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源野外实习报告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763762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11.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渭源野外实习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渭源野外实习报告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渭源野外实习报告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渭源野外实习报告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渭源野外实习报告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渭源野外实习报告Word下载.docx

《渭源野外实习报告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渭源野外实习报告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渭源野外实习报告Word下载.docx

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地理系

指导老师:

朱炜成焦金鱼陈绪志景履贞王小鹏

一、实习目的:

1、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将室内学到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巩固地貌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同时系统学习实习时野外地貌考察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现场认知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了解定西市渭源县地形、地貌、地势以及植被分布状况,考察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以及人口分布情况的影响。

实习地点:

定西市渭源县境内

实习工具:

罗盘、望远镜、岩石包、照相机、标本盒、地质锤等

二、实习内容:

(一)渭源县概况:

“渭源”取自渭水源头之一。

渭源县位于定西市境内中西部,北靠安定区和临洮县,东接陇西县,南连漳县,西与甘南藏族自治州和临夏回族自治州接壤,大致位于北秦岭向西部的延伸地带海拔在1930—3940米,水土流失严重,气候属温带半湿润性气候,周围为河谷源区,北部为干旱区,南部为潮湿区,年平均气温为7—8摄氏度,平均降水量为500毫米,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定西市降水量为350毫米,属半干旱区)。

总人口35万人,农业人口33万人,是一个农业县。

作物品牌有虫草鸡(山坡放养鸡)、蕨麻猪(放养猪)。

工业主要是对农业的加工产业,如:

薯条,粉条,粉丝等。

交通要道有国道316、212,兰渝铁路。

(二)实习内容具体情况:

1、实习首站莲峰山

首阳山与莲峰山遥相呼应,其山势巍峨高峻,古松郁郁葱葱自然垂直分带、丹霞地貌明显。

主要以黑垆土为主(土质较肥),其次为红砂土。

从所经之地(黄洞,碑湾,马鹿山八掛楼)可观察到森林分为两层,上层为针叶林,下层为针阔混交林,树种以松树,杨树为主。

这里有伯夷叔齐之墓,并有闻名中外的野生食物“白厥”。

立足于山中,感到自己是如此的渺小,经过悠远深邃的幽径,立于山顶,大自然是如此的伟大的感慨油然而生。

丹霞地貌属于红层地貌,是一种水平构造地貌。

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

主要发育于记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这种地貌以广东北部的丹霞山最为典型,所以称为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发育始于第三纪晚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

这次运动使部分红色地层发生倾斜和舒缓褶曲,并使红色盆地抬升,形成外流区。

流水向盆地中部低洼处集中,沿岩层垂直节理进行侵蚀,形成两壁直立的深沟,称为巷谷。

巷谷崖麓的崩积物在流水不能全部搬走时,形成坡度较缓的崩积锥。

随着沟壁的崩塌后退,崩积锥不断向上增长,覆盖基岩面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崩积锥下部基岩形成一个和崩积锥倾斜方向一致的缓坡。

崖面的崩塌后退还使山顶面范围逐渐缩小,形成堡状残峰、石墙或石柱等地貌。

随着进一步的侵蚀,残峰、石墙和石柱也将消失,形成缓坡丘陵。

河流深切的岩层,可形成顶部平齐、四壁陡峭的方山,或被切割成各种各样的奇峰,有直立的、堡垒状的、宝塔状的等。

在岩层倾角较大的地区,则侵蚀形成起伏如龙的单斜山脊;

多个单斜山脊相邻,称为单斜峰群。

岩层沿垂直节理发生大面积崩塌,则形成高大、壮观的陡崖坡;

陡崖坡沿某组主要节理的走向发育,形成高大的石墙;

石墙的蚀穿形成石窗;

石窗进一步扩大,变成石桥。

各岩块之间常形成狭陡的巷谷,其岩壁因红色而名为“赤壁”,壁上常发育有沿层面的岩洞。

2、大石门水库和峡口水库(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

这是在渭河源头的两条支流上所建的水库,水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渭河上游主要由三条支流汇集而成,在此可看到洮河和渭河的分水岭。

渭河水系坝是黄河与长江流域的交界地带。

(1)水库的构成

A、坝体(坝体之后的坡面分区须有植被,当降雨量不足,植被稀少时需人工种植。

坡面中间修筑的截水沟有利于减小坡度,稳固坝体。

)。

B、左右两侧泄水洞(有卧管式—横管和竖井式—呈阶梯型)

C、泄洪道又称溢洪道(隔一段要建消力池)

(2)水库的类型

1)平原式水库和山谷型水库

2)根据大小分为:

A、大型水库(大一型:

大于10亿立方米;

大二型:

1亿到10亿立方米)

B、中型水库(1000万到1亿立方米)

C、小型水库(小一型:

100万到1000万立方米;

小二型:

10万到100万立方米)

(3)水库的作用

A.调节地方小气候,由于定西市内气候比较干燥,蒸发旺盛,水库就有了增湿降温的作用,使地方气候呈良性循环的态势。

B.水库可以用来灌溉,为农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这样就可以使得渭源县人口打破靠天吃饭的单一模式,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C.水库可以用来搞一些人工养殖,来发展地方经济,增加经济收入,从而提高人口生活水平。

D.修建水库不仅对气候、农业和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同时也推动了当地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成为渭源县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4)建造水库的环境

水库不能建在滑坡,塌陷等地质地貌条件下。

地形需要地表突露,上游需宽阔,以增大汇水面积,坝址区的两岸应该较狭小。

水库形成肚大口小的形状,可节省工程量,减少投资,还可以聚集大量上游雨水。

淤地坝的作用是拦泥淤水,拦上游泥,防洪。

其坡面土地松散物流失,可以增加土地面积,扩大库存,将非农业用地变成农业用地。

淤地坝在一段流域可以建多个,而水库只能建一个。

水库建造不合理可能引起地震、泥石流、两岸塌方等,库区蓄水会引起周边土地的严重盐渍化。

3、天井峡

在天井峡所经地(会仙桥、狮象崖——解板沟、水帘洞)可以看到丹霞地貌。

全长十五里的峡谷,充满奇险、壮绝、清秀、幽静、古野等众多情趣。

天井峡地貌由地壳变动形成。

“狮象崖”是因为此地地形多成狮子与大象形状而得名。

“解板沟”是因为在此地抬头看天,感觉天空有限,像是一块石板被解开所形成——“一线天”,而得名。

此地的地层新旧翻转是由地震造成的,最旧的地层在最上面,最新的地层在最下面(主要为红砂土)。

水帘洞主要是红砂土堆积而形成砂砾岩,在流水冲蚀作用下,岩石上形成溶洞,并且溶洞越来越大,形成流水洞地貌。

4、老君山观察渭河河流阶地

在渭河流经的谷地形成了渭河上游的第一座县城——“渭源”,寓意就是渭河的源头,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晰的分辨出由渭河河流形成的阶地,主要是由于渭河谷地底部因河流下切而抬升到洪水位以上并呈阶梯状分布于河谷的两侧,阶地由阶面与阶坡组成,前者为原来谷地的遗留部分,后者则主要由河流下切作用形成,阶面与河流平水期水面的高差即为阶地高度,多阶地的顺序自下而上排列,高山河漫滩的最低阶地称为一级阶地,其他的由此向上逐级推移。

河流的阶地主要分为三类:

即侵蚀阶地、堆积阶地和基座阶地。

渭河河谷则主要为侵蚀阶地,由河流长期侵蚀而成的切平构造面,渭源县城的大部分面积和人口就分布在这个切割平台上,即分布在渭河的一级阶地上,其向上海拔逐渐抬升,也就是说,随着阶地的上升,人口和建筑的数量分布呈一种下降的趋势。

5、灞陵桥

灞陵桥始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年)是一座古典纯木结构伸臂曲拱形廊桥,双坡式飞檐,全长约40米,高15.4米,宽4.8米,属渭源县八景之首。

6、三国古道双石门

实习至此所经之地有渭源县城、五竹镇、会川镇、沈家滩(此处设有甘肃省九甸峡水利工程点)、罗家磨。

在海拔3941米的“雪山太子”露骨山下的双石门,位于渭源县城南部40公里处,距省城兰州164公里。

双石门内冰雹满天,双石门外天空晴朗,这里集险峰奇石、草地野花、珍稀动物、历史传说于一体,是人们举行野营活动和探险的好地方。

这里拥有11万亩的大草场,有露骨山上百年难遇的冬虫夏草,到处可见悠闲的牦牛、雪白羊群以及狂奔的牧马,这里春秋季节,山花烂漫、牧草青青、牛羊成群,并有许多珍稀动物,生态环境十分优美。

双石门主要是断层构造在地质运动时一侧抬升,而另一侧下沉在露骨山脚下形成了形似山门的岩石——石门,因为有两道这样的石门,所以称这里为双石门。

此地属于微异植被分异地域。

随纬度升高,生长植被依次为灌木(生长于阳坡)和草本(生长于阴坡)、裸岩、草甸、乔木、高山草甸、高山裸岩。

在老师带领下,所学测量内容有:

(1)量乔木的胸径与地径用以计算树的高度。

(2)区分山地阴坡、阳坡。

A、依据有:

“北半球,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南半球相反。

B、

也可以用地质罗盘测量,阴坡、阳坡、半阴坡、半阳坡。

N0°

Y

315°

45°

阴坡

半阴坡

W270°

E90°

X

半阳坡

阳坡

135°

225°

S180°

7、太白山

太白山海拔3300多米,相对海拔1000米,山势险峻,酷似华山,因此,有“小华山”之称,在太白山山麓主要有人工针叶林(以落叶松为主),纬度升高两百米逐渐由针叶林向灌木丛过渡,树木以乔灌木为主,如:

桦树(红桦、白桦)、酸刺等。

大约在海拔2000米一带灌木丛都少见,大多为草甸植物。

土壤类型微黑垆土(在阴湿气候下发育,生长期不到150天)为渭源药材的种植提供了土质及气候方面的优势。

从山顶向下俯视,烟雾飘渺加之山顶比山底气温低6℃,真令人感到毛骨悚然。

三、实习总结:

通过对各种自然风貌的观察和身临其境的探究,使我深层次的领略了自然界的千姿百态和那包罗万象的环境,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了解和领悟,在运用自然地理的科学理论,实地考察了渭源县的自然地域分布规律后;

学会了地理调查的基本方法,增强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中学地理教学和自然地理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