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760945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66.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施工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隧道施工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隧道施工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隧道施工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隧道施工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隧道施工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隧道施工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施工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隧道施工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0

180

640

4.24

0.6

10.9

38.78

1.84

4.施工注意事项:

(1)开挖断面大,炮眼数量多,炮眼深度一般为3"

--5m,宜均匀布置每台凿岩机任务,使钻眼作业同时完成。

(2)钻爆和装运顺序作业,工序安排必须紧密配合,衬砌与开挖间距应能满足台车退避到安全地点和爆破不损坏圬工等要求。

(3)加强运输调度工作和合理配备装运机械,并宜采用连续装碴作业设施。

(4)当顶部围岩破碎时,应及时支护。

(5)尽可能采用衬砌模板台车,配合混凝土浇注机或输送泵施工将拱墙一次完成。

(6)洞口应配备一定机械维修设备。

(二)正台阶法

1.施工作业程序及各工序合理间距,见图4—3。

图4—3正台阶法(单位:

2.正台阶法的台阶长度,应根据围岩条件决定,一般可参考表4—3。

’3.施工注意事项:

(1)当顶部围岩破碎,施工支护需紧跟时,可适当延长台阶长度,以减少施工干扰;

(2)台阶宜少分层,使装碴机械靠近开挖面,以减少扒碴距离;

(3)衬砌顺序采取先墙后拱;

在围岩较破碎地段,则应先拱后墙。

(4)在短隧道或N~VI类硬岩的隧道,各区段需尽先贯通时,可将上半断面全部挖通后。

再挖下半部,进行单工序作业。

(5)上台阶弧形导坑的长度,当围岩需要临时支护时,可拉开一定距离,以减小干扰。

正台阶法台阶长度与围岩关系表4--3

双侧壁导坑法

图4--15双侧壁导坑法工序划分示意图

l——侧壁导坑上台阶开挖和喷锚临时支护;

2——侧壁导坑下台阶开挖和喷锚临时支护;

3——边墙基础开挖和边墙基础灌注,4——边墙墙身灌注;

5——上半断面开挖和喷锚(网)临时支护;

6——拱圈灌注;

7——核心体开挖;

8——隧底开挖;

9——仰拱灌注等。

图4--16工序间距(单位:

cm)

主要机械料具配备数量如下:

空压机电动,20m。

/min,1台;

率乐机电动,10m3/min,1台;

空压机内燃,12m。

装碴机风动,2台;

电瓶车XK8—7/132,2台;

充电机硅整流90A,1台;

拌和机电动,250L,3台(其中进KI一台);

喷射机PH30(含皮带输送机),4台(其中进口1台);

锚杆注浆器牛角型,3台(其中进口一台);

电焊机3台(其中进口l台);

潜水泵2台;

通风机轴流式,JBT61,3台;

梭式矿车8.5m。

,3台;

凿岩机风动,7655,20台;

斗车:

V型,0.75m。

,轨距762mm,12辆;

变压器:

560kVA。

劳动组织表表4—4

工班名称

工作内容

小班

人数

三班

备注

出口右侧导坑工班

出口左侧导坑工班

出口上半部断面工班

喷锚工班

进口工班

木工班

后勤工班

量测及测量组

合计

开挖运输,边墙灌注,配合喷锚支护

开挖运输,拱部灌注,配合喷锚支护

喷锚支护

开挖运输,拱墙灌注,配合喷锚支护

隧道木工作业及配合拱墙灌注施工

管路、道路、风钻、电焊、锻工空压机充电等

18

5

15

54

45

22

19

268

上半断面施工

上半断面施工见图4—17。

图4—17上半断面施工示意图(单位:

1——先开挖上半断面两侧(I);

2——开挖中部导坑(I);

3——安设格栅支撑;

4——喷射混凝土;

5——安设锚杆(长2.5m,间距1.Om);

6——安设径向锚杆。

施工进度完成情况见表4—5。

施工进度完成情况表4—5

工序

口别

月份

8

9

10

11

12

合计

出口

进口

左侧壁导坑开挖

5

20

32.5

40.5

45.5

3

153.5

右侧壁导坑开挖

33

41.5

44.5

5.5

159

左侧边墙

18

32

19

41

2

110

右侧边墙

上半断面开挖

7.5

21

11.5

26.5

10.5

73

22

拱圈

4

16

24

65

成洞

4.2

10.26

20.10

21.78

4.28

27.26

5.10

83.6

9.38

(四)施工中的现象及对策施工中的现象及对策见表4—8。

施工中的现象及对策表4—8

部位

施工中的现象

采用简单的变更就可解决问题的措施

需要进行较大变更时的措施

开挖面不稳定

1.缩短一次掘进长度

2.开挖时保留核心

3.喷射混凝土

4.超前支护

1.缩小开挖面

2.在正面打锚杆

3.加固地层

开挖面顶部掉块

增多

1.缩短开挖时间,及早喷射混凝土

2.防止掉块(打入钢板桩等支护)

3.缩短一次掘进长度

4.开挖面暂时采用分部施工

1.采用钢支撑

2.地层加固

开挖面出现涌水

或涌水增加

1.使喷混凝土及早硬化

2.喷射前作好排水处理

3.加设网络密的金属网

4.设排水板

1.排水(钻排水孔,深、浅井点降水)

围岩支承力不足

下沉量增大

1.采用不损害围岩支承力的开挖方法

2.增加墙脚的喷层厚,以增大支承面积

3.增设锚杆

1.缩短台阶长度,及早封闭

2.用喷混凝土作临时底拱

3.地层加固

产生底鼓

在仰拱范围设锚杆

1.及早喷射仰拱

2.缩短台阶,尽早闭合

净空位移

净空位移量增大

位移速度变大

1.缩短从开挖到支护时间

2.提早打锚杆

3.缩短台阶、仰拱的一次开挖长度

4.当喷层有裂缝时应设纵向伸缩缝

1.增强锚杆(采用长锚杆)

2.缩短台阶长度,及早封闭

3.变更开挖断面

4.用超短台阶或临时仰拱法开挖

注:

本表是一个概略的标准,至于那项对策应放在优先位置,要根据围岩条件、施工方法、变形状态而定,因此对于每座隧道都需进行综合性判断。

二、施工组织参考资料

(一)隧道施工综合指标

1.隧道成洞折算系数。

各工序折合成洞系数一般根据各该工序使用工天各占成洞总工天的比率决定。

辅助坑道则不计在成洞内。

各种不同施工方法的各工序成洞折算系数参考表4—9。

表4—9

工程项目

全断面法

漏斗栅架

蘑菇形法

正台阶法

反台阶法

上下

导坑法

开挖

0.65

0.55

0.60

其中:

下导坑

0.18

上导坑

0.10

上部开挖或扩大

0.26

O.22

O.31

台阶或中层

0.38

0.06

马口或刷帮

0.11

衬砌

0.35

0.45

0.40

0.15

0.20

边墙

0.13

0.19

0.16

铺底(仰拱)

0.01

(O.02)

(0.02)

01

(O:

02)

水沟及电缆槽喜嚣囊

有铺底0.02

有仰拱(O.01)

0.02

(O.01)

(0.01)

压浆

0.03

开挖各工序应包括钻爆、找顶、支撑、装碴运输及其必要的辅助作业如炸药加工、通风、装拆管线路等在内。

开挖后石碴暂未外运时,应先作系数一半计算。

衬砌各工序应包括洞外装料、运输与装拆模板、拱墙架和脚手平台,以及拌合、灌筑、捣固、养护、回填及其必要的辅助作业。

2.安排隧道进度指标,参考表4~10。

安排隧道进度参考指标表4—10

项目

隧道长度(kin)

>

6

6~4

<

4~2

2~1

1~0.5

O.5

施要

预求

主要工序全部推

进的月成洞

(m)

120

100

80

60

30

手指

册标

换算开工至竣工

的平均月成洞

40

实际施工完成月进度(m)

118

87

62

42

26

14

自开工至竣工的月成洞按预算指标增加4~3个月换算得出。

按不同施工方法施工的进度见表4一11。

隧道按不同施工方法进度统计表表4—11

有平行导坑

无平行导坑

施工方法

最高值

(m)

平均值

蘑菇形法

138

112.8

97.3

65.0

漏斗棚架法

152

90.0

93.2

52.6

上下导坑法

117

60.7

94.5

37.5

正反台阶法

75

56.3

38.9

反台阶法开挖进度高,但衬砌落后多,影响月成洞进度。

4.我国设平行导坑的隧道施工进度见表4一12。

设平行导坑的隧道施工进度表表4—12

隧道名称

隧道长度

采用主要

施工方法

辅助坑道

设置情况

单口下导坑

月进度(m)

单口月成洞

关村坝

6107

漏斗棚架法

平行导坑

157.2

152.0

彭莫山

5592

161.8

132.3

银匠界

4522

158.0

125.6

驿马岭

7032

上下导坑法

118.5

新牌

2819

平行导坑斜井1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