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8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学案北师大版必修2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860594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0.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8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学案北师大版必修2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8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学案北师大版必修2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8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学案北师大版必修2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8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学案北师大版必修2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8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学案北师大版必修2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8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学案北师大版必修2Word格式.docx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8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学案北师大版必修2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8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学案北师大版必修2Word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8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学案北师大版必修2Word格式.docx

(2)进行土地改革:

废除封建土地制度,使农村生产力获得解放,为国家的工业化准备了条件。

(3)实施一五计划:

优先发展重工业,建成了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等,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4)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改造:

实现了从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体系。

[知识点拨]

“一五”计划是实现总路线的重大步骤之一,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突出特点,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合理的工业布局,标志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全面展开。

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失误

1.探索——中共八大

(1)召开:

1956年9月,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

(2)内容:

①基本形势:

明确指出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初步建立起来。

②主要矛盾: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③主要任务:

集中力量尽快地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④经济建设方针:

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3)评价:

中共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

2.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1)原因

①党中央和毛泽东急于求成的思想开始滋长。

②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脱离了中国的国情。

(2)概况

①掀起“大跃进”运动,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的高速度。

②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

③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把“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推向高潮,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

(3)后果: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给经济建设带来了严重混乱,造成了1959~1961年国民经济严重困难。

3.国民经济的调整:

(1)目的:

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2)方针: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3)成效:

从1962年起,国民经济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

4.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工业生产有了巨大增长,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易混易错] “大跃进”属于社会生产力发展范畴,错误的根源在于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人民公社化运动属于变革生产关系的范畴,根源在于生产关系变革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思维点拨]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说明当时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认识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忽视了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

因此,搞经济建设必须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变革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的水平相适应。

三、“文化大革命”对国民经济的破坏

1.原因:

1966年爆发“文化大革命”动乱并扩展到经济领域。

2.表现:

“文化大革命”十年,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3.调整

(1)1971年,周恩来对国民经济进行恢复和调整,到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好转。

(2)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整顿,使国民经济得到进一步好转。

[图解识记]

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

 

主题一 工业化建设的起步

史料一

“一五”计划工业成就图

史料二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在5年内(1953~1957年),全国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建设投入总额为766.4亿元,相当于7亿两黄金。

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占总额的55.8%。

在基本建设投资中,工业是重点,占58.2%,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壮举。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苏联援建的156项大中型建设项目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

史料三 下面是1950~1956年我国工业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情况(以工业总产值为100,不包括手工业)

[史料解读]

从史料一可以看出“一五”计划的主要成就分布在东北,从图中给出的成果可以看出主要是重工业。

史料二划线部分说明投资的重点是重工业。

史料三经济成分的变化则表明资本主义逐渐缩减并最终消失,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上升。

[问题思考]

(1)据史料归纳“一五”计划时期大型企业的分布有什么特点,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根据史料一、二归纳“一五”计划时期在工业结构方面的突出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3)史料三反映了1950~1956年我国经济成分有什么变化?

这种变化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提示 

(1)特点:

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

原因:

①东北地区的自然条件比较优越,工业矿产资源非常丰富,铁路交通十分发达。

②从历史上看,已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础。

③由于当时这些项目主要由苏联援助建设,东北地区与苏联距离较近,比较方便。

(2)特点:

优先发展重工业。

重工业基础薄弱;

帝国主义包围封锁,增强国防的需要;

借鉴苏联经验。

(3)变化:

社会主义工业和国家资本主义工业所占比重迅速增加,资本主义工业所占比重逐渐缩小,直到最后消失。

意义:

标志着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史论总结]

“一五”计划的特点及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1)特点

①“一五”计划确定工业化为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并优先发展重工业,强调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

②“一五”计划将工业化建设的重点放在东北地区。

③“一五”计划以工业化为目标,包括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两大任务,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④“一五”计划中工业化建设要立足中国国情,实事求是,具有渐进性与长期性。

(2)原因

①从历史原因看,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

②从现实需要看,我国处于帝国主义包围之中,优先发展重工业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

③从苏联影响看,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

④从行业关系看,重工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主题二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失误及教训

史料一 1958年12月19日宣布,提前12天完成钢产量翻番的任务,钢产量为1108万吨,生铁产量为1369万吨。

实际上合格的钢只有800万吨,所炼300多万吨土钢、416万吨土铁根本不能用。

估计炼钢铁在全国约损失200亿元。

史料二 1958年7月1日,《红旗》杂志明确提出“把一个合作社变成一个既有农业合作又有工业合作基层组织单位,实际上是农业和工业相结合的人民公社”。

人民公社“一大二公”、政社合一,实行“以供给制为主”的分配制度,推行“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采取大兵团作战方法,从事农业生产,并实行“生活集体化”,大办公共食堂。

人民公社在轰轰烈烈地办了一两个月后,原来宣传的许多优越性很快走向反面,“干不干,三餐饭”“出工不出力”,许多人坐起了“共产主义大船”。

史料一表明“大跃进”以大炼钢铁为中心,造成了人力、财力、物力的极大浪费,加剧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史料二反映出人民公社体制“一大二公”“政社不分”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史料一反映了经济建设中的什么现象?

有何影响?

(2)史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应如何认识?

提示 

(1)反映了全民大炼钢铁运动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

影响:

严重削弱了农业,冲击了轻工业和其他事业,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2)主要反映了人民公社体制的负面影响。

认识:

从总体来看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和脱离社会实际的;

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的体制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农村生产力造成了极大地破坏。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失误及教训

(1)失误

①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主张多快好省,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②“大跃进”:

以“大炼钢铁”为中心,国民经济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追求“一大二公”,严重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造成了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

④十年“文化大革命”:

正常的生产和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使经济建设遭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2)教训

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放在第一位。

③重视客观经济规律的作用,不能盲目追求高速度,要科学发展。

④避免追求过高的公有化程度,以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

(1)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保证社会主义完全胜利的经济前提,也是进行三大改造的基础。

(2)三大改造是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大步骤,也是实现工业化的必要条件。

两者是变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被喻为“一体两翼”。

(3)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质是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变革生产关系。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下表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种比重变化的原因是(  )

阶级成分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A.土地改革已经完成    B.农业合作化基本实现

C.人民公社普遍建立D.“包产到户”广泛实施

答案 A

解析 新中国成立前后,在全国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千千万万的农民获得了土地,当时农业以个体生产为主,符合“土地占有比重”数据的变化,故A项正确。

2.(2016·

重庆万州区二中月考)新中国“一五”计划进行了多项重点工程建设,其中冶金、机械、能源工业企业分别是20个、24个、52个,化工企业7个,轻工和医药企业3个,国防军工企业44个。

这表明(  )

A.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我国实行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发展战略

C.计划经济体制基本形成

D.我国已经形成了合理完善的工业布局

答案 B

解析 题干反映了新中国“一五”计划进行了多项重点工程建设,“冶金、机械、能源工业企业”“国防军工企业”所占比重大,说明以重工业为主。

3.《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一书中的评论提到:

“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衡量,1953~1957年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成功,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8.9%,农业和工业产量3年平均增长约38%和18.7%。

”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