兰的12%、印度的19%。

影响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严重问题是软件专业人才的结构性短缺。

2002年我国软件从业人员59万人,其中专业人才约有34万人,包括:

高级人才4万人,中级人才20万人,初级人才10万人,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结构,不仅缺乏高层次的系统分析员、项目总体设计师、软件市场开拓人员、软件质量评测人员,而且缺少大量的从事基础性软件开发工作,承担标准化程序编写和软件测试的人员。

根据国际经验,合理的软件专业人才结构均为金字塔型结构,高、中、初级软件专业人才应基本维持在1:

4:

7(或1:

4:

8)的比例。

国务院于2002年底发布的《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要求到2005年,我国软件专业人才应达到80万人。

按照合理的人才结构比例进行测算,到2005年,我国需要高级软件人才6万人,中级软件人才28万人,初级软件人才46万人。

这就意味着到2005年,我国高级软件人才短缺2万人,初级软件人才短缺36万人。

软件专业人才的结构性短缺已成为制约软件产业发展的瓶颈。

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教育部、信息产业部等部委将采取措施加快软件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高级软件人才的质量,加速培养基础性软件人才。

根据以上分析,在未来几年内,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专业初级人才具有很大的需求,而这些人才的培养主要应由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来承担。

由此可见,大力改革和发展计算机应用和软件专业的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对于推进我国信息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专业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现状

我国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基本建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的职业教育体系框架。

在整个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中,随着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成为热门职业,职业院校中的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专业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2002年,在北京市抽取的72所中等职业学校中,招生专业点共计386个,而计算机应用和软件专业点有96个,约占四分之一。

据教育部统计,全国共有计算机信息技术类中等职业学校1400所,占中等职业学校总数的8%,2002年,全国在中等职业学校学习信息技术类专业的学生达到150万人。

2003年,由教育部职成司牵头,对北京、天津、山东、河北、河南、广州等省市773个中等、高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专业毕业生进行了一次调查,统计数据表明(表1),职业教育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大部分(80%以上)从事计算机销售与技术支持、数据录入、办公文秘等岗位的工作,在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人才链中处于最低端位置。

在局域网维护与管理、多媒体制作、网站管理与维护、软件编程等岗位上工作的职业学校毕业生相对较少,而实际上这些岗位非常需要职业院校毕业生,职业学校毕业生具有很大的发挥作用的空间。

根据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关于软件人才培养渠道的统计数据(《我国软件人力资源的现状及教育培训体系》2002年4月)可以看出(表2):

表1:

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岗位类型统计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专业初级人才岗位

比例(%)

1、计算机销售/技术支持服务

31.0

2、信息收集/录入与数据处理

29.0

3、办公文秘

21.5

4、局域网维护与管理

6.2

5、多媒体制作

4.8

6、网站管理与维护

4.1

7、软件编程

0.6

8、其他

2.8

表2:

我国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渠道统计

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渠道

比例(%)

高校及科研机构

70

培训机构

10

自学、在职教育

8

职业技术学校

5

归国留学人员

5

其他

2

目前,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培养软件人才方面发挥着主渠道作用,而职业教育所培养的软件人才所占比例非常低。

也正是由于目前这种软件人才的培养渠道构成,造成了软件人才不合理的“橄榄型”结构,使得软件业的人力成本过高。

在计算机应用与软件领域学历教育发展的同时,我国的IT培训市场已有了很大发展。

据CCID(?

)统计和预测,2002年我国IT培训市场已经达到25.3亿元,预测未来几年将以30%的速度增长。

有些培训机构结合实际技能的需要,跟踪新技术发展,培训质量高,灵活开放,服务好,生源多,深受用户欢迎,知名度也高。

现在的IT培训客户需求越来越呈细分化、多元化、个性化趋势:

对个体客户而言,实践能力的培养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企业客户而言,对个性化的、定制的培训需求迅速增长。

面向社会的计算机培训,为缓解计算机应用人才的不足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由于多数培训是针对专项软件的使用技能,还不能替代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正规学历教育培养的具有全面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

为适应信息产业发展的需要,我国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专业教育应积极应对计算机培训市场的挑战,坚持面向市场,深化各方面的改革,提高学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践性。

针对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专业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相关部门和企业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

特别是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师资能力、教学设施、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等方面做了面对面的访谈调研。

为此,我们认为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专业领域的教育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是:

1.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相对陈旧

总的来说,目前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专业的课程体系,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的。

但有些课程的内容只是普通高校课程的简化,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实用技能的训练相对不足。

尤其是课程内容滞后于专业技术的更新与发展,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内容极少,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

另一方面,在职业技能培养方面,职业性法律法规、国际和国家标准、文档规范、安全性措施、维护管理经验等重要内容基本上没有进入教学,对职业素质的教育(如开拓精神、市场观念、管理技巧、团队精神、应变能力等)尚没有得到全面的实施。

现有课程体系存在以上问题,与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相脱节,导致该专业毕业的学生很少能适应IT行业工作。

在教学方法方面,虽然基本上采用了理论与上机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法,但对学生职业技能以及动手能力方面的培养相对不足。

社会需求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软件开发型人才都强调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较强的实践能力。

因此,按传统方法培养的学生难以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

由于职业教育招生困难,导致生源的整体素质要比过去有所降低。

有些学生文化基础素质较低,学习的自觉性比较差。

但客观的分析之,并不是这批学生没有能力,而是需要有适合他们学习的课程和教学方法,要增强教材和教学方法的趣味性,给予学生更多动手的机会,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在实际访谈调研中人们发现,这批学生对于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很感兴趣,并且能够很好地掌握。

对于工具类的课程,学生的接受能力比较强。

2.专业师资职业实践经验不足,专业知识滞后

就一般教师水平而言,职业教育中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专业的师资力量相对较强,大部分专业课程课堂教学方面的教学质量是可以得到保证的,主要是缺乏具有职业实践经验的教师。

教师缺少职业培训、技术更新滞后、缺乏教育创新机制等,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问题。

3.认证考试种类繁多,一些证书对毕业生就业帮助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