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阶段性评估检测三基础达标卷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763021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5.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校阶段性评估检测三基础达标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名校阶段性评估检测三基础达标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名校阶段性评估检测三基础达标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名校阶段性评估检测三基础达标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名校阶段性评估检测三基础达标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名校阶段性评估检测三基础达标卷Word文件下载.docx

《名校阶段性评估检测三基础达标卷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校阶段性评估检测三基础达标卷Word文件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名校阶段性评估检测三基础达标卷Word文件下载.docx

(2)颈联锻字炼句,历来为人称道,请任选两处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开篇点题,点明时间和地点。

(1分)②“悠悠”“独上”“满目秋”等词,开篇即为全诗笼罩了一层孤寂、萧索的气氛。

(1分)③与尾联的“故国凄凉”“谁与问”形成首尾呼应。

(1分)

(2)用“萧萧”“惨惨”修饰“暮吹”与“寒云”,摹声绘色,写出了晚风凄紧,寒云惨淡,也写出了作者的心绪;

“惊”运用拟人手法,既写出了秋风中“红叶”飘零的情状,也写出了诗人心头之“惊”;

“压”既形象地写出了寒云之重,也表现出诗人心情之沉重。

(“萧萧”“惨惨”“惊”“压”任选两处赏析即可)

2.(2010·

河南省商城高中高三统考)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雨夜眠

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1)请写出本诗诗眼并结合相关内容谈谈其作为诗眼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诗末“霜叶满阶红”这一环境描写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诗眼是“安闲”或“安闲一老翁”。

理由:

全诗紧紧围绕“安闲”二字展开,“卧迟”“睡美……未起”等诗句都表现出老翁的安闲,此句也勾画出老翁喜静厌动、恬淡寡欲的形象与心境。

(2)①照应首句,使诗歌浑然一体。

②运用反衬手法,夜带风雨加深了“寒”意,不久前还红似二月花的树叶,一夜之间就被秋风秋雨无情地扫得飘零满阶,这自然环境的冷酷无情正是为了反衬老翁的“安闲”,突出老翁的清静淡泊。

3.(2010·

山东烟台市开发区高中高三模块考试)阅读下面的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阊门①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逐楼船②,春草青青万顷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③。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①阊门:

苏州的西城门,也称吴门。

②逐楼船:

楼船,古代战舰。

逐楼船,从军。

③新烟:

寒食节禁火,清明日重新生火。

(1)这两首诗,同是写苏州清明节的,作者所描绘的情景有何不同?

试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首诗同为即景抒怀诗,但抒发的情感迥然不同,试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张诗:

耕夫被征,造成城外万顷良田野草丛生,城内炊烟稀少,少有人迹。

吴诗:

春风徐徐,人们纷纷出城踏青。

日暮时分,游人散去,黄莺重又在杨柳间欢叫。

(2)张诗:

表达了对统治阶级“召募百姓”的不满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表现了对民俗民生的关注,抒发了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4.(2010·

重庆市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一剪梅舟过吴江

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

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

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1)“何日归家洗客袍?

银字笙调,心字香烧”在写法上有何特点?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赏析“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一句中“红”“绿”二字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词人展开想象,极写归家之后调弄银笙、点熏心香的温暖生活,使思归的心情显得更加急切。

(2)夏初樱桃成熟时颜色变红,芭蕉叶子由浅绿变为深绿,“红”“绿”二字把看不见的时光流逝转化为可以捉摸的形象,词人借颜色之转变,抒发了年华易逝,人生易老的感叹。

5.(2010·

山东省诸城一中高三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鹧鸪天·

建康上元作①

赵鼎

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技。

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

花弄影,月流辉。

水晶宫殿五云飞。

分明一觉华胥梦②,回首东风泪满衣。

①作于宋南渡后的元宵节。

②华胥梦:

传说黄帝梦游华胥之国,该国社会繁荣祥和。

(1)这首词第二句中的“惊”字可否换成“见”字?

请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表达感情?

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不能换成“见”。

因为“惊”字与首句的“那知”相呼应,不但表现了时序推移之速,而且写出了如梦初醒之情,(1分)充分表达了作者恨时思国的爱国情怀。

(1分)而“见”字仅仅是客观叙述,不能充分表达作者的情态和情怀。

(1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如答可以换,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但不能超过2分)

(2)答案一:

主要运用了反衬(对比)的表现手法(1分)。

词人通过回忆当年全盛时的欢乐反衬(对比)南渡后客居的悲凉(1分),突出了沉重的爱国之思(1分)。

答案二:

主要运用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1分)。

上片实写南渡后客居的悲凉,下片转入对当年全盛时欢乐生活的回忆,结尾两句又跌入悲怆的现实(1分),表达了沉重的爱国之思(1分)。

6.(2010·

山东省泰安一中高三语文学情检测)阅读下面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

暮春

苏轼

簌簌无风花自堕。

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

落日有情还照坐。

山青一点横云破。

路尽河回千转舵。

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

凭仗飞魂招楚些①。

我思君处君思我。

注:

①凭杖飞魂招楚些:

语出《楚辞·

招魂》“魂兮归来,反故居些”,意思是像《楚辞·

招魂》召唤屈原那样召唤离去的友人。

(1)词的上片哪些景物表现了暮春的特点?

(2)本篇是词人送别友人之作,词的下片是怎样表现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堕花;

老柳;

开过花的樱桃。

(2)虚写(或“想像”)朋友路途遥远,孤独寂寞;

化用典故(前人诗句)表达与朋友早日重逢的愿望。

7.(2010·

广东省深圳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水仙花

[宋]刘邦直

得水能仙天与奇,寒香寂寞动冰肌。

仙风道骨今谁有?

淡扫蛾眉篸①一枝。

次韵中玉水仙花二首

[宋]黄庭坚

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②为骨玉为肌。

暗香已压酴醿③倒,只比寒梅无好枝。

①篸:

同“簪”。

②水沉:

沉香木。

③酴醿(tú

):

花名,色白味香。

(1)这两首诗突出表现了水仙花的哪两个共同特征?

(2分)

(2)这两首诗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有何不同?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晶莹澄澈,幽香弥漫。

(第1点如答“清雅高洁”等也可)

(2)①第一首诗主要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用“寒香寂寞”“仙风道骨”“淡扫蛾眉”勾勒了水仙花的动人情态。

②第二首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写水仙花骨如沉香肌如玉,表现水仙花的晶莹澄澈之美;

再将水仙花与酴醿、寒梅对比,突出水仙花的幽香。

8.(2010·

江苏省姜堰市高三上学期学情调查)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寄夫

陈玉兰

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1)全诗四句的写法有一个共同之处:

每句都包含两层相对或相关的意思。

请具体分析诗的第二句。

(2)这首诗是如何用第一人称的手法来表现主题的?

请具体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西风吹妾——妾忧夫”,秋风吹到少妇身上,照理说应该引起她自己的寒冷的感觉,但诗句写完“西风吹妾”一层意思后,接下去不写少妇自己的寒冷感觉,而是直接写心理活动“妾忧夫”。

前后两层意思中有一个小小的跳跃或转折,恰如其分表现出少妇对丈夫体贴入微的心情,十分逼真。

(2)通过主人公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心理独白,从念夫到忧夫,到寄衣后的悬念,生动地表现了她的内心世界。

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人还荆州

[唐]皇甫曾

草色随骢马,悠悠同出秦。

水传云梦晓,山接洞庭春。

帆影连三峡,猿声近四邻。

青门①一分手,难见杜陵人。

①青门:

长安东南门,古属秦地。

(1)诗歌的第二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具体诗句,说说这首诗是如何围绕“送”字表达情感的?

(1)运用想象(虚实结合)。

(1分)由眼前景想象荆州、洞庭湖一带的山水美景,流露出对友人一路山高水长、孤独寂寞的关切。

(2)先写送别友人同出秦川(表达留恋之情);

(1分)再想象将去之处的风光和途中情景(表达牵挂之情)(1分,如回答“借……景抒发……情”给1分);

最后写一别再难相见(直接表达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10.(2010·

安庆市示范高中五校协作调研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7分)

采桑子·

扁舟去作江南客①

朱敦儒

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

万里烟尘,回首中原泪满巾。

碧山对晚汀洲冷,枫叶芦根。

日落波平,愁损辞乡去国人。

①本词作于金兵南侵后词人离开故乡洛阳南下避难,途经今江西彭泽县的彭浪矶时。

(1)请指出“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及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