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册月考试题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849346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90.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册月考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重庆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册月考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重庆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册月考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重庆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册月考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重庆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册月考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册月考试题文档格式.docx

《重庆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册月考试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册月考试题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庆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册月考试题文档格式.docx

到此,“中国”二字有了具体的表现,它代表着一个庞大帝国和它的土地人民。

促使“中国”概念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西周实行宗法分封制B.元朝实行行省制

C.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D.秦统一六国推行郡县制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朝的郡县制,旨在考查正确评述相关史实的能力。

秦统一六国后,以郡县制取代分封制作为中央控制地方的制度。

郡县制下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这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使得“‘中国’二字……代表着一个庞大帝国和它的土地人民”,排除与此表述不符的A项及均晚于D项的B、C两项,故选D。

3.汉初,王国内群臣吏民对诸侯王自称“臣”,且朝廷官吏对诸侯王也可以自称“臣”。

汉武帝时,颁布法令严格禁止诸侯王与朝廷官吏以“君臣”相称呼,否则要被处以极刑。

它反映了汉武帝时期

A.君臣等级的强化B.豪强地主势力的削弱

C.惩罚制度的严苛D.中央政府权威的加强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汉朝的政治制度,旨在考查正确解读相关史料并评述的能力。

题目中未涉及“君”、“臣”之间关系的变迁、豪强地主势力的削弱及惩罚制度的严苛性,故无法得出A、B、C三项的结论;

题目中的信息“汉武帝时,颁布法令严格禁止诸侯王与朝廷官吏以‘君臣’相称呼”体现了汉武帝时期,中央集权的强化,故选D。

4.唐代以前,官舍(官员及其眷属住宿、生活之地)通常位于官署之内,官员一旦卸任或调离岗位,则要搬出官舍。

唐代官员住房形式日渐多样化,官舍与官署逐渐分离。

这一变化说明唐代

A.官僚制度逐渐成熟B.特权观念日益淡化

c.专制皇权不断加强D.住房紧张日趋缓解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旨在考查正确解读相关史料并评述的能力。

题目中未涉及不同时期特权观念、君主专制和住房情况的比较,故无法得出B、C、D三项的结论;

题目中封建社会的中国“官舍”与“官署”逐渐分离的现象体现了官僚制度日渐完善的发展趋势,故选A。

5.北宋时宋太宗分全国为十五路,转运使掌管一路的大权。

之后,宋真宗陆续增设了经略安抚司、提点刑狱司和提举常平司等机构。

宋真宗这一做法的实质是

A.维护地方稳定B.分化事权相互牵制

C.提高行政效率D.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北宋时期中央集权的强化,旨在考查正确评述相关史实的能力。

题目中未涉及君权与相权之间关系的变迁,故无法得出D项的结论;

题目中的“转运使”“经略安抚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分别负责地方上的财政、军事、司法审判、水利工程,这体现了宋真宗试图通过分化地方事权的方式以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该举措易导致地方行政效率的低下。

排除与此表述不符的C项及属于B项具体体现的A项,故选B。

6.元朝时,行省辖区不仅地域辽阔,且省界犬牙交错,使其无山川险阻可依,北向门户洞开,形成以北制南的军事控制局面。

据此可知元朝行省辖区设置的主要目的是

A.防止地方割据B.创新管理体制

C.扩大统治范围D.体现因地制宜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元朝的行省制,旨在考查正确解读相关史料并评述的能力。

题目中未涉及不同时期地方行政机构统治范围的比较及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的“因地制宜”的原则,故无法得出C、D两项的结论;

题目中的信息“行省……省界犬牙交错……无山川险阻可依”表明元朝行省辖区的设置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加强中央集权,排除由A项所致的B项,故选A。

7.明太祖废丞相后,曾下令:

“内臣(宦官)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

但不久后又制定半印勘合制度:

六部所行一切都须经过内府(宦官机构)勘合,方可施用。

这样规定是为

A.牵制日益权重的内阁B.减轻皇帝的行政负担

C.加强对六部的控制D.协调政府各部门关系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本题可用排除法。

A、B、C三项表述不符合题意,均排除。

依据材料文字“六部所行一切都须经过内府勘合”可知内府对六部实行监察权,故D项正确。

8.雍正八年,添设军机章京,协助办理军机事务;

乾隆中期,内阁大学士的某些职权移归军机处掌理,大学士事权渐轻;

乾隆以降,“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材料说明军机处

A.日益成为掣肘皇权的有力机构B.在权力结构上未发生实质变化

C.最终与内阁共同组成权力中枢D.逐渐成为加强专制皇权的利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清朝的军机处,旨在考查正确解读相关史料并评述的能力。

A、C两项的表述均与军机大臣均由钦定,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的史实不符,故排除;

B项的表述与题目中的信息“乾隆中期,内阁大学士的某些职权移归军机处掌理”“乾隆以降,‘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不符,故排除;

军机处是皇帝为加强专制而建立的政治机构,故题目中的信息“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表明军机处逐渐成为加强专制皇权的利器,故选D。

9.陈旭麓先生曾描述这样一场战争,“它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之大防因之而完全崩溃。

”这里的“它”指的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前期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史实的能力。

由题目中的信息“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即可排除均与此表述不符的A、C两项;

由题目中的信息“发端于广东”即可排除与此表述不符的D项;

1856年,英法两国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派兵进攻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即“发端于广东”,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北京,即“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故选B。

10.1840-1866年满汉官员比例变化如下,对此表解读最准确的是

年代

满汉总督比

满汉巡抚比

1840年

1:

0.75

2.3

1866年

1:

6.5

12

A.晚清统治危机激化了满汉矛盾B.鸦片战争加剧了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

C.鸦片战争促进了满汉民族融合D.太平天国运动导致清朝权力结构变化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旨在考查灵活运用相关所学解答具体问题的能力。

题目中未涉及满汉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激化及满汉民族的融合,故无法得出A、B、C三项的结论;

19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曾国藩、左宗棠和李鸿章等人的汉族武装成为镇压农民起义的主力,致使汉族官僚在总督和巡抚任上的比重不断上升,D项的表述符合题意,故选D。

11.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负责有关外交事宜的机构经历了从“理藩院”到“总理衙门”到“外务部”的演变。

这一变化反映了

A.反侵略战争的不断失败B.中国外交的近代化

C.中国半殖民化程度加深D.列强侵略方式的转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旨在考查灵活运用相关所学解答具体问题的能力。

题目中未涉及反侵略战争的不断失败、半殖民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及列强侵略方式的转变,故无法得出A、C、D三项的结论;

题目中的“理藩院”是清初兼理外交事务的机构,“总理衙门”设立于1861年,是清政府办洋务及外交事务而特设的中央机构,“外务部”成立于1901年,由总理衙门改组而成,专门负责清廷外交事务。

故题目中的信息“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负责有关外交事宜的机构经历了从‘理藩院’到‘总理衙门’到‘外务部’的演变”体现了近代中国为了适应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的需要,外交机构日益专门化的发展趋势,该趋势在客观上有利于中国外交的近代化,故选B。

12.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D.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解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的能力。

由材料中“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等信息,并联系洋务运动的影响可知,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故C项正确。

当时洋务运动没有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排除A项。

集权制度使军队在战场上缺乏灵活性,排除B项。

D项不能从材料中得出,排除。

13.《中外日报》指出:

“我们在甲午战争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

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

A.冲击了国人天朝上国的观念B.使清政府从此丧失舆论支持

C.促成了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D.激发起民众盲目排外的心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旨在考查正确解读相关史料并评述的能力。

A项应为鸦片战争的影响,与题目中的事件“甲午中日战争”不符,故排除;

B项中的“丧失”的表述过于夸大化,故排除;

甲午中日战争后,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认为只有维新变法,建立君主立宪制,发展工商业,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才能挽救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故排除D项;

题目中的信息“甲午战争(后)……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表明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促进了国人民族救亡意识的觉醒,故选C。

14.孙中山曾说:

“当初次之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

惟庚子失败之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

据材料可知,造成民众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辛丑条约》的签订B.戊戌变法的失败

C.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D.清末新政的实施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的背景,旨在考查正确解读相关史料并评述能力。

题目中的“庚子失败”指的是1900年(庚子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清政府惨败,故排除均早于此时间的B、C两项;

题目中的信息“孙中山……说……庚子失败之后……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反映了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被迫与侵略者签订《辛丑条约》,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使得中国人普遍感到清政府腐败无能,应当推翻,从而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赢得了舆论支持的史实,排除与此表述不符的D项,故选A。

15.山东巡抚孙宝琦致清廷责任内阁电:

“今日各省民情,如决江河。

然察其所为,决非种族相仇,实渴望共和政体。

”孙宝琦此电文的背景是

A.“皇族内阁”的出现B.洋务运动在各省陆续展开

C.革命政党的建立D.武昌起义后各省反清独立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的进程,旨在考查灵活运用相关所学解答具体问题的能力。

A项的表述无法反映题目中的信息“各省民情……渴望共和政体”,故排除;

B项的时间段为19世纪60—90年代,C项应为1905年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均早于题目中“清廷责任内阁”出现的时间“1911年”,故排除;

题目中的信息“山东巡抚孙宝琦致清廷责任内阁电:

‘今日各省民情……渴望共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