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语言的社会功能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842307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章语言的社会功能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1章语言的社会功能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1章语言的社会功能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1章语言的社会功能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1章语言的社会功能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章语言的社会功能题Word文档格式.docx

《第1章语言的社会功能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章语言的社会功能题Word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1章语言的社会功能题Word文档格式.docx

2.关于语言与言语的关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文字记录下来的就是语言,用声音说出来的就是言语

B.语言具有内在的一致的规律,而言语则不同,很难找到一致的规律

C.语言是言语活动中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共同使用的部分,是均质的

D.言语具有个人特点,因此不同于社会约定俗成的“语言”

3.()受到损害后,患者会出现语言障碍,基本上不能说话,但能听懂说话。

A.大脑右半球前部B.大脑左半球前部C.大脑右半球后部D.大脑左半球后部

4.关于语言能力,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语言能力指语言表达能力B、语言能力指利用语言进行思考的能力

C、语言能力指不同年龄段获得语言的能力D、语言能力指人类的大脑为人类提供了掌握语言的先天基础

5.患“失语症”是因为()

A.大脑左、右半球的单侧化功能发生了改变

B.大脑左半球的某个部位受到了损伤

C.大脑的语言获得机制出现了遗传性障碍

D.在语言临界期以前没有接触语言环境

6.关于“语言”的定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B.语言就是人们说出来的话

C.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是有声的口头语言D.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7.关于语言获得的原因,下列学说中偏重于内部条件解释的是()

A.模仿说B.天赋说C.强化说D.刺激反应说

8.基本上不能说话,但仍能听懂别人说话,这种症状的失语症是()

A.失读症B.布洛卡失语症C.失名症D.维尔尼克失语症

三、名词解释

1.语言

2.说话

3.言语

4.交际工具

5.思维

6.社会

7.社会现象

8.感性思维

9.直观思维

10.表象思维

11.抽象思维

12.发散思维

13.形象思维

14.语言学习

15.语言获得

四、判断题

1.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

2.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没有共同语言,这说明语言是有阶级性的。

()

3.在现代社会,文字比语言更加重要。

4.现代社会,沟通的方式很多,语言的重要性日渐削弱。

5.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人类就无法思维。

6.语言和思维互相依存,共同发展。

六、问答题

1.简述语言和言语的区别与联系

2.怎样理解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语言有没有阶级性?

为什么?

3.语言交际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

请举例具体说明。

4.语言的作用是什么,举例说明。

5.怎样认识理解语言和说话的关系?

6.任何一种语言所包含的句子的数量都是无限的,那么人类为什么能在有限的时间学会掌握语言呢?

7.为什么说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8.语言的社会性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具体认识?

9.为什么说语言不是个人现象?

10.语言是不是自然现象?

11.语言是特殊的社会现象,怎样理解?

12.语言没有阶级性,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表述认识?

13.为什么说文字是语言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14.怎样理解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15.什么是思维?

16.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怎样?

17.语言和思维是同一个东西吗?

它们有没有区别?

18.两个人在争论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一个人说先有语言,因为语言是思维工具,没有这个工具就无法思维;

一个人说先有思维,因为语句是思维的成果,没有思维,人们无法把散沙一样的词语组合成句。

你认为谁的观点对呢?

19.人类语言能力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学会的,为什么?

参考答案:

1.语言规则2.交际工具工具3.左半球右半球4.语言5.社会性阶级性6.全民的具体的7.言语具有个人的特点,语言属于全社会言语是运用语言的行为和结果,语言在言语中起着规范作用8.人类独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一套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1.B2.A3.B4.D5.B6.B7.B8.B

1.语言:

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作为必不可少的思维工具和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来使用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2.说话:

运用语言跟人们交流思想的行为,本身不等于语言。

3.言语:

是对语言的运用,它有两个意思:

一是指人的说和写的过程,是人的一种行为,叫言语活动,也叫言语行为;

一是指人说出来的话,写出来的东西,也叫言语作品。

4.交际工具:

人类交际活动所使用的工具。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此外,身势等伴随动作是非语言的交际工具;

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上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

5.思维:

狭义的思维指人们认识现实世界的过程;

广义的思维既包括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也包括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思维结果。

根据思维活动的不同形态可分为三种类型:

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6.社会:

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习惯的人类社会的共同体,即一般所说的部落、部族和民族。

与此相关联的现象就是社会现象。

7.社会现象:

指那些与人类共同体的一切活动——产生、存在和发展密切联系的现象

8.感性思维:

狭义的感性思维指运用感觉器官感受外界事物的活动,这是一种直观思维;

广义的感性思维除直观思维外也包括唤起表象并在想象中对表象加工改造的活动,即表象思维。

9.直观思维:

运用感觉器官感受外界事物的活动叫直观思维。

10.表象思维:

唤起表象并在想象中对表象加工改造的活动。

11.抽象思维:

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复杂逻辑形式进行的思维活动。

12.发散思维:

随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而产生的综合心理活动。

13.形象思维:

文化意识和艺术创作中的思维活动。

14.语言学习:

通过有意识的教或学的形式来掌握一种语言的过程。

15.语言获得:

通过非有意识的教或学的形式来掌握一种语言的过程。

1.错误,文字的交际功能离不开语言这个基础,因此文字只能是语言最重要的辅助工具。

2.错误。

语言是一视同仁地为人类服务的。

这里的共同语言是指思想感情。

3.错误。

文字再重要,没有语言,文字的存在就失去了意义。

4.错误。

所有的沟通方式传递的仍然是语言信息。

5.正确。

离开了语言这个思维工具,就无法进行抽象思维。

6.正确。

思维需要语言工具,语言的表达离不开思维活动。

五、问答题

语言(language)和言语(parole)的区别是现代语言学奠基人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的重要概念。

其区别表现在:

第一,从运用角度来说,语言是社会共有的交际工具,相对稳定,语言是不自由的,有规则的,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语言是一个封闭的系统;

言语是对语言的具体运用和由此产生的言语作品,是自由结合的,处于运用状态,言语始终是开放的。

第二,从表现形式看,语言是个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人们要遵照这个系统的规则来使用它,是社会的,有共同性,也就是说语言属于全体社会成员;

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的过程和结果,除了具有社会的因素外,还具有个人的因素,而且还要受某种特定语境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言语属于讲话者个人。

第三,语言的各个部分是有限的,抽象的;

但言语是无限的,具体的。

联系表现在:

第一,从历史上看,言语事实在先,规则在后,因此言语是第一性的,语言是第二性的。

哪里有言语,哪里就有语言;

哪里没有言语,哪里就没有语言。

语言是存在于言语之中的,语言是从言语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模式,抽象的语言是不存在的,语言都是以言语的形式存在着的。

第二,语言来源于言语,又反作用于言语。

语言对言语起着积极的、强制性的规范作用。

社会现象是和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现象,语言就是社会现象。

语言不但是社会现象,而且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社会现象可分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大类,经济基础就是人们在生产中形成的与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就是在经济基础上产生的并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艺术、哲学、宗教等的总和。

语言作为社会现象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任何一种社会现象,要么属于经济基础,要么属于上层建筑,而语言既不属于经济基础,也不属于上层建筑,这两者的变化都不会从本质上影响语言。

很多社会现象都是具有阶级性的,比如属于上层建筑的法律、政治制度等,是为一定的统治阶级服务的,具有十分明显的阶级色彩,而语言则不属于那一个特定的阶级或阶层,而是属于社会全体成员。

所以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作为交际工具,一视同仁地为社会全体成员服务。

因此,从本质上看,语言是人类共同的交际工具,不分阶级、阶层,一视同仁地为全社会的成员服务,没有阶级性,具有全民性特点。

语言没有阶级性。

第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一视同仁为大众服务,没有阶级性之分;

第二,语言的结构要素是没有阶级性可言的;

第三,语言产生在没有阶级的社会,因此也是没有阶级性可言的。

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

A.编码:

说话人为表达某信息,首先在语言中寻找有关的词语,按照语言的语法规则编排起来,进行编码。

B.发送:

编码完成,通过发送器(口语的发送器是肺、声带、口腔、鼻腔、舌头等发音器官)输出。

C.传递:

信息一经输出,说话人发音器官所发出的声音就通过空气等通道传递,到达听话人的一方。

D.接收:

听话人的听觉器官开始运转,接收信息。

E.解码:

并进行解码,将它还原为说话人的编码。

其中编码和解码是交际过程的两个根本的环节。

1)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人类传递信息,进行交际和交流思想,除了使用语言外,还可以使用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以及身势、表情等,在一定场合使用,可以弥补语言的一些不足,但是这些交际工具使用范围有限,有的仅用于特定的范围,最重要的是,这些交际工具,都离不开语言,都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辅助语言进行交际的,没有语言,这些手段的存在没有任何意义。

(即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

语言不但是人类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是认识成果的贮存所。

思维过程离不开语言,需要借助语言来进行比较、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活动,需要借助语言来形成思想,利用语言把它储存在头脑中,再借助语言把思想表达出来,传达给听话人,同时使听话人产生思想。

而且人类思维的成果-概念,还可以通过词语固定下来。

总之,思维活动的过程不可能离开语言而单独进行,思维离不开语言,必须借助语言材料才能进行。

语言也离不开思维,二者是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的。

(即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语言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使用的交际工具,说话是使用这种交际工具的行为,说出来的话语则是使用这种交际工具所产生的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