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详解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86356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94.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详解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详解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详解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详解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详解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详解1.docx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详解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详解1.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详解1.docx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详解1

云南省泸西县逸圃初级中学【最新】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最先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事件是:

()

A.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B.麦哲伦环球航行

C.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D.大地测量技术的产生与进步

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各题。

2.图中①点的经纬度是()

A.(40ºE,40ºN)B.(40ºE,40ºS)

C.(40ºW,40ºN)D.(40ºW,40ºS)

3.图中②点位于①点的()

A.东北方向B.西南方向

C.西北方向D.东南方向

4.关于赤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西半球的分界线B.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C.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D.东经度和西经度的分界线

5.有关纬线和纬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纬线长度相等B.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C.纬线的形状是一个半圈D.纬度最大的是180°

6.我们每天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这是由于()

A.地球自西向东公转B.地球自东向西公转

C.地球自西自东自转D.地球自东向西自转

7.下列四天中,昆明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是()

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

8.教室里挂有图幅相同的下列四幅地图,其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A.世界地图B.中国地图

C.云南省地图D.泸西县地图气候的变化和水资源的减少

9.几乎全是海洋的板块是(   )

A.南极洲板块

B.亚欧板块

C.太平洋板块

D.印度洋板块

10.面积最小的大洲和大洋是()

A.欧洲和大西洋B.北美洲和太平洋

C.亚洲和印度洋D.大洋洲和北冰洋

11.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大多数发生在

A.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

B.地壳比较稳定的地带

C.地球上有山脉分布的地带

D.地球上有高原分布的地带

12.下图中,表示山谷的是()

A.

B.

C.

D.

13.北半球陆地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最低气温出现在()

A.一月B.三月C.六月D.七月

14.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诗中写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此

句大意是:

农历的四月,春去夏来,山外的百花都已凋谢了,而山顶大林寺的桃花正在盛开。

造成这种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受纬度位置的影响B.受地形的影响

C.受海陆位置的影响D.人为因素造成的

15.天气预报中表示沙尘暴的天气符号是()

A.

B.

C.

D.

16.对交通运输影响大,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的天气是(  )

A.

B.

C.

D.

17.北半球陆地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最低气温出现在()

A.一月B.三月C.六月D.七月

18.下列对自然增长率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出生率减死亡率B.出生人口数减总人口数

C.死亡率减出生率D.自然增长人口数减总人口数

19.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和分布最广的语言依次分别是

A.英语、汉语B.汉语、法语C.汉语、英语D.汉语、日语

20.基督教的主要活动场所是()

A.教堂B.清真寺C.佛寺D.神庙

21.关于聚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B.聚落可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

C.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是聚落

D.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22.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系列的城市问题,这些问题不包括(   )

A.环境污染严重B.居住较为拥挤C.土地荒漠化严重D.就业较为困难

23.下列人类活动有利于保护文化遗产的是

A.在古代建筑上刻写“某某于某时到此一游”

B.庐山风景区提倡登山游客自捡垃圾

C.桂林市区修建高大的现代建筑物

D.商贩在开福寺附近设置饮食、烧烤摊点

二、解答题

24.读北半球夏至日光照图,完成下列问题。

(1)北半球出现夏至日的时间,一般是每年的__________(时间)前后。

(2)此时,太阳直射___________,该纬线的纬度是___________。

(3)据图可知,北极圈内出现__________现象,而南极圈内出现__________现象。

(4)夏至日前后的6、7、8三个月是北半球的_________7月也是同学们放______假的时间。

25.读右图“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相应地形部位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

(2)A地与D地的相对高度约为_____米;同一时间测得A、D两地的气温相比,______地气温更高。

(3)C地位于D地的______方向;若测得C、D两地图上距离约2厘米,两地实际距离是________千米。

26.读东西半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大洲名称ABC。

(2)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大洋名称①②

(3)大洲E与F之间的分界线a是运河。

(4)大洲A与B之间的分界线b是运河。

27.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将四节气名称(两分两至)填入横线中:

A、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__。

(2)地球公转方向是____________,公转周期是___________。

(3)当太阳运动到A处时,太阳直射点在____线。

运动到C处时,太阳直射点在____线。

(4)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D处时,北半球处在____季。

(5)地球由公转轨道的B处向C处运动过程中,泸西县的白昼将逐渐变____(填“长”或“短”)。

28.读下面三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A处的气候类型与图二中(甲乙丙丁)一致,A地区居民出门时经常带伞,原因是。

(2)图一中(ABC)三地降水量最少的是地,图二中(甲、乙、丙、丁)降水量季节变化最大的是。

C地的气候类型是。

(3)图三是图一中B地居民的传统服饰——藏袍,俗称“穿衣露一手”从气候角度分析,原因是。

29.读东西半球图,完成下列内容。

(1)大洲:

最大的大洲是(填序号)。

(2)大洋:

最大的大洋是(填文字)。

(3)东西半球:

A是。

(4)②所处大洲的居民多数属于人种,主要信仰教。

(5)七大洲中,至今还没有居民定居的是(填序号)。

参考答案

1.B

【详解】

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发现了新大陆,但是不能证实地球是球形的;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

最先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事件是麦哲伦环球航行从出发地环绕地球一周又回到出发地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

C、D选项是近现代科技水平提高后通过科技手段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

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点睛】

本题考查地球形状的证据。

2.C

3.D

【解析】

2.东经度(E)向东递增,西经度(W)向西递增,北纬度(N)向北递增,南纬度数(S)向南递增,读图可知:

图中①点的经纬度是40ºW,40ºN,故选C。

3.经线指示的是南北方向,纬线指示的是东西方向,读图可知:

图中②点位于①点的东南方向,故选D。

4.B

【分析】

【详解】

赤道是环绕地球仪一周的最大的圆圈,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该线以北是北纬,以南是南纬,选项ACD错误,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经线与纬线的划分.

5.B

【详解】

关于纬线和纬度的说法,除南北半球对称的纬线等长外,其他纬线是不等长的;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的形状是一个完整的圆圈;纬度最大的是90°,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纬线和纬度的有关知识.

6.C

【详解】

我们每天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这是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导致的,故选C。

7.B

【解析】

【分析】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除了赤道,地球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南北极圈以内,甚至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

 

【详解】

昆明位于中国云南,属于北半球.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是3月21日前后)或秋分日(日期是9月23日前后),此时全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昼夜等长;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是6月22日前后),此时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昼最长夜最短;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此时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昼最短夜最长.根据题意.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地球公转的概况,属基础题.

8.A

【解析】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比上实地距离,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实际范围越小,所表示的地理事物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反映的实际范围越大,所表示的地理事物越简略,四个选项中世界地图是实地范围最大的,比例尺最小,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比例尺的比较相关知识,图幅相同的前提下,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范围的大小、内容详略的关系是需要识记。

9.C

【解析】

【详解】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一个整体,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

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六大板块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太平洋板块,故本题C符合题意。

10.D

【分析】

【详解】

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

全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陆地穿插于海洋中,把全球分为四大洋,其中面积最大的是太平洋,其次为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是世界上最小,深度最浅的海洋,故本题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大洲和大洋。

11.A

【解析】

试题分析: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岩石圈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六大板块组成,各板块处在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所以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大多发生在板块交界处。

故选A。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了板块构造学说。

12.D

【详解】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A选项为山顶;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B选项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C选项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D选项为山谷。

故选D。

13.A

【解析】一年中北半球的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南半球则相反,故选A。

14.B

【分析】

【详解】

“人间四月芳菲尽”指的是山脚下或平原地区,海拔低,温度较高,花开较早,山寺桃花始盛开指的是“山寺”之中由于海拔较高,温度较低,花开较晚,造成这种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故选B。

15.D

【分析】

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都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他们都有特定的含义.浮尘、扬沙、沙尘暴和强沙尘暴的符号在天气预报中出现的次数有所增加,表明我国北方的荒漠化问题日渐严重.

 

【详解】

图中A表示冰雹;B表示晴;C表示雷雨天气;D表示的是沙尘暴.由此可见ABC都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

此题考查的常用的天气符号属于基础性的知识点,结合教材熟练记忆即可.

16.B

【详解】

读图可知,A是多云,B是雾,对交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