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土方施工技术交底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5922420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9.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基土方施工技术交底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路基土方施工技术交底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路基土方施工技术交底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路基土方施工技术交底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路基土方施工技术交底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路基土方施工技术交底Word格式.docx

《路基土方施工技术交底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土方施工技术交底Word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路基土方施工技术交底Word格式.docx

二、路堤施工:

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

(一)一般规定:

1、直线段路基面宽6.7米。

2、曲线地段路基面加宽值及软土地段路基两侧沉降加宽值,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施工。

3、路堤边坡坡率1:

1.5,路基面按梯形路拱设计,顶宽2.1m,拱度0.15m,基床表层铺两布一膜,两布一膜采用200g/0.3mm/200g型。

4、路堤坡脚外两侧设宽1.0m,高0.5m抬高式护道,反压护道与路堤本体同时填筑,护道顶面应平顺,有排水坡。

边坡应直顺,无凹处。

充许偏差:

顶面高程±

50MM;

顶宽±

边坡坡度±

5%设计坡度。

填土高度小于5m地段,在路堤坡脚外2m设底宽0.4m,深0.6m土质排水沟。

5、跨越较大水塘地段,一般设围堰,抽干水后,晒干或清除塘底淤泥或按设计工程数量抛填片石0.5m厚。

不允许超抛或欠抛。

抛填片石挤淤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使用不易风化的石料;

2当软土下地层平坦时,抛投应自地基中部向两侧逐行进行。

软土下横坡陡于1:

10时,应自高侧向低侧抛投;

并在低侧边部加多抛投,使约有2m宽的平台顶面。

3片石抛出水面后,应用较小石块填塞垫平,用重型机械碾(夯)紧密。

4抛石挤淤地基边线、顶面高程允许偏差:

边线-150MM

顶面高程-50MM~+200MM

6、路基填筑施工方法

(1)水平分层填筑

认真进行碾压试验,确定碾压参数(包括铺填厚度与压实遍数等),并据此按路基设计断面全宽范围内水平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并留有足够的施工加宽,保证路堤边缘的压实度。

填土时,由路中向边进行,水平分层、纵向分段进行。

每段从最低洼处开洼处开始分层填筑,并保持有一定的路拱和纵坡,随时防止雨水聚积,影响填方质量。

相邻两段尽量采取相同的填筑速度,以保证连接处碾压密实。

填筑速度相差很大时,连接处做成斜坡,以便逐层相互搭接进行压实。

路堤直接筑于原地面的地基应符合下列要求:

路基一般断面示意图

注:

(单位以米计)

H左――左坡脚原地面标高

H右――右坡脚原地面标高

H中――线路中线原地面标高

H肩――设计路肩标高

H施――施工路肩标高

B左――基顶左半宽

B右――基顶右半宽

S左――左坡脚至中线的宽度

S右――右坡脚至中线的宽度

计算公式:

S左(右)=[H肩-H左(右)]×

1.5+B左(右)+1

1无草皮、树叶等杂物。

2原地面松、软、浮土夯压密实。

3挖台阶基底完整、密实,大致平齐,台阶宽度不小于1M。

4在路堤填筑高度小于或等于基床厚度地段,应拔除树墩主根。

在路堤填筑高度大于基床厚度地段,树墩可留置露出地面不大于0.2M。

且不侵入基床。

(2)摊铺平整

填土路基施工时,先用推土机粗平,碾压前再利用平地机进行精平,整平厚度均匀。

每层填土平整后,层面无显著局部凸凹,局部凸凹差不大于30mm。

表面做成中线向两边设置1%~4%的横向坡度,以利排水。

(3)预留沉降

一般路堤按照路堤高度的0~2.5%预留沉降加高量。

路堤高度变化地段可按该段堤高的平均值预留沉降加高量。

预留沉降加高量的路堤坡脚集团仍按设计路肩高程测定,其边坡应较设计坡度稍陡施工,以使路基面宽度符合设计。

(见示意图)

对软土路堤,其地基和本体的后期沉降量一并加筑预留沉降量。

交付铺轨时,预留沉降加高的路基面应保持平顺,必要时预留沉降高度作适当调整。

路基面的抬高,应向邻接的填挖交界或桥台以及预留沉降量较小的地段顺坡递减,递减纵坡应不大于6‰。

(4)路基压实

路基压实度严格执行国家及铁道部颁布的有关施工规范和标准。

基床压实度除符合《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J1—85第2.2.2条外,要求:

含水量偏离最佳含水量限值为+2%~-3%;

基床与其以下路堤的分界面和基床底层与表层的分界面,均应予以压实、整平,并经检查核对调和后,再分别按基床规定填筑压实。

基床的填筑与压实,无应纵向分层进行;

严禁倾填施工。

路堤路基面应按设计测量放样屿基床表层一并填筑压实;

要求作到肩棱明显、路拱坡面合度。

表面整平需补填时,如补填厚度小于是10CM,应将原压实层翻挖至少10CM深再补填压实。

完工时路基面允许偏差:

1宽度、路肩边缘至边缘宽度不小于设计宽度。

线路中线点至路肩一侧的宽度允许偏差±

5CM。

2路肩高程与预留沉降的路肩高程比较在100M长的路基内的个别地段允许有不超过±

5CM的误差,但其连续长度不应大于10M。

3平整度在每100M长的路基上,用2.5M长直尺垂直于线路中线间距大致均匀地抽测验10次,得的最大凸凹差均不应大于是15MM。

基床以下路堤一般情况下需分层填筑,压实;

填料压实度应符合行业标准《TBJ1—85》第3.2.3条规定。

含水量一般情况下限制在+2、-3%限值内;

不允许倾填。

1填方路堤压实时,压路机碾压路基遵循先轻后重、先稳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以及轮迹重叠等原则。

2路床表面的压实:

当路堑、零填路基的路床表面30cm内为原状土,且其土质符合填料要求时,直接平整后碾压;

当其最大干密度不符合有关规定时,将表层原状土翻松后进行碾压;

当土质不符合要求时,采用符合要求的填料换填后,进行压实。

3路基密实度检测

碾压完成规定作业遍数后,用核子密度仪检测压实土的含水量和压实系数,检测前与环刀法和灌砂法做对比试验,取得对比修正值。

沉降观测

5软土地基采用袋装砂井、粉喷桩进行加固地段,路堤填筑前,在距路堤坡脚分别2m和10m处各打设一排直径10cm,纵向间距15m小木桩做为观测桩,进行地基沉降和水平位移的观测。

6填筑速率控制

对所有的观测数据及时进行处理,绘制沉降(水平位移)-时间曲线,控制沉降速度和水平位移分别在15mm/d和20mm/d内。

若沉降发生显著或突然变化,立即停止填土,加密观测频度并进行原因分析,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地基失稳。

待沉降速度或水平位移小于规定值后方可施工。

路基面不得积水,拱度应平顺。

(7)路基面整修

填土高度达到设计要求的标高后,将路基顶面按设计要求的尺寸和形式及时修筑路拱,并压实至规定的密实度。

路基面平整度偏差:

±

15MM。

(8)边坡整修和压实

路基填筑施工完成后,按设计的边坡坡率采用人工或机械进行刷坡。

然后将边坡夯拍密实,保证边坡平整度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基床以下路堤边坡、平台允许偏差:

边坡坡度5%设计坡度

边坡点位置±

200MM

平台位置±

平台宽度±

50MM

路基基床边坡坡度允许偏差:

边坡坡度3%设计坡度

(9)机养平台

平台应不影响侧沟排水,台面不积水,边坡稳定,台面平顺密实,侧沟、排水沟通畅无阻。

平台尺寸允许偏差:

台面尺寸±

50MM。

㈡站场土石方施工

⒈站场土石方施工

⑴严格按设计文件测设站场控制桩,复核无误后进行施工放样。

⑵人工配合机械清除地表腐植土,排除积水,清除淤泥,换填合格土,并进行填前压实。

⑶结合自然排水条件,在站场及取土坑四周设置截排水沟,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⑷优先选用设计文件给出的取土场填料,如受地下水条件限制,取土满足不了施工需要时,亦可在附近征地取土。

⑸站场土方填筑采用挖掘机、推土机集料,推土机摊铺整平,压路机碾压。

其填筑方法及工艺与路基填筑相同。

⒉站内路基填筑

站内路基填筑与站场土方施工同步进行,填筑方法与站外正线路基填筑相同。

㈢桥涵等构筑物处路基填筑

⒈桥涵及其他构筑物处的填筑,在隐蔽工程检查合格后分层回填,并根据桥涵圬工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

⒉桥涵台背路基填筑前,对基底按规定要求进行处理后,并按设计要求台后填筑渗水料。

涵管顶部填土厚度大于1m后,方可通行机械。

⒊桥台背后、涵管两侧与顶部、锥坡与挡土墙等构筑物背后的填土均分层压实,每层的松铺厚度不超过20cm。

⒋填土范围

桥台背填土顺路线方向长度,自台背与基顶交点处起,向台后引长2m水平线,再引45°

斜线向上至中路顶;

涵洞每侧至少两倍孔径;

挡土墙内侧1米范围内。

填土时,在路基全断面水平分层填筑、分层夯实松铺厚度控制在15cm以内,并保证路基压实,减少接坡沉降。

涵管两侧对称平行水平分层填筑,保证涵管平衡受力。

⒌桥涵等构筑物处路基压实

桥涵及其他构筑物处填土的碾压,采用手扶振动压路机、蛙式夯实机进行压实。

涵管顶部60cm内采用轻型静力压路机压实。

取土场开挖

1、取土前详细进行取土场调查,与设计资料及指挥部提供的土方调配相比较,并制定详细的取土施工方案,报指挥部技术科及调度室等有关科室审批备案。

2、取土场的山体在取土中应保持稳定,避免坍塌。

3、取土场应开挖成规则的形状。

取土前,在取土场周边应开挖排水沟排积水及雨水。

开挖一定的面积后,设置纵横向坡度和完善的排水系统,防止取土作业面积水。

路基防护工程

⒈砌石防护

⑴各类坡面防护铺砌之前,先进行平整,坑洼处填平夯拍密实。

⑵砌体所有石料,强度和尺寸符合圬工砌体的规定。

⑶护坡厚度均匀。

砌层片石纵横向拱叠压缝,间隙塞满,外露面整齐。

⑷有水地段先用抽水机排除积水,待基底晒干后再进行砌筑施工。

积水较多时采用围堰、抽水的方法施工。

为保证工程质量及外观整齐,施工时应按设计坡度及厚度准确挂线砌筑。

2、边坡采用土工网垫内种草籽护坡防护,土工网垫采用普通型三层固土网垫,幅宽1.0m.。

(1)土工网垫采用普通型三层固土网垫,铺设前先检查其质量。

(2)施工时,将坡面夯拍密实后,顺坡面铺设并保持网垫伸入路肩30cm以上并埋入厚30cm以上的土中。

(3)纵向搭接时,搭接宽度大于3cm,搭接部分每1米左右用竹钉固定,竹钉长15-20cm。

(4)土工网垫铺设完成后,立即在上面铺撒厚1cm左右的细砂,然后播撒草籽(每平方米撒种草籽15-20克)再撒一层细砂后拍实、浇水养护。

3.坡面防护种草籽

1铺种草籽的坡面应平整,密实、湿润。

2应进行养护管理,直至植物成长覆盖坡面。

要求成活率达90%以上。

4.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