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88435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75 大小:412.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道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河道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河道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河道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河道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道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河道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道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7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道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河道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编制说明

为确保“溪流域下游河道治理工程一期A标段”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做到优质、文明、安全、按期完成施工任务,特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用以竞标和中标后指导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并指导施工过程管理。

本施工组织设计是根据由工程招标文件、施工图、现场勘察等结合本公司的管理水平、技术水平、施工队伍、机械设备及物质供应等综合能力具体情况编制而成。

一、编制依据

1.东溪流域下游河道治理工程一期A标段招标文件。

2.东溪流域下游河道治理工程一期A标段施工图设计文件。

3.东溪流域下游河道治理工程一期A标段施工招标评标定标方法。

4.东溪流域下游河道治理工程一期A标段工程量清单。

5.我司现有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及历年来我司承建过的同类型同规格的工程施工经验与管理水平。

6.国家、水利部、建设部、福建省、厦门市现行的有效的标准、规范。

(1)《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DJ338-89)

(3)《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

(4)《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83)

(5)《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1-83)

(6)《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1998)

(7)《水电水利工程施工安全防护设施技术规范》(DL5162-2002)

(8)《堤防工程施工质量评定与验收规程》(SL239-1999)

(9)《疏浚工程技术规范》(JTJ319-99)

(10)《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

(11)《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

(12)《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

(1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

(14)《公路桥涵施工规范》(JTJ041-2004)

(15)设计文件明确的规范及图集,

(16)其它相应规范。

二、编制原则

1、遵守招标文件条款的原则。

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图表时,严格按招标文件规定编制。

2、遵循设计和规范、验评标准的原则。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法编写按设计要求,并执行现行规范和验收标准,合理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业主的要求。

3、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在制定施工方案时,充分理解设计意图,了解本合同工程重点、难点,结合我司的实际施工经验,做到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施工,保质、保量、保期、保安全地完成施工任务。

4、加强施工全过程严格管理的原则。

在各道工序施工中,严格执行监理工程师的指令,密切配合,严格管理。

5、加强专业化作业和综合管理的原则。

在施工组织方面充分发挥专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施工队伍的优势,采取综合管理手段,做到合理调配。

三、编制范围

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范围为东溪流域下游河道治理工程一期A标段范围内的建筑工程(河道治理工程,桥梁工程、水力翻板闸工程、跌水工程,排涝闸、涵管工程)、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等。

第二章工程概述

一.工程概况

厦门东溪流域下游河道治理工程为新建防洪堤长16.905km,其中:

高挡墙防洪堤0.831km,矮挡墙防洪堤1.234km,斜坡式防洪堤14.840km;新建分洪桥涵长485m;新建跌水工程2座;结合酒鹅桥翻板闸建跌水1座;维修布塘桥下游跌水1座;排涝闸7座及排水涵管约16座,新建桥梁3座等。

本次招标的“东溪流域下游河道治理工程一期A标段”工程范围为酒鹅水闸至五显二桥段,主要建设内容为:

新建防洪堤,建设酒鹅翻板闸、跌水,排涝闸、排水涵管及交通桥等。

投资额约:

4612万元人民币。

(一)、工程等别和标准

1、工程等别:

等工程。

2、建筑物级别:

主要建筑物3级;次要建筑物4级;临时建筑物5级。

3、设计防洪标准:

50年一遇。

4、排涝标准:

工业区5年一遇,涝水不漫溢;农田10年一遇24小时暴雨24小时排完。

(二)、主要工程项目

本标段工程工程项目为:

酒鹅水闸至五显二桥段,河道长7.415km,主要工程项目为:

1、新建扶壁式挡墙长7.415km;

2、新建防洪堤长14.42km;

3、新建翻板闸1座;

4、新建跌水工程2座,结合酒鹅桥翻板闸建跌水1座,维修布塘桥下游跌水1座。

5、新建排涝闸7座,排水涵管14座。

6、新建堤顶交通桥及跨河交通便桥3座。

(四)、工程目标

1、本工程工期目标为:

510日历天

2、本工程质量目标为:

合格

二.工程特点

本工程工期短、工程量大,施工工序要合理安排,确保按期完工。

本标段线路较长,前后跨度7.415公里,不便于管理。

但工程项目单一,无难点工程,可开工作面多,便于全面展开施工,点多线长、水下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导流、围堰设置及排水方案)、水下部分施工在枯水期完成的合理安排、现场天然砂卵石、部分旧构筑物的条块石的利用以及编制河道施工渡汛方案等为本标段特点。

(一)水文、气象

同安区属于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湿多雨,四季温和;多年平均降雨量在1290mm~2300mm之间,全年有两个主要雨季,5~6月为梅雨季,此段雨量占全年的39%,7~10月为台风暴雨季,降雨量占全年的50%。

降雨的地理分布不均,由西北部山区向东南沿海递减,相差近一倍。

  每年7月~9月为台风季,台风(含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以下简称台风)影响频繁,年平均影响3~4次。

暴雨频繁发生,类型为锋面雨和台风暴雨,特大暴雨主要还是台风暴雨;特别台风正面影响同安时,常常带来二至三天的暴雨,其强度大,范围广;汀溪汪前站1956年9月19日观测到的最大一日降雨量达407.1mm。

由于河流短,河床浅窄、坡度大、山洪进入河口地区,又常遇到海水涨潮顶托,极易造成严重的破坏性灾害。

(二)施工条件

工程所需的水电可就近解决,施工时用电可自备发电机设备发电。

工程施工范围紧临县乡道路,施工用材料运输较为方便,具备施工条件。

三.组织机构

本工程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

项目部由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员、专职质检员、专职安全员、材料员、试验员等组成。

本工程的施工组织机构如框图所示。

项目组织机构框图

 

第三章总体施工方案及主要施工方法

一、施工前与施工期准备工作

(一)施工坐标控制网点布置方案

由于施工范围大,建筑轴线及外形复杂,故应先建立整个场地的施工控制网。

根据设计提供的测量数据资料,布设施工测量坐标控制点,不能因为建筑物的修建而影响控制点的通视。

所有坐标控制网点应安置在通视情况较好的地方,且不易破坏,坐标控制点必须按下图进行埋设。

(二)水准基点的布置

本工程水准基点采用III等水准测量的方法建立。

将高程从测绘部门提供的水准点引至施工现场,将±0.000标高埋置于平面控制网点旁,组成高程控制网,做好标志并保护好,以便施工高程传递的使用。

标桩的埋设如下图所示:

水准基点的高程传递工作应在水准点埋设两周后进行。

观测应在呈像清晰、稳定时进行,作业中应遵守以下原则:

(1)水准视线长度以50m左右为宜;

(2)测站前后视距离之差不大于5m;

(3)两水准点前后视累计差不大于10m;

(4)视线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0.3m。

施工放样和工地安排妥当后,将测量结果及劳力、机具、材料的进场情况,连同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阶段性的有关计划,以书面报告形式报监理工程师审核,申请开工。

所有报告、报表做到符合招标文件的规定,并使业主及监理工程师满意,等到批复后,方可开工。

在合同执行期间,我们对所有的水准基点、工作点、后视基点进行固定性保护,直至工程竣工验收后,完整地移交给业主单位。

(二)临时施工道路施工

本项目工程位于东溪河道内,为便于工程施工,需修筑施工便道,具体位置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与建设单位协商确定。

施工便道计划做法如下:

1、平整场地,铺150mm厚砂石简易路面,长500m,宽6m。

2、破坏的原有路面在工程完工后按原样修复。

二、主要施工方案

(一)、总体施工方案

根据本合同段工程情况,所有施工队由项目经理部统一指挥,集中调度,各施工队独立组织,分工协作,互相配合,全部工程实行机械化、专业化施工。

总体布置方针按照“分阶段独立,流水作业,交叉施工,统一协调”的原则进行,相对独立地组织工程施工,统筹计划安排,狠抓工程质量,确保优质工程,合理利用时间和空间,安全、优质、高效的完成施工任务。

施工时根据资水河床水位及时调整施工工作面,主汛期只进行洪水位以上部位的施工,洪水位以下工程施工安排在枯水期进行。

如工程施工时确需要进行专门的施工排水和渡汛工程时则报告业主和监理批准。

施工期当遇到超标准洪水时则根据业主和监理指示积极防洪渡汛。

(二)、水下施工方案

1、施工导流、施工围堰设置

本工程主体工程计划施工时间为2010年11月至2012年3月,主体工程施工期基坑、两座滚水坝的修复必须在围堰保护下施工。

计划围堰挡水时段为2010年11月至2012年3月,根据工程特性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围堰高度2米,堰顶高程高出洪水位50cm,围堰结构形式为粘土均质围堰(外侧袋装土),内外坡坡度均为1:

1.,堰顶宽5m。

为保证河道内行洪顺畅,在堰底(或常水位)埋设D800钢筋砼排水管导流河道内的水流。

围堰填筑用料利用大堤开挖料,不足部分在指定的土料场取土。

围堰在完成任务后,应拆除至围堰施工前的河床高程,弃于指定的位置。

2、排水方案

本工程场内排水主要是围堰内河水及渗水,同时工程区域大,因此先将围堰内原河水排掉后,在沿围堰四周开挖降排水沟,在围堰上设抽水站,配备2台250JQC140×2潜水泵(流量140m3/h,扬程30m,功率17kw)和4台8B18离心泵(流量285m3/h,扬程18m,功率40kw),将水排至河道,该抽水站利用高压电。

为确保开挖作业区内无水,随时在开挖施工表面开沟排水,将开挖面的流水和积水统一汇集到集水井用抽水机抽出,对含有砂层渗水量较大的施工地段,为保证边坡稳定和干场作业,采取开挖集水井的办法,集水井深度比基础开挖面标高低0.8m,如遇有可能影响施工及危害永久建筑物安全的其它渗漏水、地下水和泉水等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并向工程师报告,在开挖施工时将每层开挖表面呈排水坡面,坡面低处设置坑槽,将表面雨水和地面积水排走或抽走,对平、凹场区进行开挖作业时,在开挖区周围边设置挡水堤和开挖周边排水沟以及采取集水坑抽水措施,阻止场外水流进入场地,并有效排除积水,机械作业有地下水时应保证每层开挖面的降低水位至少在0.5m以下,无论何时、何地、何原因、何情况保证作业区域为干场。

(三)、河床土方施工方案

本工程的河床土方开挖276088.96m3,土方回填259225.92m3,主要施工内容为设计河床高程线以上土方的开挖及回填。

河堤面开挖(或刷坡):

采用挖掘机挖除,少部分直接由人工进行刷坡,人工清理挖掘机挖除的余土用于填筑复堤。

按机械的合理运距,水平运距80m以内的由推土机和胶轮车进行运输,超过80m的采用5T自卸汽车进行运输,在施工过程中,根据不同工程的施工资料和试验数据的分析结果,对机械配置方案和施工参数进行优化,组成机组形成装、运、平、压、检一条龙机械化作业。

1.1施工准备

1.1.1认真阅读设计图纸及有关设计文件,领会设计意图,确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措施。

1.1.2测量、补桩、划线、复测导线和水准控制点,并在施工范围内全面恢复中线。

逐段实施放样,并用石灰标定边界范围。

1.1.3修筑临时便道,组织人员、机械上场。

1.2基底处理

清表:

施工前,先将河堤征迁范围内的树木砍伐清理,并将原地面表层的附着物、草皮和树根等杂物全部除掉,再进行复堤填筑。

  1.3河堤填筑

施工过程中,河堤填土按施工图和作业区段分层分段施工的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