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衢州市打造四省边际职业教育培训中心专项规划.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96696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64.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4衢州市打造四省边际职业教育培训中心专项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4衢州市打造四省边际职业教育培训中心专项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4衢州市打造四省边际职业教育培训中心专项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4衢州市打造四省边际职业教育培训中心专项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4衢州市打造四省边际职业教育培训中心专项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4衢州市打造四省边际职业教育培训中心专项规划.docx

《4衢州市打造四省边际职业教育培训中心专项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衢州市打造四省边际职业教育培训中心专项规划.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衢州市打造四省边际职业教育培训中心专项规划.docx

4衢州市打造四省边际职业教育培训中心专项规划

4:

衢州市打造四省边际职业教育培训中心专项规划(2011—2015年)

教育发展的前瞻性、整体性研究和统筹协调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五)综合实力不强,品牌效应尚未形成。

  

  我市职业教育虽在周边有一定影响,但真正有影响力的是少数学校,局限于周边地区,尚未形成整体品牌效应,辐射能力未得到充分发挥。

高职院校龙头地位尚未形成,中、高等职业教育之间衔接不够紧密。

同时民办职业教育由于缺乏整合,扶持和规范管理的力度不够,弱小散的状况未得到根本改变,个别学校在周边地区招生办学不规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衢州职业教育的形象和声誉。

  

  

  

  第二章 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新农村建设,打造四省边际商贸、旅游、物流、职教中心,构建四省边际中心城市的总体要求,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以服务为宗旨,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围绕“打造职教名城,增强城市活力”这一战略目标,形成以高等职业教育为龙头、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中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二、基本原则

  

  

(一)创新创优。

  

  以改革创新增强办学活力。

推进管理机制创新,形成产业发展、社会进步、城市建设与职教发展互动的多赢局面;推进体制与政策创新,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

推进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教育教学创新,不断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二)统筹规划。

  

  加强经费统筹,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引导职业教育资源向优势院校集中;加强城乡统筹,推进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加强区域招生和专业设置的统筹,紧密对接地方经济;加强职教资源的统筹,形成合理抱团发展,全市职教一盘棋,打造职教品牌。

  

  (三)适度超前。

  

  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先导性、基础性事业,职业教育与经济和产业关系最为密切。

要占据战略高地,必须适度超前发展职业教育,要根据地方产业结构调整趋势,提前为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转型升级做好人力资源储备。

  

  (四)市场导向。

  

  市场需求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

根据市场和企业的人才供需情况,通过专业调控,强化技能教学和实用技术培训,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树立大职教观,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在优化全日制学历教育的同时,向社会开放,积极开展企业职工、失地农民和下岗失业人员培训,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开展社区教育和城乡居民“双证制”培训,为提高全民素质和技能水平,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服务。

  

  

  

  第三章 目标与步骤

  

  

  

  一、总体目标与基本格局

  

  

(一)总体目标。

  

  到“十二五”规划末期,逐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建设学习型社会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要求,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贴近社会发展需求,普职高横向沟通、中高职纵向衔接、职前职后互为补充的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

奋力构建长三角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技术蓝领培训基地、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技能型优质劳务集聚和散发中心,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使衢州成为四省边际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和知名的职业教育品牌所在地。

  

  

(二)基本格局。

  

  到2015年,形成以高等职业教育为龙头,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国家级、省级重点职业学校为骨干,一批具有鲜明特色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为基础的完善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服务体系。

  

  1.高等职业教育。

  

  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良好机遇,牢固树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的办学要求,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育和地方经济社会特别是产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专业,提升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和市技师学院的高技能人才培养能力,突出衢州职业技术学院的龙头地位,高职在校生总规模达到6000人。

  

  2.中等职业教育。

  

  到2015年,建成全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2—3所,优质特色校2所,国家级重点职校达到8所,组建若干个职业教育集团,形成与区域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匹配程度高,结构合理、错位发展、鲜明特色、服务全市、辐射周边的职业教育网络。

省市级示范专业基础上,建成省特色专业和新兴专业10个,省骨干专业达10个。

国家级实训基地5个,省级示范实训基地10个。

全市中职学校在校生保持在4万人左右。

  

  3.职业培训与成人教育。

  

  推进职业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激活衢州市职业培训与成人教育服务市场,做大做活做好培训与成教文章,通过整合资源,规范操作,形成合力。

到2015年,全市骨干职校和高校继续教育学院均设培训机构,设置各类技能培训机构20家,自考、网络教育、社区学院等成人教育机构10家,争取年培训人数10万人,其中:

每年培养技能型人才4万人以上,获职业资格证书3.3万人。

  

  二、阶段目标与实施步骤

  

  

(一)夯实基础阶段(2011—2013年)。

  

  扎实实施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七项工程”,整合重组区域职业教育资源,实现质量提升;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注重专业品牌与实训基地建设;鼓励集团化,连锁式办学,推动规模发展;鼓励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区域合作,搭建区域合作平台。

  

  

(二)基本形成阶段(2014—2015年)。

  

  创新机制、优化整合、形成品牌。

全市力争建成1所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8所具有专业特色、品牌优势、功能完善的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培育一批有规模、有实力、上档次的培训机构;加强和周边地市的联系,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开展深度合作;加强职业教育研究,形成具有区域竞争力的职业教育研究成果,探索适合衢州实际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确立在四省边际区域的中心地位。

  

  

  

  第四章 措施与保障

  

  

  

  为扎实推进四省边际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建设,在积极参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规划(2010—2015年)》和《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工程》基础上,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针对我市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突出问题,“十二五”期间,我市将以实施“衢州市中等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七项工程”为抓手,深入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带动全市中职教育加强建设、加快发展、办出特色,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经济转型升级的能力。

  

  一、优化布局,扶优扶特,夯实职业教育的发展基础

  

  

(一)加快资源整合,提升职业学校办学水平。

  

  坚持集约化、高端化、特色化、多样化原则,采取“行政调控”加“市场调节”的办法,通过集团化办学、联合办学、兼并、重组等途径,合理配置职教资源,优化中职学校布局。

实施现代化示范学校建设工程,做好市区职教资源整合重组工作,启动市工程技术学校二期建设。

继续推进骨干职业学校建设,争取到2015年,市直建设2—3所、各县(市)至少建设1所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全市2—3所中职学校跻身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行列,各县(市)争取1所中职学校跻身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努力跻身省优秀高职院校行列。

促进中职学校专门化建设和特色化发展,支持民办职业教育资源重组,抱团发展,鼓励做强、做精、做专,提升办学水平。

  

  

(二)统筹专业设置,推动职业学校内涵建设。

  

  遵循“做强、做精、做特”的原则,按照“做强主体专业,拓展新兴专业,改造普通专业,淘汰落后专业”的思路,实施中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推进工程,紧紧围绕我市制造业“四大千亿产业集群”、服务业“四中心一枢纽”和现代农业发展、传统农业提升,加强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做好全市各职业学校专业布局和调整工作,提高职业教育专业与衢州主导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匹配度。

要结合地方产业发展特点和学生就业实际情况,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努力创建新兴专业,大力扶持骨干专业,不断打造特色专业,促使各职业院校扬长避短,错位发展,形成品牌专业群,更好地培养技术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各校专业规划目标参见附件2)。

同时,在原国家级、省级实训基地建设基础上,加强中职教育示范实训基地建设,到2015年,使省级示范先进制造业实训基地、现代服务业实训基地和现代农业实训基地分别达到3个以上,全面改善专业教学条件。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继续实施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工程,提高教师职业技能水平、专业教学能力和学历层次,做好专业课教师在职研修与企业实习工作,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专业带头人培养。

突出抓好校长队伍建设,推行校长负责制,加强校长的考核和管理,推动学校内涵发展。

健全职教专业师资职称评审体系,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专业课教师参加各类职业(执业)资格考试,完善职教专业课教师资格认定办法,建立专业课兼职教师人才库和师资流动服务平台,创造条件,更好地发挥企业行业专家、高技术人才的作用。

完善职业院校专业(学科)带头人评选管理办法,充分发挥专业带头人在各专业(学科)技能、教学、课程开发、科研等方面的引领作用。

到2015年我市职校专业课教师双师型比例达到75%。

  

  (四)加强规范管理,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实施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工程,大力开展“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文化基础教育和身心健康教育,重视职业技能教育,为受教育者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认真落实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管理办法》,加强对职业学校学籍管理、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执行、实训实习安排等教学常规的检查指导。

组织中职师生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和文明风采竞赛等活动,提升中职学生技能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二、校企合作,对接产业,提升职业教育的服务水平

  

  

(一)大力推进校企合作。

  

  建立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发挥好衢州市校企合作协会的纽带作用,鼓励校企合作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建立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的常态机制,通过产教结合,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鼓励职业院校促进本地就业,直接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建设。

整合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各方力量,组建职业教育产学研联合体,使之成为当地新型产品研制基地、技术转移和推广中心。

  

  

(二)发挥行业组织功能。

  

  行业组织要发挥政府与企业间、企业与企业间、企业与院校间的桥梁作用,为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培养培训人才、教育教学改革出谋划策。

鼓励行业组织发挥其在专业、信息、咨询等方面优势,拓展服务功能,参与制订行业职业教育培训规划及本行业特有工种的职业岗位规范、职业技能鉴定、职工教育培训以及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评估等相关管理工作。

  

  (三)推进专业与产业对接。

  

  实施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发展工程,紧紧围绕我市四大千亿产业集群,重点加强与装备制造、氟硅化工、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新光源等支柱产业和旅游餐饮、电子商务、商贸物流、创意设计等服务业相关专业建设。

到2015年,全市形成以先进制造类、现代服务类及现代农业类专业为主体的专业格局,招生人数要占总招生人数的70%以上。

  

  (四)完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

  

  实施成人继续教育推进工程,推进职业学校加快形成学历教育和社会培训双轮驱动格局,省级以上重点中职学校的年社会培训人数应超过在校生人数。

强化各类培训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