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83587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呼吸系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呼吸系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呼吸系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呼吸系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呼吸系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呼吸系统.docx

《呼吸系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吸系统.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呼吸系统.docx

呼吸系统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教案

授课

对象

系别:

护理系

层次:

高职

班级:

教学

方式

讲授□

讨论□

示教□

其他□

课程

类型

理论课□

实验课□

见习课□

其他□

题目

第二篇内脏学第六章呼吸系统第一节呼吸道

课时安排

2学时

教学

目的

要求

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及上、下呼吸道的概念;外鼻的形态结构;喉的位置;气管的位置、毗邻;左、右主支气管的形态特征及其临床意义;肺的位置、形态和分叶;胸膜和胸膜腔的概念;纵隔的概念

熟悉鼻腔的分部及各部的形态;鼻旁窦的位置、开口、各窦的形态特点;喉腔的形态结构;胸膜的分部和胸膜隐窝的概念;胸膜和肺的体表投影;纵隔的分部

了解喉的软骨、连结、肌肉及其功能和临床应用;气管的构造;支气管树和肺段的概念;纵隔的境界

教学内容

重点(*)

难点(#)

疑点(?

时间

分配

(分钟)

提问/举例/教具

第六章呼吸系统

第一节呼吸道

一、鼻

二、喉

三、气管和主支气管

第二节肺

一、肺的位置和形态

二、肺内支气管和支气管肺段

第三节胸膜

第四节纵隔

课后总结。

 

 

#

 

*

#

 

 

13

17

7

23

 

15

10

5

 

多媒体课件:

呼吸系统

挂图:

呼吸系统模式图

鼻腔外侧壁

喉软骨

喉的额状断面、

气管与支气管

肺、胸膜

纵隔

模型:

喉正中矢状切

讨论、思考题、作业:

用氯霉素眼药水滴眼时,常感鼻腔内有药味,为什么?

胸膜与肺的体表投影。

参考书目:

吴先国主编人体解剖学第四版

柏树令主编系统解剖学第五版

课程名称:

人体解剖学编号:

13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教案纸第 1 页

【教学课题】第二篇内脏学第六章呼吸系统第一节呼吸道

【课时安排】2学时

【教学资源】教科书、自制CAI课件、黑板画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及上、下呼吸道的概念;外鼻的形态结构;喉的位置;气管的位置、毗邻;左、右主支气管的形态特征及其临床意义;肺的位置、形态和分叶;胸膜和胸膜腔的概念;纵隔的概念

熟悉鼻腔的分部及各部的形态;鼻旁窦的位置、开口、各窦的形态特点;喉腔的形态结构;胸膜的分部和胸膜隐窝的概念;胸膜和肺的体表投影;纵隔的分部

了解喉的软骨、连结、肌肉及其功能和临床应用;气管的构造;支气管树和肺段的概念;纵隔的境界

[教学重点]呼吸系统的组成及上、下呼吸道的概念;鼻旁窦的位置、各窦的形态特点及开口部位和临床意义;肺的位置、形态和分叶

[教学难点]喉腔的形态结构及分部

胸腔、胸膜、胸膜腔的概念及胸膜腔的作用;

【课堂教学过程与内容】

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1.呼吸系统的组成、功能,上、下呼吸道的概念。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教案纸

2.鼻:

(一)外鼻。

(二)鼻腔。

(三)鼻旁窦。

3.喉:

(一)喉软骨。

(二)喉软骨的连结。

(三)喉肌。

(四)喉腔。

4.气管及主支气管:

(一)气管。

(二)支气管左、右主支气管的区别及其临床意义。

5.课后总结。

第六章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组成呼吸道:

输送气体。

肺:

气体交换。

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

区分上呼吸道:

鼻、咽、喉。

下呼吸道:

气管、支气管及其在肺内的各级分支。

1.肺主要包括主支气管在肺内的各级分支和肺泡两部分。

2.鼻、咽、喉、气管和各级支气管为呼吸道,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3.临床上把鼻、咽、喉称为上呼吸道,气管、主支气管和肺内各级支气管称为下呼吸道。

第一节呼吸道

一、鼻:

分外鼻、鼻腔、鼻旁窦三部分

(一)外鼻:

骨和软骨作支架,外覆皮肤。

外鼻位于面部中央。

上部狭窄,突于两眶之间,称为鼻根。

向下延为隆起的鼻背,鼻背下端的最突点为鼻尖,尖的两侧扩大为鼻翼。

在平和呼吸时鼻翼无显著活动,当呼吸困难时,可出现明显的鼻翼扇动。

外鼻下方的一对开口称鼻孔。

(二)鼻腔:

鼻中隔:

由犁骨、筛骨垂直板和鼻中隔软骨等覆以粘膜而成。

第 2 页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教案纸

鼻腔:

被鼻中隔分——左、右两腔。

每侧鼻腔向前→鼻孔→外界。

向后→鼻后孔→鼻咽。

以鼻阈分前部:

鼻前庭。

后部:

固有鼻腔。

1.鼻前庭:

内衬皮肤,生鼻毛→挡灰尘。

2.固有鼻腔:

简称鼻腔,内衬粘膜。

结构

内侧壁:

鼻中隔多略偏左。

前下部粘膜较薄,内有丰富的血管吻合丛,容易出血故称为易出血区。

外侧壁:

上、中、下三鼻甲。

上、中、下三鼻道。

蝶筛隐窝:

在上鼻甲后上方与鼻腔顶壁间。

鼻旁窦及鼻泪管开口。

粘膜分嗅区:

位于上鼻甲内侧面以上及其对应的鼻中隔上部粘膜,具嗅觉功能。

呼吸区:

嗅区以外的部分,血管丰富,加温、湿润和净化空气。

(三)鼻旁窦:

骨性鼻旁窦内衬粘膜而成。

1.功能:

调节吸入空气的温湿度,对发音起共鸣作用。

2.位置:

位于同名骨内。

3.名称、数目及开口:

(1)上颌窦一对,开口于中鼻道。

(2)额窦一对,开口于中鼻道。

筛窦一对,分前中群:

开口中鼻道。

后群:

开口上鼻道。

(3)蝶窦一对,开口蝶筛隐窝。

第 3 页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教案纸

4.粘膜:

与鼻腔粘膜相延续,故鼻腔炎症易引起鼻旁窦炎。

5.上颌窦特点:

底深,开口高,引流不畅;腔大,窦底邻上颌磨牙牙根且骨质菲薄,易引起牙源性上颌窦炎——故鼻窦炎中以上颌窦炎多见。

二、喉既是呼吸器官,又是发音器官。

1.位置:

位于颈前部中份,舌骨下方,上通咽腔喉部,下接气管。

2.毗邻前方:

舌骨下肌群等。

后方:

喉咽。

两侧:

甲状腺侧叶,颈动脉鞘等。

3.组成:

由喉软骨、软骨间连续、喉肌和粘膜组成。

喉软骨:

甲状软骨1块。

环状软骨1块。

会厌软骨1块。

杓状软骨2块。

甲状软骨是最大的喉软骨。

位于舌骨的下方,环状软骨的上方。

由左右两块方形软骨板构成,两板在前方愈合形成前角,前角的上端为喉结,成年男子明显。

两板后缘游离,向上、下各有一对突起,上方的一对为上角,下方的一对为下角,下角与环状软骨构成关节。

②环状软骨是喉和气管中唯一完整的软骨环。

位于甲状软骨的下方,做成喉的底座。

前部低窄称为环状软骨弓,后部较高称为环状软骨板。

③杓状软骨成对,左右各一。

位于环状软骨板的上方。

呈三棱锥形,尖朝上,底朝下。

④会厌软骨是喉的活瓣,与开放或关闭喉口有关。

下端借韧带连于甲状软骨前角的后面。

形似树叶,上宽下窄。

(3)喉肌:

运动喉关节。

第 4 页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教案纸

(4)喉腔形态

两口上为喉口:

会厌上缘、杓状会厌襞和杓间切迹围成;

后上通喉咽。

下通气管

两襞侧壁上为:

前庭襞。

侧壁下为:

声襞。

一喉室:

每侧前庭襞与声襞之间向外突的腔称喉室。

二裂上方左右前庭襞之间的裂隙—前庭裂。

下方左右声襞及杓状软骨基底部之间裂隙—声门裂(喉腔最狭窄)。

附:

前庭襞:

由前庭韧带和粘膜构成。

声襞:

由声韧带和粘膜构成的皱襞。

声带:

由声襞及其襞内的声韧带和声带肌等构成。

区分喉前庭

喉中间腔

声门下腔:

粘膜下组织较疏松,炎症易引起水肿。

三、气管及主支气管

构造:

以C形气管软骨为支架,缺口向后,被膜壁(由平滑肌和结缔组织构成)所封闭,气管软骨间以环状韧带相连结。

(一)气管 

1.形态:

为后壁略平的圆筒形管道,成人长约11~13cm。

2.位置:

上端平对第六颈椎下缘与环状软骨相连,向下至第四、五胸椎体交界处(相当胸骨角平面),分为左、右主支气管。

分叉处称为气管杈。

第 5 页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教案纸

3.构造:

主要由14~16个气管软骨组成,气管软骨呈“C”形,缺口对向后方,

分两群作用于环甲关节——使声韧带紧驰或松驰。

作用于环杓关节——使声门裂或喉口开大或缩小。

环甲肌——声韧带紧张。

环杓后肌——开大声门并紧张声韧带。

环杓侧肌——缩小声门裂。

杓横肌缩小声门裂和喉口

杓斜肌

由平滑肌和结缔组织封闭。

附:

气管切开常在颈部第3~5气管软骨环处沿正中线作,注意勿伤甲状腺峡。

(二)主支气管

形态右主支气管:

粗、短、直。

左主支气管:

细、长、斜(平)。

意义:

气管异物易坠入右主支气管。

第二节肺

为呼吸的重要器官,呈海绵状,由肺内的各级支气管、肺泡、血管及淋巴管等组成。

一、肺的位置位于胸腔内,纵隔的两侧,分为左肺和右肺。

膈的上方,肺尖高出胸廓上口。

 二、肺的形态 

1.左右肺外形的不同:

左肺因心脏偏左,较右肺窄而长;右肺因膈下有肝,较左肺宽而短。

每个肺的表面覆以胸膜,故平滑、湿润、有光泽。

第 6 页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教案纸

  2.左右肺的形态都呈圆锥形,有一尖、一底、两面和三缘。

  ⑴一尖:

为肺尖,钝圆,肺尖高出锁骨内侧段上方2~3cm,所以在锁骨上方进针时,要避免损伤肺尖造成气胸。

  ⑵一底:

为肺底,略向上凹,贴膈。

  ⑶两面:

为外侧面和内侧面。

  外侧面较隆凸,与胸廓前、后、外侧壁的肋和肋间肌接触。

  内侧面对向纵隔,此面中央为肺门,有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淋巴管及神经等出入,这些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成束,称为肺根。

  ⑷三缘:

为前缘、后缘和下缘。

 肺的前缘锐利,右肺的前缘近于垂直,左肺的前缘下半有心切迹。

  肺的后缘钝圆,贴于脊柱的两侧。

  肺的下缘也较锐利,伸向膈与胸壁之间。

  3.左右肺的分叶:

  左肺有一条斜裂(叶间裂),由后上斜向前下方走行,此裂深达肺门,将左肺分为上叶和下叶两叶。

  右肺除斜裂外,尚有一水平裂,它起自斜裂,水平向前。

两裂将右肺分为上叶、中叶和下叶三叶。

三、胸膜和肺的体表投影

1.肺的体表投影

  ⑴肺尖的体表投影 位于锁骨内侧段上方2~3cm处。

  ⑵肺下缘的体表投影 两肺大致相同。

在锁骨中线上与第六肋相交;在腋中线上与第八肋相交;在肩胛线上与第十肋相交(上述胸部划线与肋的相交部位从前向后依次低两个肋)。

在接近脊柱时平第十胸椎棘突。

2.胸膜的体表投影

  ⑴胸膜顶的体表投影 同肺尖的体表投影。

第 7 页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教案纸

 ⑵胸膜下界的体表投影 两侧胸膜下界的体表投影比两肺下缘的体表投影约低两个肋,但在肩胛线上与第十一肋相交。

在接近脊柱时平第十二胸椎棘突。

 第三节胸膜

 

(一)胸膜的配布胸膜为被覆于胸廓内面及肺表面的浆膜,分为脏、壁两层。

脏胸膜被覆在肺的表面,于肺紧密结合,并伸入肺裂内;壁胸膜覆于胸廓的内面。

脏、壁两层胸膜在肺根周围相互移行,围成完全封闭的胸膜腔,胸膜腔左右各一,互不相通。

正常的胸膜腔为负压,内有少量浆液,可减少呼吸时两层胸膜的摩擦。

 

(二)壁胸膜的分部按其所覆盖的部位分为四部分:

胸膜顶、肋胸膜、膈胸膜和纵隔胸膜。

1.胸膜顶突出于胸廓上口,高出锁骨内侧段上方2~3cm,包被在肺尖的上方。

2.肋胸膜覆于胸廓的内面,贴肋和肋间肌。

3.膈胸膜覆盖于膈上面,与膈肌紧密相贴。

4.纵隔胸膜被覆于纵隔的两侧。

 (三)胸膜腔的最低点

 胸膜腔的最低部位是肋膈隐窝(肋膈窦)。

肋膈隐窝(肋膈窦)是在肋胸膜与膈胸膜转折处形成的较大间隙,左右各一,胸膜炎症的渗出液常积聚于此,所以该处为临床胸膜腔穿刺或引流的部位。

第四节纵隔

 1.纵隔的概念 纵隔是分隔左、右胸膜腔的间隔,呈矢状位,上窄下宽,由于心脏偏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