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基处理勘察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89119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1.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软基处理勘察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软基处理勘察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软基处理勘察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软基处理勘察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软基处理勘察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软基处理勘察报告.docx

《软基处理勘察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软基处理勘察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软基处理勘察报告.docx

软基处理勘察报告

1.序言

1.1任务由来

受盘锦船舶修造产业园项目建设指挥部委托,我院对盘锦辽滨沿海经济区滨水生态住区7.0km2软基处理工程场地进行了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1.2拟建工程概况

拟建场地位于盘锦船舶工业基地四号路以西,大学城以南的区域,外形近似三角形,区域面积约7.0km2。

1.3勘察目的、任务和要求

依据甲方要求,结合拟建工程的特点,确定本次勘察的目的任务如下:

1)查明场地范围内地层结构、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2)查明场地内有无影响建筑物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

3)确定各层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其指标。

提交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4勘察依据

本次勘察及报告编写工作依据的规范主要有:

1)《港口工程岩土勘察规范》JTJ240-2010;

2)《水运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225-98);

3)《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4)《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

6)《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21/907-2005、J10615-2005);

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

8)《建筑工程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

9)《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

10)《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11)《建设工程勘察合同》、任务书及设计单位提出的地质勘察技术要求。

1.6勘察工作布置及勘察方法

1)勘察工作布置

本次勘察勘探孔位置及数量均由设计单位确定,在场地范围内共布置勘探孔17个,孔深均为标高-10m。

勘察工作主要方法为:

工程地质钻探、标准贯入试验、土工试验等。

钻探采用XY-1B150型履带式钻机2台,以回转方法钻进,实际完成钻孔17个,采用薄壁取土器以静压方法取土。

以甲方给定平面图及界址点采用全站仪进行勘探孔定位。

所采用坐标系为北京54坐标系,高程系为黄海高程系。

2)完成工作量

我院接受任务委托后,于2010年12月1日设备进场并进行钻探作业,于12月3日完成全部外业勘察工作转入内业整理及报告编写,12月21日完成报告编写工作。

本次勘察完成工作量详见表1。

工作量一览表

表1

钻孔

(个)

总进尺

(m)

标准贯入试验

(次)

原状

土样

(件)

扰动

土样

(件)

海水样

(组)

钻孔定位及高程测量

(个)

17

191.50

177

126

44

2

17

2.地貌

2.1自然地理、水文、气象

2.1.1自然地理

场地位于盘锦辽滨经济区南部,行政区划隶属盘锦市大洼县,工作区内有多条公交线路通往大洼县、盘锦市、营口市等地,与营口市一河(辽河)之隔,有轮渡通往对岸,跨河大桥现已建成通车,交通便利。

2.1.2气象、水文

辽滨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区。

其特点是:

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干冷同期、温度适宜、光照充裕。

年平均气温为9.3℃,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为-8.8℃,最热的7月份平均气温为24.7℃,极端最低气温为-30.8℃,极端最高气温为35.0℃。

年平均降水量630.5毫米。

年日照时数2725.9小时,年蒸发量1829.3毫米。

全年平均风速为3.3米/秒,最大风速可达25.3米/秒。

土壤一般在11月中旬开始冻结,下旬封冻,最大冻土深度1.19米;解冻期在3月上旬,4月上旬可化通。

终霜日为4月16日,初霜日为10月5日。

2.2地形及地貌

勘察场地所处地貌单元属下辽河河口三角洲的水下延伸部分,原为浅海、滩涂,后经吹填整平,地势自岸向海缓倾,勘察期间孔口高程介于1.80m~2.69m之间,高差为0.89m。

3.地层

勘探深度内所揭露的地层岩性主要为素填土、粉质粘土夹粉砂、粉砂夹粉质粘土、粉质粘土粉砂互层等,根据其时代、成因及工程地质性质,划分为如下几个工程地质层:

①素填土(Q4ml):

黄褐色,湿~饱和,松散,主要由吹填形成,成为主要为粉土、粉质粘土、粉砂等。

该层分布于场地南部,向北厚度变小,层厚0.50~2.60m,层底埋深0.50~2.60m,层底标高1.68~0.09m。

②粉质粘土夹粉砂(Q4mc):

灰色,粉质粘土软塑,切面较光滑,无摇震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夹粉砂,饱和,松散,夹层厚30~60mm。

该层分布不连续,见于K5、K6、K8、K9、K10、K11、K15号孔,层厚1.40~2.50m,层底埋深1.50~4.00m,层底标高0.35~-1.52m。

②1粉质粘土夹粉土(Q4mc):

灰色、灰褐色,软塑~可塑,切面无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夹粉土,饱和,稍密,局部夹粉砂薄层。

该层分布局限,见于K1、K2、K3、K7、K17号孔,层厚0.50~2.00m,层底埋深1.50~3.50m,层底标高0.90~-1.15m。

②2粉土夹粉质粘土(Q4mc):

黄褐色,湿,稍密,摇震反应中等,干强度及韧性低,夹粉质粘土,夹层厚3~15mm,软塑~可塑,局部夹淤泥质粉质粘土,呈软塑~流塑状态。

该层分布局限,仅见于K12、K13、K7、K12、K13、K14、K16号孔,层厚1.50~2.50m,层底埋深1.50~4.00m,层底标高0.60~-1.40m。

③粉砂夹粉质粘土(Q4mc):

灰色,饱和,松散,矿物成分以石英为主,夹粉质粘土薄层,软塑,夹层厚一般3~20mm,最厚80mm,切面较光滑。

该层分布较普遍,层厚0.70~4.50m,层底埋深3.60~6.10m,层底标高-1.19~-3.60m。

④粉质粘土粉砂互层(Q4mc):

灰色,粉质粘土,软塑,切面较光滑,无摇震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粉砂,饱和,松散,互层厚多在3~15mm,局部互层厚度较大,局部夹淤泥质粉质粘土。

该层分布普遍,层厚1.90~9.40m,层顶埋深2.00~7.10m,层顶标高0.16~-5.30m。

④1粉砂夹粉质粘土(Q4mc):

灰色,饱和,松散~稍密,矿物成分以石英为主,夹粉质粘土薄层,软塑,夹层厚1~8mm。

仅14号孔揭遇该层,层厚2.60m,层顶埋深4.50m,层顶标高-2.70m。

⑤粉砂夹粉质粘土(Q4mc):

灰色,饱和,松散~稍密,矿物成分以石英为主,见少量云母,夹粉质粘土薄层,软塑,切面较光滑。

仅14号孔揭露该层,揭露厚度1.50~3.50m,层顶埋深9.00~10.00m,层顶标高-7.20~-7.88m。

各岩土层的变化规律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及钻孔柱状图。

4.地质构造

本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新华夏第二沉降带,工作区处于区域沉降中心附近,堆积了厚达6000~8000m的新生界陆相地层。

5.不良地质现象

勘察场地所处地貌单元属下辽河河口三角洲的水下延伸部分,地势较为平坦,场地内及附近未发现有滑坡、崩塌、采空区等影响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

6.地下水

6.1地下水情况

勘察场地所处地貌单元属下辽河河口三角洲的水下延伸部分,原为滩涂地带,后经人工吹填整平,场地地下水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赋存于粉砂夹粉质粘土、粉质粘土粉砂互层、粉细砂层等中,与海水联系密切,经勘察期间实测,地下水位埋深0.85~1.30m。

6.2各层地基土的渗透系数

本次勘察对场地内主要地层进行了室内渗透系数的试验,其结果如表2。

各层岩土渗透系数一览表

表2

地层

编号

岩土名称及代号

渗透系数(cm/s)

水平Kh

垂直Kv

粉质粘土夹粉砂

2.13×10-6

1.45×10-6

②1

粉质粘土夹粉土

2.26×10-6

②2

粉土夹粉质粘土

1.81×10-6

2.39×10-6

粉砂夹粉质粘土

6.0×10-4

粉质粘土粉砂互层

1.74×10-7

1.45×10-7

④1

粉砂夹粉质粘土

9.0×10-4

粉砂夹粉质粘土

1.0×10-3

注:

表中带下划线者为经验值。

6.3地下水的腐蚀性

本次勘察期间在K8、K18号孔采取地下水水样化验分析得知,该场地地下水化学类型为Cl—Na型水,PH=7.74~7.88,矿化度48154~50466mg/L,为盐水。

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按Ⅱ类环境类型判别,在干湿交替条件下,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强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强腐蚀性;在长期浸水条件下,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

中等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弱腐蚀性,见附表:

水分析报告。

7.地震

7.1场地地震效应

1)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及《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该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为0.15,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2)饱和砂土液化判别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及《水运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225-98),对场区内饱和的粉砂夹粉质粘土③层、粉砂夹粉质粘土④1层及粉砂夹粉质粘土⑤层按下列公式进行液化判别:

(ds≤15)

(15

式中Ncr—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

No—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基准值

ds—饱和土标准贯入点深度(m)

dw—地下水深度(m)

IlE—液化指数

n—在判别深度范围内每一个钻孔标准贯入试验点的总数

Ni、Ncri—分别为i点标准贯入锤击数的实测值和临界值

di—i点所代表的土层厚度(m)

判定场地范围内饱和粉砂夹粉质粘土③层、粉砂夹粉质粘土④1层及粉砂夹粉质粘土⑤层在7度烈度下将发生轻微~中等液化,液化指数最大为14.90,液化具体位置详见附表:

液化判别计算表(标贯法)。

3)场地类别

借鉴相邻场地的波速测试结果,本场地覆盖层厚度大于50.0m,场地类别为Ⅲ类建筑场地,特征周期为0.45s。

7.2场地稳定性

本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新华夏第二沉降带,由于工作区处于区域沉降中心附近,堆积了厚达6000~8000m的新生界陆相地层。

场地地势平坦、开阔,场地内及附近未发现有滑坡、崩塌、采空区等影响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但场地范围内分布有较厚的软弱土层及可液化土层,属对建筑抗震不利地段。

8.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8.1地基土均匀性评价

勘察场地属于同一地质单元,但岩土类型较多,土的工程特性差异性显著,地基持力层底面坡度变化较大,综合判定天然地基属不均匀性地基。

8.2场地地层条件

素填土①层:

松散,吹填形成,新近堆积,为很差地基土,应进行地基处理后方可进行建筑。

粉质粘土夹粉砂②层:

粉质粘土软塑,粉砂松散,标贯击数1.9~5.0击,平均2.8击,具高压缩性,为较差地基土。

粉质粘土夹粉土②1层:

软塑~可塑,夹粉土,稍密,标贯击数

3.0~4.0击,平均3.6击,具高压缩性,为较差地基土。

粉土夹粉质粘土②2层:

稍密,夹粉质粘土,软塑~可塑,局部夹淤泥质粉质粘土,标贯击数2.5~4.0击,平均3.2击,具高压缩性,为较差地基土。

粉砂夹粉质粘土③层:

松散,夹粉质粘土薄层,软塑,标贯击数2.7~7.7击,平均5.2击,具轻微~中等液化,为较差地基土。

粉质粘土粉砂互层④层:

粉质粘土软塑,粉砂松散,局部夹淤泥质粉质粘土,标贯击数1.2~3.0击,平均2.1击,具高压缩性,为很差地基土。

粉砂夹粉质粘土④1层:

松散~稍密,夹粉质粘土,软塑,标贯击数6.3~8.0击,平均7.2击,分布普遍,具中等液化,为较差地基土。

粉砂夹粉质粘土⑤层:

松散~稍密,夹粉质粘土薄层,软塑,标贯击数2.5~8.1击,平均4.9击,具中等液化,为较差地基土。

8.3岩土参数的统计分析和选用

根据场地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