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南路电力沟过腊山河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
《清河南路电力沟过腊山河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河南路电力沟过腊山河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附件:
基坑开挖边坡计算书………………………………………14
西客站片区市政工程(一期)I标清河南路电缆沟过腊山河
第一部分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济南市西客站片区电力过腊山河工程施工图设计图纸;
2、《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
3、《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4、《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8)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6、《建筑地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8、《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2)
9、《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1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济南市建筑施工安全文明管理条例》等
二、工程概况
济南市西客站片区电力过腊山河工程分部在段金路、张庄路延长线、济西东路、幸福路、北园大街延长线、匡山西路、清河南路等腊山河桥梁北侧。
电力过河方案是根据电力部门提供的管线过河要求,指挥部协调市政、电力等相关部门级设计单位,结合腊山河景观,最终确定电力以过河管沟形式过河。
根据指挥部要求,本次电力过河工程设计内容为土建结构部分,管沟以外电缆沟、管沟内电力工艺、支架、预埋件由电力专业设计单位负责。
根据西客站片区电力规划要求,清河南路电力沟为两孔结构,每孔净尺寸2.0*2.1米。
清河南路电力过腊山河工程位于清河南路腊山河桥北侧,以管沟形式自西向东下穿腊山河;
管沟主要包括电力井及电力沟两部分,电力井净尺寸为5.0*6.8米,高9.5米;
电力沟为两孔,每孔净宽2米,净高2.1米,总长40米。
电力过腊山河下穿电力双沟断面图
下穿腊山河电力双沟平面位置图
三、沟槽开挖、降水方案
电力双沟处现状标高25.4米,设计槽底高程16.136米,平均挖深为9.264米。
两侧分别有一个净尺寸为5*6.8米的电力井,西侧电力井距已完成道路距离不足13米。
双沟中心距腊山河桥北侧8.5米,北侧距腊山河闸门不足30米,西北侧为凤鸣市政基地。
应指挥部的要求,5月底腊山河汛期到来之前,完成电缆沟下穿腊山河施工工作。
因为该双沟距离周围构筑物距离近,而且距离导流渠距离也过近,然而挖深却较大,故沟槽的安全防护就成为了重点。
根据现场的情况,以及工期要求,综合考虑决定采用钢板桩支护。
具体的施工步骤为,首先将北侧导流渠自西北角开始,采用2排D800玻璃钢夹砂管横穿凤鸣市政基地前院,至北侧闸门处,整体做埋管处理,将明渠改为暗涵。
同时根据腊山河桥基坑降水经验,在电力双沟南、北侧位置,间距8米,打一排降水井,井深控制在21米,与腊山河桥基坑同步降水。
然后开始将腊山河桥北侧围堰便道分层开挖至河底素土回填标高(20.456米),在该标高位置,开始做电缆双沟包含电力井做整体钢板桩支护(加双肋),距离电力双沟每侧宽出1.5米,整体带肋支护(含电力井),带支护完毕后,再将沟内土挖除。
(后附计算书)
另外,继续进行水位观测,待水位降至标高16米时,开始进行沟槽二步开挖至电缆双沟槽底标高。
钢板桩支护及沟槽开挖、降水位置图
电力双沟与现有建筑关系图
电力双沟位置及基坑开挖示意图
注:
四、主体结构施工
电力双沟总长度40米,分两跨进行。
施工程序如下:
该工程为电力双沟下穿腊山河,防水要求等级高。
故电力沟防水成为结构施工的重点。
整体外包式防水卷材的施工顺序为:
1、垫层、1:
2.5防水水泥砂浆找平层、基层处理剂按设计要求及顺序施工;
2、双沟两侧R=5厘米倒角位置做断面为15*15厘米的混凝土侧模,然后用砂浆勾抹R=5厘米的圆角,放置防水卷材;
3、底板处在已放置好防水卷材上做C20细石砼保护层,两侧紧贴已做好的砂浆倒角;
4、进行双沟钢筋及模板施工,砼浇筑完成后,整体做1:
2.5防水水泥砂浆找平层及基层处理剂施工。
完成之后将两侧预留的防水卷材做整体外包,按照图示要求搭接。
5、两侧M7.5水泥砂浆砌砖墙(厚度12cm)。
五、监视测量
因沟槽开挖深度大,距离周围建筑物距离又较近,西北侧导流渠又将成为地上悬河,故对周边建筑及边坡进行监视测量时很重要的。
5.1、基准网的建立
为了科学地预测沟槽支护的稳定和周边环境的变化,及时预报和提供准确可靠的变形数据,因此建立沟槽支护施工变形与沉降观测网,定期进行变形沉降观测。
5.2、沟槽支护变形观测
(1)沟槽水平位移观测
在沟槽边坡顶上两侧布置基线,每条基线上每隔10m设置一个变形观测点,同时又作为沉降观测点。
(2)沟槽沉降观测
利用远离场区的城市高程系水准控制点或独立水准点作为沉降观测的起算点,与以上点联测,构成沟槽支护沉降观测网。
(3)操作方法
在周围需要重点监测的建筑物周围,每隔10米设置一观测点,固定后依次编号。
分别用精密水准仪进行监测。
测量频度:
施工中每天测两次;
若不稳定,则应每天加测一次。
以第一天的测量数为原始数据,以后的读数与前读数之差,即为该次测读的位移值或沉降值,将各次测读值绘制时间──位移曲线边坡稳定标准:
若2天边坡顶部位移和沉降不再增加,则边坡是稳定的。
否则就是不稳定的,应立即增加支护或采取其他措施。
5.3、沟槽周围监测措施
沟槽开挖前,踏勘现场,对现场因沟槽开挖可能会对周围造成影响的、可能危及其安全的需要进行统计分析,。
施工期间,增强对基坑边坡和西侧路基的监测频率,做好对照记录。
5.4、数据分析
当坡顶位移和沉降值,超出容许值时,说明基坑变形不正常,则应引起警觉,及时分析变形过大的原因及采取应对措施,如偏差值有加大趋势时,应及时提出抢险措施,从技术、人员、管理、物资等方面为抢险提供保证。
邻近建筑物发现新裂缝,或旧裂缝有发展应加强观察,也应及时进行分析及采取果断的措施。
六、雨季施工措施
6.1雨季施工准备
6.1.1搜集、整理我市降雨分部情况,拟定科学合理的雨季施工方案和雨季施工应急预案。
6.1.2施工区内的水流汇集及排水情况,提前疏通排水沟渠,在雨季中派专人进行维护,保证施工区内的排水通畅。
6.1.3根据工程场地特点,合理布置施工现场,修建挡水坝、排水沟,保证雨后场区内不积水、渍水。
现场机械设备按规定配备必要的防护棚。
6.1.4施工现场配备足够的水泵、棚布、塑料薄膜等防雨用品,保证暴雨后能在较短时间内排除积水。
6.1.5水泥等防潮防雨材料应架空,仓库屋面防水防漏。
堆放钢筋时,采用枕木、地垄等架高,防止沾泥、生锈。
6.2组织措施
6.2.1成立施工现场防汛领导小组,汛期和暴风雨期间组织昼夜值班,密切注意天气预报和台风暴雨警告,降雨后及时组织采取措施,减少对施工的影响。
6.2.2派专人与气象台保持连系,及时掌握天气变化情况,避免雷暴时施工。
6.2.3定期检查各类防雨设施,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做好记录特别是汛前和暴风雨来临之前的检查工作。
6.2.4沟底两侧设排水沟,并在一定的距离设置集水坑以便抽水。
七、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7.1、工程所需材料钢筋、模板等均应堆放在距沟边2m以外。
7.2、开挖后基坑离道路较近处,开挖及施工过程中用围挡封闭基坑四周。
7.3、沟槽的两端、易塌方地段等危险作业区应悬挂“危险”或“禁止通行”的明显标志。
7.4、沟槽两侧侧堆土均应距沟边1m以外(遇软土地区堆土距沟边不得小于2m),其高度不超过1.5m;
同时,还应考虑留出现场便道,以利施工和安全。
7.5、槽内施工人员未离开挖土机机臂杆旋转半径范围内,不准机械操作人员从事挖土作业。
7.6、槽内施工人员必须戴安全帽,施工现场禁止穿拖鞋、高跟鞋或赤脚。
工间严禁在槽内休息。
7.7、上下沟槽必须设置立梯,立梯应紧固,不得缺层。
严禁攀登支撑或乘吊运机械设备上下沟槽。
7.8、对沟槽边坡或固壁支撑应随时检查(特别是雨后),如果发现边坡有裂缝、疏松或者支撑有松动、走动、脱离等危险征兆,应立即采取措施。
7.9、沟槽应挖的直顺,上下口尺寸、中线和边坡要符合要求,槽壁应平整,以免影响沟壁的稳定性而造成沟壁坍塌。
7.10、机械挖土时,跟机修坡清底操作人员应距铲斗保持一定距离。
7.11、雨后,应及时清泥,修垫道路,采取必要的防滑措施;
检查槽壁有无裂缝、槽内有无积水等情况,若有不安全因素,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
7.12、沟槽开挖的重大危险源:
土方坍塌。
需对沟槽进行加固处理,按1:
1放坡,积土、料具堆放距槽边距离1m以上开挖时自上而下修理,严禁淘挖。
7.13、沟槽塌方应急措施:
发生土方坍塌时,沟槽内人员应迅速撤离,如发生人员受伤,应立刻对受伤人员现场抢救,并及时拨打“120”急救,同时汇报项目部。
7.14、对整个施工范围进行全封闭施工。
7.15、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施工教育,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配戴安全帽。
7.16、在拆除区周围设置警示牌,并由专人警戒,确保安全,严格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及安全交底规定的安全措施施工,安全员到现场监督,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7.17、上下交叉作业时上方人员要注意下方人员的安全。
基坑开挖边坡计算书
--------------------------------------------------------------------
[支护方案]剖面图
----------------------------------------------------------------------
天然放坡支护
[基本信息]
规范与规程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基坑等级
二级
基坑侧壁重要性系数γ1.0
基坑深度H(m)
6.000
放坡级数
1
超载个数
[放坡信息]
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