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选考部分20世纪的战争与第34讲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学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5929791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3.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选考部分20世纪的战争与第34讲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学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选考部分20世纪的战争与第34讲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学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选考部分20世纪的战争与第34讲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学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选考部分20世纪的战争与第34讲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学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选考部分20世纪的战争与第34讲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学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选考部分20世纪的战争与第34讲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学案Word格式.docx

《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选考部分20世纪的战争与第34讲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学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选考部分20世纪的战争与第34讲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学案Word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选考部分20世纪的战争与第34讲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学案Word格式.docx

考点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

(见学生用书P174)

1.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原因

(1)根本原因:

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2)具体原因:

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同盟国和协约国集团的形成。

(3)导火线:

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1)爆发: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德、俄、法、英相继投入战争。

(2)主要阶段

①第一阶段:

1914年,马恩河战役粉碎了德军“速战速决”的计划,稳定了西线,西线进入相持阶段。

②第二阶段:

1915~1916年,发生了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和日德兰海战,使战争局势转向有利于协约国方面。

③第三阶段:

1917~1918年,美国、中国参战,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德国投降。

3.性质: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

4.影响

(1)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2)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帝国主义各国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西欧衰落,美日崛起。

(3)第一次世界大战引起革命和独立的浪潮。

俄国发生十月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

无产阶级革命和亚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开始瓦解,欧洲主宰世界的局面被打破。

(4)第一次世界大战揭示了战争对经济和后方的巨大依赖性,对军事力量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5)第一次世界大战促使人类对世界大战进行反思,标志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升。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列强之间的三大矛盾

(1)法德矛盾:

法德矛盾由来已久。

普法战争的旧仇宿怨使法德矛盾成为欧洲大陆最主要的矛盾,其实质是争夺欧洲大陆霸权的矛盾。

加上德国积极争夺法国在非洲的殖民地,双方矛盾更加激烈。

(2)英德矛盾:

英国的欧洲大陆均势政策和欧洲大陆德国过于强大,加上在殖民地等问题上冲突的加剧,导致英德矛盾逐步激化。

英德矛盾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最主要的矛盾,实质上是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的矛盾。

(3)俄奥矛盾:

俄国同奥匈帝国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上。

奥匈帝国把巴尔干半岛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

俄国向巴尔干半岛渗透,与奥匈帝国矛盾冲突日益加剧。

俄奥的争夺,使巴尔干半岛成为欧洲的“火药桶”。

考点二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凡尔赛体系

(1)巴黎和会的召开

①参加国:

英、法、美、意、日等27个国家。

②各国意图:

美国要称霸世界;

英国要遏制法国称霸欧洲大陆;

法国要削弱乃至肢解德国,重建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主;

日本的目的是攫取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和占领战前德国在太平洋上控制的岛屿。

(2)凡尔赛体系的形成

①《凡尔赛和约》的内容:

德国及其各盟国承担战争罪责;

重新划定德国疆界;

德国放弃其全部海外殖民地;

限制德国军备;

德国须向战胜国支付赔款。

②形成:

《凡尔赛和约》及其随后签订的对奥、保、匈、土的各项条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

(3)影响

①积极:

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列强在欧洲、非洲和西亚地区确立了国际关系的新秩序,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有利于战后欧洲的稳定与恢复。

②消极:

是帝国主义国家的一次分赃会议,该体系隐含了许多矛盾,如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战胜国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与被压迫国家和被压迫民族之间的矛盾以及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苏俄之间的矛盾。

和约把德国民众置于被奴役地位,成为以后引发战争的隐患。

(4)国际联盟的建立

①由来:

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十四点原则”中提出建立国际联盟的计划。

②任务:

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各国之间的国际合作。

③主要机构:

大会、行政院和秘书处。

④实质:

英法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美国因巴黎和会的结果对其不利,拒绝参加)。

⑤影响

积极方面:

国联是世界上第一个世界性的国际政治组织,有利于恢复战后欧洲经济,处理国际争端、裁军,促进国际合作,为联合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消极方面:

被英法所控制,成为它们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纵容法西斯侵略,放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华盛顿体系

(1)1921年,美、英、日、法、意、葡、荷、比、中九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

(2)内容

①《四国条约》:

美国消除了在亚太地区争霸的一个障碍。

②《五国条约》:

美英海军力量处于同等地位,限制日本海军扩张。

③《九国公约》:

“门户开放”在中国成为现实,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3)评价

①调整了帝国主义列强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列强在该地区的矛盾,美国取得重大成果,日本独霸中国的野心受到压制。

②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通过《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条约》确立起来的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称为华盛顿体系。

它与凡尔赛体系一起构成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关系格局,史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调整

(1)1925年10月,德、法、比、英、意等国签署《洛迦诺公约》。

(2)《非战公约》

①时间:

1928年8月。

②创始国及签订:

美、德、法等15国在巴黎签订。

③内容:

规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的原则。

④评价:

既有虚伪性和欺骗性的一面,又含有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这一国际法准则的积极方面,对法西斯国家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双重性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战后战胜国在宰割战败国和牺牲弱小国家利益的基础上建立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它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又具有明显的“分赃”性质和大国强权色彩,在“和平”体系下,掩盖着各种矛盾与隐患,为后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祸根。

(见学生用书P175)

 对战争的分析认识

1.战争的原因:

战争的原因主要在于战争发动者的一方,战争发动者的社会状况、国家实力、统治政策等都对战争的爆发产生影响。

2.战争的性质:

战争的性质是由战争发动者的目的决定的,而目的又受战争发动者所处的社会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利益等因素的制约,因而,对战争性质的认识涉及社会历史发展的各个方面。

同时,目的的多样性又促使我们必须分清其优劣是非,凡是只为自己国家考虑、对他国构成伤害的目的都是需要谴责的,其战争性质必然是非正义的。

反之则为正义的。

3.战争的胜负:

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比较多,其中从根本上说是国家的实力,而实力能否充分发挥、能否由弱变强,又受制于社会制度、统治政策、战争性质等各种因素。

其次从战争的进程来看,指挥员的素质、军队的战斗力、战役谋略得当与否、战场各部分的配合等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战争的结果。

4.战争的影响:

任何战争都会造成对人类自身的巨大破坏,造成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巨大损失。

但是,有些战争在客观上会产生积极作用,而且这种积极作用要比其损害大得多。

有无这种积极作用、积极作用的大小则取决于战争的性质和规模。

【例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巴黎和会后至华盛顿会议前,英国对山东问题是十分关注的。

它敦促日本公开声明和履行在巴黎和会上对山东问题的承诺,尽快从山东撤军,这是值得肯定的;

它要求日本在山东实行“门户开放”政策,虽然是出于保护自身在华利益的考虑,但对日本企图独占中国的野心是一个遏制。

英国对日本向中国施压直接交涉山东问题持不干预态度,不想进行调停,是担心会得罪中日双方,损害其在中日的利益;

基于保护英国在华地位和影响的考虑,英国不阻挠中国向国联申诉山东问题,中国有可能得到道义上的支持,这是值得肯定的。

——摘编自《巴黎和会后至华盛顿会议前英国对待山东问题的态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巴黎和会上美、英、法是如何解决中国山东问题的,并说明在华盛顿会议上对中国山东问题的处理结果。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巴黎和会后英国在中国山东问题上的态度。

解析 

(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并结合巴黎和会的相关知识回答即可;

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信息“要求日本在山东实行‘门户开放’政策”“对日本企图独占中国的野心是一个遏制”等并结合华盛顿会议的相关知识回答即可。

(2)根据材料信息“敦促日本公开声明和履行在巴黎和会上对山东问题的承诺”“从山东撤军”“不阻挠中国向国联申诉山东问题”等并结合巴黎和会上英国对待中国山东问题的态度回答即可。

答案 

(1)巴黎和会上,美、英、法同意把德国在中国山东攫取的全部权益转交给日本。

华盛顿会议上,日本将山东的主权和一部分权利归还中国,同时仍在山东保留一些特殊权利。

(2)英国自始至终未给中国提供实质性的支持,但是英国的一些行为,如敦促日本履行承诺、不阻挠中国向国联申诉等表明其在巴黎和会后对中国山东问题的态度比在巴黎和会上有所进步。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8年1月8日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原则”部分内容:

第10点:

允许奥匈帝国境内各民族自治。

第11点:

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的领土予以恢复。

第12点:

承认奥斯曼帝国内的土耳其部分有稳固的主权,但土耳其统治的其他民族有在“自治”的基础上不受干扰的发展机会,达达尼尔海峡在国际保证下永远开放为自由航道。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现代史编》

材料二 1919年6月28日,协约国集团签订的对德《凡尔赛条约》的部分内容:

第八十条 德国应照将来奥国与协约国及参战各国所订之条约中规定之疆界,承认并确切尊重奥国之独立;

复承认奥国之独立如非经国际联盟行政院之许可,不得变易。

第八十一条 德国承认捷克斯洛伐克之完全独立,一如协约国及参战各国所已为者,该国包括喀尔巴阡山脉以南的罗塞尼亚自治领土……

第八十七条 德国承认波兰完全独立,一如协约国及参战各国所已为者……

——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现代部分》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十四点原则”和《凡尔赛条约》在民族问题上所倡导的原则,并分别指出它们倡导这一原则的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后这一原则的实践所产生的历史影响。

解析 

(1)第一小问在民族问题上所倡导的原则,材料一“奥匈帝国境内各民族自治”,材料二承认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独立,都体现出民族自决或民族自治的原则。

第二小问倡导这一原则的目的,威尔逊倡导“十四点原则”,意在扩大美国影响,谋求世界霸权;

《凡尔赛条约》这一规定目的是肢解德国,重新瓜分世界。

(2)一战后民族自决原则实践所产生的历史影响,一分为二的看待,既推动新的民族国家的建立,也为地区冲突和德国等国打破凡尔赛体系提供了借口。

答案 

(1)原则:

民族自决或民族自治。

目的:

威尔逊:

削弱竞争对手的实力,扩大美国影响。

凡尔赛体系:

尽力削弱德国,重新瓜分世界。

(2)影响:

凡尔赛体系使一部分欧洲国家和地区的民族按照民族自决的原则重新确定或实现了独立;

客观上导致独立国家出现新的民族矛盾;

造成了中欧的巴尔干化或中欧的碎片化;

为以后德国等国打破凡尔赛体系提供了借口。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20世纪20年代,同英国一道,日美是华盛顿体系的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