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泻心汤及医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033766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6.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草泻心汤及医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甘草泻心汤及医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甘草泻心汤及医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甘草泻心汤及医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甘草泻心汤及医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甘草泻心汤及医案Word文件下载.docx

《甘草泻心汤及医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草泻心汤及医案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甘草泻心汤及医案Word文件下载.docx

因胃虚不能调理上下,故出现上火之口腔溃疡,下寒之大便澹泻,中焦之脾胃痞满。

所以用甘草泻心汤,可以上治口腔溃疡,下治大便漁泻,中治脾胃胀满。

如果在临床上遇到上火、下寒、中满的病症,都可以应用甘草泻心汤来进行解决。

功效主治:

伤寒痞证,胃气虚弱,腹中雷鸣,下利,水谷不化,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

常用于治疗口腔糜烂,急慢性胃,狐惑病(白塞氏综合症),痊疮,毛囊炎,阴部口糜,慢性泄泻,胃虚等。

病理分析:

从本方之药物配伍分析,患者必为先脾胃气虚,中焦水饮积聚,久郁化热,热乂蒸水,遂成湿热之证。

湿热之邪居无定所,如狐之多变,故古人称之为狐惑病也。

其证多见于九窍之处或毛发之处。

仲师治之先以姜参枣草补中益气治其本;

半夏祛中焦之水邪兼化痰湿,则中焦可安;

苓连配姜苦降辛升湿热之邪无所藏也。

各家论述:

1・《古方选注》:

甘草泻心,非泻结热,因胃虚不能调剂上下,致水寒上逆,火热不得下降,结为痞。

故君以甘草、大枣和胃之阴,干姜、半夏启胃之阳,坐镇下焦客气,使不上逆;

仍用苓、连,将已逆为痞之气轻轻泻却,而痞乃成泰矣。

2.《医宗金鉴》:

方以甘草命名者,取和缓之意。

用甘草、大枣之甘温,补中缓急,治痞之益其;

半夏之辛,破客逆之上从;

苓、连泻阳陷之痞热,干姜散阴凝之痞寒。

缓急破逆,泻痞寒热,备乎其治矣。

3・《金匮要略释义》:

湿热肝火生虫而为狐惑证,故宜清湿热,平肝火;

由于虫交乱于胃中,乂当保胃气,因人以胃气为本,故选用甘草泻心汤。

君甘草以保胃气;

连、苓泻心火,去湿热。

虫疾之来也非一日,其脏必虚,卧起不安,知心神欠宇,故用人参补脏阴,安心神;

大枣以和脾胃;

用姜、夏者,虫得辛则伏也。

方剂研究:

甘草泻心汤在《金匮要略》中被作为治疗狐惑病的专方来使用的。

狐惑病类似于现代医学的白塞氏综合征。

因病发于头面与会阴,乂有人称为终极综合证。

然而,把甘草泻心汤作为狐惑病的专方看待,似乎仍未揭示本方主治的实质。

狐惑病是以口腔及生殖粘膜损害为主症。

因此,可以把本方作为治疗粘膜疾病来使用,即I扌草泻心汤是粘膜修复剂。

就范用而论是针对全身粘膜而言的,不仅包括口腔、咽喉、胃肠、肛门、前阴、还包括泌尿系粘膜乃至呼吸道粘膜,眼结膜等等。

就病变类型而言,既可以是粘膜的一般破损,乂可以是充血、糜烂,也可以是溃疡。

临床表现或痒、或痛、或渗出物与分泌物异常等,因其病变部位不同而表现各异。

《伤寒论》中“其人不利日数十行,谷不化。

”即是胃肠粘膜被下药损伤影响消化吸收所致。

临床上,甘草泻心汤既可用于治疗复发型口腔溃疡、白塞氏病,也能用于治疗慢性胃炎、胃溃疡以及结肠炎、直肠溃疡、肛裂、痔疮等。

结膜溃疡、阴道溃疡也能使用。

不管是何处粘膜病变,均可导致病人心烦不眠,这可能与粘膜对刺激敬感有关。

甘草是本方主药,有修复粘膜作用,如《伤寒论》以一味甘草治咽痛,即是咽喉部粘膜充血炎变。

西药治疗胃溃疡的一味老药“生胃酮匕即是甘草制剂。

总之,本方的临床运用要善于举一反三,不能被“蚀于喉”、“蚀于阴”的条文障住眼目。

临床应用

1.:

用本方不予加减,只按比例加重其剂量;

甘草60g,干姜45g,大枣30g(去核),黄连15g(捣),半夏IOOg,黃苓45g,共治疗60例急性胃肠炎。

其中未经西药治疗者49例,经西医治疗无效者11例;

病程最短者4小时,最长者15天。

全部用本方治愈。

其中服1剂而愈者8例,2剂而愈者23例,3剂而愈者18例,4剂而愈者忘例,5剂而愈者6例。

2.狐惑:

郭某某,女,36岁,口腔及半年,在某医院确诊为口、眼、生殖器综合征,曾用激素治疗,效果不好。

据其脉症,诊为狐惑病,釆用甘草泻心汤加味,方用:

30g,党参18g,生姜6g,干姜3g,半夏12g,黃连6g,黄苓9g,大枣7枚,生地30g,水煎服12剂。

另用生甘草12g,苦参12g,4剂煎水,外洗阴部。

复诊时口腔及外阴溃疡已基本愈合,仍按前方再服14剂,外洗方4剂,患者未再复诊。

3•慢性泄泻:

刘某某,男,36岁o1979年10月23日初诊。

4年前因引起腹泻,治后获愈。

但遇进食稍多或略进油腻即复发。

发时骁腹胀闷,肠鸣漉漉,大便稀滄,挟有不消化物或粘液,S2-3次;

并有心悸,失眠,眩晕,脉沉细,舌苔白而微腻,腹平软,脐周轻度压痛。

予甘草泻心汤加Cl术、厚朴。

服3剂,大便成形,纳增,睡眠转佳,尚有肠鸣,心悸。

原方去厚朴加桂枝,续服6剂,大便正常。

23个月后随访,未复发。

使用此法治疗22例慢性泄泻,均获较好效果。

其病程有自5个月・6年,1-3年为多,计15例。

治后18例症状消失未再复发,2例半年后出现反复,2例无效。

4•胃虚便秘:

郭某,女,21岁。

主诉:

便坚难解,4-5S一行,已5・6年,每次均需用通便药,大便仍燥结如羊粪;

心下痞塞不通,不知饥,不欲食,夜寐欠安,口不渴,小便正常;

舌淡红,苔薄白根微黄,脉滑。

遂投甘草泻心汤。

炙甘草12g,半夏IOg,干姜5g,川连3g(冲服),黄苓IOg,党参12g,大枣10枚。

5剂,水煎服。

药后大便畅通,肠鸣增多。

再予5剂,大便通畅,纳增,心下痞塞除,诸症悉愈。

5•口塞氏综合症:

作者根据该病以口腔溃疡、前阴或肛门溃疡、发冷发热、皮肤损害等主要症状,认为即是《金匮》狐惑病。

用本方治疗60例,均有效。

其加减为:

不欲食,加佩兰;

,加升麻、;

口渴,去半夏,加花粉;

目赤,加赤芍、夜明砂;

口鼻气热,加石膏,知母;

胸胁满痛,加柴胡;

湿偏盛者,加赤苓、木通;

热偏盛者,以生姜易干姜;

便秘,加酒制大黃;

,加胡黄连。

同时用《金匮》苦参汤外洗,雄黄散烧熏肛门。

6•口腔糜烂:

陈某某,男,48岁,农民。

口舌糜烂已20,尿赤,脉洪数,予导赤散2剂无效,大便3日未解,于原方加2剂。

大便解,口舌糜烂遂愈。

半月后复发,症状较前为剧,舌红绛,边有脓疮,尿黄。

先后用二冬甘露饮、六味地黄汤加肉桂均无效。

出现满唇Ci腐,舌脓疮增多,不能食咸味,以食冷粥充饥,口内灼热干痛,喜用冷水漱口。

于是因思日人《橘窗书影》所载口糜烂治验二则,认为本证属胃中不和所致,用甘草泻心汤。

炙甘草12g,干姜5g,半夏、黃苓、党参各9g,川连6g,大枣6枚,2剂。

药后口内灼热糜烂减轻,已不须漱水,仍予原方2剂而愈。

上有口疮下便瀟甘草泻心治之康在临床上,我们常常可以碰见寒热错杂的症状,如上面口腔溃疡,而下面却大便澹泻的上火下寒症。

应当如何处理这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

今天我们就遇见这样一位病人。

2000年8月初,一天的上午,一位42岁的男同志来看病。

他自述20年前曾得过屮型肝炎,后开始大便滄泻,已有多年。

现在每日4〜5次,常常晨起即便,便稀瀟。

之后上午有时还有2—3次,经常岀现反复性的口腔溃疡。

我一边听一边想:

这可是上火下寒,这样的病最难处理。

清上热要用苦寒药,苦寒伤胃则大便乂要受影响;

温下焦要用热药,温燥药必然加重口腔溃疡的发作。

当如何解决就看樊教授的高见了!

樊教授摸脉:

左关脉浮弦,舌胖边有齿痕。

樊教授说,这是胃中有热,肠中有寒,所以应当用《伤寒论》中的甘草泻心汤。

处方:

炙甘草15克,黄苓9克,黃连6克,党参12克,法半夏9克,干姜9克,大枣4枚。

7剂水煎服。

1周后患者复诊,述口腔溃疡已愈,且大便也成形了。

后来樊教授说:

因胃虚不能调剂上下,故出现上火之口腔溃疡,下寒之大便澹泻,中焦之脾胃痞满。

所以用甘草泻心汤,可以上治口腔溃疡,下治大便瀟泻,中治脾胃胀满,是一个一举三得的好方子。

如果在临床上遇到上火、下寒、中满的病症,都可以考虑应用甘草泻心汤这样的方剂来进行解决。

甘草是和中的良药。

据传,这味药是一个老婆婆发现的。

有位老中医外出看病,多日不归。

等候他治病的人,把门都堵住了。

医生的老伴很着急,心想:

老头子平时治病,还不是用儿棵草她想起了家里烧饭用的干草,甜甜的,拿它当药,就是不治病也坏不了事。

于是,她就把这些干草给了病人,打发走一批乂一批。

过了些天,老头子回来了。

刚到屋里坐下,就有人来送钱,一个接一个。

这时老头子才知道,他走后岀了这么回事。

第2天,他把所有的病人找来,一一问清了病情,发现有脾胃虚弱的,咳嗽多痰的,咽喉肿痛的等等。

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甘草有补气和中、镇咳祛痰、泻火解毒等多种药效。

(3)通药与涩药并举张锡纯认为:

“寒温之证,上焦燥热,下焦滑泻者,皆属危险之候。

因欲以凉润治燥热,则有碍于滑泻,欲以涩补治滑泻,则有碍于燥热。

愚遇此等证,亦恒用生山药,而以滑石辅之,大抵一剂滑泻即止,燥热亦大轻减乂“用滑石与生山药各两许,煎汤服之,则上能清热,下能止泻,莫不随手奏效。

乂外感大热已退而阴亏脉数不能自复者,可于大滋真阴药中(若熟地黄,生山药,枸杞之类)少加滑石,则外感余热不至为滋补之药逗留,仍可从小便泻出,则其病必易愈。

甘草泻心汤《伤寒论》用以治疗因误下后引起的虚证痞满。

《金匮要略》用以治疗狐域病。

本方以炙甘草、半夏,黄苓、黄连、人参、干姜、大枣组成。

方中重用炙甘草,主要取其有缓急的作用,即“病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匕其次有清热解毒作用,加人参、大枣补虚益气,取半夏,干姜之辛温,黄连之苦寒,诸药并用,消其寒热互结的痞满,以达到寒去热除,痞消正复的IJ的。

据《伤寒六书》载:

本方可治动气在上,下之则腹满、心痞、头眩。

乂据《张氏医通》载:

治痢不纳食俗名噤口,热毒冲心,头疼心烦,呕而不食,手足温暖者。

乂据《生生堂治验》载:

可治梦游病和凭依症。

(属脏躁病的范畴。

作者注)。

(见皇汉医学◎本方条)

本方另一方面的作用,还能清热解毒,祛痰补虚,运化中焦,除湿热之邪,故可治疗癫痫、脏躁、口糜等疾患。

一、脏躁

本证与精神因素有关,以女性患者为多。

如思虑忧愁过度,久之,气机不利,营血亏损,心肝血虚,血燥肝急,心神失常,因而导致是疾。

在未发作时有精神忧郁、幻觉、感情易冲动、知觉过敬或迟钝等先期证状。

发作时胸闷,急躁,无故叹气或哭笑皆非,妄言乱语,甚则抽扌能但面色不苍白・意识也不完全丧失,可以与癫痫鉴别。

对于脏躁仲景以养心气、润燥、缓急的甘麦大枣汤治之。

但临床上往往兼见到气郁日久,气机不利,脾失健运,水湿停聚生痰。

且湿聚久也易化热,痰热相结,影响心神,遂为恍惚、哭笑皆非之脏躁。

证见躁扰不宇,渴不欲饮,胸下病满,舌红苔腻。

以甘草泻心汤健运中焦,清化湿热,祛痰补虚治之。

典型病例:

贺XX,女,38岁。

因孩子暴荡后,悲愤异常,不久即现精神失常。

每日下午至晚上即自言自语,哭笑不休,夜间虽能勉强入睡,但一夜之间数次惊醒,心悸不宇,躁扰不安,精神恍惚,有时独自乱跑,早上至上午的时间则清醒如常人。

如此二月之久,虽经断续治疗,时好时坏,不能巩固。

初诊时,患者正在清醒时候,故能将自觉证状反映清楚:

心神或清醒如常,或模模糊糊,烦冤,懊懐,脚下憋胀不舒,口干舌燥,但不欲饮水。

善太息,易感动。

脉数大无力,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