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通信系统集成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89459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2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通信系统集成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工业通信系统集成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工业通信系统集成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工业通信系统集成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工业通信系统集成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业通信系统集成行业分析报告.docx

《工业通信系统集成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通信系统集成行业分析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业通信系统集成行业分析报告.docx

工业通信系统集成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工业通信系统集成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9月

目录

一、行业管理4

1、行业监管体制和主管部门、行业协会4

2、行业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4

二、行业发展概况7

三、市场供求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9

1、行业市场需求9

(1)工业通信系统集成的市场需求9

(2)工业控制系统集成的市场需求11

①人工成本上升加大对工控系统的需求11

②产业结构升级推动工业控制的发展12

2、行业市场供给情况13

(1)外资企业占据高端市场14

(2)本土企业集中在中低端市场14

3、行业发展趋势15

(1)自主产品的国产品牌进口替代趋势明显15

(2)一体化解决方案成为必然趋势16

四、行业壁垒16

1、技术壁垒16

2、行业应用壁垒17

3、品牌壁垒17

4、规模经济壁垒18

五、行业风险特征18

1、宏观经济风险18

2、宏观政策风险19

3、技术风险19

4、行业竞争风险19

六、行业竞争格局20

1、跨国公司占据高端市场20

2、行业背景深厚的集成商在相关行业内竞争力较强21

一、行业管理

1、行业监管体制和主管部门、行业协会

由于工业自动化应用范围涵盖电力、冶金、机械、石油、石化、纺织、造纸等工业,在当前行政管理模式下,各行业的自动化应用分属各行业主管部委管理,并自成行业应用体系、行业自我配套。

随着改革的深入及部委的撤消合并,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行业管理体制。

工业自动化行业的行政主管部门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负责研究和制定产业政策,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等。

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要负责拟订、组织实施行业规划、产业政策和标准,监测行业日常运行,推动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和自主创新等。

工业自动化的行业自律组织有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等。

2、行业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

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的发展规划、行业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及规范如下表:

二、行业发展概况

工业通信系统集成及工业控制系统集成隶属于工业自动化行业。

工业自动化是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在不需要人工直接干预的情况下,按预期的目标实现测量、操纵等信息处理和过程控制的统称。

工业自动化是20世纪现代制造领域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主要解决生产效率与一致性问题。

无论高速大批量制造企业还是追求灵活、柔性和定制化的企业,都必须依靠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自动化系统本身并不直接创造效益,但它能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减少生产过程的原材料、能源损耗,提高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对企业生产过程起着明显的提升作用。

因此自动化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机械制造、电力、建筑、交通运输、信息技术等领域,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手段。

近年来,我国工业自动化行业发展比较迅速,根据《中国自动化市场白皮书》(2014年版)资料显示,我国自动化市场规模自2004年至2013年十年间,已从652亿元人民币增长至1,440亿元人民币,年化增长率达到9.21%。

2010年到2012年,受到外围经济环境较差、消费力水平低下、制造业产能过剩的影响,我国自动化市场规模的增长速率有所降低。

但随着近两年的经济复苏、人口老龄化问题日渐紧迫、国务院公布《中国制造2025》规划、产业升级迫在眉睫等多重有利因素的催化下,自动化行业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根据中国工控网预测,未来3-5年中国自动化市场整体增速将保持在5%左右,将达到1,800亿元人民币。

工业自动化行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到宏观经济及政策的影响,其行业周期与下游行业经营状况以及宏观发展规划等密切相关。

虽然由于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制造业产能过剩,下游行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生产对效率及质量的重视以及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工业自动化行业的需求仍然较大。

目前跨国综合性自动化企业,如施耐德、西门子、通用电气等,仍然处于领军地位。

国内工业自动化行业在技术上与国际仍有一定差距,且缺乏规模效益,尚不能打造知名国内品牌。

同时由于自动化系统产品种类繁多的行业特点,国内实力较强的自动化企业倾向于选择细分领域深耕的战略。

未来随着政策支持以及技术积累,国内自主产品替代进口是大势所趋。

同时随着制造业的发展,生产装置向着大型化快速发展,生产模式向着柔性化发展,需要各设备之间具有更好的协调性,所以系统集成模式和一体化解决方案更加适应客户需求。

三、市场供求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

1、行业市场需求

(1)工业通信系统集成的市场需求

根据7月底发布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20年,铁路网规模达到1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到2025年,铁路网规模达到17.5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铁路3.8万公里左右,网络覆盖进一步扩大;展望到2030年,基本实现内外互联互通、区际多路畅通、省会高铁连通、地市快速通达、县域基本覆盖。

根据中国铁路“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公里以上,其中客运专线1.6万公里以上,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分别达到50%和60%以上。

根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全国城市轨道交通建成1900公里以上,完成投资1.2万亿元。

在今年两会期间,交通部长杨传堂指出,在“十三五”时期,我国还要加大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力度,到2020年有望达到6000公里,最后长远规划在7000公里以上。

也就是说十三五期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将新增里程2500公里以上,同比“十二五”期间增长了31.57%。

根据沙利文的报告,受益于中国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中国轨道交通控制系统市场规模由2009年的289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48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1%。

2014年,铁路控制系统市场规模为331亿元,城轨及现代有轨电车控制系统市场规模为156亿元。

预计未来几年,受益于铁路新建市场的发展,我国铁路控制系统市场将保持稳定增长,年均增长率为10%。

受益于城市轨道交通市场的发展,城轨及现代有轨电车控制系统市场将保持高速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将在30%以上。

预计到2017年,中国轨道交通控制系统市场规模将达到838亿元,从2014年到2017年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0%。

(2)工业控制系统集成的市场需求

①人工成本上升加大对工控系统的需求

近年来“民工荒”现象在沿海地区愈演愈烈,并有向中部地区蔓延的趋势,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已经出现了结构性的瓶颈,中国“刘易斯”拐点隐现。

农民工中从事制造业的比例近几年不断下降。

同时,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已经显示我国人口结构呈老龄化趋势,人口红利效应可能在未来几年内消失,人口红利的消失会最先出现在制造业。

由于“双拐点”的临近,我国制造业低端劳动力工资上涨速度加快,在一些地方已经超过了产业的增速。

2013年,制造业职工年平均工资相比2012年上涨11.48%,达到46,431元。

受外围环境影响,中国制造业未来产出的增长可能进一步放缓,工资上涨对企业利润的压力将会越来越明显。

在上述背景下,提高生产线的自动化水平将成为企业优化成本结构的重要选择,制造业对工控自动化系统的需求会越来越多。

②产业结构升级推动工业控制的发展

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带来国际产业分工格局的重塑与洗牌,正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中国,适时提出《中国制造2025》。

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为主线,实现自动化和信息化的高度融合,力争在2025年从制造大国迈入制造强国。

现阶段,我国制造业的装备水平和制造效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我国大量中小企业仍存在生产工艺落后、生产设备自动化不足、效率低下等显著问题。

在工业4.0时代的智能化浪潮中,这些企业对提高后端制造自动化程度和智能化水平的需求将显著提升,工业控制成为工业4.0时代的重要发展领域。

因此,随着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经济结构调整,加之人口红利渐失带来的劳动力成本上升,工控自动化设备代替部分人力劳动的趋势不可逆转。

有研究表明,目前中国自动化产品市场拥有千亿市场空间,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5%左右的增速。

2、行业市场供给情况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工业自动化厂商众多,全球厂商达20万家。

同时,工业自动化产品种类繁多,至今无法形成统一确切的分类标准。

根据业内第一门户网站、中国自动化学会的唯一门户网站及合作网站“中国工控网”的分类达16个大项,200余个小项。

虽然工业自动化厂商众多,但供应和需求之间存在错位。

客户需要的是完整的能满足自身制造工艺的自动化设备,而供应商提供的是各种标准化器件产品。

行业不同,电气控制的差异非常大,甚至同一行业客户因各自工艺的不同导致需求也有很大差异。

同时,国内工业自动化整体技术发展相对滞后,国内产品供应商直接面临美、日、德等各国知名品牌公司的强力竞争。

在IPC、DCS、PLC等领域外国公司相比国内生产厂商具有绝对优势。

多种因素综合起来,形成了如下行业供给格局:

(1)外资企业占据高端市场

从行业整体格局来看,外资占据着我国工业自动化市场约70%的市场份额,并主要集中在高端市场。

世界工业500强中的工业自动化跨国公司都已跻身国内市场,比如西门子(Siemens)、通用电气(GE)、艾默生(Emerson)、西屋电气(WestingHouse)、ABB、施耐德(Schneider)、欧姆龙(Omron)等。

与国内自动化企业相比,国外企业具有比较明显的设计与核心技术优势。

跨国公司凭借先进的控制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技术,设计制造出超大规模、快速响应、运行安全,并实现控制优化、管理优化、工程集成的自动化装备系统,基本垄断了自动化系统的高端市场,尤其是针对外资客户的工业自动化高端市场。

(2)本土企业集中在中低端市场

目前,我国工业自动化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低,开发能力弱。

国内从事工业自动化系统集成和工程的企业以中小型企业居多,通过多年对国外工业自动化产品的代理或分销,逐步掌握了国外工业自动化产品的技术性能,并在深入了解国内企业工艺流程状况和市场需求情况下,根据项目情况,进行二次开发,降低了成本,技术性能达到或接近国外厂商技术水平,实现了部分替代国外厂商。

部分企业不随波逐流,在行业细分领域做专项产品研发,也在本土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

3、行业发展趋势

在不断产生的需求和日益发展的技术推动下,未来我国工业自动化行业将有如下发展趋势:

(1)自主产品的国产品牌进口替代趋势明显

由于起步较晚,国内自动化业务落后于欧美日韩等国,市场份额长期被国外品牌垄断。

近年来,本土品牌加快了进口替代,国产品牌市场占有率有所提高:

2009年,中国自动化本土品牌的市场份额仅25%,到2014年市场份额达到33%。

随着政策支持以及技术积累后开始向高端自动化硬件进行突破,同时在细分市场不断拓展发挥本土优势,使得国内本土品牌的市场份额逐年上升,依靠本土优势以及工程师福利优势一定程度得以继续挤占国外品牌的市场份额。

(2)一体化解决方案成为必然趋势

从技术和产品端看,随着市场竞争加剧,节能环保、挖潜增效要求生产过程自动化不再仅仅只是简单地把控制系统作为控制和操作生产过程的工具,而是需要将整个工厂乃至企业的生产管理、执行情况等信息集成在一体化的方案中。

从需求端看,随着制造业的发展,生产装置向着大型化快速发展,生产模式向着柔性化发展,这对自动化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各设备之间具有更好的协调性。

所以客户迫切需要针对生产设备大型化和连续化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四、行业壁垒

1、技术壁垒

工业自动化系统本身是应用系统,它的设计开发既要熟练掌握组成系统的各种元器件(包括不同品牌产品)的应用技术和技术发展趋势,又要熟知客户生产工艺特点、现场环境。

由于自动化应用范围广,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