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修2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955245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研修2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课题研修2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课题研修2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课题研修2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课题研修2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题研修2Word下载.docx

《课题研修2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研修2Word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题研修2Word下载.docx

小班是幼儿从成人呵护中逐步走向独立生活的重要阶段。

小班幼儿的许多行为尚未建立或定型,可塑性很大。

因此,小班阶段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具有更重要意义。

我想从进餐实际出发,激发孩子进餐兴趣,提高进餐能力,培养小班孩子良好的进餐习惯。

旨在通过家长、幼儿、教师三位一体的共同努力,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真正起到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目的。

二、课题的界定:

幼儿良好进餐行为是指幼儿在进餐时所必须遵守的一些简单的行为规范。

养成教育是指在进餐教育中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与定形。

例如幼儿在进餐时正确使用餐具、具备良好用餐姿势;

不挑食,注意保持桌面、地面、碗内的干净与整洁;

初步学会与人共餐时的礼节,不抢食、不在喝汤时发出声音等。

三、课题研究的依据:

1、以儿童心理学理论为依据

陈鹤琴先生说:

“从出生到七岁,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什么习惯、言语、技能、思想、态度、情绪都要在此时期打一个基础,若基础打得不稳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容易建造了。

”幼儿时期是个性倾向开始萌芽的时期,可塑性大,婴幼儿容易接受影响和教育,并将留下深刻的痕迹,这时良好的教育将使幼儿终身受益。

国内外的研究一致表明:

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幼儿的某些行为有一个关键期,在这个时期内个体处在一种积极的准备和接受状态,如果给予必要的刺激和帮助,某种行为能力就会迅速发展起来,并产生长久的影响。

尤其学前期幼儿,他们的可塑性强,能够敏锐地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因而也是了解社会、学习各种行为、规则要求的理想时期,更是进餐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

2、《指南》的指导思想

《指南》中明确要求:

“为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成人为幼儿提供合理均衡的营养,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

”小班幼儿在引导下,不偏食、不挑食。

帮助幼儿养成定点、定量、定时进餐的习惯。

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对象内容及预期目标:

(一)研究对象:

所带班级的孩子,共30名。

(二)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1、通过调查,研究幼儿进餐习惯与生长发育情况的相互关系。

2、小班幼儿进餐技能的指导。

3、小班幼儿良好进餐行为习惯的培养,纠正幼儿的不良进餐行为,并初步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4、家园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三)本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1、卫生进餐(餐前洗手,餐后漱口;

认真清洗,不拥挤、不打闹、不玩水;

注意桌面清洁。

2、健康进餐(不厌食,能情绪愉快的进餐;

不挑食,细嚼慢咽地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

3、礼貌进餐(不喧哗,不让餐具碰撞发出过大的响声;

不敲碗筷,正确使用餐具,不用手抓饭,用餐后餐具物归原处。

针对小班幼儿的实际情况,从幼儿的年龄特点,理解能力和身心发展规律出发,借助于教育教学的各种手段(谈话、故事、儿歌、情景表演、激励等),并取得家长的支持,纠正幼儿的不良行为习惯,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五、研究方法和过程:

1、研究方法:

调查分析法、个案研究法、游戏法、经验总结法等。

(1)调查分析法 

根据课题调查班级孩子进餐的现状,分析不能正确进餐的原因。

(2)个案研究法

在幼儿进餐过程中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有目的的观察,对发生的个案及时总结提升。

(3)游戏法

由两个或一桌的孩子在遵守细嚼慢咽规则的前提下,相互竞争并达到预期目标:

不挑食、不掉饭粒的方法。

游戏只是手段,目的是培养孩子的进餐能力。

(4)经验总结法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对部分孩子没有心思进餐,和出现各种各样的进餐问题,进行引导和分析,及时给予他们鼓励和帮助。

2、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15、3——2015、4)

①加强理论学习,认真阅读各地教育报刊杂志,并学习教育科研理论和相关理论的文献。

②确立课题,申报课题。

③落实任务,确立研究目标,制定实施方案。

④运用多种方法,开始实施研究。

(2)实施阶段(2015.4——2015.6)

①开展相关的“幼儿进餐习惯问题”的研究,收集实践中的资料及数据。

②观摩研讨,总结培养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方法并加以运用。

③撰写阶段性实验报告。

(3)总结阶段(2015.6)

①整理档案,进行数据分析。

②论证实验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

③整理材料,撰写结题报告,总结经验成果。

④撰写实验论文

六、运用各种手段,培养幼儿良好进餐习惯

确立课题前先在所教班级中进行调查,对于不积极进餐的原因和想法进行调查、汇总。

汇总情况如下:

1、不会自己吃。

2、害怕把饭粒弄洒。

3、很挑食。

针对这些情况,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并联系教学实际加以引导,切实地帮孩子培养进餐习惯。

(1)到网络搜寻中外孩子进餐实录,并认真观看,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2)和孩子一起观看同伴良好的进餐视频,结合自己,说说观后感。

a、利用音乐来营造进餐氛围

孩子一般对音乐都很感兴趣,下载温柔的轻音乐,消除个别孩子的紧张情绪,使进餐环境温馨。

既调动了孩子的进餐兴趣,又营造了良好的进餐氛围。

b、表演、对话式教学

播放适宜的动物进餐动画视频,激发孩子的兴趣;

设计一些使孩子感兴趣的、与孩子饮食密切相关的表演和情景对话;

增强孩子对食物营养的了解,提高孩子进餐的热情。

c、通过小组竞赛方式实现激励机制。

在进餐过程中,我以一桌的孩子为一组,观察他们的进餐表现,给他们尽可能多的鼓励和赞扬,使孩子在愉悦的氛围中积极进餐,细嚼慢咽、不掉饭粒、不挑食等体验成功。

(3)寓教于乐。

利用情感教学,视觉刺激法等,运用一切有力的手段来增强孩子自主进餐的信心,提高他们的进餐兴趣。

我在课题研究活动过程中,针对小班孩子的特点,借助自己亲切的语言、丰富的表情,使孩子产生亲切、愉悦、积极的情感体验,富于情感的进餐环境,促进孩子快乐进餐的良性循环。

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愿望,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与同伴的认可,这是孩子不断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

活动时,我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情境,为各类孩子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想方设法使他们收获快乐。

《培养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结题报告

千渭街道中心幼儿园赵思敏张肖李小雅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幼儿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吃”对于他们来说尤为重要。

我班是小班,孩子年龄偏小,自己吃饭的能力还比较弱,而且目前家长溺爱的现象比较严重,很多孩子在家需要依赖家长喂饭;

有的家长喜欢给孩子吃质地很软的饭菜,无形之中限制了孩子的咀嚼能力的发展;

还有的家长放任孩子,把零食当饭吃;

有的孩子在家有边吃饭边看电视的习惯;

有的家长本身自己就很挑食,孩子受其影响,养成了偏食、挑食的习惯。

本课题研究时间为一学期,即从2015年3月开始至2015年6月结题,在整整一个学期中我们将在全班幼儿进行探究活动,老师、家长、幼儿都将参与此活动。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我们要纠正家长错误的观点,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正确引导、指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为其身体生长发育打好基础。

三、课题研究成效

我把“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作为我班重点要了解和解决的问题制定在班务计划中,针对部分家长把幼儿进餐习惯的培养则以“孩子还小”为理由而包办代替、孩子不认真进餐而以零食为主等现象,我坚持将进餐习惯的培养渗透到一日活动中,因为孩子的发展是一个整体,是一个持续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利用早晚和家长接触的机会,积极和他们沟通,交流孩子的在园状况。

我的认真得到家长的认可,他们在家也能积极配合我。

孩子在家在园一个样,经过家园合作,孩子良好的进餐习惯得到更好的巩固。

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课题研究,最终达到预设的课题研究目标。

有以下几点成果:

1、抓住孩子心理以正面引导为主才行。

改善小班幼儿的进餐行为,养成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2、安排色香味俱全的健康食谱,营造愉快的氛围,引起孩子的进餐兴趣。

3、增强教师、家长、幼儿正确的进餐行为培养观。

4、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最终成果形式:

相关照片资料、观察记录、典型案例、教案设计、论文、研究报告。

在研究过程中,我切实体会到了:

如果你把孩子作为活动的主体,那么你的活动就是有效的,他们也乐意配合你,给你无穷多的惊喜,创造出无穷多的奇迹。

四、问题的讨论与建议:

当然研究过程中我也感觉到有不足之处。

比如,冬天气温低,我就催他们快吃,这样就不能细嚼慢咽了。

对吃饭慢的孩子,耐心还有所欠缺。

有时孩子只吃了一点,为了争第一,就跑了。

还有,对饭量大的孩子关注还不太够。

有的孩子中午吃得少,可能是早饭吃得多等等。

从研究过程我感觉自己在理论方面还有差距,在许多方面还存在问题。

比如研究内容不全面、研究层次不深入等等。

恳请专家给予批评指点。

只有不断地进一步的不断提升自身,更好的自我调控,才能更好的解决幼儿的进餐问题,同时教育教学研究的水平才会有更大的提高。

从而真正实现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变。

五、通过研究引发的思考:

1、家庭教育的包办代替仍然是当今幼儿教育的大问题

虽然我们通过各种形式让家长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也让家长知道包办代替直接剥夺了孩子很多锻炼手脑的机会,可是很多家长依然“过分”地爱着疼着孩子,特别是老人,还是存在溺爱、不舍得的心理。

个别家长在老师面前说的一个样,回到家里做的又是一个样,这就导致了对孩子教育的家园不一致,更达不到一致的理想教育目的。

再者,幼儿的生活习惯会时有反复,家长不能做到及时的监督和巩固。

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做好家长工作,才能让孩子有长足的进步。

2、生活处处是教育

对幼儿园小班的孩子来说,一切都是开始,可塑性非常强。

幼儿的学习和成长就是从生活开始的,对幼儿生活教育而言,一日生活的各环节都是教育的途径。

对家庭教育而言,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

在家庭和幼儿园的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教育的契机,作为老师和父母应注意捕捉教育的时机,利用自然生活中的素材及时对孩子进行教育。

在陶行知看来:

“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必须的教育。

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

生活无时不变。

即生活无时无刻不含教育的意义。

教育以生活为中心,生活靠教育而前进。

我深深的感觉到,良好习惯的培养需要我们家庭和幼儿园不断地坚持和努力,才能做到家园一致的教育目的。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

课题阶段性小结

千渭街道中心幼儿园李小雅

一、用游戏的方法让幼儿习惯餐前洗手

手接触外界物体最多,最容易受到污染。

特别是孩子,由于好动更易将不洁东西上的病毒、病菌附在手上,如果饭前不洗手,就会将手上的细菌吃进体内而生病。

因此,洗手对保持皮肤清洁,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十分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