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心理学》总复习.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84494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9.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心理学》总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学前儿童心理学》总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学前儿童心理学》总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学前儿童心理学》总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学前儿童心理学》总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心理学》总复习.docx

《《学前儿童心理学》总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心理学》总复习.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前儿童心理学》总复习.docx

《学前儿童心理学》总复习

《学前儿童心理学》总复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D)的反映。

A、客观B、主观C、直观D、能动

2、有个孩子听到妈妈说:

“你是好孩子”。

他说:

“不,我是坏孩子”。

这说明这个孩子处于(B)

A、关键期B、危机期C、敏感期D、最佳期

3、(C)以后,有意注意开始萌芽。

A、出生B、1岁C、2岁D、3岁

4、幼儿对不同几何图形辨别的难度由难到易是(C)。

A、半圆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B、正方形-长方形-八边形-五边形

C、五边形-八边形-三角形-正方形D、圆形-半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5、在同一桌上绘画的幼儿,其想象的主题往往类同,这说明幼儿想象的特点是(A)

A、想象的主题不稳定,想象方向随外界刺激变化而变化

B、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性,形象间不能产生联系

C、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D、以想象过程为满足,没有目的性

6、儿童最初的(A)是儿童思维产生的标志。

A、用词的概括B、用词的表达C、直观的概括D、动作的概括

7、关于儿童情绪的产生和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婴儿初生情绪已经分化B、婴儿初生情绪是笼统不分化的C、2岁后情绪逐渐分化D、5岁左右出现各种基本情绪

8、儿童之间绝大多数的社会性交往是在(A)中发生的。

A、游戏情境B、语言情境C、社会情境D、家庭情境

9、不同气质特点可以有针对性培养:

针对(B)的孩子,应防止粗枝大叶,虎头蛇尾。

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

10、儿童对空间概念的掌握中,对(A)概念掌握最难。

A、左右B、上下C、前后D、中间

11、(A)法是研究学前儿童的最基本方法。

A、观察B、实验C、测验D、问卷

12、(A)幼儿的个性初步形成。

A、3-6岁B、2-5岁C、3-7岁D、2-6岁

13、一般来说,儿童心理发展指(C)这个年龄阶段心理的发展。

A、0-1岁B、0-6岁C、0-18岁D、3-6岁

14、百年前和几十年前儿童心理学研究所揭示的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基本点,至今仍适用于当代儿童,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特征的(A)特点。

A、稳定性B、可变性C、多变性D、延续性

15、教育学上称“跳一跳可以摘到桃子”这是说(D)。

A、最佳期和敏感期B、转折期和危机期C、关键期D、最近发展区

16、注意儿童对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反应不一,总是舍弃一些信息,这是注意的(D)功能。

A、整合B、维持C、调节D、选择

17、(C)是幼儿期儿童活动的主要方式。

A、学习B、劳动C、游戏D、交往

18、新生儿的最佳视距是(B)

A、10CMB、20CMC、30CMD、40CM

19、“破涕为笑”的现象说明儿童情绪、意志受(D)影响。

A、表象B、注意C、记忆D、知觉

20、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中,(C)是最活跃的因素。

A、兴趣B、爱好C、需要D、意识

20、重视(D)教育这一主题,已成为现代教育观念转变的一个主要标志。

A、思维B、智力C、认知D、社会性

21、下列哪一项是最好的依恋类型(B)

A、回避型B、安全型C、反抗型D、迟钝型

22、注意是感知觉的(B)

A、开端B、发展C、条件D、目的

23、幼儿在教室里边听音乐边做动作,这种现象属于(B)

A、注意的范围B、注意的分配C、注意的稳定性D、注意的转移

24、稳重有余而灵活不足,踏实但有些死板,符合这一特点的孩子的气质类型属于(C)

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

25、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倾向是(A)

A、依恋B、儿童社会化C、同伴关系D、亲社会行为

26、好奇、好问、活泼好动是幼儿(C)

A、气质特征的表现B、能力特征的表现C、性格特征的表现D、思维特征的表现

27、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A)

A、感觉和知觉B、记忆C、想象D、思维

28、幼儿思维的主要形式是(B)

A、直观行动思维B、具体形象思维C、形式运算思维D、抽象逻辑思维

29、在幼儿的记忆中,占主要地位、比重最大的记忆形式是(C)

A、运动记忆B、情绪记忆C、形象记忆D、语词记忆

30、认为个体心理发展是人类进化过程的简单重复,个体心理发展是由种系发展决定的。

这种观点是(D)

A、成熟势力说B、二因素论C、环境决定论D、复演说

31、幼儿最初的想象都属于(D)

A、有意想象B、创造想象C、幻想D、再造想象

32、父母对孩子和蔼可亲,善于与孩子交流,支持孩子的正当要求,尊重孩子的需要;但同时对孩子有一定的控制,常常对孩子提出明确而合理的要求,并给予引导。

这种亲子关系属于(A)

A、民主型B、专制型C、放任型D、溺爱型

33、婴儿先是用整只手臂和手一起去够东西,以后才会用手指去拿东西。

动作发展的这种规律属于(D)

A、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B、首尾规律C、近远规律D、大小规律

34、儿童最初的情绪反应式与(C)

A、尊重的需要相联系的B、归属和爱的需要相联系的C、生理需要相联系的D、自我实现的需要相联系的

35、儿童开始认生的年龄是(C)

A、1-2个月B、3-4个月C、5-6个月D、7-8个月

36、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格赛尔设计的著名的儿童心理实验是(B)

A、视崖实验B、双生子爬梯实验C、守恒实验D、早期隔离实验

37、小班幼儿往往对某个故事百听不厌,其原因主要是(A)

A、以想象过程为满足B、想象的内容零散C、想象受情绪影响D、想象具有夸张性

38、幼儿在听老师讲《小红帽》的故事时,头脑中会浮现出小红帽和大灰狼的生动形象。

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C    )

A.创造想像 B.无意想像C.再造想像 D.幻想

39.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是(  C    )

A.直观行动思维 B.抽象逻辑思维C.具体形象思维 D.形式运算思维

40、儿童出现最初的独立性是在(    A  )

A.2~3岁 B.3~4岁C.4~5岁 D.5~6岁

41.“视觉悬崖”装置主要是用于测查婴儿的(   A   )

A.深度知觉 B.形状知觉C.大小知觉 D.方位知觉

42、当物体触及新生儿手掌心时,他会立即把它紧紧握住,这种反射属于(B)

A.莫罗反射B.达尔文反射C.巴布金反射D.巴宾斯基反射

43、当孩子情绪十分激动,又哭又闹时,有经验的幼儿教师和妈妈常常采取暂时置之不理的办法,结果孩子自己会慢慢停止哭闹。

这种帮助孩子控制情绪的方法是(D)

A.转移法B.自我说服法C.反思法D.冷却法

44.儿童想像的萌芽是在(A)

A.1岁半~2岁B.1岁~1岁半C.2岁~2岁半D.2岁半~3岁

45.幼儿机械记忆与意义记忆效果的比较,是(A)

A.意义记忆效果好B.机械记忆效果好C.两者都很好D.两者都很差

46.幼儿正在教室里画画,教室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孩子们不由自主地探头去看,或侧耳倾听。

这种现象属于(D)

A.注意的分配B.注意的转移C.注意的广度D.注意的分散

47、某婴儿生活较有规律,愉快情绪多,情绪反应适中,对新异刺激一般反应积极,较易适应环境。

按托马斯、切斯等的气质分类理论,该婴儿的气质属于(D)

A.困难抚育型B.兴奋型C.启动迟缓型D.容易抚育型

48、在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理论中,2~7岁儿童的思维处于(A)

A.前运算阶段B.感知运动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49、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年龄段是(A)

A.0—6、7岁B.3—6、7岁C.0—12岁D.0—18岁

50、视触协调出现的主要标志是(A)

A.能伸手抓到东西

B.看到喜欢的东西时会手舞足蹈

C.一抓到东西就不放,且将它塞到嘴里

D.不断地把成人放在他手上的物体扔到地上

51、幼儿看到天上白云的形状,一会儿想像它是一匹飞奔的“骏马”;一会儿想像它是一座会动的“山”……这种想象属于(C)

A.再造想像B.有意想像C.无意想像D.幻想

52、在幼儿期,幼儿大量使用的判断是(A)

A.直接判断B.间接判断C.形式判断D.客观判断

53、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有(D)

A.从局部到整体的规律B.尾首规律C.远近规律D.大小规律

54、儿童坚持性发展的关键年龄是(C)

A.2—3岁B.3—4岁

C.4—5岁D.5—6岁

55、具有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等典型特征的气质是(A)

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

56、独立性的出现是以下哪一种心理现象开始产生的明显表现?

(B)

A.社会性B.自我意识C.情绪D.意志

57、以下对婴儿注意偏好描述错误的是(D)

A.偏好简单的刺激物B.偏好曲线C.偏好对称的刺激物D.偏好集中的刺激物

58、起先儿童观察图画只能认识到个别对象,后来逐渐能观察到图画的整体内容,把握图画的主题,这说明的是儿童观察(D)

A.目的性的加强B.方法的形成C.细致性的增加D.概括性的提高

59、幼儿认为男的是“头发短短的”,女的是“梳小辫的”,这说明儿童所掌握的概念(C)

A.以低层次概念为主B.外延不恰当C.内涵不精确D.能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

60、儿童的数概念的形成,经历的四个阶段分别是(B)

A.口头数数—按数取物—给物说数—掌握数概念

B.口头数数—给物说数—按数取物—掌握数概念

C.按数取物—口头数数—给物说数—掌握数概念

D.按数取物—给物说数—口头数数—掌握数概念

61、“男孩摔倒,从来不哭。

”是家长、教师等对儿童自我情绪控制的有效(C)

A.鼓励B.转移C.暗示D.自我说服

62、有许多孪生兄弟、姐妹,虽然外貌非常相像,但只要细心观察他们的言谈举止就可以很快看出他们的不同,这反映了个性具有(A)

A.独特性B.整体性C.稳定性D.社会性

63、幼儿开始学跳舞时,注意了脚的动作,手就一动不动;注意了手的动作,脚步又乱了,这说明儿童注意的(D)

A.稳定性比较差B.范围比较小C.转移能力有限D.分配能力较差

64、在游戏中,幼儿正在当“医生”,忽然看见别的小朋友在“包糖果”,他就跑去当“包糖果”的“工人”,这说明幼儿(D)

A.以想像过程为满足B.想像内容零散,无系统C.想像的主题不稳定D.想像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65、儿童喜欢提问题,这是下列哪一种情感发展的表现?

(B)

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好奇心

66、儿童掌握概念的主要方式是(B)

A.向成人学习B.自发形成C.内涵不精确D.外延不适当

67、测定婴儿依恋类型的常用设计是(C)

A.视觉悬崖B.重学效应C.陌生情境D.早期隔离

依恋发生的标志是(D),时间大约在5—6月龄。

 A、分离焦虑B、怯生C、羞愧 D、分离焦虑和怯生

68、幼儿期产生了初步的移情能力,其移情的对象是(C)。

 A、父母B、同伴C、同性别同伴 D、异性同伴

69、学前儿童行动过程中,体现学前儿童意志发展的最主要指标是(D)

 A、有意性 B、目的性 C、计划性 D、坚持性

70、(D)与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种属关系。

 A、辩证唯物主义哲学 B、儿童解剖心理学 C、广告心理学D、发展心理学

71、关于“谈话法”作为学前儿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